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财务 > 武汉大学中国哲学名词解释大全(最终极版)
先秦部分1绝地天通绝地天通,政教合一阶段,以集团或阶级或国家或集体的利益诉求,来赋予个人生命的意义,来垄断意义之源,来取消自主。2和实生物“和实生物”是西周末年由史伯提出的一种关于世界起源的朴素辩证法观点,“和”是不同元素的结合,不同、差别是“和”的前提,这样的“和”才能长久,“和成”的物才能丰长。意思是指和谐、融合才能产生、发展万物,如悦耳动听的音乐是“和六律”的结果,香甜可口的佳肴是“和五味”的结果。3物生有两:史墨在回答赵简子说:“物生有两、有三、有五、有陪贰。故天有三辰,地有五行,体有左右,各有妃耦。王有公,诸侯有卿,皆有贰也。天生季氏,以贰鲁侯,为日久矣。民之服焉,不亦宜乎!鲁君世从其失,季氏世从其勤,民忘矣。虽死于外,其谁矜之?社稷无常奉,君臣无常位,自古以然。”强调了事物的矛盾、变动、和矛盾的对立统一。孔子1忠恕之道忠恕是实行“仁”的方法,是贯穿孔子伦理学说的重要思想。中国儒家的伦理与哲学范畴,是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原则.2.“忠”要求积极为仁。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恕”要求推己及人,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其涉及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3.行忠恕之道就是爱人,就是以“仁”的方式来处理人际关系的基本原则。2颜渊问仁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颜渊问什么是仁。孔子说:“克制自己,遵循礼的要求做事,这就是仁。一旦人人使自己遵循了礼,天下的一切就都归于仁道了。能否实行仁德,完全取决于自己,难道还能由别人来决定吗?”颜渊说:“具体有哪些内容呢。”孔子说:“于礼不合的不要看,于礼不合的不要听,于礼不合的不要说,于礼不合的不要做。”颜渊说:“我虽不聪慧,也一定要照您的话去做。”3为仁由己1.子曰:“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2.以此为基础,人人均可得仁:“有能一日用力于仁矣乎?有未见力不足者。”3.在此基础之上,孔子提出推己及人之原则,表述有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二者结合即为儒家“恕”之道。4和而不同《论语.子路》里有一句名言:“君子和而不同”。所谓“和而不同”,是指君子在人际交往中能够与他人保持一种和谐友善的关系,但在对具体问题的看法上却不必苟同于对方;孔子提出了‘君子和而不同’的思想。和谐而又不千篇一律,不同而又不相互冲突5中庸中国古代哲学范畴。始由孔子提出,认为中庸是最高的道德。中庸的基本原则是“允执其中”,即把握适当的限度,兼顾事物的不同方面,保持事物的平衡,以使言行合乎礼所规定的道德标准。孔子虽未就中庸的含义做出进一步阐释,但《论语》所记载的孔子言行则处处体现着中庸。《礼记·中庸》进而把中庸作为道德修养的原则和方法,主张“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它认为人们的道德行为往往有片面性,智者、贤者“过之”,愚者、不肖者“不及”,故而应当运用中庸的原则加以纠正,以维护正道。后世的哲学家对中庸的解释不尽相同,如宋代理学家以中庸为儒学“道统”,二程认为“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遗书》卷七);朱熹则主张“盖凡物皆有两端,……于善之中又执其两端,而度量以取中,然后用之”。而永嘉学派的叶适则认为“水至于平而止,道止于中庸而止矣”。以中庸为保持事物平衡的最高原则。6克己复礼儒家指约束自己,使每件事都归于“礼”为西周之礼。“克己复礼”是达到仁的境界的修养方法。出自《论语·颜渊》:“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孔子在早年的政治追求中,一直以恢复周礼为己任,并把克己复礼称之为仁。颜渊向孔子询问什么是仁以及如何才能做到仁,孔子做出了这种解释。因此,可以把克己复礼视为孔子早年对仁的定义。一方面指的是以礼修身,强调修养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则转为道德自我的建立,强调为仁由己。孟子1四端四端是儒家称应有的四种德行。是孟子思想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他对先秦儒学理论的一个重要贡献。孟子的“四端”是指:“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孟子认为恻隐、羞恶、辞让、是非四种情感是仁义礼智的萌芽,仁义礼智即来自这四种情感,故称四端。在《孟子·公孙丑上》和《告子上》均有论述。2浩然之气指一种主观精神状态。《孟子·公孙丑上》:“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朱熹注:“浩然,盛大流行之貌。气,即所谓体之充者。”“至大,初无限量,至刚,不可屈挠,盖天地之正气。”“浩然之气”是孟子提出的。孟子重视道德修养,他把孔子的“仁”的道德规范发展为仁义,提出尽心、养性、诚心、寡欲等修养方法。浩然之气就是通过“义”的积累而养成,它到大至刚,充塞于天地之间,表现为崇高的无所畏惧的精神境界和心理状态。孟子心目中的“大丈夫”自觉实行仁义之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把道德操守置于生命之上,他的舍生取义思想对后世影响极大。3孟子的良知先天具有的道德善性和认识本能。《孟子·尽心上》:“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其表现如“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指“恻隐之心人皆有之”这类与生俱来的仁义礼智的善端。又认为“仁义礼智皆根于心”,故良知为心之本体,“我”之主宰,一切意识和德性皆出于此。后世张载说的“诚明所知,乃天德良知”、和王阳明的致良知等观点,皆出于孟子。4尽心知天孟子开中国心性哲学之源,从最根本上说是他提出了“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孟子·尽心上》)的“尽心知性知天”的著名公式。意谓人如果充分发挥了自己的良心,就能够体验到内含的仁义本性;而一旦体验到人的仁义本性,也就通晓了天。接下来的功夫,则是由“知天”进入到“事天”,所谓“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即通过存心养性的道德践履,使自身的行动自觉符合天的要求。老子1道法自然《老子》二十五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法自然,否定了宇宙间有意志的主宰存在,但老子由此反对人为,否定了人的主观能动性。老子对道的性质的概括。《老子二十五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河上公注:“道性自然无所法也。”意谓道对外无所法,以自己自然而然的存在为法。王弼注则认为:“法自然者,在方而法方,在圆而法圆,于自然无所违也。”谓道以自然为法则。一是顺遂自己的本然之性;二是顺遂外界的自然法则。2玄览指玄妙的镜子,即人们的心。。。玄,玄冥;览,观察,指一种直观的认识方法。《老子·十章》:“涤除玄览,能无疵乎?”河上公注:“心居玄冥之处,览知万物,故谓之玄览。”具体做法为:“塞其兑,闭其门,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排除感性经验、语言概念和欲望的干扰,让内心宁静地体验和直观万物。帛书《老子》“览”作“鉴”,即玄妙的心境。指保持心境的洁净,便能观照万物。3反者道之动1、老子的辩证法思想,认为事物存在普遍的矛盾,“反”揭示了万事万物和“道”变化的原因和动力,原因在于:事物的内部自己的运动自己的变化。2、反:一方面指对立相反,对立转化的规律。3、反:另一方面指:循环运动的规律。也就是“道”自身的循环运动,并同时推动万物运动的作用,也就是事物以对立相反的方式而返本复初。4、目的在于引导人们在实际生活中从反面观察思考和处理问题。也就是所谓的“弱者道之用”,“柔弱胜刚强”。4为学日益,为道日损老子认为,获得知识要靠加法乘法,一步步肯定;而体验把握道,要用减法或除法,一步步否定。真正的智慧,要从否定入手,一步步减损掉对外在的欲望,执着之心,一层层去掉偏见,穿透到真知中去。损失一个修养功夫,也是一个过程,面对一现象,要视之为表象;得到一真理,要是只为相对真理,进而层层追寻真理的内在意蕴。5见素抱朴:1、老子针对当时的社会道德状态提出的,”素”是指没有经过染色的丝,“朴”是没有经过雕琢的木头。2、是指事物本来的状态和原来的面目,指比喻不加任何人为的巧饰拘束的人心自然状态,认为人心本来就是朴素的自然的,无需受任何道德观念的制约。3、代表老子的自然主义精神,强调少私寡欲弃绝智巧纯真的自然之心才是人类最珍贵的。庄子1坐忘庄子认为修养过程中的一个阶段,指端坐而浑然忘掉物我的精神境界。《庄子·大宗师》:“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此谓坐忘。”西晋郭象注:“夫坐忘者,奚所不忘哉?既忘其迹(指仁义礼乐),又忘其所以迹者(指心智和形体),内不觉其一身,外不识有天地,然后旷然与变化为体而无不通也。”2心斋:庄子用语。心,精神作用;斋,斋戒。一种屏除情欲,保持虚静的精神状态。《庄子·人间世》:“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郭象注:“虚其心则至道集于怀也。”庄子认为,耳目心智无法认识道,只有使精神保持虚静状态,才能为道归集,悟得妙道。礼记1慎独所谓“慎独”或“慎其独”,就是持守或牢固地保持自我的道德本性和本心。从功夫论说,“慎独”就是面对自我的身心如何“以心治身”;面对外部世界,如何不被外物所左右而保持道德自觉。从消极的角度说,“慎独”是一个防止和约束“自我非道德性”萌生和出现的过程;从积极的角度说,“慎独”则是一个保持和守护“自我”道德本性的过程。中庸:平常、常道1.是孔子思想中的方法论和重要的哲学观点。2.是一种适度、恰当的追求和谐思想的方法和行为方式,“中”:中正、中和、不偏不依,“庸”:平常、常道,是儒家的伦理原则和道德的最高标准。既是一种世界观,也是一种对待人生自然社会的基本方法。3.一方面强调”用中”突出用中的实践意义,另一方面强调用中之常,中道可以常行,说明中庸的普遍意义。《中庸》:全篇都在论“中和”认为中和是性、是道、是宇宙的本来状态。人的可教就在于中和,政教的作用就在于“致中和”1.首先要有至诚无妄的心态,中庸把“诚”看做是世界的本性,“诚”看成和本体的同一,人修养到了至诚的程度,就可以从容中道。2.其次要有一种庸常的精神,每一种原则都是从实际出发,从自己的处境出发,从日常的琐事出发。3.再次要有一种行而不倦的精神。格物致知:中国宋明理学认识论学说。始见于《礼记;大学》。原是作为诚意、正心、修身等道德修养方法的命题。从宋代理学家程颐开始,把格物致知作为认识论的重要问题。程颐认为格物就是就物而穷其理,格物的途径主要是读书讨论,应事接物之类。格物致知的过程,就是一个体认人所固有的理的过程。朱熹认为格物致知是连结认识主体与认识客体的方法。他认为,格物就是穷尽事物之理,致知就是推致其知以至其极。并认为,“致知格物只是一事”,是认识的两个方面。陆九渊从“心即理”出发,认为格物就是体认本心。王守仁认为格为正,物为事,致为至,知为良知。因此,格物也就是致良知的工夫。明清之际的王夫之认为,格物就是人们对于外界事物的认识,是以“学问为主,而思辨辅之”。致知就是人们进行思辨的理性活动,以“思辨为主,而学问辅之”。他认为,如果没有格物,不接触外界事物,就会使人陷入空想;没有致知,就会被各种事物的现象所迷惑,因而两者必须相济。天命之谓性宇宙万有之性,源于生生不息的天道。一般说人性,物性,是就物的形质,相状所以然而言的,但中庸以天道为性,即万物以天道为性。性是天道落在各存在物之存在上说,所以此性字的意义,不是物的形状结构,不是各物的自然之性,而是使各物得以生存、存在的创造性原理。此性是绝对的、普遍的。墨子1三表法是墨子提出的衡量一种学说是非真伪的三条标准及认识、分析和评判事物的一系列方式和原则。(2分)其所谓“法”,即标准、法式之意,墨子主张“言必立仪”,即立论必须有标准,否则就不能判定是非真伪。作为判断是非的根据,“言必有三表”。三表又称三法,即立论必须有三个标准:(2分)第一表:所谓“有本之者”,“于何本之?上本之于古者圣王之事”,即判断是非真伪要依据前人的历史经验,与已经确立的思想最好的一种相一致。(1分)第二表,“有原之者”,“于何
本文标题:武汉大学中国哲学名词解释大全(最终极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79918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