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 《农村和城市的改革》教案[001]完美版
农村和城市的改革教学目标一、识记与理解(一)、记住农村改革开始的时间和全国农村率先搞“包产到户”的典型;记住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主要内容;记住所有制改革的方针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记住企业改革成果的代表——上海宝山钢铁公司。(二)、理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意义和改革农村产业结构的深远影响;理解国企改革在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中的地位;理解农村改革和城市改革的关系。二、能力与方法(一)、通过对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原因及改革内容的学习,培养学生归纳概括、综合分析的能力。(二)、通过重点剖析小岗村、宝钢的改革情况,让学生逐步熟悉历史学习和研究中的个案分析法。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一)、通过对农村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过程的学习,让学生体会我国在推进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进程艰辛的探索历程,体会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二)、通过农村和城市改革取得的成就的学习,让学生理解当代社会的进步,使学生坚定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进一步增强改革创新意识。教学重点和难点一、重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国有企业改革二、难点农村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必要性;我国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确立的必要性;国有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度结构并存课型新课教学准备[学生准备]一、课前让学生预习课文,以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居住环境为切入点,将学生分成考察组和收集组,分别以“感受丰富的农家生活”、“寻访久违的票证”两个主题展开调查搜集。二、考察组就近考察当地农家和乡镇企业,仔细观察农家日常生活并调查乡镇企业的产、供、销情况,通过对农家人及乡镇企业人员的访问,初步感受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生活的巨大变化,之后整理形成相关图片、文字资料(建议包含经济收入变化、居住房屋建筑变化、出行交通工具变化、餐桌上饮食结构变化、思想观念变化等方面内容)。三、收集组多渠道(可从家庭、社区、图书馆、互联网等途径)搜集各类票证的图片,寻访老辈使用票证的故事,通过整理形成相关的文字,初步感受票证时期人们的烦恼和恐慌。[教师准备]一、搜集、整理与本课有关的图表、照片资料;二、根据教学内容制作相关的教学课件:(一)音乐资料:《在希望的田野上》(二)影像图片资料:包括七十年代农村生活老照片、当代农村生活图片、粮票、油票、城市变迁图片资料,《上海宝山钢铁公司的发展之踣》剪辑录像资料。教学方法讲读法,小组合作学习法,讨论交流法,问题导学法。教学时间1课时教具多媒体教学,教师自制的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教学[投影显示]播放歌曲《在希望的田野上》,展示反映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前后不同面貌的对比图像资料。[教师提问]中国农村为什么会有如此翻天覆地的变化呢?(学生思考回答)[教师导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和国家实行新政策掀起改革的浪潮,这股改革浪潮从希望的田野,袭卷到中国的每一个城市,中国大地崭露着新的生机。今天,让我们一同回顾历史,细细品味改革中的辛酸和喜悦。二、新课教学(一)农村的革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投影显示](辅以一些相关的农村老照片)同学们,首先给大家介绍一位生活在七十年代的安徽农民孙平安。1975年,由于国家政治生活的不正常,社会许多方面都处在一种非常动荡和混乱的状态中。在安徽农村双水村,农民的生活也越来越困难。孙平安是贫农出身的孙玉厚的大儿子,上学时考试总是班上第一,学校的老师都说这个孩子将来准有出息。怎奈孙家家境贫寒,平安勉强读完高小,便回到队里同父亲一道参加了农业集体生产劳动,白天大家集体出工,晚上回来大家一起分点粥喝,半饱半饿的过着日子。转眼到了1978年初,平安凭着自身的聪明才智当上了村上的生产队长,听安徽跑出来谋生的一个铁匠说,他们的家乡凤阳县小岗村搞了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的生活如今已得到很大的改善,便凭直觉依葫芦画瓢,把他所领导的生产队也划成了几个农业作业组,搞起了“小承包”,他所带领的各户纷纷签订了“包产到户”的合同书,自己也在“包产到户”的合同书上庄严的留下了自己鲜红的手印。正月十五,农村闹秧歌,父亲见到平安并没有被自家农活压垮,他很欣慰,便拍着平安的肩膀意味深长地鼓励道:“好好干吧,我相信农村不久就会出现一个全新的局面。”后来,平安又承包了公社快要倒闭的砖厂,赚了钱的他出资重修了双水村小学,在竣工的那天,县乡领导还亲自参加了“落成典礼”,生活中的苦辣酸甜似乎都让平安感受到了。[教师提问](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第49至50页相关内容,结合孙平安的故事,层层设疑,思考下列问题)1、结合教材,说说1975年的孙平安为什么会过着“半饱半饿”的生活?(学生思考回答)2、孙平安听说“凤阳县小岗村”发生的惊天动地的大事是在何时?这一惊天动地的大事是什么?小岗村的农民过上了什么样的生活?(学生思考回答)[投影显示](安徽凤阳小岗村的变化,教师引导学生从凤阳花鼓词及数据感受小岗村的生活变化)凤阳花鼓词材料一: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本是好地方。凤阳地多不打粮,磙子一住就逃荒。只见凤阳女出嫁,不见新娘进凤阳。——“文化大革命”时期材料二: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本是好地方。自从包地包产后,家家生活大变样。——1979年安徽省凤阳县小岗生产队统计表年份人口粮食产量人均口粮人均收入还贷款交售粮食197611035000斤230斤32元001979115132300斤800斤200元800元30000斤3、“铁匠”口中提到的“联产承包责任制”指的是什么?请结合教材说说它的含义。(学生思考回答)4、孙平安的父亲意味深长的说:“好好干吧,我相信农村不久就会出现一个全新的局面。”同学能告诉他农村的新面貌吗?[学生活动]学生展示课前搜集的有关农家和乡镇企业图片资料反映农村的新面貌。(活动中教师及时点拨和鼓励,补充展示教师搜集的当代农村经济活动成果图片,如川西“农家乐”、无锡的乡镇企业、邛崃农工商联合企业、广汉县人民公社挂乡政府牌子仪式)[学生讨论]请从孙平安身上的变化讨论改革给农村带来的变化,同时请设想孙平安以后的幸福生活。(建议引导学生从衣、食、住、行等方面分组进行讨论,小组选代表回答,学生回答只要符合时代特征,注重史料真实,注重调查研究和实地考查,教师应及时给予鼓励)[教师小结](教师投影,及时归纳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相关知识)[投影显示][教材过渡]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的粮、棉、油等农产品产量年年攀高,这使曾在城市中长期使用的粮票、布票等票证渐渐淡出了人们的生活,人们从粮票、布票的淡出中走向一种全新的生活。(二)城市的革新——经济体制的调整[学生活动]学生展示课前搜集的票证的图片和讲述老辈们使用关票证的故事。(教师引导学生感受票证时期带来的辛酸与无奈)[投影显示]长期的凭票证供应,造成消费者心理紧张。原上海市第一商业局业务处长陈春舫回忆说,计划经济时代,在商品“短缺”的大背景下,有时个别商品也有多余,甚至积压。由于只靠计划手段调节,消费者心理处于紧张状态,稍有风吹草动,就会出现抢购。火柴,1961年凭日用工业品购货证供应,1962年敞开供应;1963年凭证限量每人5小盒,当年9月敞开供应。1984年市场传说火柴要涨价,一时间居民就到商店排队,日销量成倍上翻,批发仓库原来积压着6万件,3天时间就到了最低储备量以下,有位妇女经过商店见到排队,知道是买火柴,她就排队一下买了一箱(1000小盒),这一箱火柴足足可以供她使用上16年。[教师提问]从这则故事中,同学们能出说当时我国实行的经济体制是什么吗?(教师引导学生依据材料信息找出答案)[教师讲解]计划经济时期实行生活必需品配给制度,在新中国历史上实行了40多年。同学们,从五六十年代直到80年代,中国的票证走过了风风雨雨40多年,终于在改革开放的号角声中开始大幅度退潮。1978年12月18日,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我国终于进入生产力飞速发展的时期。[教师提问](指导学生阅读教材52页第一自然段相关内容,让学生思考下列问题)1、当前国家实行的是什么样的经济体制改革?(学生思考回答)2、请以熟悉的知名企业为例(如长虹、伊滕、海尔等)说说这些企业的性质。(学生思考回答)农村经济体制改革背景:没有完全解决农民的温饱问题内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业经济的发展2、推动了农村经济管理体制的变革3、带动了社会风貌和生活方式的变化影响农村改革新趋势:向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发展(教师引导学生理解我国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存的经济体制度)3、当前我国众多企业中哪类性质的企业是我国的主体?(学生思考回答)(教师引导依据我国的国家性质,指出国有企业改革是城市改革的重点内容)[学生讨论]畅所欲言:谁动了你的市场?(1)身份一:假设你是一名国有企业的厂长,面对当前竞争激烈的市场,你会采取什么样的“招术”让自己的厂在市场中处于不败之地?(2)身份二:假设你是国家国有企业改革的一名领导人,新的形势下你又将如何推进国有企业的改革呢?(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讨论、交流时,应依据学生的认识水平提示思考角度,如以厂长的身份则建议从提高员工的生产积极性、产品的销售量、产品的竞争力、管理的规范性等方面考虑;如以国家相关改革的领导人的身份则建议从企业的自主权地位、企业的经营模式、企业的分配政策、企业对市场的适应性等方面考虑)[教师讲解]作为国家可从扩大企业的自主权开始,实行“抓大放小”、鼓励兼并,以推进企业改组联合;作为企业,要有所作为就应大胆进行企业制度的创新,进行资产重组,以技术改造和产业结构调整等方式增强活力。实际上,在现实生活中许多国有企业正不断地进行着探索,其中上海宝山钢铁公司就已成为企业改革成果的代表。[投影显示](播放《上海宝山钢铁公司的发展之踣》的剪辑录像资料)1978年12月23日开工兴建,是我国第一个新型的、现代化的钢铁基地。1998年上海宝山钢铁公司在成功地将上海地方钢铁公司上钢、梅钢组合进来,成立了上海宝钢集团公司。合并后诞生的上海宝山钢铁集团公司成为中国最大的钢铁联合企业,总资产过千亿元。截至2003年底止,拥有全资子公司22家,控股子公司14家,参股子公司24家,成为中国最具竞争力的钢铁企业,年产钢能力2000万吨左右,盈利水平居世界领先地位,产品畅销国内外市场。2004年7月,宝钢被《财富》杂志评为2003年度世界500强企业第372位,成为中国竞争性行业和制造业中首批跻身世界500强的企业。[教师提问]从上海宝山钢铁公司的改革中我们得到什么样的启示?(学生讨论,思考回答)(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53页第二自然段,分组交流、讨论,教师在优、中、学困生中各选一人陈述看法,不强求答案的统一,只要学生能表达出自己的看法和见解,即可予以积极的评价,但必须注意学生情感是否积极、态度是否向上、价值观是否正确)[教师讲解]国有企业掌握着钢铁、石油、电力、铁路运输以及银行等经济命脉,支撑着中华民族的经济大厦。上海宝山钢铁公司的改革,表明了中国国企改革的决心,让人看到国企业改革的希望与前途,随着改革的深入发展,一批类似宝山钢铁公司的企业将成为国有经济的中流砥柱。[教师小结](教师投影,及时归纳城市国有企业的相关知识)[投影显示]全面展开城市国有企业改革探索:逐步扩大企业的自主权1、把单一的公有制发展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2、把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改变为间接管理为主、宏观调控的管理体制[教师总结]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为加快社会性主义现代化建设步伐,我国大刀阔斧的进行着经济体制的改革,这场改革率先从农村拉开,带动着城市的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掀起了我国的改革大潮,改革的春潮吹遍整个神州大地,让一个崭新的中国屹立在世界的东方![课外活动与探究]学生课后以小组为单位搜集改革新时代出现的新词汇与消亡的词汇,查阅相关图书或询问父辈,在班里举办展览。(教师进行活动指导时,可建议学生从流行用语、饮食词汇、信息词汇、外来词汇等方面进行搜集与整理,通过活动的开展使学生进一步感受改革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变化)教学设计后记本节教材课是按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的“知道家庭联产承包制的主要内容,了解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的基础原则”和“知道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内
本文标题:《农村和城市的改革》教案[001]完美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73174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