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招聘面试 > 议论文写作:踢好临门一脚
踢好临门一脚任富强2018年4月28日一、高考议论文写作的特殊性:1.中文出身:语文老师雅好文采,不乏思想情致。2.心理状态:紧张谨慎,新鲜渐渐迟钝麻木。3.判分标杆:审题是否准确,思想是否偏执,用例是否基于论证,语言是否得体。读者意识:有文化色彩,有哲理性。你选择了爱一个人,同时你就失去了爱其他更多人的选择余地;如果你狡猾地说,我可以同时爱几个人,那么,对不起,你就失去了一生只爱一个人的美好情感。《艰难的选择》清晰深刻:字要尽量平整,写得大一些,标点符号可夸张一点;为了看上去清晰,不妨稍微多点段落。中心论点要明确抛出,不要躲躲闪闪,也不要用诗意洋溢的语言。当然,假如这句话,如果可以作为格言的,那更好。分论点要写在段落的开头。不要用首先、其次,再次,此外那种呆呆的起始词。表述严谨、明确又不失活泼。如有举例,最好用有文化味道的、新鲜的事例。思考有弹性,语言议论性:不说绝对的话,不说一知半解的话,既有突出强调之点,又有统筹全局的视野。尽量不用描述性、抒情性的话。不是说论述类文童中不能用文学性语言,而是要使用适度。如果里面有太多的记叙性话语、描写性话语,并以之替代议论性话语,则要酌情扣分。如下面的一段文字:“他有呼吸,有体温,他微微的喘息,翕动的鼻翼,如此清晰……使自己的心脏随整个人类心脏的跳动而跳动。”基于作文标准的规定,这类夹叙夹议的散文哪怕写得最好,也限定在49分之下。“诚信在哪里?诚信也许在维纳斯的断臂上,诚信也许在蒙娜丽莎的微笑里,诚信也许在罗密欧与朱丽叶的传说中……从遇难矿工帽中遗言看中国的人文精神薛涌在前年的一次矿难中,井底的一个矿工临死前把自己的帽子交给身边的同事,希望这个遗物能够最终落到自己的妻子手上。当妻子拿到这顶帽子时,人已经不在了。细看帽子里面,写着几行字:“孝敬父母,带好孩子。还欠张主任200块钱……”这是什么?这就是惊天动地的道德情操,这就是中国的人文精神。……究竟谁才是我们社会中的英雄?谁是我们文化的道德领袖?中国的现代精神,只有回到基层社会,才有更生的可能。•别走得太快,等一等灵魂----印第安人谚语•重为轻根,静为躁君······轻则失本,躁则失君-----《道德经》•静中静非真静,动处静得来,才是性天之真境。——《菜根谭》•以上三句格言,引发了你怎样的回忆与联想?引起了你怎样的思考和感悟?请自选角度,自定文体,以“由躁入静”为题写一篇文章。•而懂得由躁入静的,弘一法师是一个代表人物。当年的李叔同家财万贯,悠游于上海名流之间,风流倜傥;而后的弘一法师却长伴青灯,一身清贫,修行于清静之地,咸淡有味。他将自己的内心从浮躁的世界转移回自我精神的世界,从而得天性之真境。放弃锦衣玉食,面对粗茶淡饭:放弃尘世欢乐,面对青灯古佛,真是因为懂得放弃,有勇气放弃,弘一法师才能由躁入静,澄净空明,他静并快乐着。他在自家花园的蜂窝里捉了二十只蜜蜂,做上记号,用纸袋装上带到两里多外放飞。结合当时的天气和蜜蜂返回的情况得出了这样的结论:蜜蜂辨认方向靠的不是超常的记忆力,而是一种我们一时无法解释的本能。有限的实验,只能找到因果关系:慎下结论因为人类不敬畏自然,就遭到了自然的果报,泥石流、大洪水、大地震纷至沓来。掏粪工作,显然是吃苦的行当。但是,不吃苦,怎么能够成材?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只要努力奋斗,不会一辈子干掏粪工作的。切忌论据只用不析、只叙不议:“清民时期,杭州有一个药商胡雪岩,他所配制的‘龙虎丸’若在配制过程中没有搅拌均匀便会成为致命毒药,于是他让拌药人搅拌999遍。后来,他的亲戚因为偷懒,让他们只需搅333遍,胡雪岩得知了这件事,认为他这是置病人安全于不顾。便开除了他。此事传出去后,胡雪岩的声誉就更高了。像胡雪岩这样的人不在少数,而他们大多成功了。”(《道德撑起你的一切》)一个事例+一个结论,这就是部分学生写的论述类文章。他们根本不懂得如何分析论据!这类文章的弊端,是在事例和结论之间缺少分析性过渡,这样会伸结论显得很突兀,缺少了论述类文章应有的特点,也无从体现考生的理性思辨能力。二、浙江高考议论文的特殊性1.思辨性作文。可两边对驳,或多向思考。2016年:网上购物,视频聊天,线上娱乐,已成为当下很多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业内人士指出,不远的将来,我们只需在家里安装VR(虚拟现实)设备,便可以足不出户地穿梭于各个虚拟场景:时而在商店的衣帽间里试穿新衣,时而在足球场上观看比赛,时而化身为新闻事件的“现场目击者”……当虚拟世界中的“虚拟”越来越成为现实世界中的“现实”时,是选择拥抱这个新世界,还是刻意远离,或者与它保持适当距离?对材料提出的问题,你有怎样的思考?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论述类文章。2.文化大省的文化气度有文化味,有时代感,联系现实但不直击时事;不玄虚又不拘泥。3.反套话意志越来越坚定2017年:有位作家说,人要读三本大书,一本是“有字之书”,一本是“无字之书”,一本“心灵之书”,对此你有怎样的思考?请对作家的观点加以评说。(自拟题目,写一篇800字的作文)《关于“套话作文”的说明》,套话作文特点:第一、题材总是选用现成的历史文化(文学)名人的生平;第二、文章结构表现为“穿靴戴帽三段论”,即用三段左右的历史文化名人的事迹为作文主体,再加上一个开头和一个结尾;第三、作文的主题总是局限在一个浅显的平面上而不做深入开拓。也就是说,作文材料烂熟化、结构模式化和立意平面化构成了“套话作文”的三要素。出现在这类“套话”作文中的历史文化名人,以屈原、陶渊明、苏轼为最多,可称为“套话”作文中的“三巨头”。其他常见的还有庄子、项羽、司马迁、嵇康、王维、李白、杜甫、柳宗元、李商隐、陆游、李清照、曹雪芹。三、议论文写作的审题审题:准确近年浙江高考作文题大致可以分为两类:1.单一指向的新材料作文(有材料,又有标题)材料看关键词句,从标题看立意重点。新标题作文的命题特点:一看材料(其中有关键或结论性的句子)二看标题(有需要紧扣的关键性词语)怎么办?用关键性句子解释标题实质,明确意义指向,确定立意方向,划定思考范围2011年高考作文题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偶像。钱学森、袁隆平、宗庆后、张艺谋、马化腾、刘翔……他们是不同时代不同行业的成功者,有无数崇拜者和模仿者追随其后。他们做过什么,又是怎么做的,被写进了种种励志读本,然而,他们的成功很难复制,因为时间在变,万物在变,一个人成功的路子也在变。时间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初夏秋冬,四时更替。物理时间随着时钟的指针分分秒秒匆匆地流逝,而人生的时间,则由大大小小的悲喜堆叠而成过去,由错错对对的选择建构而成未来。所以,人生的真谛不在复制别人的成功,而是认识自己,在合适的时间里做好该做的事!根据上述材料的含义,以“我的时间”为标题中国作家丰子恺:孩子的眼光是直线的,不会转弯的。英国作家赫胥黎:为什么人的年龄在延长,而少男少女的心灵却在提前硬化?英国作家威廉·戈尔丁:世界正在失去伟大的孩提王国,一旦失去这一王国,那就是真正的沉沦。综合上述材料,你有什么所思所感?•一种是并列展开。对“有字之书”、“无字之书”、“心灵之书”三个概念进行阐释,并解释读这三本“书”的理由。•另一种纵深展开。这三本书构成什么关系?为什么“有字之书”、“无字之书”在前,“心灵之书”在后?这是从物化的层面到精神的层面;还可以从什么是(有字、无字及心灵)“书”——为什么要读这些“书”—怎样读这些“书”的角度,在操作层面上层层深化。2.多元指向的材料或标题作文作文题只是提供材料,没有指定具体标题。材料本身蕴含着两种及以上相对、相反的评议的可能,有的是明确列出两种及以上的观点,要求考生选择。2012年台湾女作家刘继荣在博文上说,她上中学的女儿成绩一直中等,但是却被全班学生全票推选为“最欣赏的同学”,理由是乐观、幽默、善良、好相处、守信用等。她开玩笑地对女儿说:“你快要成为英雄了。”女儿却认真地说:“我不想成为英雄,我想成为坐在路边鼓掌的人。”博文引起了广大网民的热议。•网民甲:坐在路边鼓掌其实也挺好。•网民乙:人人都在路边鼓掌,谁在路上跑呢?•网民丙:路边鼓掌与路上奔跑,都应该肯定。•从上述网民的议论中,选取一种看法,写一篇文章,你可以讲述故事,抒发情感,也可以发表议论。近日,一则题为“学医7年,硕士弃博卖面包!爸妈懵了:初中毕业就够了”的新闻在网上热传。主人公曾就读于某名牌大学医学专业,经过7年半的本硕连读,最终放弃了出国读博士的机会,开了家面包店。当被记者问到“为什么一定要当面包师”时,他回答:我也没说一定要当面包师,只是想做一件有趣的事。就这么简单。对新闻主人公的言行,你有怎样的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表达你的看法。•清人袁枚写过一首小诗《苔》,诗云:“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老师想借此诗来进行人生观教育,便请同学们谈谈对苔花的看法。有的同学认为,苔花虽是苔花,也应该学牡丹那样开;有的同学认为苔花就是苔花,不必学牡丹那样开。•对此,你有何看法?多元指向的材料或标题作文审题立意:这种现象是一种什么现象,背后的本质是什么。把自己的主张概括为一句简洁严密的话。立足一方,兼及对方,不宜平均使用力量。折中说理,出力不讨好。多元关系均要顾及,更要侧重,提倡不平均使用笔墨。•一般人会顺着作家的思路认同“无字之书”比“有字之书”重要,这诚然不乏道理。但是会独立、深入地思考的学生,能够看到侧重读“有字之书”,还是“无字之书”,是有前提、有条件的,不能抽象地泛泛而论。这样的学生可能提出“有字之书”重于“无字之书”的观点,强调年少时期读“有字之书”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这是“无字之书”无法替代的。毛泽东主席一九四一年一月三十一日曾经对儿子毛岸英写信说,“有一事向你们建议,趁着年纪尚轻,多向自然科学学习,少谈些政治……”。对自己的儿子,毛泽东主席强调青年时期应该读什么书,做了明确的提示,也没有更多地谈社会生活的大书。他的话,对我们应该是有启迪的。•同样,技艺学习处于夯实基础的起步阶段,读“有字之书”绝对比“无字之书”重要。诚然,陆游有诗云:“汝果欲学诗,工夫在诗外。”突出了“无字之书”的阅读,即生活的历练对诗歌创作的重要意义,这自有它的道理。但是,另一个角度看,假如没有对“有字之书”,特别是对诗的知识、诗的创作技能的精研,没有精深的书面语言修养,没有“熟读唐诗三百首”的积淀,就创作格律诗而论,哪怕是读遍、读滥、读透了“无字之书”,能够写得出精妙不朽的诗章吗?因此,汝果真学诗,首要的功夫、基本的能耐在诗内,这是基础,是底子,没有这个前提,哪怕诗外功夫超凡绝伦,也不可能成为真正的诗人。与之类似,如果从事自然科学的纯理论研究,比如像数学某些方面的研究是否“无字之书”重于“有字之书”?是值得细细考量的。笛卡尔的坐标理论就是通过他在床上阅读、思考、演算建立起来的,最主要做的是书斋、研究室的工作,而非投身社会实践,不是大读“无字之书”,在体验经历复杂的社会生活后才创造出来的。•有三种“书”,可以突出强调其一。比如学生对“有字之书”的重要性比较看重,就可以从“读书改变命运”这个角度深入探究;学生如果觉得社会实践比读书更重要,可以从“事上练”、实践出智慧的角度,深入阐发“无字之书”是人生必读书的道理;同样,看重“心灵之书”的学生,可以着重谈读书架“有字之书”,读天地之间“无字之书”固然重要,但读人世间最有灵性的“心灵之书”最为切要,唯有在生活中感悟,在实践中运用,在精神上升华,才算是读透了人生这三本“书”,否则,没有心灵的观照,没有灵魂的反省,没有理性的超越,这样的读书人充其量也只能是书蠹而已。•选择做英雄,还是选择做平凡的人,如果就当下的话语环境来看,命题者的倾向性其实是明显的,即更支持“如果健康、快乐、没有违背自己的心意,我们的孩子,又何妨做一个善良的普通人”的价值取向。因为社会现实中存在浮躁和急功近利的现象,致使很多人无法找到最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还因为我们现在价值多元,褪去英雄崇拜、理想主义的光环,凡庸生活成了一些人的价值追求。对不少人来说,想成为英雄是或许已经完全成了理想主义的梦呓。其实,英雄梦不一定不好,对望子成龙也不能笼而统之
本文标题:议论文写作:踢好临门一脚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85280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