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廉洁从教服务学生心得体会在物欲横流的商品大潮中,在急功近利的浮躁气氛中,让我们在内心保持一方净土,保留一份宁静吧。让我们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把胡锦涛总书记的八荣八耻作为自身道德修养的标杆,当成自己为人处世的座右铭。让我们安贫乐教,甘于奉献,不为金钱所惑。“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因为老师这个神圣的称号决不能让铜臭所玷污。让我们在平凡的教学工作中,爱岗敬业,潜心教学,服务学生,像红烛那样,燃烧自己,带来光明。教师职业作为一种以人育人的职业,它不是一种可以单纯用经济手段来检验其效益、用金钱尺度来衡量其价值的职业,对其劳动质量提出的要求是很高的、无止境的,对其劳动数量却很难做到准确计量。所以,从事教师职业就不能斤斤计较,而必须具有自觉地把自己的全部知识、才能和爱心奉献给学生、奉献给事业的决心和勇气。正因为如此,人们一说起教师这个职业,总是自然而然地把它同奉献精神联系在一起——称颂他像蜡烛,向世界奉献光明;像园丁,向生活奉献美景;像人梯,向人类奉献进步;像铺路石,向孩子奉献坦途。我们的极大多数教师也确实如此。教师的使命在于用人格孵化人格,用智慧点燃智慧,用生命影响生命。这样的使命要求我们凝心聚力,这样的使命要求我们倾情奉献。我们所拥有的教育资源首先是属于学校的,属于学生的,应当把它公平地奉献给自己的每一位学生。我们不能给教育涂上功利化、商业化的色彩,使师生之间的教学关系蜕变成金钱关系。我们要小心呵护师生关系中纯真的感情,忠实履行人民教师的使命。但是,在发展市场经济的过程中,由于社会上有些人错误地大力鼓吹“一切向钱看”的拜金主义思想,也使不少教师受到了2影响和侵蚀。如:有少数教师热衷于“有偿家教”,这不仅有损教师的人格形象,对学生健康成长也将会产生消极的影响。我们每一位教师都应有这样的认识:在职教师搞“家教”,有损师德和师表;我的学生找“家教”,我的责任未尽到。古人云:“不受曰廉,不污曰洁。”说的是不受贿赂,不接受不属于自己的东西,不贪图财货,不沾不污,立身洁白。这是为人的根本。那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的教师,更不能以从事经济活动的心理来从事教育教学活动,也不能要求学生对自己付出的劳动从物质利益上作出回报,而必须自觉培养以事业为重、以学生为重的宽阔胸怀,不断提高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的精神追求的境界。然而,现在在教书育人的神圣殿堂里却出现了一种不和谐之音:个别教师见“礼”忘义,不是因材施教而是因“财”施教。笔者在《泉州晚报》上看到一位学生家长痛陈“向老师送礼的八大理由”。在该文中学生家长一针见血地指出:倘给老师送礼,则自己孩子可坐好的座位、老师上课时关注他的注意力、作业批改得特别仔细、可提名担任班干部、容易评上三好生;与人发生纠纷时还可受到老师的袒护;还有,孩子因家长给老师送过礼,还可克服自卑感等,难怪乎许多家长热衷于给老师送礼。家长的一点点礼物竟能使教师的教育天平发生倾斜,可见我们个别教师的师德意识是何等的淡薄与脆弱啊!作为教师,我们要用自己的言行告诉他人也告诉自己:教育是奉献不是索取,教育是公益不是功利;教师先自重,才能受尊重。我们教师要廉洁从教,拒绝“有偿家教”、拒绝“家长馈赠”;要爱岗敬业,远离“有偿家教”、远离“家长馈赠”;要为人师表,唾弃“有偿家教”、唾弃“家长馈赠”。同时坚决做到:不向学生摊销教辅资料及其他商品;3不索要或接受学生、家长财物;不要求家长为自己说情、办事,不做任何违反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事情。我们要经得住广大家长及社会各界对我们的监督,教师之间也要互相监督。教育行政部门望加强对廉洁从教工作的督查。我们希望从教育、制度、监督上一齐着手,靠学校、社会、家长共同努力,坚决刹住“有偿家教”等不良风气,让清正廉洁之风吹遍每一座校园,让每一座校园成为圣洁的地方,让圣洁的地方成长起祖国的栋梁。同行们,时代在变,观念在变,课程在变,我们工作的行为方式也在变。但是,我们的理想信念不能变,宗旨意识不能变,职业操守不能变,人民教师美好的心灵和高尚的人格不能变。“教育是事业,其意义在于奉献;教育是科学,其价值在于求真;教育是艺术,其生命在于创新。”为了教育的理想,为了理想的教育,让我们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张云泉、殷雪梅等先进人物为榜样,以正在深入开展的“廉洁文化进校园”活动为动力,用我们良好的精神风貌、崇高的职业道德和一流的工作业绩,在校园这块圣洁的土地上谱写新时代人民教师的正气之歌和教育发展的辉煌乐章!
本文标题:廉洁从教服务学生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72193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