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过秦论》文言知识句式整理6-ppt课件
《过秦论》文言现象、句式整理一、古今异义1、因河为池古:黄河;今:泛指河流2、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古:崤山以东,即东方诸国;今:山东省3、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古:把……作为:今:认为4、铸以为金人十二古:把……做成今:认为二、通假字1、合从缔交(通:“纵”:战国时六国联合共同对付秦国的策略)2、孝公既没(通:“殁”,死)•3、约从离衡•(通“横”)•4、倔起阡陌之中•(通“崛”,突起)•5、赢粮而景从•(通“影”,像影子一样)•7、陈利兵而谁何•(通“呵”)三、词类活用1、名词作状语(1)有席卷天下像席子一样(2)包举宇内像包裹一样(3)囊括四海之意像口袋一样(4)天下云集响应像云一样、像回声一样(5)赢粮而景从像影子一样6、南取汉中向南7、西举巴、蜀向西8、东割膏腴之地向东9、北收要害之郡向北10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在北方2、名词活用为动词(1)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称帝称王)(2)然陈涉瓮牖绳枢(用瓦瓮做;用绳子系)(3)序八州而朝同列(统治)3、形容词活用为动词(1)尊贤而重士(敬重;看重)(2)且夫天下非小弱也(缩小;削弱)4、使动用法(1)动词作使动用法①外连衡而斗诸侯(使……相斗)②流血漂橹(使……漂浮)③却匈奴七百余里(使……退却)④序八州而朝同列(使……朝拜)(2)形容词使动用法①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使…愚昧)②以弱天下之民(使…削弱)四、一词多义1、固(1)秦孝公据崤函之固(险要的地势,名)(2)君臣固守以窥周室(坚定、坚决,形)(3)临不测之渊,以为固(坚固的屏障)•2、因(1)因遗策(沿袭,动词)(2)因利乘便(趁着,介词)(3)因河为池(凭借,依据,介词)3、之(1)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的,结构助词)(2)赵奢之伦制其兵。(这,指示代词)(3)商君佐之(他,指秦孝公,代词)4、制(1)……赵奢之伦制其兵(统率,动词)(2)秦有余力而制其弊(制裁,制服,动)(3)履至尊而制六合(统治,动词)5、亡(1)秦无亡矢遗镞之费(丢失,丢掉,动词)(2)追亡逐北(逃亡的士兵,名词)(3)吞二周而亡诸侯(灭亡,动词。)6、及(1)才能不及中人(赶得上,追得上,动词)(2)延及孝文帝(到,介词)文言句式•一、判断句1、……,……,……也•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2、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3、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二、被动句1、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被)三、定语后置•1、铸以为金人十二四、介词结构后置•1、余威震《于殊俗》•2、陈涉之位,非尊《于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之君》也;•3、鉏棘矜,非铦《于钩戟长铩》也;•4、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五、省略句•1、省主语(1)当是时也,商君佐之,(秦孝公)内立法度(2)(九国之师)叩关而攻秦(3)于是(秦始皇)废先王之道,(秦始皇)焚百家之言2、省略宾语(1)南取百越之地,以(之)为桂林、象郡(2)铸以(之)为金人十二3、省略介词(1)威振(于)四海(2)子孙帝王(于)万世之业也(3)蹑足(于)行伍之间,而倔起(于)阡陌之中(4)委命(于)下吏•5、性格决定命运,看来时代也同样。李清照外表端庄美丽,内在文静秀丽,且眼观天下,至少在现在的人们看来,男人都不得不为其豪情所折服,女人都会因其美貌而着迷——而在过去,那样一个封闭,落后的时代里,人们的眼光,却只能将她定义在“妇人”“文人”这种小小的框架里——抱负不能得到实现,才华不能得到施展,就如同人失去自由一般痛苦——豪情壮志无施展之地,这样一种境地,清照姐怎能不愁!————刘洋《乱世中的美神》小评总说女子无才便是德,甚至连一个十岁的小女子都应声道:才藻非女子事。也许因为物以稀为贵,李清照才被如此不知疲倦地一代一代传颂下去,纵观古史,像她这般女子还真是寥寥无几。一直觉得李清照是一个很完美的人,美貌、才气、有所追求。即使爱情不那么顺遂,即使晚年是超越时空的孤独,但这些只是沾染再白衬衫上小小的污渍,洗洗,就干净了。但又或许这些本不该被擦去,因为所有一切所拼凑出来的故事才这么让人牵肠挂肚,有所思,有所羡。她选择用不同的方式活着,也许有时被羁绊,却不会为了小利益而失去了自我。这样的气节,也许连男人都需竭力去塑造,她却诠释了。我想爱情、孤独都是她生命中的过客,虽然她很怀念,很闷苦,却又那样真实地坚定了自我。而她,或许也是我们生命中的过客,即使我们曾相交于一点,却不会重合。但很多年后,我们会记起曾经有一个女子敢做自己,敢选择自己倾心的,不也就足够了。南奕妤的感悟:探究乱世中的美神探索李清照其人、其诗、其情,我们可以看到一个藕塘深处的率性女孩;一个诗书熏染的浪漫少女;一个外美如花,内秀如竹的青春少女;她与赵明成的故事,留下了一部爱情的经典,在国破家亡的离乱时期,我们看到了一个孤身漂泊在江南大街小巷的李清照;一个特立独行,冒抗挣的火花,对理想呼唤的李清照。我们应该看到虽为旧时代的女子,李清照却能充分发挥她的才能,这和她所处的自由、宽松、书香袭人的文化氛围,与她幸福诗意的婚姻是分不开的。这一切形成了她率性、自然、旷达的作词风格。探究乱世中的美神可用来论证:人文素养与发展环境与成材艺术与人生爱使生活充满芬芳探究乱世中的美神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李清照拥有自己的本色,自己的风格、情感和才能,她的高雅情趣和不羁的性格,永远高悬在历史的星空!可用来论证:你就是一道风景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个性与追求我想握住你的手例证法•选例:典型恰当•叙例:简洁明了紧扣关键词•议例:使论点与例子水乳交融,•不能油水分离•例证训练——(柳永)论证观点:走自己的路•只有走自己的路才能活出精彩,婉约派词人柳永的一生便是是再好不过的证明。在30岁时,他告别家乡,像那个时代的千千万万的学子一样,从四面八方来到京城,想走上仕途,走到大殿之上,这时的柳永走的是古人走过的也将被“来者”再踏的路。结果是柳永因为自己的一句牢骚而被皇上大笔一挥甩出了这条路。柳永被甩到了市井之间,自此他走上了一条市井之路,这市井之路也不是一般的市井之路,而是专属于柳永的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路。他走在市井的沃土上,将词从官词解放出来,走着走着,他的身影越来越庞大,成了一位文化巨人;他走过瓦肆勾栏,用一首首华美的词捧红了一个个多情婀娜的女子,自身却出淤泥而不染,他越走越潇洒,走着走着,便驾云而上,直飞那婉约词的云霄。在我们对柳永的路无限感慨的同时,我们要认识到只有走自己的路才能活出精彩.•走自己的路。鲁迅曾说过:“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的确,路是人走出来的,没有人能为你铺设好人生的道路。随兴的一句“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便使得柳永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徘徊了许久。然而坚毅的他当然不会就此按原路返回。柳永在此刻便选择了一条别人从未走过的路,当然他并不在乎别人对自己选择的道路的看法。“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柳永在自己的道路上走出了一番新天地。他坚信着是金子总会发光的。走自己的路,柳永在他的人生道路上放出了最耀眼的光芒。•————马佳骏论点:命运应该是个动词•命运应该是个动词,说的就是通过自己来创造它,把握它。身为“才子词人”的柳永,一心想要考取功名,弄个一官半职。这对有才华的柳永本来也不应是很难的,可是却因为一句牢骚话,硬是被皇帝把自己的大名给钩掉,从此流落市井“奉旨填词”,而且柳永流落的不是一般的市井,是那供你享乐、让你消魂的瓦肆勾栏,按理说应该堕落,可柳永却把握住了自己的命运,非但没有堕落,而且还为宋词作除了里程碑式的贡献,并在民间广受欢迎,成了“凡是有井水处都唱柳词”的名人。综观柳永一生,本来应该发达却流落市井;本来也许会堕落的命运却创造出一番新天地。命运如何?这就要看我们如何来把握它。所以说,命运应该是个动词。•命运应该是个动词。这不仅仅是因为命运本身瞬息多变、令人难以琢磨,更主要的是指命运的主人公应该主动地去把握和掌控命运。有时虽然天不遂人意,但我们可以试着靠自己的才能、勤奋以及不懈的努力在困境中成就另一番精彩。宋代词人柳永就是这样的。心气极高的他却在科举考试中屡试不中,偶尔考中却因一句“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的牢骚话而硬是让皇帝把自己的名字钩掉,断送了自己的仕途。可谓天意弄人,命运同他开了一个不小的玩笑,可是柳永没有放弃,他懂得让命运改变轨迹,转而在市井和女人中成就了另一番辉煌,开创了婉约词派,极大地促进了宋词的发展,让历史牢牢地记住了柳永这一名字。所以说,命运如果是一个名词,它就是你的主宰,而命运是个动词,你就会成为它的主宰。可见,命运应该是个动词。
本文标题:《过秦论》文言知识句式整理6-ppt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77573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