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量子物理2005年秋季学期QuantumPhysics陈信义编第1章波粒二象性第2章薛定谔方程第3章原子中的电子第4章固体中的电子第5章核物理和粒子物理简介目录量子力学是研究原子、分子和凝聚态物质的结构和性质的理论基础,在化学、生物、信息、激光、能源和新材料等方面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1900年,普朗克(M.Pulanck)提出能量子,即能量量子化的概念,这对经典物理理论是一个极大的冲击,因为能量的连续性在经典物理中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在物理学上,能量子概念的提出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标志了量子力学的诞生。1905年,为解释光电效应,爱因斯坦提出光量子(光子)的概念,指出光具有波粒二象性。1923年,德布罗意(P.L.deBroglie)提出实物粒子也具有波动性的假设。波粒二象性的假设,为物质世界建立了一个统一的模型。物质具有波粒二象性是建立量子力学的一个基本出发点。1927年,戴维孙(C.J.Davisson)和革末(L.H.Germer)通过镍单晶体表面对电子束的散射,观测到和X光衍射类似的电子衍射现象;同年,G.P.汤姆孙(G.P.Thomson)用电子束通过多晶薄膜,证实了电子的波动性。1925年,海森伯(W.Heisenberg)放弃电子轨道等经典概念,用实验上可观测到的光谱线的频率和强度描述原子过程,奠定了量子力学的一种形式—矩阵力学的基础。1926年,薛定谔(E.Schrodinger)提出了非相对论粒子(能量远小于静能)的运动方程—薛定谔方程,由此方程出发的量子力学称为波动力学。矩阵力学和波动力学是等价的,前者偏重于物质的粒子性,后者偏重于物质的波动性,它们是量子力学的两种不同描述方式。薛定谔方程是微分方程,数学工具人们比较熟悉,我们只简要介绍波动力学。同年,狄拉克(P.A.M.Dirac)提出了电子的相对论性运动方程—狄拉克方程,把狭义相对论引入薛定谔方程,统一了量子论和相对论,为研究粒子物理的量子场论奠定了基础。量子物理的理论基础独立于经典力学,同我们的日常感受格格不入。对于生活在宏观世界又比较熟悉经典力学的人们来说,学习量子物理确有一定难度。初学者往往试图用经典的概念去理解量子物理,这将使学习陷入困境。物理学是基于实验事实的信仰,对于量子物理来说尤其是这样。合理的假定总是有些道理可讲的,但它不能由更基本的假定或理论推导出来,其正确性只能用实验来检验。相信这些基本假定,并自觉应用它们去分析和解决问题,是学习和理解量子物理的第一步。强烈建议做好预习,带着问题来上课,否则你会觉得被动和郁闷。首先介绍揭示波粒二象性的实验规律,它们不但是建立量子力学的实验基础,而且在现代科学技术中也有广泛的应用。然后简要介绍量子力学中的一些最基本的概念和规律。§1.1黑体辐射△§1.2光电效应(自学)§1.3光子、光的二象性§1.4康普顿效应§1.5实物粒子的波动性§1.6概率波与概率幅§1.7不确定关系第1章波粒二象性Wave-particleduality§1.1黑体辐射(Black-bodyradiation)物体由大量原子组成,热运动引起原子碰撞使原子激发而辐射电磁波。原子的动能越大,通过碰撞引起原子激发的能量就越高,从而辐射电磁波的波长就越短。热运动是混乱的,原子的动能与温度有关,因而辐射电磁波的能量也与温度有关。一、热辐射的基本概念1、热辐射(thermalradiation)例如:加热铁块,温度,铁块颜色由看蓝白色不出发光暗红橙色黄白色这种与温度有关的电磁辐射,称为热辐射。激光、日光灯发光就不是热辐射。并不是所有发光现象都是热辐射,例如:任何物体在任何温度下都有热辐射,波长自远红外区连续延伸到紫外区(连续谱)。温度辐射中短波长的电磁波的比例1400K800K1000K1200K几种温度下辐射最强的电磁波颜色头部的红外照片(热的地方显白色,冷的显黑色)低温物体(例如人体)也有热辐射,但辐射较弱,并且主要成分是波长较长的红外线。中国第一张红外照片(熊大缜于1935年在清华大学气象台顶上拍摄的北京西山夜景)鸟的羽毛的颜色是不是热辐射?3、光谱辐出度(单色辐出度)M这种温度不变的热辐射称为平衡热辐射。(单位时间内)T单位面积2、平衡热辐射则物体的温度恒定。加热一物体,若物体所吸收的能量等于在同一时间内辐射的能量,monochromaticenergydensityofradiationM—单位时间内,从物体单位表面发出的频率在附近单位频率间隔内的电磁波的能量。d)(dTEMEd)d(M取决于T、和材料种类和表面情况4、(总)辐出度(总发射本领)M(T)radiantexitance单位:w/m2monochromaticabsorptance)()(dd)(入射吸收EET0)()(dTMTM5、单色吸收比(率)(T)的物体,维恩设计的黑体:二、黑体(blackbody)1、黑体:的物体即1。黑体是理想化模型,能完全吸收各种波长电磁波而无反射不透明介质空腔开一小孔,电磁波射入小孔后,很难再从小孔中射出。小孔表面是黑体。即使是煤黑,对太阳光的也小于99%。【演示】黑体模型2、基尔霍夫(Kirchhoff)辐射定律)(,TIMM2211黑体的光谱辐出度最大,与构成黑体的材料无关。利用黑体可撇开材料的具体性质,普遍研究热辐射本身的规律。好的辐射体也是好的吸收体在平衡热辐射时13黑T),(2211TIMMM黑体-与材料无关的普适函数)(,TI1黑体【演示】好的辐射体也是好的吸收体一个黑白花盘子的两张照片室温,反射光1100K,自身辐射光三、黑体辐射谱(M~关系)测量黑体辐射谱的实验装置黑体热电偶测M(T)光栅光谱仪T对黑体加热,放出热辐射。用光栅分光把辐射按频段分开。用热电偶测各频段辐射强度,得。)(TM黑体辐射和热辐射实验曲线:不同温度下的黑体辐曲线M10-8W/(m2Hz)/1014Hz钨丝和太阳的热辐射曲线可见光区钨丝M/(10-8W/(m2Hz)太阳M/10-9W/(m2Hz)/1014Hz太阳(黑体)5800K钨丝2750K面积为M(T)M(10-8W/(m2Hz))/1014HzTbmKm10898.23b1、维恩位移定律m=CTC=5.880×1010Hz/K或1893年由理论推导而得m黑体辐射的实验定律:Wiendisplacementlaw测m=510nm,得T表面=5700K设太阳为黑体,2、斯特藩(Stefan)—玻耳兹曼定律4)(TTM——斯特藩—玻耳兹曼常量428Kw/m1067.5斯特藩—玻耳兹曼定律和维恩位移定律是测量高温、遥感和红外追踪等的物理基础。1879年斯特藩从实验上总结而得1884年玻耳兹曼从理论上证明辐射的振子模型四、经典物理遇到的困难,3,2,1,2nnan空腔壁产生的热辐射,可想象成是以壁为节点的许多驻波。如何从理论上找到符合实验的函数式?)(TM维恩(W.Wien)公式(1864-1928)W.Wien1896年,维恩假设气体分子辐射的频率只与其速率有关,首先从理论上推出一个黑体辐射公式TeTM/3)(其中,为常量。普朗克不太信服维恩公式的推导过程,认为维恩提出的假设没什么道理。高频段与实验符合很好,低频段明显偏离实验曲线。瑞利(Rayleigh)—金斯(Jeans)公式L.Rayleigh(1842-1919)1900年6月,瑞利按经典的能量均分定理,把空腔中简谐振子平均能量取与温度成正比的连续值,得到一个黑体辐射公式kTcTM222)(123KJ1038.1k低频段与实验符合很好,高频段明显偏离实验曲线。M,“紫外灾难”!/1014HzM(10-9W/(m2Hz))0实验曲线TeTM/3)(,为常量kTcTM222)((1896)(1900)K2000T“紫外灾难”“物理学晴空中的一朵乌云!”五、普朗克的能量子假说和黑体辐射公式1900年10月,普朗克利用数学上的内插法,把适用于高频的维恩公式和适用于低频的瑞利-金斯公式衔接起来,得到一个半经验公式,即普朗克黑体辐射公式:12)(32kThechTM在全波段与实验曲线惊人地符合!普朗克常量:seV10136.4sJ10626.61534h/1014HzM(10-9W/(m2Hz))0实验曲线TeTM/3)(,为常量kTcTM222)((1896)(1900)K200012)(32kThechTM普朗克黑体辐射公式符合实验曲线普朗克不满足“侥幸猜到”的半经验公式,要“不惜任何代价”地去揭示真正的物理意义。普朗克认为:空腔内壁的分子、原子的振动可以看成是许多带电的简谐振子,这些简谐振子可以辐射和吸收能量,并与空腔内的辐射达到平衡。从空腔小孔辐射出的电磁波,就是由这些空腔内壁的简谐振子辐射出的。普朗克大胆地假设:频率为的简谐振子的能量值,只能取的整数倍。即,简谐振子的能量是量子化的(quantization),只能取下面的一系列特定的分立值h,3,2,能量称为能量子(quantumofenergy),空腔内的辐射就是由各种频率的能量子组成。上述假设称为普朗克能量子假设。h在这一假设基础上,再运用经典的统计物理方法就可推出普朗克黑体辐射公式。能量子的假设对于经典物理来说是离经叛道的,就连普朗克本人当时都觉得难以置信。为回到经典的理论体系,在一段时间内他总想用能量的连续性来解决黑体辐射问题,但都没有成功。能量子概念的提出标志了量子力学的诞生,普朗克为此获得191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1921年叶企孙,W.Duane,H.H.Palmer测得:sJ10)009.0556.6(34h1986年推荐值:sJ106260755.634hsJ1063.634h1998年推荐值:sJ1062606876.634h一般取:4TM积分12)(/32kThechTMkTcTM222)(低频TeTM/3)(高频TCm求导由普朗克公式可导出其他所有热辐射公式:在1918年4月普朗克六十岁生日庆祝会上,爱因斯坦说:在科学的殿堂里有各种各样的人:有人爱科学是为了满足智力上的快感;有的人是为了纯粹功利的目的。而普朗克热爱科学是为了得到现象世界那些普遍的基本规律,这是他无穷的毅力和耐心的源泉。……他成了一个以伟大的创造性观念造福于世界的人。普朗克(MaxKarlErnstLudwigPlanck)1858-1947叶企孙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用X射线方法测定普朗克常量,在国际上沿用了16年。清华大学首任物理系主任(1926)、首任理学院院长(1929)(1898-1977)证明所发出的带电粒子是电子。光电效应:光照射某些金属时,能从表面释△§6.2光电效应(photoelectriceffect)光电效应中产生的电子称为“光电子”。要求自学光电效应的实验规律和经典波动理论的困难。光电效应引起的现象是赫兹在1887年发现的,当1896年J.J.汤姆孙发现了电子之后,勒纳德才放出电子的效应。自学中要搞清以下几点:①光强I对饱和光电流im的影响:②频率的影响:截止电压与I无关;0UKUc在一定时,。Iim存在红限频率。KU00③光电转换时间极短10-9s。2、波动理论的困难:不能解释以上②、③1、实验规律(特点):【演示】光电效应§6.3光子、光的二象性一、爱因斯坦的光子理论光的发射、传播、吸收都是量子化的。光子能量h当普朗克还在寻找他的能量子的经典理论的根源时,爱因斯坦却大大发展了能量子的概念。爱因斯坦光量子假设(1905):电磁
本文标题:1波粒二象性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78337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