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 7第七章--最优货币区理论
成立“最优货币区”的动机•很多国家都想挑战美元、替代美元世界货币的地位;或者反抗美元的剥削。但是,一个国家的力量太弱。就需要联合若干个国家进行国际金融合作,在该区域内使用同一种货币,构成一最优货币区。比如欧元区、讨论中的亚元区,非元区。•具备什么条件才能成立最优货币区?•欧盟的成立和发展对成立亚元区有哪些启示?–需要世界各国对该国货币的巨大信心第七章区域货币合作P245目前,国际货币体系处于无体系的状态。可能走向由几个最优货币区(美元区、欧元区、亚元区和非元区)构成的框架体系。1961年蒙代尔在《美国经济评论》上发表了影响深远的《最优货币区理论》。罗伯特·A·蒙德尔(RobertA.Mundell)•1999年10月13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将1999年度瑞士中央银行纪念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著名经济学家罗伯特·A·蒙德尔(RobertA.Mundell)教授,以表彰他对不同汇率体制下的货币和财政政策以及最优货币区域的分析所做出的伟大贡献。欧元之父•罗伯特·蒙代尔1932年出生在加拿大安大略省一个偏远的小镇上,那个镇子人口稀少,只有几户人家、一所小学加上一个做奶酪的工厂。•蒙代尔博士因倡议并直接设计了世界第一个区域货币――欧元,而获得了“欧元之父”之誉。1997年获美国经济学会颁发的杰出人士奖。1998年被选为美国艺术和科学院院士。1999年获诺贝尔经济学奖。•一、最优货币区:P245–最优货币区(OptimalCurrencyAreas,OCA)是指一些符合约定标准的地区所组成的独立货币区。–在一区域内,一般性支付手段是一种单一货币或是几种货币,这几种货币之间具有无限可兑换性,在进行经常交易和资本交易时其汇率相互钉住,保持不变,但是区域内货币和区域外货币汇率保持浮动。第一节最优货币区理论最优货币区的形式P224第一种形式:区域内有n种独立的货币。初级形式。举例:1978-2002年1月1日前的欧洲货币体系(EMS)第二种形式:区域内只有一种货币。高级形式。举例:2002年1月1日以后的欧洲货币联盟(EMU)二、最优货币区的各种标准P247(一)单一指标法1、罗伯特.蒙代尔: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假定有A、B两个国家,原来对B产品的需求现在转向对A产品的需求,则B国货币汇率的下跌将有助于减轻B国的失业,A国货币汇率的上升有助于降低A国的通货膨胀压力;但若A、B是同一国家内的两个区域,则汇率变动无助于解决A区域的通货膨胀和B区域的失业,除非这两个区域使用自己的区域货币。•蒙代尔指出:浮动汇率只能解决两个不同通货区之间的需求转移问题,而不能解决同一通货区内不同地区之间的需求转移;同一通货区内不同地区之间的需求转移只能通过生产要素的流动来解决。因此,他认为:若要在几个国家之间保持固定汇率并保持物价稳定和充分就业,必须要有一个调节需求转移和国际收支的机制,这个机制只能是生产要素的高度流动。2、麦.金农:经济开放度说•麦金农(Mckinnon)于1963年从经济开放度的角度,提出衡量最优货币区的评价标准,即一国生产或消费中贸易品占社会总产品的比率。他认为,对于一些与外部经贸联系紧密的开放型经济的国家来说,组成一个货币区有很大的可能性。若一个地区对外高度开放,即可贸易商品占总产出和总消费的比重非常高,浮动汇率作为对外平衡调节器的作用就会下降。可以在区域内实行固定汇率,以达到价格稳定的目标,而相对区外的国家,区内国家可以实行对外联合浮动。3、彼得.凯南(PeterKenen):出口商品多样化说•凯南(Kenen,1969)认为,产品多样化程度较高的国家在应对国外商品需求发生变化时,由于多种商品的需求相互交叉的影响,可以消除国外需求的波动,保持经济的相对稳定。因而,在产品多样化程度高的国家之间更适合于实行固定汇率制,组成单一货币区。4、詹姆斯.英格拉姆(JamesIngram):国内外金融市场一体化说•英格拉姆(Ingram,1973)指出,在解释最优货币区标准时,有必要考察经济社会的金融特征。当金融市场高度一体化时,一国可以借助资本的自由流动来阻止国际收支失衡所导致的汇率的一切不利变化,从而避免了汇率的波动。因此,各国之间金融市场高度一体化时,实行固定汇率制是合适的,有利于形成最优货币区。5、哈伯勒等:通货膨胀一致说•通货膨胀率差异是国际收支失衡和汇率波动的主要原因。因此,如果区域中各国的通货膨胀率趋于一致,便可避免汇率的波动。6、政策一体化说•1970年,爱德化·托尔和托马斯·威莱特指出:一个具有不太完善的内部调节机制的成功通货区,最重要的或许在于各成员国对通货膨胀和失业增长的看法,以及对达成它们两者之间交替的能力具有一种合理的一致性;一个不能容忍失业的国家是难以同另一个不能容忍通货膨胀的国家相处的。从而,提出了用政策一体化作为确定最适度通货区的标准。这个建议要求建立一个超国家的统一的中央银行和一个统一的财政制度,这显然是困难的。最优货币区理论的单一指标法理论名称指标代表人物提出时期要素流动法速度/成本蒙代尔1961经济开放性可贸易产品/社会总产品麦金农1963出口产单一出品/出口比重彼得·凯南1969品多样性国际金融的长期资金流动/总额伊格拉姆1969一体化政策一体化程效政策取向的一致性托尔和威莱特1970通涨率相似性原因的趋势伯勒·弗莱明1970.1971(1)单一货币区的收益分析•消除汇率波动的风险•成员国建的国际收支赤字可以用本币融通,需持有的外汇储备数量减少•消除货币区内投机性的资本流动•消除货币兑换等交易成本的收益•直接推进本区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发展(二)综合分析法1、成本收益分析法•①失去货币政策自主权或者货币政策有效性降低•②失去调控经济的汇率政策工具•③某些国家可能与其他国家经济发展差距拉大•④汇率机制和货币安排的转换成本(2)单一货币区的成本分析2、GG、LL曲线•克鲁格曼(Krugman,1990)以挪威加入欧元区为例,分析挪威加入欧元区的成本——收益曲线,得出了著名的GG—LL模型。该模型假定货币区内价格水平是稳定的和可预测的。–横轴表示加入国与货币区的经济一体化程度,它可以用经济交往占GDP的百分比表示;纵轴表示加入国的货币收益或损失。GG曲线为收益曲线,它表示了一国同所在固定汇率货币区的经济一体化程度与其加入货币区的货币效率收益之间的关系。若一国与所在固定汇率货币区的一体化程度越高,其加入货币区的收益则越大,因为货币区内的固定汇率安排简化了贸易结算以及浮动汇率带来的不确定性。GG曲线(货币收益,MonetaryEfficientGain)0GG经济效率收益一体化程度货币效率收益可定义为交易成本的节约。•GG曲线(得到货币收益,MonetaryEfficientGain)•向右上方倾斜。曲线的斜率为正,表示如果该国与通货区之间的经济一体化程度提高,则其加入通货区的收益也随之上升。–隐含的假定条件:价格水平的稳定性和可预测性随通货区的规模扩大而提高;参与国信守承诺;通货区的通货膨胀率低。经济一体化与固定汇率原的成本分析:LL曲线经济效率损失0LL一样化程度负相关损失可定义为政策自主权的放弃。•LL曲线(有经济稳定损失EconomicStabilityLoss)•向右下方倾斜。曲线的斜率为负,表示一国加入通货区的经济稳定损失与它与通货区一体化程度呈负相关关系。–隐含的假设条件:成员国之间的政策行动不一致。加入货币区决策:GG曲线和LL曲线的结合成本/收益0GGLLE一样化程度收益损失损失收益GG-LL图•如果通过贸易和要素流动,一个国家与固定汇率区经济紧密地联系在一起,那么该国就会愿意加入这个汇率区。•一个国家是否愿意加入汇率区是由加入后的货币政策收益和经济稳定性的损失两者共同决定的。•GG-LL图反映了这两个因素与加入国和固定汇率区经济一体化之间的关系。•只有经济一体化程度超过了特定值,加入固定汇率区才对加入国有利。统一货币的好处和缺陷•统一货币的好处:各国居民所面临的外汇风险以及货币兑换成本将大大地减轻。•缺陷:如果各国居民抵制在国家主权上做出让步;或者说各国政府加入货币联盟而必须放弃铸币税入,而该项收入是无法通过其他税赋加以弥补的;又或者是居民担心本国中央银行将在各国央行范围内失去货币的竞争,从而对央行推行通货膨胀政策的制约因素将不复存在,那么处于最优货币区域内的国家仍然有可能会放弃使用统一货币。小知识: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1、欧洲联盟2、东盟3、亚太经济合作组织4、北美自由贸易区第二节欧洲货币合作250页•1957年,德国时任也是首任经济部长、后担任德国总理、有“经济起飞之父”之称的路德维希·艾哈德出版《来自竞争的繁荣》一书。该书除了详细阐述其信奉的社会市场经济的思想和政策主张以外,还对欧洲经济一体化的基本思想做了全面系统的阐述,该思想成为欧洲经济共同体的理论基础。欧元区是国际金融合作的成功典范•欧元区是目前全球范围内惟一成功的最优货币区,是国际金融合作方面的成功典范,对于国际区域经济合作(比如准备阶段的东亚货币合作)、国际货币体系改革有着重要的示范作用。最优货币区理论的实践:欧洲货币一体化的经验•(一)欧洲货币一体化的过程•(二)欧元和欧元区内的经济政策•(三)欧洲能否作为一种最优货币区?专栏:欧盟国家为什么从20世纪60年代末开始努力寻求货币和汇率的合作?•欧盟国家从20世纪60年代末开始努力,主要是出于下列主要原因:–提高欧洲在世界货币体系中的地位。1969年的货币危机(黄金双轨制)使得欧洲对美国在将其国际货币职能放在国家利益之前的可靠性失去信心,为此,欧盟国家为了更有效地维护他们自己的经济利益,决定在货币问题上采取一致行动。•把欧盟变成一个真正统一的市场。欧盟成立的长远目标就是以美国为模式把欧盟变成一个统一市场。因此,汇率的不确定性被认为是一个统一的阻碍性因素,因此,只有建立起固定的相互汇率,才能形成一个真正的统一欧洲市场。•汲取历史的教训。1945年以后,许多欧洲领导人都同意,在战争交战双方之间的经济合作和一体化是防止20世纪的两次灾难性战争重演的最好保证。•参见克鲁格曼、奥伯斯特法尔德,2000:《国际经济学》(第五版),第578页•1957年3月25日,法国、前联邦德国、意大利等6国在罗马签署了欧盟经济共同体条约和欧洲原子能条约,称《罗马条约》。这一条约为欧盟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欧盟27个成员国的名单•最早的15个:奥地利、比利时、丹麦、芬兰、法国、德国、希腊、爱尔兰、意大利、卢森堡、荷兰、葡萄牙、西班牙、瑞典和英国•2003年新加入10个东欧国家:匈牙利、波兰、捷克、斯洛文尼亚、斯洛伐克、爱沙尼亚、立陶宛、马耳他、塞浦路斯。•2007年1月1日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加入欧盟。–欧盟总部所在地: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2016年5月31日,据英国每日电讯民调,51%的英国人支持留在欧盟,46%支持退欧。2016年6月23日,英国人公投。欧元•1999年1月1日,欧元正式启用。确定欧元区成员国本国货币兑欧元的永久汇率,欧元成为欧元区的法定统一货币,成员国之间中央银行货币交换按照固定汇率进行,成员国以欧元为单位发行国债。2002年1月1日,欧元现金正式进入流通,2002年2月28日,成员国货币全面退出流通领域。欧元区共有19个成员国•截止2016年5月底,欧盟有19个成员国用欧元,分别是奥地利、比利时、芬兰、法国、德国、爱尔兰、意大利、卢森堡、荷兰、葡萄牙、西班牙、希腊、斯洛文尼亚、塞浦路斯、马耳他、斯洛伐克和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还有8个欧盟成员国未加入欧元区,分别是保加利亚、捷克、丹麦、匈牙利、波兰、罗马尼亚、瑞典、英国。这些国家使用本国货币。经济趋同标准•《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经济趋同标准:--该国的通货膨胀率不得比通货膨胀率最低的三个欧盟成员国的平均值高1.5%以上;--长期名义利率不得超过表现最好的三个欧盟成员国的平均值2%以上--前两年该国汇率未超出边界--公共部门赤字不得高于GDP的3%(各成员国央行和欧洲央行都可印钞票),债务必须低于GDP的60%。(一)欧洲货币一体化的
本文标题:7第七章--最优货币区理论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93446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