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世界地球日珍惜地球资源,转变发展方式——节约集约利用国土资源共同保护自然生态空间2020/4/13“2016・第47个世界地球日”主题班会我们只有一个地球2020/4/13“2016・第47个世界地球日”主题班会我们只有一个地球2018・第49个“世界地球日”2020/4/13“2016・第47个世界地球日”主题班会每年的4月22日为世界地球日1970年4月22日,由美国哈佛大学学生丹尼斯·海斯发起并组织的环境保护活动,犹如星火燎原。全美国共有2000多万人参加,约一万所中小学,2000所高等院校和全国的各大团体参加了这次活动,这一天就成了第一个地球日。我们只有一个地球1970年4月22日盖洛·尼尔森选为第一个“地球日”。就在那年的4月22日,美国各地大约有2000万人参加了游行示威和演讲会。2009年第63届联合国大会决议将每年的4月22日定为“世界地球日”1990年4月22日,“地球日”成为第一个“国际地球日”,有全球141个国家、2亿人参与,成千上万的各项活动在全球各地展开1969年盖洛·尼尔森提议,在全国各大学校园内举办环保问题讲演会发展历程目标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趋于国际化,正困扰着整个人类,极须各国通力合作予以解决。因此,希望世界各国在世界地球日在各地举行多种多样的环境保护宣传活动,合力保护人类的共同家园—地球。举办“世界地球日”活动是为了让人类感悟到越来越严重的生态压力,唤起人类爱护地球,保护家园的意识,并促进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历年主题2014珍惜地球资源,转变发展方式——节约集约利用国土资源共同保护自然生态空间2013多样的物种,唯一的地球,共同的未来2012年地球我来了要让您天湛蓝地碧绿水清澈阳光明亮和平生活万物复苏2011年珍惜地球资源转变发展方式倡导低碳生活2010年低碳经济绿色发展2009年绿色世纪(GreenGeneration)2008年善待地球——从身边的小事做起2007年善待地球--从节约资源做起2006年善待地球--珍惜资源,持续发展2005年善待地球--科学发展,构建和谐历年主题2004年善待地球,科学发展2003年善待地球,保护环境2002年让地球充满生机2001年世间万物,生命之网2000年2000环境千年——行动起来吧!1999年拯救地球,就是拯救未来1998年为了地球上的生命——拯救我们的海洋1997年为了地球上的生命1996年我们的地球、居住地、家园1995年各国人民联合起来,创造更加美好的世界1994年一个地球,一个家庭活动标志地球之旗:主要图案是美国国家航空暨太空总署的阿波罗17号飞船在太空拍摄的地球照片《蓝色弹珠》,放置在深蓝色的背景上,它是由约翰·麦克尼尔于1969年为首届地球日活动设计的,现在这面旗帜是环境保护运动的象徵。世界地球日的标志是白色背景上绿色的希腊字母Θ资源现状地球资源通常指自然资源,包括:土地资源、矿产资源、海洋资源、水资源、森林资源、生物资源和气候资源。由于人类过度开发和利用,至2050年,人类将需要额外的1.3个地球才能提供足够的供可持续使用的资源。土地资源:地球陆地面积为1.49亿平方公里,其中人类可利用的耕作土地14.5亿公顷,牧场34.2亿公顷、森林与林地38.8亿公顷。由于人类活动而造成的土地退化全球大约20亿hm2,相当于地球陆地总面积的15%。矿产资源全球使用的90%能源取自化石燃料,即煤炭、石油和天然气,80%以上工业原料取自金属和非金属矿产资源,这些资源都属于用一点少一点的耗竭性资源。目前地球上探明的可采石油储量仅可使用45~50年,天然气储量总计为180亿立方米可使用50~60年,煤炭可使用200~300年,主要金属和非金属矿产可使用几十年至百余年。按照目前的开采规模,到2020年,地球上的大多数矿产资源包括铜、铝、锡、锌、金、银等都将被开采完毕。海洋资源:海洋和海洋区污染严重。由于陆地和海洋资源压力不断增大以及不断开采海洋沉淀物,导致海洋和海岸不断退化;由于向海洋排放的氮过多,海洋和海岸带都出现了富营养化。水资源:水覆盖着地球表面70%以上的面积,总量达15亿立方千米。但是只有2.5%为淡水,实际上可供利用的淡水仅占世界淡水总量的0.3%。据联合国有关组织统计,全球有12亿人用水短缺。水已经超出生活资源的范围,而成为重要的战略资源。森林资源:根据《2005年全球森林资源评估报告》,2005年全球森林面积39.52亿hm2,占陆地面积(不含内陆水域)的30.3%,人均森林面积0.62hm2,单位面积蓄积110m3/hm2。1990~2000年,全球年均净减少森林面积890万hm2。2000~2005年虽然全球人工林面积每年增加280万hm2,但是年均净减少森林面积730万hm2。气候资源:空气污染严重,气候变化明显。工业革命以后,大量化石燃料燃烧、大幅度变化的土地利用、水泥生产和生物燃烧所引起的二氧化碳排放,导致了地球的臭氧层破坏,形成温室效应,导致全球变暖。到本世纪末,温室气体排放的增长将使这些气体在大气中的浓度增加一倍,最终将导致全球的平均温度上升6℃。环境变化阿根廷阿普萨拉冰川的对比合成图。上图拍摄于1928年,下图拍摄于2004年。图片说明了本世纪以来气候变暖造成冰川的大幅度消退。阿根廷政府此前公布的一份报告警告说,全球气候变暖,可能导致对于资源的潜在冲突与更厉害的竞争。这份报告最担忧的是全球气候变化所带来的灾难性后果。许多科学家预言,用不多少年,这里的冰雪就有可能会消融殆尽。阿普萨拉冰川环境变化这幅图是北极海冰分布的范围分别在夏季和冬季呈最小化和最大化的显著对比图。该图反映了北极海冰的周期性循环,也是北极地区气候变化的重要指示器。在过去25年中,北极海冰范围在夏末时已经显著退化,即使在冬季最高峰时,海冰也比以前更年轻、冰层更薄。去年冰川融化的时候,船甚至可以顺利的驶过连接北大西洋和太平洋的西北通道,这在以前是不可能的事情。美国冰雪数据中心公布的数据显示,北极冰川目前的覆盖面积为165万平方英里,自1979年开始对北极冰川面积进行卫星测量以来,这是有记录以来最少的一次。北极海冰环境变化由于气候变暖,全球的冰川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消退。本图是一张合成对比图,显示的是自1928年以来挪威布洛姆斯特兰德布林冰川(Blomstrandbreen)消退的情景。该冰川共消失了接近2公里。冰川是一种巨大的流动固体,是在高寒地区由雪再结晶聚积成巨大的冰川冰,后又在重力这一主要因素的推动下形成冰川。冰川是由多年积累起来的大气固体降水在重力作用下,经过一系列变质成冰过程形成的,主要经历粒雪化和冰川冰两个阶段。挪威冰川环境变化上面是法国阿尔卑斯山脉夏蒙尼峰附近的气候变化对比图,左图拍摄于2007年3月12日,右图拍摄于2008年3月12日。意大利和瑞士的国界原来以阿尔卑斯山山脉的冰川来划分,但冰川不断融化后,将来两国可能爆发资源和国界的纠纷。意大利一名议员遂提议两国重订国界,两国已着手相关的工作。瑞意两国暂时商议的结果是,在多个区域将国界移动100米,包括着名的马特峰一带。现居于边境附近的居民将不受影响,因为是次调整的边界位于海拔4000米以上,而那里目前无人居住。阿尔卑斯山脉环境变化法国阿尔卑斯山脉夏蒙尼峰附近的波松冰河变化对比图。左图拍摄于2007年3月12日,右图拍摄于2008年3月12日。科学家们预测说,如果波松冰河按照目前的速度融化,大部分河冰可能会在2037年以前就全部消失。法国有关部门的初步测量也显示,2004年波松冰河的冰层厚度平均减少了70厘米,2005年则平均减少了60厘米。进入21世纪以来,波松冰河的冰层平均厚度消减速度进一步加快。位于瑞士苏黎世的世界冰川监测机构跟踪监测了全球9大山脉的冰层。监测结果表明,这些冰层一直在不断消融。波松冰河环境变化本图上下两个部分是“绿色和平”组织分别于1968年和2007年考察喜马拉雅山脉时所拍下的图片,上下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绿色和平”组织认为,如果不对冰川融化的趋势加以遏制的话,以喜马拉雅冰川为源头的长江、恒河和印度河等流域都将受到影响。根据科学家的研究分析,温室气体和大气棕色云的综合作用是导致过去数十年来喜马拉雅冰川消融的主要原因。记录显示,在过去的半个多世纪里,南亚的气温平均每10年上升了0.25摄氏度。喜马拉雅山脉环境变化这是非洲坦桑尼亚乞力马扎罗山顶峰的航拍图。左图拍摄于1992年,右图拍摄于2005年。这块著名的冰原距离赤道以南仅仅3维度。如果地球以目前的速度继续变暖的话,该冰原将可能在未来20年内融化消失。乞力马扎罗山是非洲最高的山脉,它其是一个火山丘。联合国此前公布的一份报告说,乞力马扎罗山的冰盖将随着全球气候变暖而融化,并且可能会完全消失。违法的伐木业、木炭生产业、采石业及森林火灾,都加剧了冰盖的融化。很多人担心乞力马扎罗山冰盖融化将会破坏它自身的生态系统。更让当地居民担心的是,在乞力马扎罗山冰雪完全融化后将没有人愿意去爬山。乞力马扎罗山顶峰环境恶化4月22日,世界地球日即将到来,世界各地都在组织纪念活动,这组图片回顾了近年来发生的一些事件,旨在唤醒人们环保的意识。塔斯马尼亚国王岛的纳拉库帕海滩上有大约200条鲸鱼和海豚搁浅。环境恶化西班牙东北部朗布力嘉特干枯的河床环境恶化在巴西亚马孙河流域,一匹马正在干涸的库鲁阿伊湖湖底奔跑环境恶化污染严重地区的天生残疾小孩环境恶化空气受到污染后,雾霾弥漫的城市环境恶化过度砍伐的森林,日益减少的耕地十大环境问题(一)全球气候变暖(二)臭氧层的耗损与破坏(三)生物多样性减少(四)酸雨蔓延(五)森林锐减(六)土地荒漠化(七)大气污染(八)水污染(九)海洋污染(十)危险性废物越境转移环境恶化过度开采煤矿被削平的山头自然灾害自然灾害发展现状同地球的古老历史相比,人类出现后的岁月是短暂的,然而人类却占据了自然大舞台的中心位置。在数千年的发展文明史中,人类深谙最大化地利用地球资源,却常常忽略科学、合理地利用资源。特别是近百年来,工业化快速发展,人类涉足的疆域迅速扩张,上天、入地、下海……这些梦想实现的同时,也带来了资源过度消耗和环境遭受破坏的问题。今天,油荒、电荒、气荒、粮荒,世界经济发展陷入资源匮乏的窘境;海洋污染、大气污染、土壤污染、水污染,破坏了人类引以为荣的发展成果;极端气候事件不断发生,地质灾害高发频发,威胁着人类的生命财产安全……珍惜地球资源,转变发展方式,已经成为地球人面对的共同命题。发展现状珍惜地球资源,转变发展方式,国土资源管理大有可为。国土资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经济发展方式在相当程度上决定了资源利用方式,粗放的发展方式往往导致资源大量消耗和粗放利用;资源利用方式反过来也深刻影响着经济发展方式。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战略任务,迫切要求加快资源利用方式转变。今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在“十二五”战略机遇期,国土资源管理工作要抓住机遇,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和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全面构建保障和促进科学发展新机制,统筹保障发展和保护资源,大力实施节约优先战略,显著提高国土资源保障能力和保护水平,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发展方向珍惜地球资源,转变发展方式,要求我们完善国土资源宏观调控机制,健全国土资源规划体系。加强土地政策与财政、货币、产业等相关政策的协调配合,进一步发挥土地宏观调控作用。加强矿业权设置管理,优化矿产资源开发结构布局,完善矿产资源参与宏观调控政策。抓紧编制实施国土规划,优化国土开发格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和城镇化健康发展。坚持海陆统筹,制定和实施海洋发展战略,合理开发利用海洋资源,大力发展海洋经济。珍惜地球资源,转变发展方式,要求我们严格保护耕地,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要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强化耕地保护共同责任机制;严格土地利用规划计划管理,从严控制非农建设占用耕地,落实耕地占补平衡。要整体推进农村土地整治,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和
本文标题:地球日PPT(1)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78321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