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项目/工程管理 > 传统师德对我国当代教育的启示
传统师德对我国当代教育的启示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历史长河中,师者担负着传道、授业、解惑的重任,在文明与文化的传播中做出巨大贡献。人们常把教师比作“蜡烛”“人梯”“春蚕”,以颂扬其燃烧自己、成就他人,甘当垫脚石的奉献精神,而师德是教师这一职业的灵魂,是教育领域永不褪色的精神底色。它是教师的职业操守,是作为一名教师的立身之本,宛如医德对医生的重要性。纵观几千年积累的中国文明,无论是古代的“四书五经”、唐诗宋词,还是近代教育理论,许多著述融入了对师德的研究,虽分散如星星之火,但却字字珠玑,言简意赅,指引着当代教育教学,给人以智慧的启迪。一、有教无类,心存天下,追求为学为师的真谛《大学》中蕴含着丰富的师德观和教育观点。“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意在说明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使人弃旧向新,使人的道德达到最完善的境界。从这段话中,我们可以看出教育的重要性。教师作为教育的重要主体,师德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春秋时期,教育家孔子提倡“有教无类”,主张无论其地位差异,在贫富、长幼、华夷、智愚等方面是否存在差异,都同样享有受教育的权利,这种思想强调的就是教育公平。教育的公平性是我国建立公正法制社会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当代社会,我们时常看到、听到自主招生中存在“小动作”,达官显贵的子女在学校受到特殊照顾和重点培养,残疾学生受到歧视,招生面试时以貌取人,以家庭背景取人等不公平、不公正现象。但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就应尊重我国“有教无类”的传统师德观,捍卫教育的公平正义,保障学生受教育机会的平等。传统的师德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下,教育和引导着古代知识分子以天下为己任,引导着当时读书人的价值观和追求,涌现出很多脍炙人口的佳句。明末清初的朱柏庐在《朱子家训》中说:“读书志在圣贤,非徒科第;为官心存君国,岂计身家。”这就是鲜明的写照。表述传统师德观点的文章很多,古人读书治学的思想、为学为师的准则,对我们在今日之社会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仍然具有指导意义。二、博物洽闻,学以致用,探索教育教学之道孔子说,“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默默记住所学知识,学习而永远不知道满足,教育人而不知道疲倦。“子以四教,文、行、忠、信。”孔子从典籍文献、行为规范、对人忠诚、讲究信用四个方面教导学生。而在现代教育教学中,教师同样需要不断学习和进取,教导学生而不辞辛苦。在信息社会,知识更新得很快,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共享经济、工业4.0等新概念、新技术不断出现,教师所拥有的知识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需要更新换代,使得知识储备能够满足时代发展的需要和教书育人的需要。这就需要教师能够博物洽闻,不仅能“专”,更能“博”,丰富自身见闻,做到学以致用、敬业乐群。同时,教育学生还需要有耐心,“诲人不倦”饱含着师德修养,学生对知识的接受需要一个过程,特别是对比较难的知识点。一个教师,当工作多年以后,可能会出现职业倦怠,不再有工作激情,但仍需要用诲人不倦来激励自己,保持对工作的责任心,认识到自身的光荣使命,教学生以典籍、规范、忠诚、信用。传统典籍中富含以身作则的思想。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荀子说:“礼者,所以正身也;师者,所以正礼也。”意在说明教师以身作则、言传身教的重要性。基础教育阶段是学生定方向、打基础、塑品行的关键时期。青少年时期,模仿能力很强,教师和家长往往是孩子最为重要的模仿对象、参考对象。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其一言一行、言谈举止无不具有外部性,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思维、品德、为人处世。教育要通过“身教”来完成知识和善的传达。例如,寒冷的冬季,温暖的被窝远比早起到教室晨读更有吸引力,晚上在家追电视剧远比披着月光在教室上晚自习要舒服,倘若教师和学生一样早早地来到教室,甚至比学生还早到几分钟,晚上比学生走得还晚,学生则会对教师肃然起敬。教师尚且能够做到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以身作则,披星戴月,而自己作为受教育者,有何理由不保持殷殷向学、勤奋向上之心?这只是师德影响力的一个缩影,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是长期、全方位的。传统典籍中富含师道尊严、严谨治学的思想。古语有云“严师出高徒”,“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唐代韩愈在《进学解》中也说:“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我国古代在相当长的时期都强调治学的严谨性,尤其是科举制出现以后,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取得入仕机会,师者不可谓不严,弟子不可谓不拼。寒窗苦读十余年,往往才能求得功名。在清代,即使是皇子,也得很早起床,勤学苦练,以获得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本领。甚至可以说,“严”是整个封建社会教育的总色调。封建等级制下,严师培养下的弟子往往才有机会在乡试、会试、殿试等层层选拔中拔得头筹。虽然封建教育具有很大的局限性,但不得不承认,严苛的封建治学观念,为我国古代人才选拔、社会治理和文化传承起到很大的作用。传统典籍中富含因材施教的思想。墨子对弟子有不同的要求,“能谈辩者谈辩,能说书者说书,能从事者从事,然后义成也”。孟子说:“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时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达财者,有答问者,有私淑艾者。此五者,君子之所以教也。”类似的表述还有很多,都意在说明教育活动需要根据人的特点而开展,对不同的人采取不同的策略,教会不同的人以不同的知识。一个孩子尽管文化课成绩很差,但他的体育课成绩突出,或许已具备高水平运动员的潜在资质;一个学生逻辑运算类学科成绩不高,但他的语言文字水平很高,想象力丰富,或许将来能成为一名作家……每一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具备自身的闪光点,教师要善于观察和发现,因势利导,因材施教,最大程度地发挥学生的优势与特长,引导学生扬长避短,补齐短板,当好学生的“伯乐”,让其天赋和特长得以培养和发挥。发展到近现代社会,20世纪20年代,历史学家、教育家何炳松在《我国教育的墙和我的拆墙主义》一文中提出著名的“拆墙主义”,师生平等,民主、开放、自由的师德教育观跃然纸上。他指出,一是拆除学校的墙,从学校教育扩展到社会教育;二是拆除教室的墙,主张学生要有课外活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工作实践能力;三是拆除讲台的墙,主张教师进行启发式教授,指导学生进行思想探讨。何炳松提倡社会教育,提倡课外活动,反对把教育狭隘地理解为学校教育,把学校教育认为成只是教室上课,把教室教育又等同于教师在讲台上进行填鸭式灌输。他的拆墙主义观点中蕴含着他的师德观和教学方法论,坚持教育形式和学习方式的多样化、多元化,重视发挥社会教育功能,主张在实践中学习。在他的教育理念中,办好图书馆、博物馆、讲演所,同样是教育的形式。这种民主、开放、自由的办学和教育理念具有先进性,今天的教育教学其实仍可参考何炳松的教育观。三、与时俱进,群策群力,继承并发展传统师德之精髓时代发展到今天,为了培养具备独立之思想、自由之精神的人才,从而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需要对传统师德观做好继承与发展。传统师德观内涵丰富,当代教师尤其需要继承严谨治学、有教无类、率先垂范、因材施教、亦师亦友等先进观念,从传统师德中汲取营养,做到古为今用。同时,应结合信息社会、互联网社会、全球文明交融等新特点,对传统师德观进行丰富与发展。继承与发展传统师德观,需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整个社会不断完善尊师重教、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体制机制,从政策、法律层面建立起促进教育事业发展的良好环境,为师德传承营造良好环境。广大教育工作者应有对教育教学的敬畏之心,认识到教师这一职业是一份责任重大、使命光荣的职业,值得用青春与汗水去捍卫和坚守。尊师重教,乐于从教,应成为广大教师的行为准则。第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提升自我学术修养,尤其要多从中国古代传统文化和国学经典中汲取营养,并注重教育方式方法,将传统师德融入教学,内化到日常行动中,以自己的工作态度、工作方法相对照。第三,保持对新时代、新元素的敏感性,运用多媒体、新科技手段开展教学,保持兼容并蓄的胸襟,注重国际交流与合作,学习外国先进的教学方法和理念,做到洋为中用。第四,倡导“爱”的教育,尊重学生,爱学生,努力成为学生的知己,相信学生,依靠学生,为学生而奉献。今天,当我们推崇传统师德对为学为师的影响时,还能清晰地看到古人立身之道、育人之法。继承和发扬传统师德,从传统中汲取营养,与时俱进,让教师这一职业在今天依然能够成为学生的榜样,成为文化传承的精神使者。作者单位|北京石油学院附属中学文章来源丨《中国教师》杂志2018年第3期
本文标题:传统师德对我国当代教育的启示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86165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