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咨询培训 > 职业暴露防护知识培训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处置与防护院感科内容•一、职业暴露概念•二、职业暴露原因•三、职业暴露处置报告•四、职业暴露预防措施职业暴露概念•职业暴露:指医务人员在从事诊断、治疗、护理、预防、检验等工作中,意外被病人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皮肤或粘膜、或被用于病人的锐器如针头、刀片及其他利器刺伤皮肤,有可能被病原体感染的情况。暴露源•为乙肝、丙肝、梅毒•和艾滋病病毒阳性者•的血液、体液,被含•有乙肝、艾滋病等病•毒阳性者血液、体液•污染的医疗器械、医•疗垃圾及其他器具,•以及含艾滋病等病毒•的生物样本或废弃物。确定传染性•血液、体液、精液、阴道分泌物有潜在传染性•脑脊液、关节液、胸腔积液、腹水、羊水、心包积液等无传染性•唾液、尿液、痰液、汗液、泪液、粪便、鼻分泌物、呕吐物等暴露途径及暴露感染的风险•一、暴露途径•1、皮肤损伤(针刺伤或切割伤)。•2、不完整皮肤或黏膜接触暴露。•二、暴露感染的风险•1、HBV:经破损皮肤30%。•2、HCV:经破损皮肤1.8--3%。•3、HIV:经破损皮肤0.3%,经黏膜0.09%。职业暴露原因•1、多数医务人员对职业暴露的危险性认识不足;•2、职业防护意识不高,防护知识欠缺;•3、临床工作经验不足;•4、不少人存在着侥幸心理,认为职业暴露后感染机会很低;•5、工作中使用防护用品怕麻烦,长期形成不规范的操作习惯,如不戴手套操作等;•6、担心增加经济成本,不注意必须的防护;职业暴露处置原则•预防为主•普及防治知识,提高防护意识•加强培训,提高防护技能严格管理•预防、报告、评估和处理工作严格按照相关要求执行。属地负责•预防与处理工作实行属地管理。反应迅速•早发现、早报告、早评估、早服药、定期随访职业暴露处置原则•一、皮肤出血性创伤•从近心端向远心端轻柔挤压伤处,尽可能挤出损伤处血液,冲洗伤口。•二、口腔、眼睛等黏膜暴露•生理盐水或清水反复长时间冲洗,禁止用氯霉素等眼药水冲洗。•三、完整皮肤暴露•立即用肥皂和流动水清洗污染的皮肤。职业暴露报告一、暴露者1小时内电话报告院感科。同时填写《名山区人民医院医务人员职业暴露个案登记表》。二、报告内容:暴露时间、地点及经过,暴露方式、暴露部位及损伤程度,暴露源种类(血液、培养液或其他体液,是否含HIV的情况)。三、处置情况实验室检测•一、暴露者24小时内采集血样检测,阴性--动态抗体检测。•二、暴露源感染情况不明时,快诊,暴露当日检测。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的分级•1、发生以下情形时,确定为一级暴露:•(1)暴露源为体液、血液或者含有体液、血液的医疗器械、物品;•(2)暴露类型为暴露源沾染了有损伤的皮肤或者粘膜,暴露量小且暴露时间短。•2、发生以下情形时,确定为二级暴露:•(1)暴露源为体液、血液或者含有体液、血液的医疗器械、物品;•(2)暴露类型为暴露源沾染了有损伤的皮肤或者粘膜,暴露量大且暴露时间较长;或者暴露类型为暴露源刺伤或者割伤皮肤,但损伤程度较轻,为表皮擦伤或者针刺伤。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的分级•3、发生以下情形时,确定为三级暴露:•(1)暴露源为体液、血液或者含有体液、血液的医疗器械、物品;•(2)暴露类型为暴露源刺伤或者割伤皮肤,但损伤程度较重,为深部伤口或者割伤物有明显可见的血液。•4、根据暴露源的病毒载量水平分为轻度、重度。•(1)经检验,暴露源为艾滋病病毒阳性,但滴度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无临床症状、CD4计数正常者,为轻度类型。•(2)经检验,暴露源为艾滋病病毒阳性,但滴度高、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有临床症状、CD4计数低者,为重度类型HIV暴露预防用药及随访•一、根据艾滋病三级暴露和暴露源病毒载量评估是否进行预防用药。•二、预防用药时机:2小时内开始,最好不要超过72小时。服药疗程:4周。用药过程中检测肝功和肾功。•三、随访期:6月。•四、定期检测:立即、4周、8周、12周和6月。梅毒职业暴露一、若暴露源(患者)为现症患者:被扎针者应尽早接受青霉素药物治疗,愈早治疗,感染梅毒的机率愈低。推荐长效青霉素240万单位,每周一次,每侧臀部注射120万单位/次,连续注射三周。停药后1个月、3个月进行梅毒抗体检测。二、若患者为单阳:进一步检测暴露源。仍为单阳,暴露者仍须定期追踪。乙肝职业暴露一、已知暴露者HbsAg阴性或抗HBs阳性:则可不予特殊处理。如抗HBs滴度低(10IU/mI),需加强乙肝疫苗1次(10ug)。二、已知暴露者HbsAg和HBeAg均阴性:尽快给暴露者肌肉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200U.接种乙肝疫苗,乙肝疫苗接种期间按第0—1月—6月执行.分别在暴露后即刻、4周、8周、12周检测乙肝两对半,发现异常情况尽快报告院感科。三、暴露者不明确:立即抽血检验HbsAg和抗HBs。职业暴露预防•一、医务人员在工作中应严格遵循标准预防原则:即对所有病人的血液、体液及被血液、体液污染的物品均视为具有传染性的病源物质,医务人员接触这些物质时,必须采用防护措施。•二、防护措施•1、医务人员在进行侵袭性诊疗、护理、实验操作过程中,要保证充足的光线,并特别注意防止被针头、缝合针、刀片等锐器刺伤或划伤。•2、禁止将使用后的一次性针头进行双手盖帽,如需盖帽只能用单手操作,禁止用手直接接触污染的针头、刀片等锐器。职业暴露预防•3、手术中传递锐器建议使用传递容器,以免损伤医务人员。•4、使用后的锐器应当直接放入耐刺、防渗透的利器盒中,以防刺伤。•5、医务人员进行有可能接触病人血液、体液的诊疗、护理和实验操作时必须戴手套,操作完毕,脱去手套后洗手或进行手消毒。•6、在诊疗、护理、实验操作过程中,有可能发生血液、体液飞溅到医务人员的面部时,医务人员应当戴口罩、防护眼镜或防护面罩;有可能发生血液、体液大面积飞溅或者有可能污染医务人员的身体时,还应当穿戴具有防渗透性能的隔离衣或者围裙。职业暴露预防•7、处理污物时严禁用手直接抓取污物,尤其是不能将手伸入到垃圾袋中向下挤压废物,以免被锐器刺伤。•8、三级预防•一级预防:工作时应穿工作服、隔离衣、戴工作帽和防护口罩,必要时戴乳胶手套。严格执行洗手与手消毒制度。下班时进行个人卫生处置,并注意呼吸道与粘膜的防护•二级预防:进入隔离区和专门病区的医护人员必须戴防护•口罩,穿工作服、防护服或隔离衣、鞋套、戴手套、工作帽。严格按照清洁区、半污染区和污染区的划分,正确穿戴和脱摘防护用品,并注意呼吸道、口腔、鼻腔粘膜和眼睛的卫生与保护。职业暴露预防•三级防护:适用于为病人实施吸痰、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的医护人员。除二级防护外,还应当加戴面罩或全面型呼吸防护器。总结•一、通过培训,提高医务人员职业防护知识,增强自我防护意识。•二、工作中严格遵循标准预防措施。规范各项操作,避免或减少职业暴露的发生。•三、掌握职业暴露的处置和报告流程。保障职业安全。••谢谢聆听‼
本文标题:职业暴露防护知识培训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70755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