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3)创设生活化情境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实践和研究[内容摘要]所谓生活化情境,就是教师利用生活中真实现象,应用多种技术创设能激发学生问题意识和探究欲望的教学环境。物理课堂教学中创设具有趣、异、疑特征的小而具体、新而有趣、有适当难度的生活化情境,使学生感到物理就在生活中,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增强学生学习的内驱力,促使学生围绕自己身边的问题展开探究,提高学生应用物理知识的能力。一、问题的提出1、当前物理课堂教学现状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我们发现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实际的联系不太紧密,阻碍着学生自主、投入地学习。究其原因,一是教材与学生的生活实际有距离,与学生的实践运用有距离。二是学生对生活环境中的物理现象不太注意观察,问题意识较弱,找不到适合自己的探究内容。三是学生学习知识时不能很好地联系生活实际,应用学到的知识去解释周围环境中的物理现象的意识、能力较为薄弱,习惯于老师给以答案。以学生主动发展为本的教学应该密切教学内容与学生现实生活的关系,如何让学生把所学的知识与生活实际建立联系呢?这是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2、二期课改背景下物理教学所倡导的新理念新的物理课程标准和物理新教材竭力寻找与学生生活相关的实例,让物理从生活中走来,有目的地将物理问题提炼出来,再将物理知识回归生活,既能让学生感受生活化的物理,用物理眼光看待周围的生活,增强学生生活中的物理意识,又有利于发掘每个学生自主学习的潜能,这无疑是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积极性的“活力源泉”。课堂教学中创设小而具体、新颖有趣、有适当难度的生活化情境,能使他们体会到物理其实就在身边,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生活化情境:教师利用生活中真实现象,应用多种技术创设能激发学生问题意识和探究欲望的教学环境。3、创设生活化情境理论依据建构主义认为,学习与学习者发生的情境紧密相连,学生的学习本质就是借助学习情境的帮助,实现学习者对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创设生活化情境,能使学习者在真实的问题情境中进行自主探索和自主学习,从而获得认识、感悟,促进学生对知识的主动建构。建构主义理论为开展本课题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其主体就是“生活即教育”,它为我们指明了物理教学活动的方向,这种观念指导下的生活化情境教学向学生表明:物理就在你的身边,生活需要物理,物理与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同时,为学生创造了一条将物理知识应用于实践的通道。二、概况介绍1、研究时间:2003年9月至2005年6月。2、研究对象:所任的初二年级的(1)、(2)班。3、主要的研究方法:行动研究法通过观察、座谈等方法,发现物理教学中存在的普遍问题,然后收集有关资料,学习涉及本课题研究的教学理论,制定实施计划。选择初二年级的两个班级作先行探索,着重研究创设生活化情境实施的要素、方法、原则和策略,从而构建创设生活化情境的实践操作体系。根据实施的效果及发现的实施过程中的问题,及时对原计划进行调整,再进行实践与修正,收集实施生活化情境教学中的定性、定量资料,并进行分析归纳,总结出创设生活化情境的主要经验,从而提炼出创设生活化情境的一般规律,撰写研究报告。三、创设生活化情境的实践(一)、生活化情境的要素创设生活化情境有利于揭示事物的矛盾或引起学生主体内心的冲突,打破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的平衡状态,从而唤起思维,激发内动力,使学生进入问题者的角色,真正卷入学习活动中,达到掌握知识,训练创新思维的目的。针对初中学生的心理特点,结合生活实际,我们在创设生活化情境中注重“趣”、“异”、“疑”。1、趣:是指创设的生活化情境富有趣味,引发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物理课要有趣味,这是人们的共识,因为有趣味是学生热爱学习的重要因素之一,创设有“趣”的生活化情境容易造成良好的心理态势和思维环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学生趣味十足地积极开动脑筋去思索,去探求。2、异:是指创设的生活化情境与学生原有认识的事物表面现象产生差异。创设有“异”的生活化情境打破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的平衡状态,从而唤起思维,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动力。3、疑:是指创设的生活化情境使学生思维中出现疑问。“学起于思,思源于疑”,问题是探索的源泉,创设有“疑”的生活化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二)、创设生活化情境的方法1、阶梯法:在学生已有知识难以理解有关问题时,将问题化整为零,层层深入设置一系列问题的教育情境,提高学生的问题指向性。如讲速度概念时,首先,让学生比较生活中看到的汽车、拖拉机、自行车的运动快慢,然后,让学生分析运动会上100米比赛,得出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两种方法,最后,让学生用比值法得出速度的定义。2、重组法:将原来几个单独的情境进行组合,使呈现的情境具有挑战性,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如在演示水是热的不良导体的实验中,重组这样一个情境,在原来装水的试管底部放一条小鱼,然后用酒精灯对试管的上部的水加热,当上部水已沸腾了,下部水中的小鱼却安然无恙。现象出乎于学生的意料之外,激发了学生探究问题的欲望。3、虚拟法: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生活化情境,使学生围绕虚拟情境中的问题展开探究。如在解释惯性现象时,播放模拟车祸的多媒体课件让学生讨论探究,加深对惯性的理解。(三)、创设生活化情境的原则1、生活性:创设的情境要贴近学生的生活,使学生感到物理学习的现实意义,认识到知识的价值,因而学生具有探究的能动性。2、探索性:有价值的问题情境应当具有较强的探索性,能启发学生思维,它要求学生具有某种程度的独立见解、判断力、能动性和创造精神。首页-说课稿-教学论文-教学反思-评语-课堂实录-评课稿-作文本物理教学论文当前位置:教学资源>>教学论文>>物理教学论文>>正文创设生活化情境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实践和研究3、适切性:设置的情境要符合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更要与学生的知识范围、能力标准、认知程度相一致,即要符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4、开放性:创设的生活化情境既要学生课前进行探究活动又要有课后延伸的余地。5、生成性:学生在教师创设的生活化问题情境中,与教师进行沟通和交流,由于思维火花的碰撞,学生可能会产生出更有趣、更有价值的问题,因此,教师要及时调整原有的部署,使创设的情境沿着学生发展的方向迈进。(四)、创设生活化情境的策略1、利用物理知识与实际生活问题的联系创设生活化情境物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较为密切,把具有知识性的实际情境搬进课堂,使学生有相见不相识的感觉,从而激发学生探究的原动力。例如:在研究杠杆平衡条件时,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同学们大家知道菜场上小贩用的杆秤,他们通过一些手段来达到短斤缺量赚起黑心钱的目的,如果是你被斩了,你是否知道呢?你知道他们用的是什么方法呢?学生的思维开始活跃起来,议论纷纷,但就是不知其所以然,一下子学生的探究欲望被激发了,接着,我就用实际的杆秤演示给学生看,称同一个物体的质量,用二个质量不同的秤砣去测量,结果是质量小的秤砣称出的物体质量大,并指出,小贩就是通过这样的方法来谋取黑心钱的,这是为什么?如果同学们掌握了杠杆平衡的条件,那可是小菜一碟。在接下来的杠杆平衡条件实验研究中,学生探究情绪高涨,在得出杠杆平衡条件后,还主动分析上述问题的答案。可见把具有知识性的实际情境搬进课堂,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始终处于主动的学习情境中,并能有效的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利用学生好奇心理创设生活化情境中学生正处于青少年时期,他们对外界事物充满了好奇,具有强烈的采新猎奇的心理倾向,根据学生这一心理特点,创设新奇的生活化情境,能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学习兴趣。例如:在讲热传递时,让学生看这样一个实验,用火轻而易举地烧掉一张纸条,把同样的纸条紧缠绕在铁棒上,再用火烧,纸条安然无恙,学生目瞪口呆。再告诉学生,一些骗子就是用这种方法推销假毛料服装坑害人。怎样不受骗上当呢?请学热传递。创设这些情境使学生既觉得新奇,又倍感亲切,但就是不知所以然,使学生感到物理知识就在自己的生活中,激发了学生解决这些问题的欲望。3、利用学生认知上的不平衡创设生活化情境学生的认知发展就是观念上不断遭破坏并不断达到新的平衡状态的过程。因此在物理教学课堂中应善于利用学生认知上的不平衡来创设生活化情境,使学生产生要努力通过新的学习活动达到新的更高水平的平衡的冲动。例如:在讲光的直线传播时,创设了这样一种情境,用分别带有方形、三角形、圆形小孔的三张白纸发给学生,并提问:太阳光线射过这些小孔在地上会留下什么样的光斑?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这样回答,跟几何图形一样。然后,让学生走出教室,在阳光下观察光斑的形状,结果光斑都是圆形的(也可以在日光灯下观察,结果是细长的光斑)。现象与学生的想象出现了差异,从而造成了悬念,使学生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欲,自始至终带着这个问题主动的学习。4、利用学生的实验活动创设生活化情境物理是实验性很强的一门学科,教师应在课堂教学中投放足够的实验设备,让学生围绕某个专题展开实验探究,学生在这样的情境中就像科学家一样探究问题验证假释,体验成功的喜悦,有利于培育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科学素质。例如在讲比热的概念时,首先创设这样的生活情境:烧开水这是我们生活中最常见的事情,今天我们就来讨论一下,水吸收的热量跟哪些因素有关。学生思考、讨论很快就能得出:在同样的燃气灶下加热半壶水比一壶水先烧开(沸腾),说明水吸收的热量跟水的质量有关;在燃气灶下加热同一壶水,加热时间越长温度升的越高(在没有沸腾前),说明水吸收的热量跟升高的温度有关。接下来提出如果我们加热的不是水而是其他物质,结果又会如何呢?怎样比较水和其它物质间吸收热量的多少呢?请同学们设计一下研究方案,并加以实验验证,分析归纳一下有什么样的结论。诸如此类,物理概念的形成过程的实验研究,如密度、压强、欧姆定律等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并通过实验分析归纳出结论,使学生既掌握了物理概念或规律,又从中体会到科学探索的精髓,体验成功的喜悦,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5、利用多媒体网络技术创设生活化情境多媒体网络技术能跨越时空的限制,能生动的再现生活情境,也能将不同的情境进行整合,并且能动态地展示情境的核心内容。利用计算机设计的图形,特别是动画,结合多媒体优势,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在头脑中建立起相对完整的物理过程,有助于理解和记忆,可极大地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学习效率。例如在讲电流时,由于电流在导体中看不见、摸不着,在已往的教学中,学生总是感到抽象难以理解,而现在通过制作的多媒体课件十分直观的演示出电流在电路中流动的画面,这样把微观粒子夸张,学生理解起来就不那么困难。诸如此类如电流的磁场、磁场的分布情况、光学中的光路图等,这些在传统教学中难以理解的现象,通过多媒体的形式,可清楚地再现生活中的情境四、初步的成效(一)学生的素质得到了全面发展1、增强了学生的问题意识,促进了学生探究能力的发展在生活化情境教育实施之前,学生往往满足于教材及教师提供的结论,不能较好地表达自己观点;做实验一般按老师的要求去做。实施之后,往往会问几个为什么,人云亦云的状况明显减少,所提出的问题深刻性明显增强,善于思考的习惯增多了,学生基本上能根据教学情境形成自己的观点;实验探究问题时学生间通过讨论合作能设计出方案,并能归纳出结论。例如:在摩擦起电这一节后,要求学生利用生活中的材料自制验电器,并要求学生用多种材料进行摩擦,用自己制作的验电器检验是否带电,下次课堂上汇报介绍。结果,学生利用小木棒、铜丝、铝箔纸、玻璃瓶等材料制成了上百个验电器,有些堪称精品,而且通过实验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问题,如为什么用手摸一下金属球时就不带电了,而用手拿小木棒接触金属球还是带电的?为什么带电体靠近金属球时金属箔就已经张开了?等等。针对前一个问题我就再让学生用自制验电器做如下实验,分别用小木棒和铜线连接在一个带电的验电器和一个不带电的验电器的金属球上,通过现象分析很快使学生懂得了导体和绝缘体。2、提高了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生活化情境教学使学生了解了生活中的许多物理现象,学会了观察与思考,并能应用学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例如通过学习电路学生能较好地按要求设计电路,安装简单的家庭电路,并能分析
本文标题:生活化情景的实践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80766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