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 赛珍珠诺贝尔奖获奖演说中文
赛珍珠诺贝尔获奖演说(中文翻译)我在考虑今天要讲些什么时,觉得不讲中国就是错误。这完全是真实的,因为虽然我生来是美国人,我的祖先在美国,我现在住在自己的国家并仍将住在那里,我属于美国,但是恰恰是中国小说而不是美国小说决定了我在写作上的成就。我最早的小说知识,关于怎样叙述故事和怎样写故事,都是在中国学到的。今天不承认这点,在我来说就是忘恩负义。不过,完全为了个人的原因在诸位面前说中国小说这个题目倒是有些冒昧。还有另一个原因我觉得完全可以这样做。这就是我认为中国小说对西方小说和西方小说家具有启发意义。我说中国小说时指的是地道的中国小说,不是指那种杂牌产品,即现代中国作家所写的那些小说,这些作家过多地受了外国的影响,而对他们自己国家的文化财富却相当无知。小说在中国从来不是一种艺术,也不被这样看待,而且任何中国小说家也不认为自己是艺术家。中国小说,它的历史,它的范围,它在人伤生活中的地位——它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必须按照这样一种事实来看待。对你们这些今天慷概地承认小说的现代西方学者,这无疑是个奇怪的事实。但在中国,艺术和小说一向是截然分开的。在那里,作为艺术的文学为文人们所独有,他们按照自己的规则创造艺术,互相应和,根本没有小说的地位。那些中国文人占据强有力的地位。哲学、宗教、文字和文学,按照专横的经典规则,他们拥有所有的一切,因为只有他们拥有学习的手段,只有他们能读会写。他们的强大力量甚至使皇帝也有些畏惧,因此皇帝设想出一种用他们自己的知识来控制他们的方法,使官方考试成为在政界晋升的唯一途径;那些极其困难的考试,使人们为了准备考试而耗尽整个生命和思想,使他们忙于记忆和抄写过去的死的经典而无法顾及现时和现时的错误。在那些过去的经典当中,文人们找到他们关于艺术的规则。那里不是没有小说,但是,他们的眼睛看不到小说被创作出来,因为人民创造了小说,而活着的人们做些什么并不会引起那些认为文学是艺术的文人们的兴趣。但是,如果说文人们无视人民,反过来人民也嘲笑文人。他们想出了无数关于文人们的笑话,其中有这样一个很好的例子:一天,一群野兽为了猎食在山坡上聚在一起。它们互相商定,外出猎食一整天,天黑时再聚在一起分享捕到的食物。白天过去了,只有老虎归来一无所获。别的动物问它为啥什么都没有捕到时,它非常不高兴地答道:“早晨我碰到一个学生,但我怕他太小不合你们的口味。中午我遇到一位先生,但我放他走了,因为知道他除了有口气瘦得什么都没有。一天过去了,我再没碰到一个人,觉得非常失望。然而天黑的时候,我碰到了一位秀才。可是我知道把他带回来也没用,因为他又干又硬,如果吃他会硌坏我们的牙齿。”文人作为一个阶级,长期以来都是中国人取笑的对象。文人常常在小说里出现,而且总是像实际生活中那样,全都长期读死的经典作品,因此小说把文人们写得都非常相象,人们也确实觉得他们相像。我们西方没有一个和中国文人相似的阶级——也许有些个人和他们相似。但在中国他们是一个阶级。就像人们看到的那样,他们是一个合成的形象:身材瘦小,脑门突出,两腮无肉。鼻子又扁又尖,双目黯然无神,戴着眼镜,一口卖弄学问的腔调,说些除了他们自己与别人毫不相干的规则,而且无限自负,既轻视普通人也轻视其他文人,他们穿着破旧的长衫,走路摇摇摆摆,一副傲慢神态。除了文人相聚之时,别人看不到他们,因为他们大部分时间都在读那些死的文学作品,试图能写成那个样子。他们憎恶任何新生事物,因为他们无法把这些东西归入任何他们已知的类别。如果他们不能归类,他们就肯定那无关重要,而且深信自己绝对正确。如果他们说“这是艺术”,那他们就确信在别的地方不会见到,因为他们不承认的东西就不会存在。由于他们未能把小说归类于他们所说的文学,所以他们认为小说就不算文学。姚鼎是中国最伟大的文学批评家之一,他在1776年列举了构成整个文学的各种著作。这些著作是散文、官府文件、传记、墓志铭、警句、悼词以及历史文章。你们看得出,其中不包括小说,尽管那时中国小说经过几个世纪在平民中间的发展已经达到了光辉的顶点。1772年由乾隆皇帝下令编纂的卷帙浩繁的《四库全书》,在集部中也没有包括小说。文人不认为小说是文学,这是中国小说的幸运。也是小说家的幸运!人和书都摆脱了那些学者的批评,用不着受他如对艺术要求的束缚,无需考虑他们讲的表现技巧和他们谈论的文学意义,也不用去听那种什么是艺术什么不是艺术的争论,因为那种争论认为艺术仿佛是绝对不变的东西,而不是像实际情况那样,甚至几十年内就会起伏变化!中国小说是自由的。它随意在自己的土地上成长。这土地就是普通人民;它受到最充沛的阳光的抚育,这阳光就是民众的赞同;它没有受到文人艺术那种冰霜寒风的侵袭。美国诗人艾米莉•狄更生曾经写道:“自然是难忘之家,而艺术是力图不被忘记的地方。”她说,“自然——是我们看见的,自然是我们知道的,没有任何艺术去说——对于她的天真朴实,我们的智慧如此急躁。”不,如果中国文人知道小说的发展,他们只能更傲慢地对它蔑视。不幸的是,有时他们要被迫予以注意,因为一些年轻的皇帝觉得小说读来令人愉快。因此这些可怜的文人也没有别的办法。但他们找到了“社会意义”这个词,于是他们写出长篇文学论文来证明小说并不是小说,而是一种具有社会意义的文献。在美国,一些最现代的文学青年最近才发现社会意义这个词,但在中国,那些旧的文人1000年以前就已经知道,当时就主张小说必须有社会意义才能被承认是一种艺术。不过,大部分中国的文人对小说是这样推论的:文学是艺术。一切艺术都有社会意义。这种书没有社会意义。因此它不是文学。所以,小说在中国不算文学。我就是在这样一种学校里接受教育的,我长大了还相信小说与纯文学毫不相干,文人们就是这样教给我的。他们教我文学艺术是由有知识的人发明的。从文人的智慧中产生出支配灵感的规则,而源自生活深处的灵感是放荡不羁的野泉。天资不论高低都是泉水,而艺术不论古今都是塑定的形式,必须把水注入这种形式才能为文人和批评家所利用。但普通的中国人并不这样利用。故事的天才之水随意奔流,任凭天然的岩石阻拦,林木劝阻;而且,只有普通的人才来饮用,从中得到休息和乐趣。小说在中国是普通人的奇特产品。小说是他们独有的财富。真正的小说语言是他们自己的语言,而不是经典的“文理”“文理”是文学和文人的语言。“文理”与人民语言的关系,颇象乔叟的古英语对今天的英国人那样,虽然相当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文理”也曾经是一种白话。但文人总是跟不上活的、变化的、人民的语言。他们固守一种古老的白话,乃至把它变成经典,而人民的活的语言不断发展,把他们远远抛在后边。中国的小说是用“白话”写的。或者说是用人们平常说的话写的,这本身就是对旧文人的一种冒犯,因为其结果是一种非常流畅可读的文体,而文人说这其中没有任何表现技巧。我应该停下来谈一种例外的情况。有些文人从印度来到中国,作为礼物他们带来一种新的宗教——佛教。在西方,清教徒曾经长期是小说的敌人。但在东方,佛教徒却是智者。他们到中国以后,发现文学已经远远脱离人民,在历史上所谓六朝时期的形式主义的影响下濒临死亡。文学家甚至不关心他们要说的内容,而一味追求文章和诗歌中的文字对仗,而且他们对所有不符合他们这种规则的写作都不屑一顾。佛教翻译家来到这种封闭的文学气氛当中,随同他们带来了极其可贵的自由精神。他们当中有些是印度人,但有些是中国人。他们直说他们的目的决不会符合那些文学家的文体概念,而是要向普通人讲明白他们要传授的东西。他们把宗教教义变成普通的语言,变成小说用的那种语言,而且因为人们喜欢故事,他们还把讲故事用作传教的手段,著名的佛教著作《梵书》的前言写道:“传布神的话时,要说得简明易懂。”这话可以看作是中国小说家的唯一文学信条,实际上,对中国小说家来说,神即是人,人即是神。中国小说主要是为了让平民高兴而写的。我用高兴一词并不只是指让他们发笑,虽然那也是中国小说的目的之一,我的是吸引和占有整个思想注意力。我指的通过生活的画面和那种生活的意义来启发人们的思想。我指的是鼓舞人们的志气,但不是凭经验谈论艺术,而是通过关于每个时代的人的故事,使人们觉得是在谈他们自己。甚至谈神的佛教徒也发现,如果人们看到神通过像他们自己那样的普通人发生作用,他们就会对神有更好的理解。但中国小说用白话写作的真正理由,是因为普通人既不会读也不会写,小说只有用白话写成,读的时候才能被那些只能用口头语言交流的人听懂。在一个有二百人的村子里,也许只有一个人会读。逢年过节或者干完活以后的晚上,他就向人们大声朗读某个故事。中国小说的兴起就是以这种简单的形式开始的。他读过一阵之后,人们就往某人的帽子里或者农家用的碗里凑一些零钱,因为朗读的人需要用茶润润嗓子,或者需要补偿他本来可以织布或编席子的时间。如果凑的钱较多,他就放弃他的一些日常工作,专门说书上的故事。他读的故事就是最初的一些小说。这种故事写下来的并不多,几乎还不够维持一年,因为中国人生性喜爱富于戏剧性的故事。于是说书人便开始增加他的内容。他查阅文人所写的历史记载,利用长期与平民接触而发展起来的丰富的想象,将早已死去的人物赋予新的血肉,使他们栩栩如生;他找到了一些关于宫廷生活和阴谋诡计以及一些曾经导致某些王朝覆灭的皇帝宠臣的故事;随着他走村串乡,他还找到了一些他那个时代的奇怪的故事——每当听到这些故事时他就把它们写下来。人们把他们的一些经历告诉他,他就写下来去讲给另外一些人听。他把这些经历添枝加叶地修饰一番,但不用文学的措辞,因为人仇并不喜欢这样的词语。他总是想着他的听众,他发现他们最喜欢的是一种流畅通俗、清晰易懂的风格,也就是运用他们日常使用的简短语言,除了一些描写之外不用任何技巧,而且这些描写也只是为了使地点或人物逼真生动,而决不能多到使故事情节拖延宕。一定不能有任何东西拖延故事。故事是他们的需要。我所说的故事并不是只指无意义的话动,不是单指赤裸裸的情节。中国人早就超过了那个阶段。他们对小说的要求一向是人物高于一切。《水浒传》被认为是他们最伟大的三部小说之一,并不是因为它充满了刀光剑影的情节,而是因为它生动地描绘了108个人物,这些人物各不相同,每个都有其独特的地方。我曾常常听到人们津津乐道地谈那部小说:“在一百零八人当中,不论是谁说话,不用告诉我们他的名字,只凭他说话的方式我们就知道他是谁。”因此,人物描绘的生动逼真,是中国人对小说质量的第一要求,但这种描绘是由人物自身的行为和语言来实现的,而不是靠作者进行解释。相当奇怪的是,当小说这样默默地通过在茶馆、乡村和城市贫贱的街道上,由一个未受教育的普通人对平民讲故事的方式开始出现时,它在皇宫里也开始出现,而且以同样缺少文学修养的方式出现。旧时的皇帝——特别是外族王朝的皇帝——一般部豢养一批称作“皇帝耳目”的人,他们的唯一职责是打扮成普通人的模样,在城乡的街道上走来走去,或者在茶馆里坐在普通人中间,听他们讲些什么。当然,最初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知道皇帝的臣民有什么不满,特别是发现这些不满是不是会上升到那些导致前朝灭亡的反抗形式。不过皇帝毕竟也是人,而且他们常常不是有知识的文人。实际上,他仍更多的是惯坏了的刚愎自用的人。“皇帝的耳目”有机会听到各种各样奇异有趣的故事,而且他们发现他们的皇帝主子常常对这些故事比对政治更感兴趣,因此当他们回来报告时,为了奉承皇帝并赢得他的欢心,他们就对他讲些他喜欢听的东西,反正他幽居紫禁城与外面的生活隔绝。他们对他讲一些平民所做的奇异有趣的事情——平民是自由的——后来为了记忆他们就把听到的事情写了下来。我毫不怀疑,既然皇帝和平民间的使者把一方的故事传给另一方,他们也会把另一方的故事传过来,他们告诉平民百姓关于皇帝的故事,他说些什么做些什么,他怎样与不生儿子的皇后吵架,皇后怎样与太监头子密谋毒死最受宠的妃子等等,所有这些都使中国人发生兴趣。因为它向最普通的平民证实了皇帝像他们自己一样,毕竟只是个普普通通的人,虽然他贵为“天子”但也有自己的难处。于是就出现了另一种重要的小说来源,而且这种小说必然因这样的形式和力量而得到发展,虽然职业文人仍然不断地否定它存在的权利。此后,从这种平凡的、分散的开始阶段,中国小说逐步发展起来,它总是
本文标题:赛珍珠诺贝尔奖获奖演说中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90990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