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高中信息技术新课标理念与目标北京市新课标培训高中信息技术培训组王振强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教学研究中心信息技术教研室ict@bjjy.net课改培训意见箱feedback@bjjy.net北京教师研修网www.beijingteacher.net北京教研网www.bjjy.net北京市新课标培训主要内容北京市新课标培训背景及课程结构介绍1与指导纲要的差异23理念与目标(一)背景与课程结构北京市新课标培训北京市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进程2003年,公布新《方案》、新课程标准,组织教材编写和审查。2004年,山东、广东、海南、宁夏。2005年,江苏。2006年,辽宁、天津、浙江、福建、安徽。2007年,黑龙江、吉林、北京、湖南、陕西。全国,从东部向中部、西部推进。北京,与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相衔接。课程改革的主要原因中共中央、国务院的决定(2001年)《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面向全体学生,实施素质教育,为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加快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课程体系,优化课程结构、调整课程门类、更新课程内容……”首都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的目标(2010年)“……基础教育高标准、高质量均衡发展……”发展素质教育,摆脱应试教育,切实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课程改革的主要原因以学生发展为本,关注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培养有责任感的社会主义公民(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适应市场经济多样化人才培养需求使义务教育、普通高中两阶段课程改革衔接成为一个系统推动其他方面的教育改革高中新课程方案的指导思想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内容,增加与社会进步、科技发展、学生经验的联系,拓展视野,引导创新与实践。适应社会需求的多样化和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构建重基础、多样化、有层次、综合性的课程结构。(必修与选修比例调整,模块化)创设有利于引导学生主动学习课程实施环境,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综合实践活动)高中新课程方案的指导思想建立发展性评价体系,改进校内评价,实行学业成绩和成长记录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式,建立教育质量监测机制。(综合素质评价)赋予学校合理而充分的课程自主权,为学校创造性地实施国家课程,因地制宜地开发校本课程,为学生有效选择课程提供保障。(国家规定课程到国家课程、校本课程)高中课改的亮点•课程管理:全国统一课程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学习者高中课改的亮点完全被动接受有了自主选择的可能•评价高中课改的亮点单一选拨性评价多元过程性评价学制和教学时间学制三年每学年52周,其中教学时间40周、社会实践1周、假期11周。每学年2学期4学段。一般情况每学段10周,其中9周上课,1周复习考试。课程结构与设置学习领域科目模块必修选修课程结构与设置语文外语数学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通用技术信息技术体育与健康美术音乐综合艺术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社会实践普通高中新课程结构语言与文学数学人文与社会科学技术体育与健康艺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结构与设置模块:每一模块是一个相对完整的学习单元。各科目课程标准明确规定了每一模块的教育教学目标,并对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提出了要求与建议(学时,内容固定)课程结构与设置三个层次:学习领域8个---语言与文学、数学、人文与社会、科学、技术、艺术、体育与健康、综合实践活动科目12或13个---语文、外语、数学、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技术、素养、文化)、艺术(或音乐、美术)、体育与健康模块---各科目相对完整的学习单元两大部份:每个科目都分为必修和选修学分要求学分:修满三年并至少获得144学分方可毕业。必修(包括必选)116学分:语文10、外语10、数学10、思想政治8、历史6、地理6、物理6、化学6、生物6、技术8(信息、通用各4)、艺术6(或音乐、美术各3)、体育与健康11、研究性学习15、社区服务2、社会实践6选修至少28学分:课标要求的模块至少22学分、学校自主开设的模块至少6学分课程安排周5天上课,原则上每周35学时原则上每学时45分钟,实验长短课结合(连排)1个模块36学时或18学时,语文等每周4或2学时,艺术等每周2或1学时。学习1个模块并考核合格获2或1学分。选修:强调在必修模块的基础上关注技术能力与人文素养的双重建构,是信息素养培养的继续,是支持个性发展的平台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结构•高中信息技术课程——课程结构:必修:信息素养培养的基础,是学习后续选修模块的前提。高中信息技术信息技术课程的模块设置•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模块设置:信息技术基础选修5:人工智能初步选修1:算法与程序设计选修2:多媒体技术应用选修3:网络技术应用选修4:数据管理技术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模块特点选修1选修2选修3选修4算法与程序设计多媒体技术应用网络技术应用数据管理技术选修5作为计算机应用的技术基础设置的作为一般信息技术应用设置的,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发展需要,适应社会对多样化人才的需求作为智能信息处理技术专题设置人工智能初步学分安排•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学分安排:每个模块2学分,36课时毕业要求:学生必须修满4学分(必修2学分,科目内选修2学分),才能取得高中毕业资格。有兴趣、有潜能的高中学生再加修若干学分,为今后发展创造条件。(二)高中信息技术新课标的理念与目标北京市新课标培训课程理念一:提升信息素养,培养信息时代的合格公民–以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开设为契机,充分调动家庭、学校、社区等各方力量,整合教育资源,为高中学生提供必备的软硬件条件和积极健康的信息内容,营造良好的信息氛围;既关注当前的学习,更重视可持续发展,为学生打造终身学习的平台。北京市新课标培训课程理念二:营造良好的信息环境,打造终身学习的平台–信息素养是信息时代公民必备的素养。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以义务教育阶段课程为基础,以进一步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为宗旨,强调通过合作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在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的过程中,掌握信息技术,感受信息文化,增强信息意识,内化信息伦理,使高中学生发展为适应信息时代要求的具有良好信息素养的公民。北京市新课标培训课程理念三:关照全体学生,建设有特色的信息技术课程–充分考虑高中学生起点水平及个性方面的差异,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主选择和自我设计;提倡通过课程内容的合理延伸或拓展,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实现学生个性化发展;关注不同地区发展的不均衡性,在达到“课程标准”的前提下,鼓励因地制宜、特色发展。北京市新课标培训课程理念四:强调问题解决,倡导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创新实践–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强调结合高中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实际设计问题,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掌握应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思想和方法;鼓励学生将所学的信息技术积极地应用到生产、生活乃至信息技术革新等各项实践活动中去,在实践中创新,在创新中实践。北京市新课标培训课程理念五:注重交流与合作,共同建构健康的信息文化–高中信息技术课程鼓励高中学生结合生活和学习实际,运用合适的信息技术,恰当地表达自己的思想,进行广泛的交流与合作,在此过程中共享思路、激发灵感、反思自我、增进友谊,共同建构健康的信息文化。北京市新课标培训课程总目标:提升信息素养–信息素养表现在:对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的能力;对信息及信息活动的过程、方法、结果进行评价的能力;发表观点、交流思想、开展合作并解决学习和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遵守相关的伦理道德与法律法规,形成与信息社会相适应的价值观和责任感。北京市新课标培训信息素养的概念信息素养:信息素养是一种可以通过教育所培育的,在信息社会中获得信息、利用信息方面的修养与能力。(王吉庆)信息素养不是先天就有的,而是后天培育而成的。信息素养的概念信息素养的目标应包括三个层面:•文化素养(知识层面)•信息意识(意识层面)•信息技能(技术层面)。(信息素养的教育注重知识的创新,把纷杂无序的信息转化成有序的知识,是培养信息素养首要解决的问题,即文化素养与信息意识的关系问题。)信息素养的重要性•亚太地区首届“网络时代的学与教──实践、挑战与前景”国际研讨会:信息素养不仅已成为当前评价人才综合素质的一项重要指标,而且成为信息时代每个社会成员的基本生存能力,尽快将其纳入从小学到大学各学科教学、科研、管理等各项工作中,将会有力地推动学校教育思想和教学目标、内容、方式、评价等各个环节的全面变革。•2000年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从2001年起,用5到10年左右时间在全国中小学基本普及信息技术教育。而中小学的信息技术教育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实践能力为主要教学目标。学生要适应信息化社会的发展就必须具备收集、分析、处理、交流和呈现信息的素质及能力。培养信息素养的共识•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必须围绕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这个中心开展相应的教学活动,使学生的信息素养成为与读、写、算一样重要的终身有用的基础能力,同时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必须兼顾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多种能力的培养,注重学生的精神、道德、文化和社会等多个方面的发展,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与信息素养相关的能力培养•运用信息工具的能力:能熟练使用各种信息工具•获取信息的能力:能根据自己的学习目标有效地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能对信息进行归纳、分析综合、概括和表达•生成信息的能力:能准确地概述、综合、改造和表述所需要的信息•创造信息的能力:在信息的交互作用的基础上,创造新信息•信息免疫的能力:有正确的信息伦理素养。国外关于信息素养的情况•韩国信息技术教育总目标: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并把它能动地、创造性地应用在自己的生活中。国外信息素养的情况(美国)•美国《学生学习的信息素养标准》——从信息素养、独立学习和社会责任三方面提出了学生学习的九大信息素养标准。国外信息素养的情况(美国)Ⅰ.信息素养•标准一:能够有效和快捷地存取信息;•标准二:能够熟练和恰当地评价信息;•标准三:能够准确和创造性地使用信息;国外信息素养的情况(美国)Ⅱ.独立学习•标准四:作为独立学习者的学生具有信息素养,并能探究所需信息;•标准五:作为独立学习者的学生具有信息素养,并能欣赏作品及对信息进行创造性的表达;•标准六:作为独立学习者的学生具有信息素养,并能在信息查询与知识创建中做得更好;国外信息素养的情况(美国)Ⅲ.社会责任•标准七:对学习团体和社会有积极贡献的学生具有信息素养,并能认识信息对民主化社会的重要性;•标准八:对学习团体和社会有积极贡献的学生具有信息素养,并能在信息和信息技术中实施有道德的行为;•标准九:对学习团体和社会有积极贡献的学生具有信息素养,并能在团队中探求和创建信息。信息素养的特点一、信息素养的层次性•公民所需要的信息素养•信息技术系统应用人员所需要的信息素养•信息系统开发设计人员所需要的信息素养二、信息素养的普及性•普遍存在•无绝对权威三、信息素养的操作性•信息素养集中表现在操作能力上•信息素养的培育必须通过大量的操作信息素养的层次第一层次1.高效获取信息和批判性地评价、选择信息的能力;2.有序化地归纳、存储和快速提取信息的能力;3.运用多媒体形式表达信息、创造性使用信息的能力;第二层次4.将以上一整套驾驭信息的能力转化为自主、高效地学习与交流的能力;第三层次5.培养和提高信息文化新环境中公民的道德、情感,法律意识与社会责任。-华东师大桑新民信息素养培育的途径一、学科课程与教学二、信息技术教学应用三、信息技术在学校管理中的应用四、社会家庭中的信息教育分目标:知识技能的目标1.理解信息及信息技术的概念与特征,了解利用常用信息技术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信息的基本工作原理,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2.能熟练地操作并应用常用信息技术工具,能适应信息技术的发展变化,初步形成自主学习新信息技术的能力。北京市新课标培训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和熟练使用信息技术,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信息,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根据需要选择/使用信息技术信息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交流解决生活学习中的实际问题对过程、方法、结果进行评
本文标题:高中信息技术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879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