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金融/证券 > 股票报告 > 经济学基础知识(入门级)
经济学基础知识授课大纲微观经济学价格的决定宏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变量宏观经济政策通货膨胀国际收支与汇率一.微观经济学:价格的决定价格与边际效用需求曲线供给曲线供求均衡与均衡价格的确定1.1.1价格:微观经济学的出发点经济学是一门关于如何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的科学。家庭经济学研究家庭资源如何能够实现有效配置,从而实现家庭财务资源效用的最大化。价格在现象上表现为标价,即换取某种商品和劳务使用或占有权所要支付的货币代价。1.1.2边际效用与价格价格的决定:一般而言,价格由价值决定。而所谓价值,简单的解释,就是一个物品对于使用者的有用程度,即效用。效用又分为:总效用和边际效用。总效用:为消费物品带来的满足总体水平。边际效用(marginalutility):每增加一个单位物品消费,所带来的效用增加量。消费者所愿意支付的价格是由商品的边际效用决定的。1.1.3边际效用递减规律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在其他条件不变情况下,在一定时期内消费者消费某种物品,随着消费数量的不断增加,其边际效用不断递减。这是一个本质性的规律——我们幸亏生活在边际效用递减世界中……从需求角度看,其它条件相同时,物品越多,稀缺度越低,它能提供给消费者的边际效用越低,消费者愿意支付的货币代价越低,因此价格越低。反之亦然。这就是现代经济学中最重要的一个研究方法论——边际分析。1.2需求曲线需求:消费者(家庭,厂商,政府等)在一定价格上愿意并且能购买商品和劳务的数量。一是需要和愿望;二是购买能力,即包含商品价格和购买者预算约束因素。所以,需求曲线研究的是有效需求。需求通常与价格成反向变化。从图形上看,是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0需求曲线QP价格1234567需求量700600500400300200100冰淇淋的需求表和需求曲线1.2.1需求函数需求函数就是需求和影响需求的各个因素之间的函数关系主要的影响因素商品自身的价格消费者的收入水平相关商品的价格:替代品和互补品消费者的偏好消费者对商品的价格预期其他1.2.2需求量的变动所谓需求量变动,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商品自身价格的变动,所引起商品需求量的变动。它表现为需求量沿着需求曲线移动。01636562000400056008000万台元/台80QP01.05600AB1.2.3需求曲线的移动商品自身价格以外因素变动对商品需求的影响,表现为整个需求曲线的移动,也称为需求的变动。比如,人口或收入上升等使需求曲线向右上方移动。那么相关商品(比如替代品和互补品)的价格变动呢?人们对价格水平的预期的变动呢?D10QPD0P0Q0Q1需求曲线移动的实例收入变动导致需求量的变化02040602000400060008000万台元/台80I=15000时需求曲线I=10000时需求曲线1.3供给曲线供给:指厂商或家庭在一定价格下愿意并只能够出售的商品和劳务的数量。第一是出售愿望;第二有供应能力。所以,供给曲线研究的是有效供给。另外需要注意的是,供给量既包括新生产的产品,也包括过去生产尚未出售的存货。供给通常与价格成正向变化。从图形上看,是向右上方倾斜的。QP供给曲线价格23456供给量0200400600800冰淇淋的供给表和供给曲线1.3.1供给函数供给函数就是供给和影响供给的各个因素之间的函数关系。影响供给函数的主要因素:商品自身的价格生产的成本生产的技术水平相关商品的价格(替代品和互补品)生产者对未来的预期其他1.3.2供给量的变化和供给的变化所谓供给量变动,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商品自身价格的变动引起的供给量的变动。所谓供给的变动,是指商品自身价格以外因素对供给的影响,表现为整个供给曲线的移动。气候灾变或原料价格上升使供给曲线向左上方移动生产者对未来的预期呢?生产技术的革命呢?QPS0S1Q0Q1P01.4供求均衡与均衡价格的确定什么是均衡?经济事务中有关变量在一定条件的相互作用下达到的一种相对静止的状态均衡价格与均衡数量:影响供求的各方面条件不变的静态背景下,供求曲线的交点E是均衡点,与之对应的(P*)价格与数量(Q*)为均衡价格与均衡数量。QDSBACDEPP*Q30Q2Q*Q1Q41.4.1供求均衡与价格决定供求均衡决定价格:现实中的价格由供求两方面因素决定,供给和需求函数包含的因素变动会导致价格变化。价格对供求的反作用:价格变动反过来对供求关系也具有调节作用,并通过这一调节使供求趋向新的均衡状态。价格的本质功能:在于揭示资源相对稀缺程度,价格与供求存在互动关系,对资源配置发生机制性作用——“资源配置的信号”。因而,价格在微观经济学中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供求均衡—一个实例面包均衡价格的决定价格(元)65432需求量(个)200300400500600供给量(个)80060040020001.4.2需求的变动和均衡价格的变动QD2SE2E1PP1Q30Q2Q1E3D1D3P2P3如:收入上升供给的变动和均衡价格的变动QS2S1E2E1PP10Q2Q1DP2如石油储量的不断下降1.4.3供求定理供求定理1: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需求的变动分别引起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同方向变动供求定理2: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供给的变动分别引起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反方向变动。QSE2E1PP10Q2Q1D1D2P2QS2S1E2E1PP10Q2Q1DP2供求同时变动对均衡的影响QS2S1E2E1P0E4D1D2E31.4.4供求均衡:从静态到动态(1)在动态分析背景下,价格水平高低和供求曲线位置会相互作用。从需求角度看,OPEC可能通过减产把油价抬高一定水平,短期需求调节很小,因而提高价格对于OPEC有利,但是长期通过替代技术(节能)和产品(太阳能)使需求曲线移动,需求大幅度下降可能使抬高价格变成得不偿失的策略。PP*△PP0D1D0SEQ0QQ*Q1△Q1△Q00AB供求均衡:从静态到动态(2)从供给角度看,OPEC抬高石油价格之后,非OPEC短期供给虽然反应很小,但是长期来看,由于勘探和开采投资上升,探明储量和产量上升,导致整个市场供给线向右下方移动,给定OPEC抬高价格的力量,实际市场价格回归到较低水平。DS0S1PP*P1P0E0E1△P△P1=△PQ二.宏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变量宏观经济政策通货膨胀2.1宏观经济变量宏观经济学研究的宏观经济总量,可能是个量相加得到的总和,如总消费是每个消费者消费量的总和,总投资是每个厂商投资的总和;也可能是个量的平均量,如价格水平是各种商品价格的平均数。主要宏观经济变量包括:国民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消费量、投资量、储蓄率、货币供应量、政府预算、失业率、通货膨胀率、利率、汇率等等。利用这些表示经济活动特点的概况性指标(summarymeasures),经济学家能够对宏观经济变动的大致轮廓给以描述和分析。2.1.1国内生产总值概念(1)国内生产总值(grossdomesticproducts,GDP)是国民收入帐户的核心概念,它度量一定时期(通常是一个季度或一年)内,一国经济生产的最终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总和。GDP作为流量,仅度量某一个时期(例如一年内)新生产产品价值,不计算以前时期的产值。国内生产总值概念(2)为了避免重复计算,GDP只计算最终产品价值,而不计算中间产品价值。最终产品(finalproducts)指最后使用者购买的全部商品和劳务;中间产品(intermediategoods)指作为生产要素继续投入生产过程中的产品和劳务。计算最终产品价值时用增值法(valueadded),即计算在不同生产阶段增加的产值,也即销售产品收益与为生产该产品购买的中间产品费用之间差额。国内生产总值概念(3)GDP是反映国民经济总量活动的最重要单个指标,但仍存在以下问题:第一,很多经济活动无法计入GDP。一些没有经过市场交换程序的经济活动,如家务劳动、DIY活动等,不在GDP统计范围以内。第二,GDP反映福利水平变动存在较大局限性。GDP反映产量变动,但产量变动不等于福利变动:精神满足程度,闲暇福利,分配状态,环境质量等。2.1.2国内生产总值统计方法—支出法支出法(expenditureapproach),又称最终产品法(finalproductapproach)。基本原则是从最终产品的使用出发,把一年内购买各项最终产品的支出加总,计算该年内生产的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支出法采用支出法计算GDP时,统计对象主要包含以下项目消费(consumption):即居民支出,一般占到GDP一半以上。固定投资(fixedinvestment):分居民住房投资和企业固定投资,“固定”表示这类投资可以长期存在和使用。分为重置投资(replacementinvestment)与净投资。存货投资(inventoryinvestment):它不代表产品和劳务实际支出,而是企业持有存货数量变化,即产量超过实际销售量的存货积累。政府购买(governmentpurchase):政府购买的产品与劳务总和。净出口(netexports):出口减去进口得到的差额,表示本国最终产品有多少通过外国人支出而实现其市场价值。支出法中国按支出法计算的GDP(1980年以来若干年份)(单位:亿元)年份GDP最终消费资本形成净出口其中居民消费政府消费其中固定资本存货增加19804551.32976.12317.1659.01590.01318.0272.0-14.819858792.15773.04589.01184.03386.02641.0745.0-366.9199018319.511365.29113.22252.06444.04732.01712.0510.3199558510.533635.026944.56690.523877.020300.53576.5998.5199774894.243579.434854.68724.828457.625154.23303.42857.2199982429.749684.639398.610286.030496.329475.51020.82248.8200089340.954600.942895.611705.332499.832623.8-124.02240.2200198592.958927.445898.113029.337460.836813.3647.52204.72002107897.662798.548881.613916.942304.941918.3386.62794.22003121511.467442.552678.514764.051382.751248.3134.42686.22.1.3国内生产总值统计方法—收入法收入法(incomeapproach),又称要素支付法(factorpaymentapproach),从收入角度计算GDP,即把各种生产要素所得到的收入,即工资、利润、利息、租金加总得到国民收入。国民收入不等于GDP,但它们之间存在着一定换算关系。国民收入与GDP最重要差别有两点:一是不包含折旧即重置投资,二是不包括间接税如营业税等。国民收入加上折旧和间接税即可得到GDP。收入法采用收入法计算GDP时,统计对象主要包含以下项目:劳动者报酬:包括货币工资、实物工资和社会保险费等三部分。生产税净额:生产税费(因为从事生产活动使用生产要素如固定资产、土地、劳动力向政府缴纳的各种税金、附加费和规费)减去生产补贴后的差额。固定资产折旧:为了弥补固定资产在生产过程中的价值损耗而提取的价值。营业盈余:经济活动增加值在扣除了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和固定资产折旧之后的余额,主要指企业的营业利润。收入法中国按收入法计算的GDP(90年代若干年份;亿元)项目199219951997固定资产折旧3537.47595.710312.2劳动者报酬12052.427893.74154
本文标题:经济学基础知识(入门级)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85336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