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要说选材,先谈中心(主题、主旨)。•简单的说就是你想要表达什么。无论是写人叙事或写景状物,都不只为描述一个现象或记叙一个过程,而是借记叙描写内容,使读者受到启发,使作者表露感情、态度等。•确定好的有深刻意义的中心是选材的基础。什么是中心呢?•①正确:中心思想要积极向上。•②新颖:即要求不落俗套,不老调重弹,能给读者耳目一新的感觉。•③集中:中心始终如一。若有多个中心,文章就会紊乱,读者就会摸不着头脑,不知道作者底要说什么。怎样确立中心(主旨)?选材,就是根据主旨的需要,有目的的选择恰当的材料来表现主题,使文章产生最好的效果。什么是选材?•1、中心思想是文章的灵魂,•材料是文章的血肉。•2、中心思想从材料中提炼,•还要靠材料来表现。材料与中心(主旨)写作常见素材•一、写父爱、母爱•1、我生病了,父亲或母亲半夜或不顾下大雨送我去医院看病。•2、放学了,下起了大雨,父亲或母亲送伞来,父亲或母亲不顾自己淋湿了衣裳为自己遮伞。•3、天气突然变冷,父亲或母亲送衣服来。•4、考试失败了,父亲或母亲给我讲了一番大道理让我走出了失败。•5、妈妈为我做一顿好吃的饭菜,给我送上一杯热牛奶。•6、父亲或母亲送自己来考试的途中遇到了车祸不幸离开了人世。二、写老师•1、我生病了,老师焦急地送我到医院看病。•2、我生病住院,老师到医院为我补课。•3、老师带病坚持给同学们上课,备课、改作业到深夜。•4、我遇到了做不来的题,老师耐心地讲给我听。•5、老师惩罚了自己,想到老师也是为自己好,理解并原谅了老师。三、写同学•1、放学下雨了,自己没带伞,同学不顾自己淋湿了衣裳为自己打伞。•2、自己和同学发生了误会,误会消除了,同学转学搬到了其他城市。•3、同学耐心地帮自己讲题。•4、自己和同学有约定,同学或自己因事失信,后来知道原因得到谅解。四、写爱心•1、为受灾地区、贫困地区捐款。•2、学做雷锋帮助老奶奶、老爷爷、盲人过马路;帮助老奶奶、老爷爷提东西,送老奶奶、老爷爷回家不留姓名。•3、路上遇到小朋友落水,自己勇敢地跳下水救起小朋友。•4、我见到一个钱包站在路边等失主等了几个小时。•5、公交车上给老人让座。想一想,还有哪些素材可以写?一、写父爱或母爱•1、《爸爸的花儿落了》中:爸爸逼我去上学,爸爸让我去闯练。•2、《走一步,再走一步》中:父亲指导自己一步一步走下悬崖。•3、《社戏》中:我不能去看社戏,母亲宽慰我,叮嘱我不要招外祖母生气,让外祖母担心;我们去看社戏母亲送出来吩咐“要小心”;看戏回来,桥脚上站着一个人,却是母亲,母亲很生气,怪回来得迟。•4、《父亲的风景》中:表面冷漠、冷酷的父亲躲在墙角目送“我”。•5、《白雪塑像》中:为了不影响“我”的学习,父亲找借口出去。•6、《目送》中:父亲送我去学校,怕让我尴尬,把小货车停在学校边的小巷里。•7、父亲再忙再累抽空回家来陪自己度周末,对自己关注、关爱,给自己带来快乐和自信。•8、父亲看似不管自己,对自己很冷漠,很狠心,实则是尊重自己,锻炼自己独立,学会自我管理。•9、有缺点的父亲,父亲的缺点给自己很大的教训,是自己更好成长。•10、父亲的背影、眼神、微笑、沉默、尊重、理解、宽容、简短的话语。•写出父亲、母亲独特的外貌特征、性格特点、习惯特点、做事风格和生活细节。你写的特点能够把你的父母和其他的父母明显区分开来,成为你父母明显的、独特的标志。•所写的事情应该是发生在你和父母之间的独特的事,你有着独特的感受和体验。二、写老师•1、《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老师不回答我提出的怪问题,似乎很不高兴,脸上还有怒色了;先生入神地大声朗读;惩罚学生普通总不过瞪几眼。•2、《最后一课》中:韩麦尔先生的大铁戒尺、衣着特点和爱国热情以及让学生替自己浇花、给学生放假自己去钓鱼。•3、老师和学生一起读书、背书,和学生一起成长。•4、老师冷静地处理自己犯下的错误,给予理解和宽容,给自己改正错误的机会。•5、老师虚心接受学生指出的错误,对自己的错误行为向学生道歉。•6、老师带领学生锻炼身体,鼓励学生参加体育活动。三、写同学•1、主动借钱给自己吃饭,主动借学习用品给自己,主动帮助自己解决生活、学习中的困难。•2、耐心倾听自己诉说烦恼,给自己帮助和鼓励。•3、同学用自己的行动教会自己要独立和坚强。•4、同学的乐观向上、风趣幽默、智慧宽容影响了我。四、写爱心•1、教小弟弟、小妹妹做题,把迷路的小弟弟、小妹妹送回家。•2、教爷爷、奶奶学会用电器、手机。•3、帮爷爷奶奶洗衣物,送东西。•4、主动为陌生人指路,帮助陌生人推车,和陌生人交谈,为陌生的老人买一碗早点。(做生活有心人)一、从生活中寻找1.亲身经历2.亲眼所见亲耳所闻校园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新颖材料从何来?(做阅读有心人)二、从阅读中挖1.历史2.文学作品著名的人物和事件典型的形象及经典的描写人物及故事↗→↘3、报纸、杂志新颖材料如何来?开掘第二作文资源•第二作文资源,即书本、传媒等可以间接获取的作文材料的重要资料。这一资源的潜力非常深广。认真研究并开掘这一资源,对提高作文水平、提升思想素养具有重要意义。1.让历史风云为作文壮阵•历史上发生的重大事件凝注着丰富的意蕴。审视并回顾这些历史,常常可以开掘出警策的震撼人心的深意来。作文题有:★为他人喝彩★他真的很棒2.让名人轶事为文章增光•文学家、艺术家、科学家等名人的事例。如果选用恰当,让名人成为文章的主角,一定会为文章增光添彩。作文题有:★我成功啦★他有一颗美丽的心3.让艺术形象走进作文•小说、散文、戏剧、童话、民间故事等艺术作品中的人物走进我们的作文,那一定是一种令人迷醉的景象。作文题有:★忘不了他4.让政治文化进入作文视野•政治、文化,似乎是一种严肃而沉重的话题。但正因为它的严肃而沉重,常常使作文增加了政治的重量和文化的深沉,因而使文章具有了沉甸甸的价值。作文题有:★珍贵的礼物5.让传媒信息为作文添彩•人们可以通过现代媒体获取无比广泛的信息。传媒信息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资源库,里面有无比丰富的作文素材。我们完全可以以网络、电视、书报等方面获取重要的珍贵材料,让它们为我们的文章增添光彩。作文题有:★我的视线★为他人喝彩材料怎么选A、要选合适材料B、要选典型材料C、要选新鲜材料D、要选真实材料四要合适---围绕中心选材典型—有代表性,新鲜----紧贴现实生活,选择“小特”材料1.重特色:2.重生活:选现时代新鲜材料3.重自我:选当代初中生家庭、学校生活的材料。•什么是虚构呢?简单地说,虚构就是凭想象进行写作的一种方法。•西班牙大作家塞万提斯说:“虚构愈切近真实就愈妙,情节愈逼真,愈有可能性,就愈能使读者喜欢。”这就是说虚构不能脱离生活真实,作者必须熟悉生活,有一定的生活体验,有一定提炼、概括生活的能力,符合生活逻辑,符合人物所处的社会环境、地位、修养、性格,否则就是捏造、虚假。如何构材①写有用的,不写没用的②写典型的,不写一般的在作文中对材料进行艺术虚构呢?•首先,虚构典型的人物性格。一般来说,人物的性格呈现多样性,但以一种性格为主。性格丰富的人物才能称得上是典型的人物形象。无论写什么人,都要允许学生虚构人物的性格,甚至将这个人的性格“剪贴”到另一个人身上。这完全是服从中心——表现典型人物的性格的需要。例:《最后一课》中的韩麦尔先生、《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老先生、《社戏》中的双喜。•其次,虚构生动的情节。人物形象的鲜明离不开生动的情节,情节是人物性格的发展史。学生要善于对生活中的事件进行剪裁、加工、组接,不要完全拘泥于生活真实,可以大胆地虚构。•例:《最后一课》通过一个小孩子对学习法语的转变来表达出战争给法国人民带来的灾难、痛苦以及法国人民对祖国的爱,用小事情来反映重大的爱国主题,以小见大。•例:1、《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捕鸟、读书,2、《社戏》中的看社戏、偷豆。•《散步》以一家人的散步来表达尊老爱幼的重大主题,以小见大。•如一位学生在习作《呼唤师魂》中怀念一位因车祸去世的老师,但这位老师并不是她的老师,她只是听说过这位老师关心爱护学生的动人事迹。她大胆地虚构:一是将这位老师当作教过自己的老师来写,便于叙述和抒情;二是将车祸的真正原因由去镇里开会改为去镇里领作文竞赛奖,把老师辅导学生作文处理为中心事件。这样情节更集中、更有表现力,这样的虚构更能产生以情动人的艺术魅力。•其三,虚构语言、动作、神态、细节等。学生不善于描写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导致人物形象不够突出。究其原因,一是缺乏细致的观察,再就是不善于虚构。•(1)、我们的老师今天穿上了他那件挺漂亮的绿色礼服,打着皱边的领结,戴着那顶绣边的小黑丝帽。(肖像描写)•(2)、他是一个高而瘦的老人,须发都花白了,还戴着大眼镜。(肖像描写)•(3)、韩麦尔先生站起来,脸色惨白,我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动作、神态描写)•(4)、“不知道!”他似乎很不高兴,脸上还有怒色。(语言、神态描写)•(5)、他瘦瘦高高的,站到床前来,瞪着我:“怎么还不起来,快起!快起!”(肖像、动作、语言描写)•(2)、郝叟还带着一本书边破了的初级读本,他把书翻开,摊在膝头上,书上横放着他那副大眼镜。•在教室后排座位上,郝叟老头已经戴上眼镜,两手捧着他那本初级读本,跟他们一起拼这些字母。•(动作、细节描写)•最后,虚构景物。一般来说,景物的烘托作用不在多,廖廖几句即可。有怎样的心情便有怎样的景物。当我们高兴时,所感受到的是“千里莺啼绿映红”的美妙景象;当我们悲哀时,眼前又是“花溅泪”、“鸟惊心”的凄惨景象。•例:(1)、天气那么暖和,那么晴朗!•月还没有落,仿佛看戏也并不很久似的,而一离赵庄,月光又显得格外皎洁。(景物描写)•(2)、可是那一天,一切偏安安静静的,跟星期日的早晨一样。我从开着的窗子望进去,看见同学们都在自己的座位上了;韩麦尔先生呢,踱来踱去,胳膊底下夹着那怕人的铁戒尺。(环境描写)结语显然,只有主旨或只有材料都是不行的。主了主旨,没有材料,文章就象是一个空架子;有了材料,没有主旨,也只不过是一堆没有用的东西。这里就是要掌握一点:材料要围绕中心,围绕着主旨选材。选材妙计有用典型新颖具体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鲁迅先生在《〈呐喊〉自序》中说,我年轻时候曾经有过许多梦......有人说,年轻是个多梦的季节......梦是多种多样的;有的五彩缤纷,有的扑朔迷离,有的神奇变幻,有的惊心动魄......有句歌词说:我的未来不是梦......请以“我的梦”为话题,写一篇感情真挚的文章。注意:①立意自定。②文体自选。③题目自拟。④600字以上。
本文标题:作文如何选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73364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