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高考一轮复习易错题专题训练: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解析版)
高考一轮复习易错题专题训练: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一、单项选择题工业化率是指工业增加值占全部生产总值的比重,城市化率是指一定地域内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左图为甲国工业化率、城市化率变化过程图,右图为乙国目前三大产业构成图(图中M点所示)。据图回答下面小题。............1.下列关于甲、乙两国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特点的说法,正确的是()A.目前工业化是两国城市化的主要动力B.甲国的城市化水平低于乙国C.甲国的城乡差别比乙国大D.乙国第三产业比重低于甲国2.促进甲、乙两国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有效措施是()①甲国应降低城市化速度②乙国应发展高科技工业③甲国应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④乙国应控制第二产业的发展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答案】1.D2.B【解析】试题分析:【1题详解】甲国目前工业化率呈下降趋势,并且比重低于30%,城市化率很高,说明工业化不是是该国城市化的主要动力,已处于后工业化阶段,城乡差距小,乙国第一产业比重相对较高,第二产业最高,表明乙国处于工业化发展阶段,城市化水平相对较低;【2题详解】甲国城市化速度已变缓,不需要降低城市化速度,需要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乙国工业化还未完成,发展第二产业,推动城市化是当前主要发展方向。【考点定位】工业化和城市化。读某国工业化、城市化的不同阶段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3.有关该国的叙述,正确的是A.该国城市化水平与工业化水平不相适应B.该国属发展中国家C.阶段Ⅲ,该国经济增长主要依靠第三产业D.城市化与工业化呈同步增长趋势4.在阶段Ⅲ,该国吸纳劳动力就业的产业部门是①劳动密集型产业②资源密集型产业③技术密集型产业④第三产业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答案】3.C4.B【解析】【分析】本题组考查城市化。从图中可看出,该国的城市化水平达到了74﹪,判断该国为发达国家。到第三阶段,工业化水平降低,但城市化水平仍在提高。阶段Ⅲ,达到城市化较高阶段,主要产业为第三产业及高新技术产业。【3题详解】根据图示信息,该国的城市化水平达到了74﹪,城市化水平高,应是发达国家,城市化进程与工业化水平相适应,A、B错。发达国家在阶段Ⅲ,经济增长主要依靠第三产业,C对。读图并根据图例,该国城市化水平持续上升,工业化水平在阶段Ⅲ有所下降,所以增长趋势不同步,D错。【4题详解】阶段Ⅲ,发达国家工业化水平降低,但城市化水平仍在提高,城市化水平高,产业层次较高,主要产业为第三产业及高新技术产业,本阶段因劳动力工资水平高,不适宜发展劳动密集型工业,①错。资源密集型工业对环境污染、破坏严重,也转移到发展中国家,②错。发达国家劳动力就业主要是从事技术密集型产业和第三产业,③、④对,据此选B。【点睛】城市化不同阶段特点、出现问题及发展趋势和地区差异:初期阶段,城市化水平低,发展较慢,功能区混杂分布,部分发展中国家处于此阶段。中期阶段,人口和产业向城市集中,城市化进程较快,出现劳动力过剩、交通拥挤、住房紧张、环境恶化等问题,郊区和乡村基础设施不断完善,部分产业和人口迁往郊区,出现郊区城市化。大部分发展中国家处于此阶段,我国绝大部分城市处于中期阶段。后期阶段,城市化水平高,城市化增长缓慢甚至停滞,城市中心问题突出,人口不断外迁至更远的郊区和乡村地区,出现逆城市化现象。发达国家处于此阶段。根据下面两幅图,完成下列各题。5.据图甲及所学知识可知上海市()①城市扩展的主要方式有郊区城市化、城市蔓延②城市扩展的主要方式有卫星城建设、新区建设③许多工业与乡镇企业达到共同繁荣,其主导因素是协作④许多工业与乡镇企业达到共同繁荣,其主导因素是原料A.①④B.②④C.①②③D.①②④6.从农业产业结构方面分析,图乙中城镇农业产业结构发展方向合理的是()①利用当地气候优势条件,大力种植热带经济作物,并发展相关的加工工业②实现农林牧渔等业均衡发展③在城市近郊重点发展蔬菜、乳肉禽蛋生产基地,在远郊发展粮棉生产基地④在稳定农业的基础上,积极发展以当地农产品为原料的加工工业A.①③B.③④C.①④D.②③【答案】5.C6.B【解析】【5题详解】通过图甲可知,上海市郊区的很多地区已经开始了郊区城市化,其主要原因是城市中心区人口过度集中,环境恶化,郊区的基础设施日益完善等。上海产业大多不是原料指向型,许多工业与乡镇企业达到共同繁荣,其主导因素是协作,据此选C。【6题详解】该地区位于上海市郊区,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乳肉禽蛋和蔬菜等的需求量增加;此外,延长农业的生产链,可以提高农产品附加值,这些都可以作为本区农业发展的方向。上海是亚热带,不适宜发展热带经济作物;上海属于港口城市,地形平坦,不可能农林牧渔等业均衡发展,据此选B。下图为我国南方某工业区牙刷生产企业分布示意图。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7.下列对该工业区的说法正确的是()A.该工业区以大型骨干企业为主B.该工业区同类企业竞争激烈,利润低C.该工业区资本密集程度高D.形成了原料-生产-销售配套体系8.该区域改革开放前为乡村地区,以粮食种植为主,经济落后,现在该区域的城市化为我国区域城市化的典型模式之一,该区域()A.乡村工业化推动了大城市的形成B.乡镇企业促进了中小城市迅速发展C.不可能出现城市、乡村交错的景观D.产业的升级导致逆城市化现象明显【答案】7.D8.B【解析】【7题详解】牙刷生产企业为劳动密集型产业,资本密集程度低;由于该工业区形成了原料-生产-销售配套体系,所以各企业在独立经营、密切协作的基础上,进行规模生产,有巨大的经济效益。故选D。【8题详解】改革开放前以粮食种植为主,经济落后,随着乡镇企业的发展,中小城市迅速发展,该区域出现城市、乡村交错的景观,但目前还没有出现逆城市化现象。故选B。下图为“我国某省区三大产业产值比重与城市人口比重的变化图”,其中①代表第二产业产值比重的变化,②代表城市人口比重的变化,③代表第三产业产值比重的变化,④代表第一产业产值比重的变化。读图回答下面小题。9.分析图中各曲线的变化特点,判断该省区最可能是()A.江苏省B.河南省C.四川省D.海南省10.图中曲线变化反映出该省区的城市化发展特点是()A.与我国其他省区相比,城市化水平较低B.城市化发展与当地的经济发展协调一致C.城市人口增长与第二产业发展同步D.20世纪90年代末城市化速度最快11.该省区的第一产业比重逐步下降,其主要的原因是()A.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使耕地大大减少B.农业生产水平落后,产出少C.农民的文化素质较低,农业经济不发达D.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日渐恶化【答案】9.A10.D11.A【解析】【9题详解】与我国其他省区相比,该地城市化水平较高,A错。城市化发展落后于当地的经济发展,属于滞后城市化,B错。城市人口增长与第二产业发展不同步,C错。根据城市人口比重变化曲线,20世纪90年代末城市化速度最快,D对。【10题详解】该省区的第一产业比重逐步下降,其主要的原因是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使耕地大大减少,A对。经济发展,农业生产水平不断提高,B错。农民的文化素质提高,农业经济增长,耕地减少,仍能满足粮食需求,C错。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无明显变化,D错。二、综合题12.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杭州市是浙江省第一大城市,近年来着力加快结构调整,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经济发展迅速。下表是2013年杭州市六大产业增加值占比一览表。材料二杭州有“中国电子商务之都”之称,依托阿里巴巴、网盛科技等知名电子商务企业为平台,网站数量、B2B、B2C、C2C、第三方支付均居全国第一。材料三图中所示的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沿江临海,位置优越,是全国唯一集工业开发区、出口加工区、大学城、沿江居住生态区于一体的国家级开发区。﹙1﹚据材料一说出2013年杭州市产值最大的产业及其主导区位因素。﹙2﹚说明杭州电子商务产业发展特点并分析其原因。﹙3﹚从社会经济因素方面分析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的优势条件。【答案】(1)文化创意产业技术(2)发展特点:产值低,增长快(潜力大)原因:①起步较晚﹙规模小﹚②网络购物迅速兴起;③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日趋完善;④电子商务产业基础好,形成产业集聚效应;⑤政府政策大力支持。(3)①位于区域中心城市附近;②水陆空交通便利;③科技人才集中;④较多的工作机会;⑤环境优美。【解析】【详解】(1)读“2013年杭州市六大产业增加值占比一览表”可知,2013年杭州市产值最大的产业是文化创意产业,该类产业的主导区位因素属于技术指向型。(2)根据材料一的表格可以看出,杭州电子商务产业发展特点是产值低,增长快,其产值低主要是因为我国电子商务产业起步较晚,而增长快主要是由于网络购物迅速兴起、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日趋完善,加上杭州素有“中国电子商务之都”之称,电子商务产业基础好,易形成产业集聚效应,以及近年来我国政府政策大力支持。(3)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的社会经济因素分析,主要从地理位置、交通、科技、市场等方面分析,杭州经济开发区发展的优势有:位置优越,位于区域中心城市;交通线成网状分布,水陆空交通便利;拥有几所大学城,科技人才集中;较多的工作机会;是国家级的沿江居住生态区,居住环境优美。【点睛】影响工业的主要区位因素:1.自然因素:土地、水、资源。2.经济因素:原料、燃料、市场、交通、劳动力、技术等。3.社会因素:政策、投资者的个人偏好、消费习惯、国防需求等。13.物联网,即物物相连的互联网。近年来,物联网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各地纷纷兴起和发展,人们借助无线网络技术,就可以实现人和物体“对话”,物体和物体之间也能“交流”。下图是2012年中国大陆物联网重点企业的空间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1)简述中国大陆物联网重点企业的空间分布特点。(2)试从工业联系、人口素质和市场三方面,分析长三角地区发展物联网产业的优势。(3)有人建议青海等西部省区大力发展物联网产业,你是否赞成?简述理由。【答案】(1)分布不均衡。集中分布在东部沿海省市,以环渤海地区(或京津冀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和珠江三角洲地区最为集中。中西部的省区总部数量较少(2)长三角地区工业基础好,物联网企业生产协作条件好;高校和研发机构众多,有大量的研发人员和高素质的技术工人;经济发达,物联网市场需求大,而且其联系的范围(腹地)较广(3)赞成。理由:物联网产业是战略性新兴产业,能促进产业转型升级,资源丰富,劳动力价格相对低,地价便宜等。不赞成。理由:经济较落后,缺乏资金和人才,市场需求少,与东部竞争处于劣势等【解析】试题分析:(1)中国大陆物联网重点企业的空间分布特点要从整体特征、极值位置、地区差异角度叙述。读图可知,我国物联网企业总体分布不均,主要分布在环渤海、长三角以及珠三角地区比较集中。中西部地区数量少。(2)长三角地区发展物联网产业的优势主要从工业联系、人口素质和市场角度分析。从工业联系来看,长三角地区为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工业基础好,有利于企业生产协作。从人口素质来看,经济发达,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集中,人口素质高,有发展物联网的高素质人才。从市场来看,长三角地区经济发达,市场需求大。(3)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赞成主要从推动青海经济发展角度考虑。青海省经济落后,发展物联网产业可以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促进经济发展。同时青海经济落后,劳动力价格和土地价格较低,为发展物联网产业提供了条件。不赞同主要从当地经济基础以及市场需求和人才角度考虑。考点:地理事物空间分布特点物联网区位因素区域经济发展方向
本文标题:高考一轮复习易错题专题训练: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解析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77389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