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一章导论1.四大经典著作:《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和《神农本草经》《黄帝内经》,简称《内经》,分为《素问》、《灵枢》两部分,是中医基础理论形成的标志,奠定了独特的中医药学的理论基础。《伤寒杂病论》为东汉末年张仲景著,分为《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两书,为中医临床医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正式确立了中医学辨证论理论体系的基础。《神农本草经》简称《本经》、《本草经》,是我国现在最早的药物学专著,全书共载药365种,论述了药物的四气(寒热温凉)五味(酸苦甘辛咸)、七情(单行、相须、相使、相畏、相恶、相反、相杀)等药物学理论,为中药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奠定了基础。3.金元四大家及各自观点、中医思想金元四大家:刘完素、张从正、朱震亨、李皋。刘完素倡导火热而主寒凉,成为“寒凉派”的代表。张从正代表力主攻邪,善用汗、吐、下三法,被誉为“攻下派”。朱震亨倡导“相火论”,善滋阴泻火,后世称“滋阴派”。李皋认为脾胃虚弱或其功能异常是内伤的主要矛盾,重“补脾胃”,后世称为“补土派”。4.中医学理论体系主要有3个基本特点,即(整体理论)、(恒动理论)和(辨证论治)。5.整体观念的含义整体是指统一性、完整性和相互联系性。中医学理论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与自然界息息相关、密切相联,人体受社会、生存环境影响,这种机体自身整体性思想及其与内外环境的统一性,称之为整体观念。(人是一个有机整体、人与自然的统一性、人与社会的统一性)6.恒动观念的含义恒动,就是不停顿的运动、变化和发展。恒动观念是指运用、变化和发展的观点分析生命、健康和疾病等医学问题7.辨证论治的含义辨证论治,包括辩证与论治两大方面,是中医诊断疾病,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和独特方法,也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之一。8、辩证是将望闻问切等诊法所搜集来的资料、症状和体征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通过比较分析和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发展阶段、正邪之间的关系,最后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的过程。论治又称施治,因证立法、随法选方、据方施治9、中医学的思维方法:思外揣内、注重整体研究、援物比类第二章中医学的哲学基础1阴阳,是对自然界相关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总概括。如昼为阳,夜为阴;火为阳,水为阴;男为阳,女为阴;气为阳,血为阴。2.阴阳的基本特征最具有阴阳特征性含义的是水与火的基本特性。阴和阳的基本特征可概括为:凡是运动的、外向的、上升的、温热的、明亮的、无形的、功能亢奋的,都属于“阳”;凡是相对静止的、内向的、下降的、寒冷的、晦暗的、有形的、功能抑制的,都属于“阴”。3.阴阳的属性特点(问答,名解)(1)阴阳的普遍性:一切相关事物或现象根据其各自属性均可用阴阳加以统之,这就是阴阳普遍性。(2)阴阳的相关性:阴阳属性的划分,一定要在对相关事物或现象的范畴之内,如天为阳、地为阴,男为阳、女为阴,不相关的事物或现象没有比较基础,不宜分阴阳。(3)阴阳的相对性:阴阳属性具有相对性,阴阳不是绝对不变的,而是在特定条件的变更时,阳可变为阴,阴可变为阳,阴阳可相互转变。(4)阴阳的可分性:指事物或现象的阴阳属性具有无限可分的特点,如人体脏腑,五脏属阴,六腑属阳,五脏中心肺在膈上属阳,肝、脾、肾在膈下属阴等,这就是中医学说的阴中有阳,阳中有阴,阴阳之中再分阴阳的观点。4.阴阳之间的相互关系(1)阴阳的对立制约:阴阳的相互对立,主要表现于它们之间的相互制约、相互斗争。(2)阴阳的互根互用。阴阳互根、互用的观点是指阴和阳任何一方都不能脱离对方而单独存在。(3)阴阳的消长平衡。阴阳的消长,是指阴阳两者始终处于运动变化之中,就是阴消阳长,阳消阴长的过程。事物在总体上呈相对稳定,此时就称作“平衡”,所谓健康的人,其主要标志就是阴阳的消长处于动态平衡。(4)阴阳的相互转化是指在一定条件下阴阳可各自向其对立面转化。它主要是指阳证可以转阴证,阴证亦可以转为阳证。5阴阳学说在中医中的应用(1)用阴阳归属人体组织结构:上部为阳、下部为阴,体表为阳、体内为阴(2)用阴阳概括生理功能:人体的正常生理活动是阴阳双方保持对立统一、协调关系的结果(3)用阴阳说明病理变化:a、阴阳偏胜:阴或阳的一方偏于亢奋的病理状态。b、阴阳偏衰:阴或阳的一方低于正常水平的状态,前者属于亢奋、有余的状态、后者属于虚弱、不足的状态c、阴阳互损:一是阴阳偏胜伤及对方,二是指人体内正气的任何一方出现虚损不足招致对方受损伤d、阴阳转化:原先属于阳的病症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为阴性(4)用阴阳指导疾病诊断:八纲辨证以阴阳为总纲,其他六者隶属于阴阳(5)指导疾病治疗:损其有余:实则泻之。补其不足:虚则补之,分别采用滋阴或温阳的方法。阴病治阳,阳病治阴。5.五行学说的基本概念“五”,是指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物质。“行”,有两层涵义:一是指行列、次序;二是指运动变化。因此,可将“五行”定义为: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及与之相关的不同事物之间的联系和变化。五行的特性:(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穑)。6.事物的五行归类五行,五脏,五腑,五官,五体,五华,五志,五液,五神,五声。木,肝,胆,目,筋,爪,怒,泪,魂,呼。火,心,小肠,舌,脉,面,喜,汗,神,笑。土,脾,胃,口,肉,唇,思,涎,意,歌。金,肺,大肠,鼻,皮,毛,悲,涕,魄,哭。水,肾,膀胱,耳,骨,发,恐,唾,志,呻。五行,五季,五方,五气,五化,五谷,五色,五味。木,春,东,风,生,麦,青,酸。火,夏,南,暑,长,黍,赤,苦。土,长夏,中,湿,化,稷,黄,甘。金,秋,西,燥,收,谷,白,辛。水,冬,北,寒,藏,豆,黑,咸7.五行的生克乘侮相生---指一事物对另一事物具有资生、助长和促进的作用。规律和次序: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在相生关系中,任何一行都有“生我”、“我生”两方面的关系,“生我”者为母,“我生”者为子。又称“母子关系”。相克---指一事物对另一事物的生长和功能具有克制、抑制和制约的作用。规律和次序---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以次相克,往复循环。在相克关系中,任何一行都有“我克”、“克我”两方面的关系。我克者为“所胜”,克我者为“所不胜”,这种关系又称“所胜”、“所不胜”的关系。五行制化:五行之间相生和相克互相结合,相互制约和化生,以维持和促进事物的协调平衡和发展变化。生中有制:没有克,事物会亢而为害;制中有生:没有生,万物无以化生。必须有生有克,相互为用,才能维持和促进事物的协调平衡和发展变化。1.相乘乘即乘虚侵袭之意,是指五行之间相克太过的异常变化,某一行本身不足或某一行亢盛。相乘的顺序为:木乘土,土乘水,水乘火,火乘金,金乘木2.相侮,侮,即欺侮,有恃强凌弱之意。相侮又称反克,是指五行之间反向克制的异常变化。相侮次序为:木侮金,金侮火,火侮水,水侮土,土侮木。五脏的生理特性:肝属木、心属火、脾属土、肺属金、肾属水。五脏的相互滋生关系:肝生心:肝藏血可以济心。心生脾:心阳可以助脾运。脾生肺:脾的健运可以益肺。肺生肾:肺气清肃下行有助于肾的纳气。肾生肝:肾所藏之精能滋养肝血。病理传变:1、相生关系的传变:(1)母病及子:病变由母脏累及到子脏(2)子病犯母:病变有子脏波及到母脏2、相克关系的传变:(1)相乘:相克太过或者被克不及而为病(2)相侮:反克为病8.虚则补其母治则的具体治法有:滋水涵木法:又称滋肾养肝法或滋补肝肾法。指通过滋肾阴以养肝阴的方法。培土生金法:又称补脾养肺法。指通过培补脾气以助益肺气的方法。益火补土法:又称温阳健脾法。通过温阳以补助脾胃,这里的阳是指肾阳。9、实则泻其子:肝旺泻心法:是指用清心火以治疗肝火旺的方法。根据相克规律:抑木扶土法:通过抑肝、平肝,佐以和胃健脾等法治疗肝气犯胃、肝旺脾虚等症。佐金平木法:又称泻肝清肺法,通过清肃肺气以抑制肝木,多用于肝火偏盛、肺气清肃失常。培土制水法:温运脾阳,治疗肾有病变而水湿停聚的方法。泻南补北:又称泻火补水法或滋阴泻火法,泻心火以滋肾水的方法,适用于肾阴不足,心火偏亢之证。第三章藏象学说藏—藏于体内的内脏。象---1、脏腑器官的形态结构。2、指人体脏腑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反映于机体外部的征象。藏象是人体内脏腑的生理功能活动和病变反映于外的征象。藏象学说的基础:脏腑:人体内脏的总称。脏:心、肝、脾、肺、肾,合称五脏。腑: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合称六腑。奇恒之腑:胆、脉、骨、髓、脑、女子胞。五脏的生理功能:化生和贮藏精气——藏精气六腑的生理功能:受盛和传化水谷——传化物奇恒之腑多为中空有腔的脏器,形类似于“腑”而不同于六腑,其生理功能“藏而不泻”,类似于脏,故称为奇恒之腑。心居于上焦,位于胸中,五行属火,心与小肠相表里。1.心的主要生理功能:心主血脉,心主神志。(1)心主血脉:指心有推动血液在脉管中运行,营养全身的功能。主血---心气能推动血液运行,以输送营养物质于全身脏腑形体官窍,全身的血液都归属于心。主脉---心脏和脉络相连,形成一个密闭的系统。心气推动和调节心脏的搏动和脉管的舒缩,使血流通畅。心、脉、血三者共同组成一个循环于全身的系统。功能正常:心气充沛,面色红润光泽;脉道通利,舌质颜色淡红;血液充盈,脉象和缓有力。功能失常:心气不足,面色晄白无华,脉象细弱无力;心火亢盛,面色舌尖红赤,脉象数而有力;心脉瘀阻,面色唇舌青紫,脉象涩或结代。(2)心主神志,指心接受和反映客观外界信息,进行精神意识和思维活动。a.心主神志正常:精神振奋,神志清晰,思维敏捷,反应灵敏。b.心主神志失常:精神不振,失眠多梦,或神志不清,甚至生命垂危。2、心的系统联属(1)心在志为喜。(2)心在体合脉,其华在面(3)心开窍于舌(4)心在液为汗肺居于上焦,位于胸腔,在人体脏腑中位置最高,故称肺为“华盖”,五行属金,肺与大肠相表里。1.肺的主要功能1)肺主气,司呼吸肺主气:包括主一身之气和呼吸之气。肺主一身之气:是指肺有主持、调节全身之气的功能。体现在气的生成(如宗气)和气的调节两方面。肺主呼吸之气:是指肺是体内外气体交换的场所,吸入清气,呼出浊气。2)肺主宣发和肃降。宣发:肺气向上升宣和向外周布散的作用。体现在三个方面:a.将体内浊气排出体外。b.将脾转输至肺的水谷精微,津液布散全身,外达皮毛。c.宣发卫气到体表。病理:肺气不宣则呼气不利、胸闷、咳嗽、鼻塞、无汗等症状。肃降:是指肺气向下通降和保持呼吸道洁净的功能。体现在三个方面a.吸入清气。b.将清气、水谷精微、津液向下布散全身,并将代谢产物和多余的水液下输到肾和膀胱。c.肃清肺和呼吸道内的异物,保持呼吸道的洁净。病理:肺失肃降,可出现呼吸短促、表浅、咳痰等症状。3)肺通调水道。通调水道---指肺的宣发和肃降功能对水液的输布、运行和排泄起着疏通和调节的作用。病理:肺失宣发和肃降,可影响肺通调水道的功能,会出现痰饮、水肿等病证。4)朝百脉,主治节。肺朝百脉指全身的血液都通过经脉而聚会于肺。①进行体内外清浊之气的交换;②把富含清气的血液经脉管输送到全身。肺朝百脉的功能,是肺气的运动在血液循行中的具体体现。治节指肺有治理调节全身脏腑及其功能的作用。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a.呼浊吸清,调节呼吸功能。b.调节气的升降出入运动。c.辅助心脏,推动和调节血液的运行(助心行血)。d.宣肃,治理和调节津液的输布、运行和排泄。2、肺的系统联属1)肺在志为悲忧2)肺在体合皮,其华在毛3)肺在窍为鼻4)肺在液为涕脾1、脾的主要功能1)脾主运化脾具有把食物变化为水谷精微(营养物质),并将水谷精微转输到全身的功能。脾的运化功能包括运化水谷和运化水液两个方面。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气虚(脾失健运)——食欲不振,腹胀,便溏,消瘦等。运化水液---指脾对水液的吸收转输和排泄作用,是人体水液代谢的一个重要环节。脾气虚---运化失司,水液停滞,产生湿、痰、饮等病理产物,甚则导致水肿。2)脾气主升升清:指水谷精微借脾气上升而上输于心、肺、头目,通过心肺的作用化生气血,以营养全身。升举内脏:脾的升清有固定内脏位置,防止内脏下垂的作用。脾不
本文标题:中医学总结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81858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