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施工高速公路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公路质量通病防治措施编制:审核:审批:×××××××××××××××项目经理部二〇一七年十月二十日目录第一章总则.............................................1第二章常见的质量通病和防治措施..........................12.1路基填筑施工常见质量通病及预防措施..................12.1.1填方路堤原地面未进行处理直接进行填土施工.........12.1.2横向斜坡路堤填筑未挖台阶,出现路基横移,下挡墙挤裂22.1.3土工合成材料破坏................................22.1.4施工土工合成材料出现扭曲、折皱、重叠现象.........22.1.5摊铺碎石垫层时下层土工格栅被翻起、损坏...........32.1.6路基填料不合格,不同类型土混填...................32.1.7填石路堤石块尺寸过大,造成很大的空隙,使路堤上部陷落下沉................................................32.1.8路基积水........................................42.1.9压实度达不到设计要求.............................42.1.10桥涵台背回填土质量达不到要求....................42.2桥涵工程施工常见质量通病及预防措施..................52.2.1涵洞、通道......................................52.2.2明挖地基........................................62.2.3钻(挖)孔灌注桩基础.............................72.2.4桥墩与桥台.....................................112.2.5桥面及附属工程.................................122.3其它工程..........................................131第一章总则为加强我项目工程质量管理,提高全员的质量意识,预防和减少工程质量通病,使我项目工程质量管理更规范化、程序化,确保优质、安全、高效地完成本项目的建设,现根据我项目工程特点及施工要求、结合现场实际情况、特制定《广西大塘至浦北高速公路工程总承包№1合同段质量通病防治措施》,请各部门在工程施工过程中遵照执行。第二章常见的质量通病和防治措施2.1路基填筑施工常见质量通病及预防措施2.1.1填方路堤原地面未进行处理直接进行填土施工预防措施:(1)做好原地面临时排水设施,并与永久排水设施相结合。(2)路堤修筑范围内,原地面的坑、洞、基穴等,应用原地面的土或砂性土回填,并按规定进行压实。(3)路堤基底为腐植土的,应先清除有机土,种植土,平整后按规定要求压实。(4)路堤基底原状土的强度不符合要求时,应按设计要求进行换填。22.1.2横向斜坡路堤填筑未挖台阶,出现路基横移,下挡墙挤裂预防措施:(1)山坡路堤,当地面横坡陡于1:5,原地面应挖成台阶,台阶宽度不小于2米,并用小型夯实机加以夯实,填筑应由最底一层台阶填起,并分层夯实。(2)对半填半挖横坡陡峻地段路基,必须在山坡上从填方向上挖成向内倾斜的台阶,台阶宽度不小于2米。2.1.3土工合成材料破坏预防措施:(1)铺设材料前,先将场地整好,以免土层表面有坚硬凸出物穿破土工合成材料。(2)填筑碎石垫层时,应采取沿土工合成材料两侧边缘倾斜填料,以免造成其损坏。(3)土工合成材料摊铺好后应立即用土料填盖,防止在烈日下暴晒。施工现场中发现土工合成材料有破损时必须立即修补好。2.1.4施工土工合成材料出现扭曲、折皱、重叠现象预防措施:(1)下承层必须平整良好,碾压密实后方可摊铺土工合成材料。(2)摊铺时应拉顺,紧贴下承层。(3)摊铺前应先把一侧固定,然后依次摊铺。32.1.5摊铺碎石垫层时下层土工格栅被翻起、损坏预防措施:(1)土工格栅上第一层填料摊铺须采用前置式装载机。(2)第一层填料的卸料,摊铺顺序应与土工格栅摊铺方向相反。(3)机械不得在覆盖的土工格栅上通过。2.1.6路基填料不合格,不同类型土混填预防措施:(1)以透水性较小的土填筑于路堤下层,应作成4%的双向横坡。(2)不同性质的土应分别填筑,不得混填,每种填料层累计总厚度不宜小于0.5米。(3)应合理安排不同土质的层位。(4)在不同土质填筑的路堤交接处应作成斜面,并将透水性差的土料在斜面下部。2.1.7填石路堤石块尺寸过大,造成很大的空隙,使路堤上部陷落下沉预防措施:(1)填石路堤的石料强度不应小于15Mpa,填石路堤石料最大粒径不宜超过层厚的2/3。(2)当石块级配较差,粒径较大石块间有空隙存在时,可于每层表面的空隙里扫入石渣、石屑等,用压力水将砂冲入下部,使空隙填满。42.1.8路基积水预防措施:(1)路基施工中,各表层不应有积水,填方路堤应根据土质情况和施工时气候状况,做成2%~4%的排水横坡。(2)雨季施工或因故中断施工时,必须将施工表层及时修理平整并压实。(3)路基施工前应先做好截水沟、排水沟等排水及防渗设施。2.1.9压实度达不到设计要求预防措施:(1)路基填料须符合设计和有关规定的要求。(2)路基填料的含水量必须在最佳含水量±2%的范围内碾压。(3)路基应水平分层填筑,每层需铺厚度不应超过试验段所确定的松铺厚度。(4)碾压机具组合、碾压速度、碾压顺序、碾压遍数均应与试验段确定的参数符合。2.1.10桥涵台背回填土质量达不到要求预防措施:(1)应选用渗水性材料填筑,不得将构造物基础挖出来的劣质土混入填料中。(2)台背后回填应与锥坡填土同时进行,涵洞、通道台背回填,应两5侧对称均匀回填。(3)施工中要防止雨水渗入,对已有积水应挖排水沟或用水泵将其排除,对于地下渗水,可设盲沟引水。(4)应在最佳含水量状态下分层填筑,分层压实,每层松铺厚度不宜超过20厘米,压实厚度不超过15厘米。但涵顶填土50厘米内应用轻型静载压路机压实,以达到规定的压实度为准。(5)为保证填土压实质量,在比较宽阔部位应尽量使用大型压实机械,只是在临近构造物边缘大型机械到不了的地方处,采用人工配合小型夯实机械,分层夯实。2.2桥涵工程施工常见质量通病及预防措施2.2.1涵洞、通道(1)基底承载力不足造成的不均匀沉降。预防措施:a、机械开挖时,预留20-30厘米由人工清理,减少对原状土的扰动。b、基底挖至标高后不得长时间暴露、扰动或浸泡。c、按设计和施工规范对基底进行处治。d、开挖到设计标高后,为基底承载力达不到设计要求,应及时和设计单位、监理单位联系,不得私自处理。(2)跑模、漏浆、表面不平整、蜂窝麻面。预防措施:a、加强模板与支撑,在模板拼装时接缝要严密、平整,支撑牢固,误差在规范范围内。b、脱模剂必须采用优质专业脱模剂,如:新机油等,严禁用废机油、6肥皂液等。c、尽量采用整体式模板,减少模板接缝数量。模板接缝尽量采用子、母接缝。d、混凝土捣固应用技术熟练的工人,既不能过捣,也不能漏捣,振e、捣时应快插慢提,以表面泛浆振平为宜。f、模板每次使用后,应专人整修、清理,不得乱仍乱放。混凝土养护不及时产生表面裂纹。预防措施:a、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及时覆盖和养护,或采用塑料包裹养生方法。b、混凝土浇水养护时间不宜少于7天。c、混凝土养护过程中,注意温度变化。d、混凝土的配合比,水灰比不宜过大。(4)拆模时使砼结构物损坏、变形。预防措施:a、不承重的侧面摸板,应在砼强度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摸而受损后方可拆除,一般须达到2.5Mpa的抗压强度。b、承重的模板应在砼强度能承受起本身重力及其他叠加荷载时方可拆除。c、拆模时应先拆除侧摸板,然后拆除承重模板。从上到下依次进行。d、拆模时应防止砼受到振动损伤,防止模扳擦伤砼表面。2.2.2明挖地基(1)明挖基坑有积水,未除去松土和松碎石就进行基础作业。预防措施:7a、开挖前,根据地质,水文资料,确定开挖范围和防、排水的支护措施。b、挖基应避免超挖,如超挖,应将松动部分清除,其超挖部分用与基础同材料回填或其处理方案应报监理单位批准。c、挖至标高的基坑,应及时检查,不得长期暴露或浸泡,符合要求后,立即进行基础作业,如暴露或浸泡时间过长,应重新检查后,方可进行基础施工。d、基础作业前,基底保持平整,松动部分应及时清除干净,岩层基底表面要刷洗干净。e、明挖基坑,可采用汇水井或井点法排、降水,应保持基坑底不被水淹。(2)基坑排水方法不当。预防措施:a、明挖基坑,可采用汇水井或井点法排、降水,应保持基坑底不被水淹。b、粉、细砂土质的基坑,宜用井点法降低水位。当用汇水井排水时,应采取防止带走泥砂的措施。c、水下挖基时,抽水能力应为渗水量的1.5~2.0倍。d、基坑排出的水应以水管或水槽远引。2.2.3钻(挖)孔灌注桩基础(1)孔径不足。预防措施:a、选用适当的钻头直径,钻头磨耗严重时要及时焊补。8b、流塑性地基土变形造成缩孔时,宜上下反复扫孔,以扩大孔径。c、泥浆指标在规范范围内,防止泥浆糊壁。(2)孔深不够。预防措施:a、检查土样,与地质剖面图对照,防止误判。b、随时用测绳检查、控制。(3)孔底沉渣过厚。预防措施:a、选用合适的清孔方法,保证清孔后泥浆指标符合要求。b、测量实际孔深与钻孔深度比较。c、清孔、下钢筋笼、下导管应连续作业。d、浇筑砼前,应再次检查沉渣厚度。不满足,二次清孔。(4)桩位偏差,桩顶标高不足。预防措施:a、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和测量方法,准确放出桩位中心桩,并认真做好复核工作,做好标桩保护。挖孔过程中,应经常检查孔桩尺寸、平面位置和竖轴线倾斜情况,如有偏差应随时纠正。b、准确测量和控制桩顶标高,做好复核工作,严格控制混凝土质量。(5)砼在灌注过程中钢筋笼上浮。预防措施:a、砼在接近钢筋笼骨架时,宜使导管保持较大的埋深,在钢筋笼底部1米左右范围内,减慢灌注速度,当砼上升到骨架底口4米以上时,再提升导管,使其底高于骨架底部2米以上即可恢复正常灌注速度。b、保持合适的泥浆相对密度防止流沙涌入托起钢筋笼。c、坍落度不宜过小。(6)导管进水。预防措施:9a、首批混凝土储量要充足,导管底口距孔底的间距以30~50厘米为宜,首批混凝土浇注后导管应埋入混凝土。b、导管接头要严密,灌注前要进行水密性、承压、抗拉试验。c、导管提升平稳,测深准确。(7)卡管。预防措施:a、隔水球胆直径应略小于导管直径,灌注前要做隔水球通过试验。b、混凝土坍落度不宜过小、流动性差、夹有大粒径集料、粗集料集中的混凝土不允许灌注。c、埋管不宜过深,加快灌注速度,避免混凝土在管内初凝。(8)埋管。预防措施:a、严格控制埋管深度一般不得超过6~8米。b、在导管上端安装附着式振捣器,拔管前或停灌时间较长时,均应适当振捣,使导管周围的混凝土不致过早地初凝。c、导管接头螺栓事先应检查是否稳妥。d、提升导管时不可猛拔。(9)断桩、夹泥。预防措施:a、严格控制混凝土的坍落度和和易性。b、应连续灌注,灌注时间不能过长,防止续灌的混凝土冲破顶层。c、导管埋入混凝土不得小于2米,导管不得漏水,导管第一节长度应大于4米。d、灌注时,经常精确测定已灌注混凝土面标高,防止误判导致管埋深过小。10(10)挖孔质量控制不好。预防措施:a、挖掘时,不必将孔壁修成光面,要使孔壁稍有凸凹不平,以增加桩的摩阻力。b、在挖孔过程中,须经常检查桩孔尺寸和平面位置。c、挖孔时如有水渗入,应及时支护孔壁,防止水在孔壁浸泡流淌造成坍孔。渗水时应设法排除。d、桩孔挖掘及支撑护壁两道工序必须连续作业,不宜中途停顿,以防塌孔。e、挖孔如遇到涌水量较大的潜水层承压水时,可采用水泥砂浆压灌卵石环圈,或其它有效措施。f、挖孔达到设计深度后,应进行孔底处理。(11)挖孔灌注混凝土质量控制不好。预防措施:a、控制好砼
本文标题:施工高速公路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68389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