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项目/工程管理 > 转型期中国灵活就业及其制度创新问题研究
东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转型期中国灵活就业及其制度创新问题研究姓名:吕红申请学位级别:博士专业: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指导教师:金喜在20080401转型期中国灵活就业及其制度创新问题研究作者:吕红学位授予单位:东北师范大学相似文献(7条)1.期刊论文冯光娣基于可选择性与可转换性的分析——杭州市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创新分析-浙江金融2009,(1)一、杭州市医保制度的可选择性与可转换性分析(一)杭州市医保制度可选择性与可转换性的特征1.可选择性与可转换性是杭州市医保制度的首创.在杭州市医保制度的新闻发布会上,杭州市副市长何关新指出可选择、可转换是该制度的亮点.设计者的初衷是要打破城乡非农户籍与农村户籍之间、在职人员、灵活就业人员、无业人员等参保人身份之间的壁垒,实现城乡统筹、不同制度之间的自由转换.为此,把各项制度设置为不同档次,制度之间存在缴费负担方面的差异,从而让社会成员选择符合自己经济能力的医保项目,既保证参保人获得一定的医疗保障,又不给他们造成经济负担.杭州市医保制度中设立农民工医保的出发点,就是为了改善农民工参加原来的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参保率偏低状况,通过农民工可以免交保险费的政策,吸引农民工参加医疗保险.新制度给非从业人员多种选择也是基于这些人的收入水平存在差异,应该向其提供不同的档次保障待遇的考虑.由于各项医保都是按年投保,因此为参保人转换项目提供了可能.2.学位论文刘卫国论统筹构建城乡社会保障制度2005我国历史上形成的互相割裂的城乡二元社会保障制度,远不适应市场经济和城乡统筹发展的需要。国外城乡社会保障制度变迁理论和实践不断发展,但对许多问题处于众说纷芸、莫衷一是的状态。国内学者对此研究不够,在实践中全国缺乏统一明确的政策指导。为此,本文对我国构建城乡社会保障制度进行整体性战略思考。本文从经济学角度,综合运甩系统研究方法、比较分析法、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并侧重实证分析的研究方法,对我国二元社会保障制度进行剖析,比较系统地提出城乡社会保障制度的构建模式、路径选择、衔接机制等设想。本文提出以下主要观点:(1)统筹构建城乡社会保障制度具有重要意义。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必须考虑经济社会的不同发展阶段对社会保障政策选择的客观规定性。从长远发展目标看,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应具有全民覆盖、城乡衔接、水平适度、功能多样、社会化、可持续等基本特征,最终实现人人有保障。在现阶段要统筹谋划,进行制度创新。要建立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个人、集体和国家可承受的城乡有别、互相贯通的社会保险一个体系;在城镇、农村和农民工建立三个不同特点、可以转换对接的社会保险模块;覆盖城镇从事全日制正规就业的劳动者、城镇灵活就业人员、农民工、被征地农民和具备一定经济条件的农民等四种人群,分别作出社会保险的制度安排。(2)农民工社会保险制度是现行条件下城市社会保险体系与农村社会保险体系沟通的桥梁和纽带。将农民工直接整体纳入城镇职工社会保险体系不现实,纳入农村社会保险体系不可取,低水平的农民工综合保险制度是权宜之计。农民工具有过渡性、收入低、流动性强等特性,应当分类指导、分类实施,建立起低门槛、广覆盖、有弹性、能衔接的社会保险制度。全面推行统一的工伤保险制度,建立大病或疾病住院保障机制,分类分层建立有弹性的养老保险制度。特别是对正规就业、工作岗位不稳定的农民工,实行与城镇职工缴费水平与享受标准有别、“大账户、小统筹”的过渡性基本养老保险制度。(3)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是我国城乡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薄弱环节,特别是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突出。我国目前还不具备普遍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条件,但部分经济发达地区可以率先突破。要分区推进,发达地区先行一步;分类纳入,以有相对稳定收入来源的农村群体和被征地农民为重点,逐步覆盖全体农村、全体农民;以“大账户、小统筹”的社会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为核心,统筹发展;以土地换保障为重点,建立政府补贴机制,开拓农村社会保险筹资渠道。(4)城乡社会保险制度之间要实现衔接。应进行全国基本规则的统一,建立永久性个人帐户,建设全国性社会保障信息网络系统,加快实现高层次的统筹,制定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接续衔接办法,加快户籍制度改革,为实现城乡社会保险制度的衔接与最终统一创造条件。3.学位论文柳云飞政府责任与就业增长——中国市场化进程中就业增长的公共政策选择2007就业(Employment)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对公民而言,就业的价值是基本的、不可剥夺的。对于一个国家或地区而言,就业问题是一个经济问题、政治问题、社会问题、文化问题。对于全球而言,就业问题是各国政府共同面临的一个世界性难题一一就业机会或就业岗位不仅成为国家和地区内部不同群体之间相互竞争的稀缺资源,而且成为国家和地区与国家和地区之间相互争夺的稀缺资源。可以说,充分就业不仅是社会存在与发展的基石,而且是一种政府责任。因为从根本上讲,就业问题是一个公共问题。在政府与市场关系演绎过程中,形成了以经济自由主义为基础的古典就业理论、以国家干预理论为基础的凯恩斯就业理论和以新自由主义和新凯恩斯主义为基础的现代就业理论,并成为各国政府解决就业问题的重要理论工具。应该说,虽然不同的就业理论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性或分析视角的不同,但是,所有就业理论的目标是一致的一一旨在探求实现充分就业的条件与途径。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就业理论的分析构架都是建立在对政府职能或市场机制以及政府职能和市场机制共同作用的“信心”基础之上的。从理论上讲,充分就业高度依赖于政府职能和市场机制的共同作用。政府不仅要创造一定的劳动就业需求,而且要增加一定的社会资本和人力资本的存量,消除结构性矛盾,协调劳动力供求关系,改善劳动力供给状况,增加就业,减少失业,最终实现劳动力供求关系的均衡化,劳动力资源配置的最优化和全社会福利水平的最大化。从世界范围内看,自20世纪三十年代以来,“充分就业”成为国际劳工组织就业行动的重点目标之一和各国政府共同追求的优先目标之一。国际劳工组织(ILO)等国际组织为实现全球“充分就业”目标而做出了重要贡献;各国政府所采取的积极就业政策,改善了劳动力的供给状况,创造了劳动力的需求,营造了劳动力资源优化配置的政策环境,有效地促进本国的就业增长,不断地满足了劳动者的就业需求,为促进我国就业增长提供了一些富有价值的国际经验。失业(Unemployment)和就业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对于一个国家或地区而言,在一定时期内就业增长就意味着失业下降。典型失业是周期性失业,而非典型失业,包括结构性失业、摩擦性失业和发展性失业是目前失业的主要形式。失业有一定的机理,而就业增长存在一定的内在逻辑关系。笔者认为,就业增长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经济增长是就业增长的重要前提,而“高增长、高就业”模式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最理想的就业模式。同时,就业增长与劳动力、劳动生产率、技术进步、投资增长、货币增长、工资增长、贸易增长、制度增长和就业增长等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这些因素共同构成了就业增长的逻辑关系。剖析就业增长的逻辑关系为就业增长的公共政策选择提供了理论分析基础。中国失业问题是一种非典型性失业。虽然中国是一个劳动力资源十分丰富的国家,但是,由于劳动力供求的总量矛盾和劳动力供求的结构矛盾以及劳动力市场分割等制度性因素制约,目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中国政府将面临着一场“就业战争”。面对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的非对称性和失业群集现象的特点以及中国就业问题的特殊性和复杂性,中国政府必须承担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的重要职责,从供给和需求方面入手,通过公共政策选择及其公共政策组合,构建公共政策体系,提高就业弹性,促进就业增长,为实现公民“充分就业”目标而提供制度环境、法制环境、政策环境和社会环境。具体而言,第一,以“充分就业”为目标,建立“就业增长优先”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第二,坚持积极的就业政策,充分发挥宏观经济政策作用;第三,坚持制度创新,构建就业增长的制度体系;第四,创新中国教育模式,提高劳动者就业能力;第五,创新中国就业模式,建立非正规的灵活就业方式;第六,建立市场导向就业机制,完善城乡统一劳动力市场;第七,完善三方协商机制或社会对话机制,构建稳定和谐的劳动关系;第八,拓展国际劳务合作新领域,开辟国际劳务输出新渠道。总之,在人类社会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变迁过程中,“充分就业”是人类社会的共同理想追求和价值取向选择。对于人类社会而言,“充分就业”的价值是永恒的。因此,在市场化进程中,在“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和政府促进就业”三位一体的框架之下,中国政府必须把“充分就业”作为公共政策的目标选择和价值选择,实现老百姓的“充分的、生产性的、体面的和自由选择的就业”。这应该成为“中国共识”。4.期刊论文张青.ZhangQing沈阳市养老保险扩面政策的研究-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3(5)在街头访问、随机发放问卷的基础上,以权利的他者为分析视角,对辽宁省养老扩面满意度进行了调查,通过调查,本文认为,灵活就业人员整体上认可社会统筹养老这一保障模式,并有参加社会化养老保险的意愿.但是由于制度设计的缴费标准过高等不足的存在,使许多灵活就业人员被排斥在社会化养老保障之外.因此有必要进行养老保障的制度创新.5.期刊论文康新营.景邑君.侯雅基于养老保险全覆盖目标的制度创新——一个账户、两个部分-劳动保障世界2010,(14)本文以城乡养老保险一体化为终极制度目标,在对个体工商户、灵活就业者、农民工中的非正规就业者、农民以及城市居民等潜在参保者的养老保险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一个账户,两个部分的创新性建议.一个账户,两个部分,一个账户包括两部分、两种方式即实现再分配的普通账户,以及具备积累功能的可积累账户,同时又具备便携性和激励性两个功能.6.会议论文何平发展劳动力市场与完善社会保障2006本文对中国就业和社会保障制度背景,劳动力市场和社会保障发展状况,存在的重大问题以及改革的趋势和政策建议进行了分析和阐述。1.就业和社会保障制度面临五个方面的严峻挑战。一是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并没有带来相应的就业增长,经济平均增长8%以上,就业增长平均只有1%,未来十几年城镇就业岗位缺口有1000万以上;二是经济市场化、全球化导致的资本强势和劳工弱势以及由此对政府形成的社会公共事务的压力;三是人口老龄化,特别是中国“未富先老”对社会保险基金形成的支付危机;四是工业化、城镇化形成城市群中一个不断增长的农村移民对传统的社会保障制度提出的挑战;五是就业形式多样化以及未正规就业成为主要就业渠道给政府公共事务管理带来的新问题等。2.中国是世界上劳动力资源最丰富的国家,总人口13亿,劳动年龄人口9.2亿,有经济活动的人口为7.68亿,劳动参与率高达83.3%。未来几十年,中国每年新增劳动力700万左右,农村每年向城市转移1000万人,而每年的新增就业岗位仅有900万个左右。就业总量矛盾突出,中国将长期面临巨大的就业压力。中国的劳动力总体素质低下,就业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为8年,低于世界平均11年的水平。劳动者中技师以高级技能型人才严重不足,仅占4%。就业结构和状态近20年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一、二、三产业人数分布趋于合理,非公有制部分和灵活就业人员比重不断加大,特别是农村流动就业人员高达1.2亿。劳动力市场的发育、发展有效地促进了农村弱势群体的经济流动性,从而改变了导致他们陷入贫困的因素,但对政府的公共管理系统提出了新的要求。各级政府对下岗、失业人员和农村流动就业人员的职业教育和就业援助力度加强。3.以“一个中心、两个确保、三条保障线”为重点的中国城镇社会保障体系在经济转轨和国企改革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近6年全国累计下岗职工2825万人,其中有1938万人实现了再就业。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城镇最低生活保障和农村新型合作医疗等主要保障项目的覆盖范围不断扩大。各项目的待遇水平有所改善,基金收支管理和运行总体上是平衡的,但长期潜在的风险不容忽视。从2000年开始在辽宁省,继而在吉林、黑龙江进行的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试点正在进行,并轨、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做实,调整养老金计发
本文标题:转型期中国灵活就业及其制度创新问题研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7584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