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立春篇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明清官方历书中被归入正月节气;到达时间点在公历每年2月3-5日(农历正月初一前后)所谓“一年之计在于春”,自古以来立春就是一个重大节日,叫春节.在养生上主要是护肝。对于健康人群而言,饮食要清淡,不要过度食用干燥、辛辣的食物。同时因为此时阳气上升容易伤阴,所以要特别注重养阴,可以多选用百合、山药、莲子、枸杞等食物。不宜食酸收之味,食品选择辛温发散的大枣、豆豉、葱、香菜、花生等灵活地进行配方选膳。雨水篇雨水,是二十四节气之中的第2个节气,公历每年二月十八日前后为雨水节气。雨水,“斗指壬为雨水,东风解冻,冰雪皆散而为水,化而为雨,故名雨水。”雨水不仅表示降雨的开始,也表明雨量开始增多。雨水节气重强“调养脾胃”的重要性。脾胃虚弱是滋生百病的主要原因。饮食调节:应多吃新鲜蔬菜、多汁水果以补充人体水分。少吃酸味,多吃甜味,以养脾脏之气。可选择韭菜、香椿、豌豆苗、茼蒿、荠菜、春笋、山药、藕、荸荠、甘蔗等。二十四节气养生·惊蛰篇惊蛰,一年中的第三个节气。农历书中记载:“斗指丁为惊蛰,雷鸣动,蛰虫皆震起而出,故名惊蛰。”它们随着天体的运行,斗纲指向不同的方向和位置,其所指的位置就是所代表的月份。饮食调养其原则要保阴潜阳,多吃清淡食物,如糯米、芝麻、蜂蜜、乳品、鱼、蔬菜、甘蔗等。有条件的人可食用一些海参、蟹肉、银耳、雄鸭、冬虫夏草等,燥烈辛辣之品应少吃。饮食调养多食壮阳食品,如羊肉、狗肉、鸡肉、鹿肉等,体育锻炼不宜过激活动。春分篇春分,是春季九十天的中分点,每年农历二月十五日前后(公历大约为3月20-21日期间),春分者,阴阳相半也。农历书中记载“斗指壬为春分,约行周天,南北两半球昼夜均分,又当春之半,故名为春分。”春分日是春季九十天的中分点,南北半球昼夜相等。。节气的饮食调养,禁忌偏热、偏寒、偏升、偏降的饮食误区,在食用韭菜、大蒜、木瓜等助阳类菜肴时常配以蛋类滋阴之品,以达到阴阳互补之目的。在起居方面要坚持适当锻炼、定时睡眠、定量用餐,有目的地进行调养,方可达到养生的最佳效果。清明篇清明,乃天清地明之意。农历书曰:“斗指丁为清明,时万物洁显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齐,故名也”。清明时节,自古以来就是人们祭祖扫墓的日子,且从人们把清明称为“鬼节”的意义上看,插柳、戴柳似有驱邪避煞、消灾解祸的作用。节气养生在这个节气中,因为是高血压的易发期,患有高血压的人在进行养生时,消除异常情志反应保持心情舒畅,饮食调摄方面,须定时定量,不暴饮暴食。对形体肥胖者,须减少甜食,限制热量摄入,多食瓜果蔬菜。对老年高血压者应特别强调低盐饮食。谷雨篇谷雨,斗指癸。太阳黄经为15度。公历每年的四月二十日前后为谷雨节气。谷雨,有“雨水生百谷”的意思,是二十四个节气中的第六个节气,也是春季的最后一个节气。节气养生大全谷雨节气以后是神经痛的发病期,如肋间神经痛、坐骨神经痛、三叉神经痛等等。风寒湿痹之人忌食柿子、柿饼、西瓜、芹菜、生黄瓜、螃蟹、田螺、海带等生冷性凉的食物;热痹患者忌食胡椒、肉桂、辣椒、花椒、生姜、葱白、白酒等温热助火之品。立夏篇立夏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7个节气,夏季的第一个节气。立夏“斗指东南,维为立夏,万物至此皆长大,故名立夏也。”此时太阳黄经为45度,在天文学上,立夏表示即将告别春天,是夏日天的开始。立夏以后饮食原则是“春夏养阳”,养阳重在养心,心阳在夏季最为旺盛,功能最强。立夏之季,情宜开怀,安闲自乐,切忌暴喜伤心。清晨可食葱头少许,晚饭宜饮红酒少量,以畅通气血。具体到膳食调养中,我们应以低脂、低盐、多维、清淡为主。小满篇小满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夏季的第二个节气。“斗指甲为小满,万物长于此少得盈满,麦至此方小满而未全熟,故名也。”这是说从小满开始,大麦、冬小麦等夏收作物已经结果,籽粒渐见饱满,但尚未成熟,所以叫小满。。小满节气气温明显增高,注意“风疹”的防治。风疹发病迅速,皮肤上会突然出现大小不等的皮疹。饮食均宜以清爽清淡的素食为主,常吃具有清利湿热作用的食物,如赤小豆、薏苡仁、绿豆、冬瓜、西瓜、山药、鲫鱼、鸭肉等;忌食高粱厚味,甘肥滋腻,生湿助湿的食物。二十四节气养生·芒种篇芒种,太阳黄经为75度。农历书记载:“斗指巳为芒种,此时可种有芒之谷,过此即失效,故名芒种也”。就是说,芒种节气是最适合播种有芒的谷类作物,如晚谷、黍、稷等。芒种在精神调养上应该使自己的精神保持轻松,恼怒忧郁不可有,这样气机得以宣畅,通泄得以自如。要晚睡早起,适当地接受阳光照射。多吃瓜果蔬菜,食勿过咸、过甜。饮食过咸会使血压升高,甚者可造成脑血管功能障碍。忌食生冷性凉之品以防由此引发其它疾病。夏至篇夏至日,是北半球一年中白昼最长的一天。夏至这天虽然白昼最长,太阳角度最高,但并不是一年中天气最热的时候。俗话说“热在三伏”,真正的暑热天气是以夏至和立秋为基点计算的。大约在七月中旬到八月中旬。养生要顺应夏季阳盛于外的特点,注意保护阳气,夏季要神清气和利于气机的通泄。每日温水洗澡。可适当饮用淡盐开水或绿豆盐水汤,切不可饮用大量凉开水,更不能立即用冷水冲头、淋浴,否则会引起寒湿痹证、黄汗等多种疾病。不宜吃冷淘冰雪,蜜水、凉粉、冷粥。小暑篇小暑是二十四节气之第十一个节气,也是干支历午月的结束以及未月的起始;公历每年7月7日或8日视太阳到达黄经105°时为小暑。暑,表示炎热的意思,小暑为小热,还不十分热。夏季是消化道疾病多发季节,要改变饮食不节,饮食偏嗜的不良习惯。饮食应以适量为宜。过饥,化源缺乏而致气血不足,引起正气虚弱,抵抗力降低,继发其他病症;过饱,会超过脾胃的消化、吸收和运化功能,导致饮食阻滞,出现脘腹胀满嗳腐泛酸,厌食,吐泻等食伤脾胃之病。大暑篇大暑,是一年中最热的节气。其气候特征是:“斗指丙为大暑,斯时天气甚烈於小暑,故名曰大暑。”大暑正值中伏前后,在我国很多地区,经常会出现摄氏40度的高温天气。大暑是全年温度最高,阳气最盛的时节,在养生保健中常有“冬病夏治”的说法,故对于那些每逢冬季发作的慢性疾病,肺气肿、支气管哮喘、腹泻、风湿痹证等阳虚证,是最佳的治疗时机。除水之外,酒、汤、果汁等都可称为饮品。合理选用都能对人体起到很好的强身健体的作用。立秋篇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3个节气,更是干支历未月的结束以及申月的起始;时间在农历每年七月初一前后(公历8月7-9日之间)。秋就是指暑去凉来,意味着秋天的开始。立秋是秋季的第一个节气。立秋后白天仍然炎热,但早晚寒气将渐盛,虚弱人群要避免寒气侵体。入秋后燥令当时,天气干燥,靠近暑天属“温燥”、靠近冬天属“凉燥”。多吃些滋润的食品,如银耳百合、蜂蜜、核桃、芝麻、梨、荸荠、芦根等,立秋后,在饮食上要“增酸”,以增加肝脏的功能,抵御过盛肺气之侵入。处暑篇处暑,是二十四节气之中的第14个节气,交节时间点在公历8月23日前后,处暑的到来同时意味着进入干支历申月的下半月。处暑,是暑气结束的时节,处暑表明暑天将近结束。“处暑期间,气侯逐渐干燥,要多吃些滋阴润燥的食物,避免燥邪伤害。少摄取辛辣、多增加酸性食物,以加强肝脏功能。多吃一些苹果、梨、葡萄之类滋阴的水果。处暑节气宜食清热安神的食物,如银耳、百合、莲子、蜂蜜、黄鱼、芹菜、菠菜、糯米、芝麻、豆类及奶类。白露篇白露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五个节气,更是干支历申月的结束以及酉月的起始;时间点在公历每年9月7日到9日,白露是个典型的秋天节气,从这一天起,露水一天比一天凝重成露而名。农历言:“斗指癸为白露,阴气渐重,凌而为露,故名白露。白露即为典型的秋季气候,容易出现口干、唇干、鼻干、咽干及大便干结、皮肤干裂等症状。预防秋燥的方法很多,可适当地多服一些富含维生素的食品,也可选用一些宣肺化痰、滋阴益气的中药,如人参、沙参、西洋参、百合、杏仁、川贝等,对缓解秋燥多有良效。秋分篇南北两半球昼夜均分,又适当秋之半,故名也。阳历时间为每年的九月二十二至二十四日。按旧历说,秋分刚好是秋季九十天的中分点。正如人们常所说的那样,到了“一场秋雨一场寒”的时候,但秋分之后的日降水量不会很大。在饮食调养上将饮食分为宜与忌。有利于阴平阳秘则为宜,老年人,则应忌食大热峻补之品;对发育中的儿童,如无特殊原因也不宜过分进补,对痰湿质人应忌食油腻,木火质人应忌食辛辣,对患有皮肤病、哮喘的人应忌食虾、蟹等海产品,对胃寒的人应忌食生冷食物等。寒露篇寒露在二十四节气中排列十七,于每年的十月八日至九日交节。史书记载“斗指寒甲为寒露,斯时露寒而冷,将欲凝结,故名寒露。由于寒露的到来,气候由热转寒,万物随寒气增长,逐渐萧落,这是热与冷交替的季节。寒露时节,应多食用芝麻、蜂蜜、乳制品等柔润食物,同时增加鸡、鸭、牛肉、虾、大枣、山药等以增加体质;少食辛辣之品,如辣椒、生姜、葱、蒜类,因过食辛辣宜伤人体阴精。可以煮一点百枣莲子银杏粥经常喝,中老年人和慢性患者应多吃些红枣、莲子、山药、鸭、鱼、肉等食品。二十四节气养生·立冬篇立冬,是汉族传统节日之一,时间点在公历每年11月7-8日之间,立冬过后,日照时间将继续缩短,正午太阳高度继续降低。立,建始也,表示冬季自此开始。冬是终了的意思,中国又把立冬作为冬季的开始。立冬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节气,是进补的最佳时期。少食生冷,但也不宜躁热,有的放矢地食用一些滋阴潜阳,热量较高的膳食为宜,同时也要多吃新鲜蔬菜以避免维生素的缺乏,如:牛羊肉、乌鸡、鲫鱼,多饮豆浆、牛奶,多吃萝卜、青菜、豆腐、木耳等。小雪篇小雪,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0个。11月22或23日,小雪,望文生义,表示降雪开始的时间和程度。雪是寒冷天气的产物。民间曾有:十月立冬小雪涨,斗指己,斯时天已积阴,寒未深而雪未大,故名小雪。小雪节气里,天气阴冷晦暗光照较少,此时容易引发或加重抑郁症。这个季节宜吃的温补食品有羊肉、牛肉、鸡肉等;宜吃的益肾食品有腰果、芡实、山药、栗子、白果、核桃等。水果:首选香蕉,荸荠豆浆饮、芹菜炒香菇。大雪篇大雪是第二十一个节气,时间是公历每年的12月7日或8日,也是干支历亥月的结束以及子月的起始。大雪的意思是天气更冷,降雪的可能性比小雪时更大了,并不指降雪量一定很大,相反,大雪后各地降水量均进一步减少。大雪是“进补”的好时节,素有“冬天进补,开春打虎”的说法。此时宜温补助阳、补肾壮骨、养阴益精。冬季食补应供给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易于消化的食物。宜食蜜桔、釉子、雪橙。适当吃一些可以防治鼻炎,消痰止咳。冬至篇冬至,又称“冬节”、“贺冬”,八大天象类节气之一,与夏至相对。时于每年公历12月22日左右。冬至在历史上的周代是新年元旦,曾经是个很热闹的日子。冬至这天北半球得到的阳光最少,比南半球少了50%。北半球的白昼达到最短,且越往北白昼越短。冬至是养生的大好时机,从冬季开始要保证旺盛的精力而防早衰,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饮食宜多样,谷、果、肉、蔬合理搭配,适当选用高钙食品。针对老年人脾胃虚弱的特点,不宜吃浓浊、肥腻和过咸食品。老年人的饮食应“三多三少”即蛋白质、维生素、纤维素多;糖类、脂肪、盐少。小寒篇小寒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十三个节气,时间是在公历1月5-7日之间,太阳位于黄经285°。对于中国而言,这时正值“三九”前后,小寒标志着开始进入一年中最寒冷的日子。民间有句谚语:小寒大寒,冷成冰团。小寒养生在冬令进补时应食补、药补相结合,以温补为宜。从饮食养生的角度讲,要特别注意在日常饮食中多食用一些温热食物以补益身体,防御寒冷气候对人体的侵袭。日常食物中属于热性的食物主要有鳟鱼、辣椒、肉桂、花椒等;属于温性的食物有糯米、高粱米、韭菜、芦笋、南瓜、鸡肉、酒等。大寒篇大寒,是全年二十四节气中的最后一个节气。每年公历1月20日前后,即为大寒。在气象记录中虽不像大雪到冬至、小寒期间那样酷冷,但仍处于寒冷时期。按我国的风俗每到“大寒”人们便开始忙着除旧布新,腌制年肴,准备年货。大寒节气时常与岁末时间相重合,因此这样的大寒节气里要为过年奔波。准备各种祭祀供品,除旧布新准备年货,腌制各种腊肉或煎炸烹制鸡鸭鱼肉等各种年肴。又因为大寒与立春相交接,大寒进补的食物量逐渐减少,多添加些具有升散性质的食物,以适应春天万物的升发。
本文标题:24节气养生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72745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