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02李晓江:基于空间分析的中国城镇化道路研究
基于空间分析的中国城镇化道路研究(工程院城镇化研究项目专题报告)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李晓江院长2013年1月14日研究背景•《城镇化发展的空间规划和合理布局研究》为工程院首批重大咨询项目《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发展战略研究》的子课题–承担单位:中国城市规划设计院、中国城市规划学会、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同济大学。•本报告主要基于中规院的课题研究成果–参与单位:城建所、城乡所、住房所、交通所上海分院、西部分院、重庆分院2主要内容:一.我国城镇化的基本特征二.城镇化发展的趋势判断三.对城镇化类型地区的认识四.对城镇化空间分区的认识五.对城镇化空间格局优化的认识六.城镇化发展应关注的几个问题七.核心城镇群的若干认识31、我国城镇化的基本特征4(1)主体:中国城镇化的主体是数量巨大的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和流动。(2)条件:中国的城镇化是资源约束下的城镇化。(3)路径:中国的城镇化推进表现为梯度开发和分层推进两种方式。(4)竞争力:中国形成了一批引领国家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的核心城市和城镇群,是国家参与全球竞争的战略性节点和重点地区。(5)公平:中国的城镇化道路必须以社会公平正义目标为前提。5(6)动力:中国的城镇化是外源和内生双重动力推动下的城镇化。–构建适应双重动力,有利于持续扩大内需的城镇化格局,是中国城镇化推进的基本要求。–沿海地区的转型升级。重视新的国际市场开辟:广大发展中国家。重视对于内陆地区发展的服务作用:灵活的市场应对,更有效率、低成本的物流体系。–内陆地区的健康发展:重视人口的回流与引导,不同层级城市的作用;资源性地区、特殊类型地区独特的发展模式。6(7)区域化:地域多元、文化多样、国土辽阔决定了中国城镇化发展的区域化特征。–农耕文明形成的人地关系基本模式;–区域收入差距的缩小,使社会与文化因素成为决定人口迁移和经济活动取向的重要因素。–国家人口红利转向区域人口红利;–以区域来组织生产、流通、消费可能是降低中国物流成本的有效途径。7•中华民族文化的特征是多元化与地域化,地域文化的认同感是核心城镇群形成的内在基础。•以核心城镇群为代表的地域文化得到发扬。–地域文化的认同感:生活方式、语言习俗的差异性;–岭南文化/广府文化、海派文化、京派文化、巴蜀文化。•地域文化特征(全国17个文化分区)–京津冀:燕赵文化/普通话珠三角:岭南文化/粤语–长三角:吴越文化/吴语成渝:巴蜀文化/四川话等•地域文化、城市文化的差异在经济社会均衡发展方面的作用逐渐明显。–六普数据流动人口分析表明:安徽人口多流入长三角,湖南、广西人口多流入珠三角。–根据在珠三角、长三角、成渝地区开展的农民工住房调查显示,社会与文化因素对人口流动与就业地/居住地选择的影响正在快速提升。8(8)治理模式:转变城镇发展模式与治理模式,是中国城镇化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城乡之间的统筹和分享;–城市之间的协调、谈判与妥协;–降低城市发展的“标准”,从而降低城市运行的成本和进入的门槛;–保持城市的包容与多样性:非正规经济、非正规空间。92、中国城镇化发展趋势判断10人口增长与流动11人口现状格局:12•沿海地区•京广一线•成渝地区•传统农业地区等2010年全国分县人口人口增长态势:•未来20年城镇人口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以2030年城镇化水平65%-70%计,城镇人口达到9.7-10.5亿人。–新增城镇人口3.0-3.8亿人。•农村流动人口依然是我国城镇化的主体。–农村流动人口规模不断增大。2007年达到1.4亿的规模。–农民工在城镇从业人口比重接近半数。13农民工数量及其与城市就业人员的比率单位:万人,%年份农民工(1)城镇从业人员(2)比率(1)/(2)200078492127436.9200183992394035.12002104702478042.32003113902563944.42004118232647644.720051257827331462006132122831046.72007136972935046.7资料来源:“农民工数量”来源于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总队(农村司),《中国农村住户调查年鉴》(历年),中国统计出版社。“城镇从业人员”来源于国家统计局人口和就业统计司、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规划财务司,《中国劳动统计年鉴》(历年),中国统计出版社。蔡昉,2008农村剩余劳动力•受结构性和制度性因素影响,农村剩余劳动力由“无限供给”转向“有限剩余”。–社科院测算:2004年农业剩余劳动力不足农村劳动力的1/4。–2010年全国65岁以上的老龄人口占比达到8.87%,人口总抚养比达到42.3%。14六普人口六普占比与五普比较0-14岁人口2.22亿人16.60%下降6.29%15-59岁人口9.40亿人70.14%上升3.36%60岁及以上人口1.78亿人13.26%上升2.93%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1.19亿人8.87%上升1.911963、1982、2000、2010全国人口结构•农村地区人口结构失衡状况,在一定时期内难以改变。–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量流出,其中20-40岁青壮年占到55.4%。–农村地区“三留守”状况突出。相关研究表明:全国有2000万留守儿童、2000万留守老人、4700万留守妇女。–乡村地区“空心村”增多。•对构建新型城乡关系、完善乡村地区基本公共服务等产生了迫切的要求。15五普留守家庭统计2005年全国流动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人口集聚趋势:162005-2010年全国各县人口变化情况•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成渝等城镇群人口增长明显;•河南/安徽、江西、广西等传统人口流出地人口回流明显。2010年全国各县市区级单元总人口•人口向城镇群和中心城市集聚的态势依然明显。–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3大城镇群地区人口规模从2000年的1.68亿增长至2010年的2.44亿。–以直辖市、省域中心城市为核心的区域性城镇群正在形成。1720092010省内省外省内省外东部79.620.480.319.7中部30.669.430.969.1西部40.959.143.156.92010年全国外出农民工省内、省外分布比重,单位%•中西部地区人口回流比重上升;东部沿海人口素质进一步优化提升。20102011增量增幅农村外出劳动力718.3780.261.98.62%省内从业148211.363.342.77%省外从业570.3568.9-1.4-0.25%案例:江西省农村劳动力流向变化,单位万人,%经济产业发展19工业化推进影响:202005-2010GDP增量2010第二产业增加值分布•工业化仍是我国城镇化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我国正处于工业化的中期阶段。–全国56%的县及县级市一产比重在20%以上•沿海地区已形成雄厚的工业基础–2010年规模工业出口交货值占全国的89%。•在成本和环境的倒逼机制下,沿海地区制造业向资本、技术密集型转型。–装备制造、重化产业沿海布局。–跨国企业总部、金融机构、科研院所等资源方面的集聚优势也越来越明显210.0%5.0%10.0%15.0%20.0%25.0%北京天津河北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海南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内蒙古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辽宁吉林黑龙江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东北地区全国规模以上工业销售产值比较2003年2010年图:沿海大型化工、冶金产业布局•中西部地区工业化快速发展–中西部地区的二产比重显著上升。–资源富集地区工业化加速发展。222005-2010年全国各县二产比重增减服务业发展影响•消费带动的产业发展,成为推动城镇化格局变化的新因素–中西部6省比较:重庆和湖南生产服务增长显著,云南和四川依靠生活服务和商务拉动,广西和贵州处于萌芽阶段、总体相对均衡。2300.511.522.5辽宁吉林黑龙江北京天津河北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海南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内蒙古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东北东部中部西南西北2008年各省盈利性服务业/保障性服务业比值-10%-8%-6%-4%-2%0%流通服务0%4%8%12%商务服务0%1%2%3%科研服务-8%0%8%16%24%32%生活服务-32%-24%-16%-8%0%8%贵州广西云南四川湖南重庆非营利性服务1999~2009年服务业就业比重变化242456.8%43.2%50.0%50.0%0.0%10.0%20.0%30.0%40.0%50.0%60.0%中心城县城安徽2000-2009人口比重变化2000200975.9%24.1%68.4%31.6%0.0%10.0%20.0%30.0%40.0%50.0%60.0%70.0%80.0%中心城县城安徽中心城-县城商品住房销售面积比重变化20002009•生活性服务业推动县级单元城镇化快速发展。–安徽省县级单元,房地产等第三产业快速上升;–在住房、教育、医疗等消费性服务业带动下,县城城镇人口比重快速上升。案例:安徽省域城镇体系农业现代化影响:•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对城镇服务需求增加,推动了县城和小城镇的服务功能提升。–特色农业地区:蔬菜产业推动下的三化互动发展的“寿光模式”。–雅安干热河谷地区特色农业发展对农业物流、科技需求提升。–一般农业地区:农民消费需要快速增长,服务业对经济发展贡献日趋增大。(周口大悟)25农业市场化蔬菜经济作物种植蔬菜交易市场发展工业化本地传统企业升级本地卤水资源开发城镇化城市扩展城镇化外来人口的城镇化农民收入提高城镇规模提升财政收入提高涉农工业、资金反哺就业提供、服务提供农民消费、农业服务山东寿光“三化”关系示意大悟县第三产业与GDP增速比较交通设施建设26•国家交通设施建设,由非均衡到均衡,推进区域经济协作–1980年代前,向西推进的扁平化发展阶段–1980-2000年代,向东倾斜的不均衡发展阶段–2000年以后,区域交通协调发展阶段270100002000030000400005000060000700008000019971998199920002001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10东北西部中部东部图:分区域高速公路里程变化国家高速公路网(1)国家交通体系日趋完善,促进要素的跨区域流动,推进了区域经济的协同发展•机场、港口等大型枢纽设施布局,强化了核心城市、城镇群发展地位。–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成为繁忙的区域交通枢纽中心。–成渝地区区域性枢纽作用显现。重庆成为长江上游的水运中心,周边省市货物中转量占35%。280501001502002503000500010000150002000025000南通苏州江阴泰州扬州镇江南京马…芜湖铜陵池州安庆九江黄石武汉城…荆州枝城宜昌万州涪陵重庆泸州宜宾长江沿线港口货物吞吐量2008货物吞吐量万吨集装箱万TEU2010年航空客运量OD分布(2)国家运输廊道地区成为城镇化发展的重要空间•京哈、京沪、京广国家运输廊道;•长江沿线、兰新-陇海一线。292005-2010GDP增量(3)区域维度交通网络完善,强化中心城市和周边地区的一体化发展•交通设施支撑下的都市区一体化发展格局形成。30福建省厦漳泉大都市区交通流量分布(4)交通成本敏感、交通结构与方式转变,推动产业、城镇空间重组•运输成本成为影响产业布局的重要因素–2010年中国物流成本占GDP18.1%,远高于美国7.7%–沿海与内陆生产地与消费地、资源供给地的大尺度分离,是我国运输成本高的重要影响因素。•产业体系在一定区域范围内重组–如:过去相对横向分散布局的电子产业正在成渝地区形成高水平的垂直集聚。31运输成本相应下降产业集聚度高运输成本低高P1P2P2点的集聚度上升至P1运输成本与产业集聚度相关性模型公路过境性到发性内到内江苏4.17%17.83%78%河南(平均运距)57%(1700km)9%(800km)34%城镇化空间发展态势32(1)中西部地区城镇化发展加速,区域间城镇化差距逐步缩小33城镇化年均增速(2005-2010)•2005年以来,中部地区增速达到1.3个百
本文标题:02李晓江:基于空间分析的中国城镇化道路研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80034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