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艰苦奋斗--革命军人不变的政治本色
1艰苦奋斗——革命军人不变的政治本色备课时间:授课时间:授课人:教学目的:通过教育,回顾我党我军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引导官兵懂得艰苦奋斗是我军的政治本色和宝贵的精神财富,是革命军人的优秀品质,也是成就事业的基础。新形势下革命军人弘扬艰苦奋斗优良传统,就要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的政治本色,勤俭朴素的生活作风,脚踏实地的工作态度,开拓进取的奋斗精神,力戒奢糜浪费、虚假漂浮、无所作为等不良习气。授课要点:一、“兴国之光”耀千秋——艰苦奋斗是我军的传家宝;二、艰难困苦玉汝成——艰苦朴素是革命军人成就事业的基础;三、发扬传统贵实践——践行勤奋实干、拼搏进取、朴素节俭的优良作风。授课内容:抗战初期,美国记者斯诺到延安采访。他看到了毛泽东住的简陋窑洞,周恩来睡的土炕,彭德怀穿的降落伞改制的背心,林伯渠戴的断了腿的眼镜,……。他惊呼发现了一种伟大的力量,他把这种力量叫做“东方魔力”、“兴国之光”。这个“东方魔力”、“兴国之光”就是艰苦奋斗精神,靠这种精神我们战胜了国内外强大的敌人,夺取了中国革命的伟大胜利。2由此可见,艰苦奋斗是贯穿我党我军光荣历史的一条红线,也是当代革命军人应具备的创业精神。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时期,虽然我们工作条件和生活条件比过去有了很大改善,但艰苦奋斗精神对于保持我军性质,提高部队战斗力和凝聚力,高质量地完成各项任务,全面推进部队建设,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兴国之光”耀千秋——艰苦奋斗是我军的传家宝艰苦奋斗是我党我军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是我军的传家宝。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的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得到极大改善,面对日益丰富的物质条件,有的同志认为艰苦奋斗精神过时了,没有必要再坚持了,也不用再讲艰苦奋斗了,究竟有没有必要坚持呢?回答是肯定的。事实说明,越是物质文化生活极大丰富,越是要讲艰苦奋斗,越是要坚持艰苦奋斗。当然,新时期我军的艰苦奋斗精神已经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那就是要立足艰苦,重在奋斗。(一)“成由勤俭败由奢”——千年古训须牢记勤俭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俗语说:勤是金,俭是银。古往今来,勤俭都是无价之宝,养成勤俭的好习惯对于修身、齐家、治国都会受益无穷。在这方面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英雄模范人物为我们作出了表率。毛主席、周总理等老一辈革命领袖一生艰苦奋斗、不追求物质享受的故事几天几夜也讲不完。抗日战争时期毛主席的一双棉鞋,补了多少次,警卫战士谁也记不清楚了,有天晚上主席在写作时入了迷,棉鞋被火盆的火烤3着了,直到烧得脚趾疼痛时他才发觉。用水浇灭后,脱下来一看,不仅棉鞋头烧掉了,而且鞋底也烧掉了一块。这双鞋本该彻底报废,再领一双新的,但毛主席非让警卫员找房东大娘补好了再穿不可。房东大娘不知补过多少次衣服、鞋子,从未见到烂成这样的棉鞋还要补的,于是说:我再给毛主席做一双新的吧?这旧的实在没法补了。但警卫员说:您做了新的他也不会穿,我们还得挨批评,您就想办法补一补吧!房东大娘含着眼泪把这只鞋补好了。建国后,我国的经济条件比起革命战争时期大有改善,但老一辈革命家还是严格要求自己。1962年夏,周总理到辽宁省视察工作,刚一住下,周总理就从口袋里掏出一张纸,交给负责接待的同志:“做饭的时候,上边这些东西都不能做”。原来那张纸上开列着一二十种禁吃的菜名,凡和鱼肉蛋制品沾边的都不能做。负责接待的同志感到为难。总理严肃而又诚恳地说:“咱们国家遇到了暂时困难嘛,为了同全国人民共同战胜困难,毛主席说他在中央带头,我在国务院带头。坚定不移地照着做。”他为减少国家的开支,有些应该由国家供应的东西,往往自己负担。共产主义战士雷锋同志堪称俭朴的楷模。他始终保持劳动人民本色,一向以节俭为荣,以奢侈为耻,克勤克俭。他不仅旧衣袜补补再穿,而且当部队按规定每人发两套新军装时,他坚持只领一套,将另一套节约给国家;每月津贴虽然很有限,但他从不乱花,而把节省下来的两百元捐献给灾区群众。雷锋那双“千层底”的袜子,更是被人们广为传颂。当有人笑话他“吝啬”、“傻”时,他却自豪地说:我甘愿当这样的傻子,当革命的傻子。我们很多人都知道,古罗马军团曾经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军队,无4往而不胜,但后来因骄奢淫逸使战斗力丧失殆尽。满清的“八旗军”素以能征善战著称,但后来却在轻歌曼舞、锦衣玉食中走向堕落,“八旗子弟”最终成了纨绔子弟或低能的代名词。明末李自成领导的起义军,前期保持了劳动人民的本色,虽几经挫折,却愈挫愈坚、越战越强,经过几十年的苦战,从八百里秦川一路过关斩隘,所向披靡,攻占北京,撼动了明朝。可是,许多起义军将领刚一执掌政权,享乐主义思想便恶性膨胀,贪图吃喝玩乐,军队作风败坏,军心涣散,结果在内外敌人夹击中,很快走向崩溃,李自成也只做了不到18天的皇帝。还有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起义军,起初具有强大的战斗力,攻城拔寨,打得清军节节败退,几乎席卷了半个中国,使清王朝整日诚惶诚恐,岌岌可危。然而刚一定都天京,包括洪秀全在内的许多将领大造宫殿,极尽享乐,将领们争功夺利,起义军内部很快分崩离析,最后被曾国藩率领的湘军剿灭。古今中外无数正反历史事实说明,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个党、一个国家、一支军队,包括我们每一个人,如果沉湎于声色犬马,贪图安逸享乐,丧失艰苦奋斗本色,没有不衰落垮台的,没有一个人能成就事业的。(二)我军的历史就是一部艰苦奋斗创业史我们这支军队是在艰难困苦中诞生的,也是在艰难困苦中成长的。在我军发展壮大的历程中,经历了数不清的艰难险阻。我们之所以能够从千难万险的困境中发展起来,很重要的一条就是靠艰苦奋斗。1927年,“四·一二”事件的发生,标志着轰轰烈烈的大革命的失败,全国笼罩在国民党反动派的白色恐怖中,整个革命形势处于低潮。我5军就是在这样的艰苦条件下,在江西南昌举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对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由于敌我力量悬殊,南昌起义终被国民党镇压了。但起义将士并没有因为挫折而丧失信心。他们在朱德同志的率领下,转战湘南,以后又和毛主席率领的秋收起义部队开辟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在井冈山的斗争中,艰苦的环境和恶劣的形势随时威胁着我军。有些人产生了悲观情绪,甚至有人提出“红旗到底能打多久”。以毛主席为代表的我军早期领导人深刻分析中国革命实际,指出“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这个坚定的信念,成为我军摧不毁、压不垮、打不倒的强大精神力量。我军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没有食盐,就用老墙土熬制硝盐代替;没有手术刀,就用剃头刀代替;战士们冬天没有棉衣穿单衣,没有棉被盖稻草;没有小米、南瓜,挖野菜也当粮,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因陋就简、土法上马,修枪支、制梭镖、办工厂,解决了各种生产和生活设施。同时还广泛开展节约运动,不浪费一个零件,不丢掉一个铅笔头,连毛主席在晚上也只用一根灯芯的油灯,带头吃苦菜,穿粗布衣。正是靠着艰苦奋斗的精神,打破了国民党“不消灭红军,也要困死红军”的梦想,保卫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发展壮大了革命力量。在中国革命史上,我军举世无双的二万五千里长征堪称光辉史册的辉煌篇章。长征,正如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赞扬的那样,它是一部英雄史诗,是我军历史上一部可歌可泣的英雄史诗。先说险恶的自然环境。长征期间,红军所经之地,多是贫瘠荒凉,人烟稀少的不毛之地。或阴雨连绵,或暴雨成灾,或峭壁悬崖,或遍地险沼,但坚强的红军战士正是以一不怕6苦,二不怕死的大无畏革命精神,钢铁般的意志和超人的毅力、勇气,使茫茫草地让路,皑皑白雪低头。长征12个月,“经历11个省,爬过18条山脉,涉过24条河流,平均每天行程70华里以上”。再说对敌斗争。面对强大敌人的围追堵截,红军战士灵活机动、忽南忽北、声东击西,血战湘江、四渡赤水、两占遵义,赢得了战略转移中具有决定性意义的胜利。接着,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突破腊子口、越过六盘山,于1935年10月,胜利到达陕北吴起镇,和陕北红军,红二十五军胜利会师,开始了新的局面。长征期间遇到的困难是世界人类史上罕见的,红军将士所表现出的革命精神是前无古人的,同样,长征的意义也是世人推崇的,形成了“不畏艰险、艰苦奋斗,勇于战胜一切困难、敢于胜利的长征精神。”抗日战争时期,日寇对我根据地进行疯狂扫荡,实行惨无人道的“三光”政策,国民党反动派也对解放区包围封锁。在斗争环境极端恶劣、生活条件极端艰苦的情况下,军民一起动手,克服困难。武器装备不足,他们除了从敌人手中夺取以外,还把缴获的部分机械拼装起来建立小型兵工厂,自己制造枪支弹药。给养供应困难,就开展大生产运动,开荒种地,纺纱织布。三五九旅的英雄们披荆斩棘,把野兽出没、草莽丛生的南泥湾变成了“陕北的好江南”。地处抗日前线的许多游击区军民一边打仗,一边生产,打破了敌人的军事进攻和经济封锁,度过了难关。解放战争中,我军指战员勇敢战斗,不怕牺牲,连续作战,用“小米加步枪”、“山药弹加手榴弹”,打败了用美式装备武装起来的国民党八7百万军队。毛主席、周总理、彭老总等率领的西北野战军主力两万多人,跋山涉水,忍饥挨冻,转战陕北。在东北战场上,我军冒着零下四十度的严寒,英勇战斗。在山东战场上,我军指战员用自己的两条腿和敌人的汽车轮子赛跑。莱芜战役,两天内强行军三、四百里,将国民党军队六万多人包围全歼。在华北战场上,我军不怕疲劳,运动神速,勇猛投入连续的攻坚战。中原野战军千里跃进大别山,在缺少给养、几十天不见油盐的情况下,克服重重困难,英勇奋战,消灭了大量敌人。就是这样,我军经过三年多的艰苦奋战,取得了人民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抗美援朝战争中,中国人民志愿军“一把炒面一把雪”,浴血奋战,同朝鲜人民一道打败了美国侵略军。在举世闻名的上甘岭战役中,敌人在我军3.7平方公里的阵地上,倾泄了190万发炮弹和重磅炸弹,山头被削低了两米。坚守坑道的指战员没有饭吃,没有水喝,嘴唇干得裂开了一道道血口。但没有一人叫苦,没有一个人动摇,坚持战斗了14个昼夜,直到最后配合反击部队,夺回了地面的阵地。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我军继续发扬了艰苦奋斗的精神。守卫祖国边疆海防的部队,不怕严寒酷暑,忍受荒凉寂寞。担任施工生产任务的部队,劈山开路,战天斗地,艰苦创业。担任训练和战备值勤的部队,从难从严,刻苦训练。在反击侵略,保卫边疆的战斗中,广大指战员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给入侵者以沉重的打击。同时,我军还积极参加社会主义建设,与全国人民一道,艰苦奋斗,奋发图强,完成了许多重大工程建设任务,赢得了全国人民的赞扬。特别是在1998年抗洪抢险斗争中,广大官兵立下8军令状,竖起生死牌,组成敢死队,哪里最危险,就冲向哪里,哪里有困难,就到战斗在哪里,迎着风浪,克服艰险,充分体现了我军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忍耐、特别能战斗的艰苦奋斗精神。我军的发展壮大历程昭示着,艰苦奋斗是我军战胜困难、克敌制胜的法宝,是我军的政治本色,是革命前辈留给我们的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每名革命军人都应珍惜这种精神,实践这种精神,并且把它发扬光大,让艰苦奋斗的精神在部队代代相传。(三)艰苦奋斗是新时期加强军队建设的重要保证艰苦奋斗是我军的政治本色,意味着这种精神与我军同生共存,须臾不可离开;艰苦奋斗精神是我军的优良传统,则昭示着这种精神是人民军队发展的历史产物,必须与时俱进,发扬光大。实践证明,艰苦奋斗作为一种锐意进取、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具有永恒的价值,决不会因时代的变迁而过时。在物质匮乏、环境艰苦的条件下,它使人不畏艰难,斗志昂扬,胸中永远燃烧着理想的火焰;在物质日渐丰富、生活相对改善的条件下,它使人不忘勤劳节俭之风,不坠奋发向上之志,不沉湎于物质享受,不满足于已有成绩,富而思源,富而思进,励精图治,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1、伟大的创业时代,需要伟大的创业精神来支撑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伟大成就,社会生产力和人民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但是,我国仍然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劳动生产力还比较低,综合国力还不够强。加上世界范围内科技革命的突9飞猛进,国际竞争的日趋激烈,使我们在前进的道路上面临着不少困难和新的挑战,面临着西方发达国家经济、科技优势的巨大压力。从现在起到本世纪中叶,我们要用50多年的时间,走完发达国家经几百年走过的路
本文标题:艰苦奋斗--革命军人不变的政治本色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96125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