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信息化管理 > 广东省鲜活农产品现代物流配送模式的选择
广东省鲜活农产品现代物流配送模式的选择作者:李景福,LiJingfu作者单位:广东商学院,经济与管理实验教学中心,广东,广州,519320刊名:农产品加工·学刊英文刊名:ACADEMICPERIODICALOFFARMPRODUCTSPROCESSING年,卷(期):2009,(6)引用次数:0次参考文献(5条)1.张倩浅议农产品物流[期刊论文]-农村经济2003(9)2.秦代红.刘学加快发展农产品物流业提高农业竞争力--以四川省成都市为例[期刊论文]-农村经济2002(12)3.李学工.刘伟芳论农产品营销与物流的管理系统[期刊论文]-商品储运与养护2003(4)4.俞菊生日本的农产品物流和批发市场[期刊论文]-上海农村经济2003(4)5.夏文汇电子商务平台下农产品物流运作模式研究[期刊论文]-农村经济2003(7)相似文献(10条)1.期刊论文邱祝强.谢如鹤.林朝朋.QIUZhu-qiang.XIERu-he.LINChao-peng广州地区生鲜农产品销售物流安全现状分析-广东农业科学2007(7)基于详尽的调研对象和方法设计,从生鲜农产品物流安全角度在广州地区进行了大量调研,分析了超市主导的生鲜农产品供应链和销售物流链,指出了生鲜农产品销售物流存在的一些安全隐患.2.期刊论文宋汉利.于勇.SONGHan-li.YUYong农产品冷链物流中的安全监控应用研究-物流技术2007,26(2)通过对农产品物流特性及现状的分析,指出了传统农产品物流安全监控存在的问题.然后提出了信息网络环境下的农产品冷链物流模式,构建了农产品冷链物流安全监控信息平台.最后通过营口、沈阳等市生猪冷链物流的安全监控案例分析,说明了农产品冷链物流安全监控的有效性和实用性,并提出了对农产品冷链物流过程的安全监控策略和建议,对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安全监控的未来研究进行了展望.3.学位论文杨平基于供应链的湖北农产品物流服务体系研究2008农产品现代物流服务体系是农产品流通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和新时期我国农产品流通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对发展现代农业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湖北是农业大省,农产品生产规模大,且已经形成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建设湖北农产品现代物流体系将有助于实现湖北农业的产业化和市场化,推动全省经济发展。国内学者围绕农产品物流这一问题,已经做了大量的研究,并取得了一些显著的成果。但是由于农产品物流理论框架的不完善,这些研究总体上不够系统和深入。深化这方面的研究,需要从农产品现代物流体系及其运行入手,结合不同地区实际情况做系统和深入的分析。本文借鉴农产品物流领域的已有成果,结合物流、供应链的前沿理论,提出了“基于供应链的农产品物流服务体系”的概念,分析了其本质特征、构成要素、基本类型和主要功能;然后通过对湖北地区的实地调查和相关统计数据的分析,提出了“湖北农产品供应链物流服务体系”的优化路径。同时运用博弈论研究方法对湖北农产品物流主体的联合与合作进行重点研究。最后分析了湖北农产品供应链物流服务体系的经济效应。相关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1.农产品供应链物流服务体系的理论框架。农产品供应链物流服务体系的本质特征是集成化、制度化、一体化和信息化,一般由农产品物流需求方、农产品物流供给方、农产品物流节点和农产品物流功能构成。由于不同农产品的流通渠道不同,主要可分为直销型、批发市场型、物流中心型和配送中心型;按照农产品供应链主导方的不同,又可以分为农产品行业协会型、龙头企业型和连锁超市型。农产品供应链物流服务体系将发挥农产品价值实现、价值增值、流通增效和农产品市场供求调节等功能。2.湖北农产品物流业发展现状.通过大量的统计资料分析以及相关的实际调查表明,湖北农产品物流业发展过程中既出现了一些积极因素,也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当前湖北农产品物流业总体呈现出基础设施不断改善、农产品物流需求不断增加、农产品第三方物流企业从无到有、农产品现代物流模式破土萌芽的格局。也存在着农产品物流主体分散经营、物流节点布局不合理、农产品物流技术设备和管理方式落后以及农产品物流功能活动不完善等主要问题。3.湖北农产品物流服务体系结构的优化路径.湖北农产品物流服务体系结构优化主要包括农产品供应链结构优化、农产品物流供给主体结构优化、农产品物流节点结构优化和农产品物流功能结构优化。首先,不同性质的农产品对应有不同的农产品供应链结构。根据本文设计的农产品供应链优化原理以及湖北主要农产品的实际情况,湖北大田农产品供应链应由农产品行业协会、龙头企业、批发商和零售商构成,生鲜农产品应实行“相机供应链”,加工农产品则对应着一般工业品供应链结构;其次,湖北农产品物流供给主体即农产品物流企业应该实行“联合与合作”的优化模式,发展农产品集成物流和农产品供应链物流。这一问题将在下一章做专门研究。第三,日本、韩国、中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经验以及湖北农产品批发市场实际调查结果表明,湖北农产品批发市场应该进行“四层次、两类型”的优化布局,农产品配送中心则应该建立起“销地市场配送网络系统”。第四,农产品物流功能活动结构包括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活动,当前应该重点发展农产品包装、流通加工等物流增值活动。4.湖北农产品物流主体的“联合与合作”。两个完全信息的动态博弈模型分析结论表明,由于农产品供应链和集成物流商在“联合与合作”过程中的得益以及得益变动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因此,影响农产品物流主体联合与合作的因素较多,且影响机理复杂,进而影响到整个农产品物流服务体系的运行。结论表明,这些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农产品物流企业的经营成本、农产品供应链主体物流量、农产品时效性、农产品物流资产专用化程度、农产品物流价格控制权、第三方介入以及谈判消耗系数等。这些因素在不同机理作用下,既可能促进农产品物流主体的“联合与合作”,也可能破坏农产品物流主体的“联合与合作”。通过对不同影响机理的分析,本文认为,湖北地区应该采取降低农产品物流企业经营成本、加快农产品供应链主体规模经营、建立相应的契约机制、信任机制和提高农产品物流市场集中度等策略促进湖北农产品物流主体的“联合与合作”5.湖北农产品物流服务体系优化的经济效应。主要分析了四个方面的效应。一是产业经济效应。主要包括规模经济效应、范围经济效应、速度经济效应以及共生经济效应。二是市场结构效应。本文通过构建一个完全信息的静态博弈模型发现,基于供应链的湖北农产品物流服务体系可以提高农产品市场和农产品物流市场的集中度,改善当前的农产品市场和农产品物流市场过度竞争状况。第三是农业经济增长的带动效应。本文通过构建一个简单的局部均衡模型发现,农产品物流是否能够促进农业经济增长主要取决于农产品的价格弹性以及农产品物流成本降低和加工增值的幅度对比。在农产品普遍缺乏价格弹性的条件下,当农产品物流加工增值幅度超过农产品物流成本降低幅度时,农产品物流服务体系对农业经济增长具有明显的带动效应。四是区域经济的“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6.推进湖北农产品现代物流服务体系建设的建议。以上研究结论表明,发展现代农产品物流服务体系是湖北地区农产品物流业发展的主要方向。政府和企业要从加大资金投入、加快农业发展、整合物流资源、推行绿色物流、重视人才培养、健全法律法规等方面出发,改善农产品物流基础设施条件、推进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加快农产品物流服务企业联合与合作、提高农产品物流服务质量、建立物流业人才队伍、加强物流市场管理。最终推进湖北农产品物流服务体系的现代化建设。4.期刊论文杨平.乔雯.易法海生鲜农产品供应链物流运作新模式探析-商业时代2008(6)不同类型农产品的供应链、物流模式都具有各自的特点.生鲜农产品供应链应该是一种由超市主导的二级供应链.生鲜农产品的二级供应链决定了其两阶段的物流渠道.果蔬、水产品和肉类产品的不同特性决定了各自的物流活动也不尽相同.本文通过对生鲜农产品的市场特性的分析,提出了生鲜农产品的二级供应链、两阶段物流、三类型物流链的物流供应链模型.5.期刊论文李学工.安文香.LIXue-gong.ANWen-xiang基于山东半岛港口资源的农产品外贸物流空间及其优化-地域研究与开发2008,27(4)山东作为我国农业大省和强省,既有丰富的农业物源,又有突出的区位优势,基于港口资源的农产品物流统筹规划,将农产品外贸物流纳入山东区域物流的框架体系之中,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加大农产品物流的增值服务功能,提升山东省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构建农产品产地物流、中转物流及港口物流供应链的集成化系统,以适应农业产业体系建立的国际化合作与竞争之要求,探索农产品外贸物流的空间布局及优化问题就成为我们目前亟待解决的关键课题之一.6.期刊论文黄福华.袁世军.HuangFu-hua.YuanShi-jun新农村建设中发展农产品共同物流对策的探讨-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2(3)我国新农村建设中发展农产品物流存在着诸多问题,可以通过建立农产品共同物流运作模式、加强农产品共同物流服务特别是物流增值服务得到有效解决,发展农产品共同物流的具体对策就是加大政府的政策支持、培育和壮大共同物流主体企业、建立共同物流信息平台、提高物流设施和装备的现代化水平以及加强现代物流的教育和宣传.7.学位论文李建勋鲜销农产品物流问题研究2008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物流既是一国经济发达程度的反映,也是国民经济顺利运行的必要保障之一。近些年我国物流业发展较快,但农产品物流尤其是鲜销农产品物流发展却不受重视。鲜销农产品物流是指为了满足用户需求,实现鲜活农产品价值,利用现代物流技术和装备,使其从生产者到消费者的物理性转移高效率进行的一系列相关的经济活动,即商品化鲜活农产品的销售物流。其中包括鲜活农产品的采收、运输、贮藏、保鲜、包装、加工和相关信息活动。长期以来,“重生产、轻流通”思想使得对流通领域的投入较少,当前我国农业发展的瓶颈已从生产领域转到流通领域,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和物流技术开发落后,流通过程中损耗率高、成本高、效率低下,产后增值能力差,很难适应经济社会迅速发展的需要。基于上述背景,本研究立足理论联系实际,采用比较分析、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等方法,对鲜销农产品物流理论和我国鲜销农产品物流发展现状和问题进行研究,借鉴农产品物流发达国家的经验,对我国鲜销农产品物流发展提出了相应的对策。通过本研究以期为鲜销农产品物流理论与实践发展提供有价值的研究成果。本论文主要对以下方面展开研究:(1)农产品物流的概念及相关理论研究。现代物流被认为是在降低物耗、提高劳动效率之外的“第三利润源”。农产品物流作为现代物流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物流业的一个分支。发达的农产品物流体系和完善的市场体系,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保障。本文将现代物流理念、系统论、竞争优势等理论与农产品特性的结合,以求对农产品物流理论进行完善,更好地指导物流实践发展。(2)鲜销农产品物流理论分析。界定鲜销农产品范畴和鲜销农产品物流概念。鲜销农产品物流是实现、保持和提高产品产后价值的重要环节。它具有较强的资产专用性,其发展受保鲜技术和设施的严重制约,各功能要素之间存在“效益背反”,影响其发展的因素很多,主要有物流市场主体、物流基础设施、技术装备、政策环境、专业人才等。市场需求、政府推动、市场利益和技术创新是农产品物流发展的动力源泉。其发展目标是实现农民增收、提高物流绩效、满足客户需求。(3)我国鲜销农产品物流发展的现状是总量大、水平低。农产品物流是以常温物流或自然物流形式为主,农产品在物流过程中损失很大,鲜销农产品物流损失率高,尤其是果蔬类产品。发展鲜销农产品物流任重道远,主要问题是市场化程度低、相关制度不完善、批发市场建设落后、信息化水平差、专业人才缺乏。当前加快发展我国鲜销农产品物流意义重大,是解决鲜销农产品物流矛盾的需要,是完善现代农业服务体系的需要,是建设农业产业带的需要,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需要。(4)美、日、荷等国农产品物流发展研究。我国物流成本占GDP的比重比美、日高出将近10%。应该借鉴美、日、欧等农产品物流发达的国家和地区成功经验,并结
本文标题:广东省鲜活农产品现代物流配送模式的选择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8864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