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财务 > 2019初级经济法基础第一章总论习题
第一章总论一、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234567891011121314151.下列关于法的本质与特征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A.法是确定人们在社会关系中的权利和义务的行为规范B.法体现统治阶级每一个成员的意志C.法由统治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D.法具有明确公开性和普遍约束性2.下列关于自然人行为能力划分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A.十六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B.超过八周岁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C.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D.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3.下列关于自然人民事行为能力与权利能力的表述中,错误的是()。A.自然人民事行为能力是指个人能够参加某种法律关系、依法享有一定的权利和承担一定的义务的法律资格B.自然人具有行为能力必须首先具有权利能力C.自然人具有权利能力并不必然具有行为能力D.自然人民事行为能力划分为完全行为能力、限制行为能力和无行为能力4.下列法律关系客体中,属于非物质财富的是()。A.土地B.实用新型C.人民币D.天然气5.下列法律事实中,属于法律事件的是()。A.买卖房屋B.订立遗嘱C.重大政策的改变D.租赁设备6.根据我国民事法律制度的规定,达到一定年龄阶段、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公民,应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该年龄阶段为()。A.16周岁以上不满18周岁B.18周岁以上C.10周岁以上不满18周岁D.不满10周岁7.下列各项中,能够直接引起法律关系发生、变更或消灭的是()。A.法律关系的内容B.法律关系的主体C.法律事实D.法律关系的客体8.甲公司与乙公司签订租赁合同,约定甲公司承租乙公司一台挖掘机,租期1个月,租金1万元。引起该租赁法律关系发生的法律事实是()。A.租赁的挖掘机B.甲公司和乙公司C.签订租赁合同的行为D.租金1万元9.下列法律事实中,属于法律事件的是()。A.买卖房屋B.订立遗嘱C.台风登陆D.租赁设备10.下列法的形式中,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经一定立法程序制定颁布的规范性文件是()。A.宪法B.行政法规C.法律D.行政规章11.下列法的形式中,效力最低的是()。A.法律B.行政法规C.地方性法规D.宪法12.对下列规范性文件所作的判断中,不正确的是()。A.上海市人民政府发布的《上海市旅馆业管理办法》属于地方性法规B.国务院发布的《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属于行政法规C.西藏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发布的《西藏自治区立法条例》属于自治法规D.财政部发布的《金融企业国有资产转让管理办法》属于部门规章13.下列对法所作的分类中,以法的创制方法和发布形式为依据进行分类的是()。A.成文法和不成文法B.根本法和普通法C.实体法和程序法D.一般法和特别法14.根据《仲裁法》的规定,下列关于仲裁协议的表述中,正确的是()。A.仲裁协议对仲裁委员会没有约定,当事人又达不成补充协议的,仲裁协议无效B.仲裁协议可以书面形式订立,也可以口头形式订立C.没有仲裁协议,一方申请仲裁的,仲裁委员会应当受理D.当事人对仲裁协议的效力有异议的,只能请求仲裁委员会作出决定15.甲公司长期拖欠乙公司货款,双方发生纠纷,期间一直未约定纠纷的解决方式,为解决该纠纷,乙公司可采取的法律途径是()。A.提起行政诉讼B.提请仲裁C.提起民事诉讼D.申请行政复议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错选、漏选、多选均不得分)1234567891011121314151.下列关于法律渊源的表述中,正确的有()。A.全国人大常委会有权部分修改由全国人大制定的基本法律B.部门规章可以设定减损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权利或增加其义务的规范C.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设区的市、自治州的人民政府根据本行政区域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在不同宪法、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规D.设区的市、自治州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根据本市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在不同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和本省、自治区的地方性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可以对城乡建设与管理、环境保护、历史文化保护等方面的事项制定地方性法规2.下列关于适用法的效力原则中,表述正确的有()。A.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B.同一机关制定的特别规定与一般规定不一致的,适用一般规定C.法律之间对同一事项的新的一般规定与旧的特别规定不一致,不能确定如何适用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裁决D.行政法规之间对同一事项的新的一般规定与旧的特别规定不一致,不能确定如何适用时,由国务院裁决3.下列选项,对刑罚的表述中,正确的有()。A.管制期限为6个月以上2年以下B.拘役期限为3个月以上6个月以下C.有期徒刑期限为6个月以上15年以下D.死刑,如果不是必须立即执行的,可以判处死刑同时宣告缓期2年执行4.根据刑事法律制度的规定,被告人因实施犯罪被依法判处剥夺政治权利,其被剥夺的具体政治权利包括()。A.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自由的权利B.选举权和被选举权C.担任国家机关职务的权利D.担任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领导职务的权利5.一人犯数罪的,除判处死刑和无期徒刑的以外,应当在总和刑期以下、数刑中最高刑期以上,酌情决定执行的刑罚。下列关于数罪并罚的刑期表述中正确的有()。A.管制最高不能超过5年B.拘役最高不能超过1年C.有期徒刑总和刑期不满35年的,最高不能超过20年D.有期徒刑总和刑期在35年以上的,最高不能超过25年6.下列各项中,属于法的特征有()。A.国家强制性B.利导性C.规范性D.国家意志性7.关于法的本质与特征的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A.法由统治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B.法体现的是统治阶级的整体意志和根本利益C.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行为规范D.法由国家强制力保障其实施8.根据我国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各项中,能够成为法律关系主体的有()A.自然人B.商品C.法人D.行为9.引起法律关系发生、变更或消灭的下列各项中,属于法律行为的有()。A.订立合同B.发生海啸C.销售货物D.签发支票10.下列规范性文件中,属于规章的有()。A.国务院发布的《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B.上海市人民政府发布的《上海市旅游业管理办法》C.财政部发布的《金融企业国有资产转让管理办法》D.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发布的《北京市城乡规划条例》11.甲、乙因合同纠纷申请仲裁,仲裁庭对案件裁决未能形成一致意见,关于该案件仲裁裁决下列表述中,符合法律规定的有()。A.应当按照多数仲裁员的意见作出裁决B.应当由仲裁庭达成一致意见作出裁决C.仲裁庭不能形成多数意见时,按照首席仲裁员的意见作出裁决D.仲裁庭不能形成一致意见时,提请仲裁委员会作出裁决12.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的规定,关于仲裁特征和基本原则的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A.仲裁实行一裁终局原则B.仲裁实行独立仲裁原则C.仲裁裁决对双方当事人均具有约束力D.仲裁委员会对经济纠纷案件具有强制管辖权13.根据《仲裁法》的规定,下列各项中,属于仲裁协议必备内容有()A.仲裁事项B.选定的仲裁委员会C.选定的仲裁员D.请求仲裁的意思表示14.根据《仲裁法》的规定,下列关于仲裁协议的表述中,正确的有()。A.当事人对仲裁协议的效力有异议,应当在仲裁庭首次开庭前提出B.当事人双方没有订立仲裁协议,一方申请仲裁的,仲裁委员会不予受理C.合同的变更、解除、终止或无效,不影响仲裁协议的效力D.仲裁协议可以采用书面形式,也可以采用口头形式15.下列争议解决方式中,适用于解决平等民事主体当事人之间发生的经济纠纷的有()。A.仲裁B.民事诉讼C.行政复议D.行政诉讼三、判断题(每题2分,正确得2分,错误倒扣1分,不选不得分)123451.部门规章之间、部门规章与地方政府规章之间对同一事项的规定不一致时,由国务院裁决。()2.当事人申请仲裁,必须按照级别管辖和地域管辖的规定选择仲裁委员会。()3.当事人对仲裁协议的效力有异议的,当在仲裁庭作出裁决之前。()4.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犯罪,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5.企业内部组织,如分公司、分厂、车间等分支机构或生产单位,无独立法律人格,因此不能成为经济法律关系主体。()
本文标题:2019初级经济法基础第一章总论习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69653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