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石油和化学工业产品质量检验中心评审细则1.总则1.1为了有效地对石油和化学工业产品质量检验中心(以下简称“质检中心”)的工作范围、工作能力、工作质量进行监督管理,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以下简称“中国石化协会”)特制定本细则。1.2对质检中心授权的评审应当遵守本细则。1.3质检中心的现场评审,应按照本细则的要求进行,但对其中与计量认证相一致的内容,如果该中心在计量认证的有效期之内,可借用计量认证的结果,中国石化协会只对本细则特定条款(黑体字部分)进行评审。2.适用范围本细则适用于对质检中心授权的评审工作。3.参考文件ISO/IEC17025:2005《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国认实函[2006]141号)4.管理要求4.1组织质检中心应依法设立或注册,能够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保证客观、公正和独立地从事检测或校准活动。4.1.1质检中心一般为独立法人;非独立法人的质检中心需经法人授权,能独立承担第三方公正检验,独立对外行文和开展业务活动,有独立帐目和独立核算。4.1.2质检中心应具备固定的工作场所,应具备正确进行检测和/2或校准所需要的并且能够独立调配使用的固定、临时和可移动检测和/或校准设备设施。4.1.3质检中心管理体系应覆盖其所有场所进行的工作。4.1.4质检中心应有与其从事检测和/或校准活动相适应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4.1.5质检中心人员不得从事与其检测和/或校准工作以及出具的数据和结果存在利益关系的活动;不得参与任何有损于检测和/或校准判断的独立性和诚信度的活动;不得参与和检测和/或校准项目或者类似的竞争性项目有关系的产品设计、研制、生产、供应、安装、使用或者维护活动。质检中心应有措施确保其人员不受任何来自内外部的不正当的商业、财务和其他方面的压力和影响,并防止商业贿赂。4.1.6质检中心及其人员对其在检测和/或校准活动中所知悉的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技术秘密负有保密义务,并有相应措施。4.1.7质检中心应明确其组织和管理结构、在母体组织中的地位,以及质量管理、技术运作和支持服务之间的关系。4.1.8质检中心主任、技术负责人、质量负责人及各部门主管应有任命文件;质检中心主任、技术负责人、质量负责人、授权签字人的变更应报中国石化协会备案。4.1.9质检中心应规定对检测和/或校准质量有影响的所有管理、操作和核查人员的职责、权力和相互关系。必要时,指定关键管理人员的代理人。4.1.10质检中心应由熟悉各项检测和/或校准方法、程序、目的和结果评价的人员对检测和/或校准人员包括在培员工,进行充分地监督。4.1.11质检中心应由技术负责人全面负责技术运作,并指定一名质量负责人,赋予其能够保证管理体系有效运行的职责和权力。34.1.12对政府下达的指令性检验任务,应编制计划并保质保量按时完成。4.2管理体系质检中心应按照本细则建立和保持能够保证其公正性、独立性并与其检测和/或校准活动相适应的管理体系。管理体系应形成文件,阐明与质量有关的政策,包括质量方针、目标和承诺,使所有相关人员理解并有效实施。4.3文件控制质检中心应建立并保持文件编制、审核、批准、标识、发放、保管、修订和废止等的控制程序,确保文件现行有效。4.4检测和/或校准分包如果质检中心将检测和/或校准工作的一部分分包,接受分包的质检中心一定要符合本细则的要求;分包比例必须予以控制(限仪器设备使用频次低、价格昂贵及特种项目)。质检中心应确保并证实分包方有能力完成分包任务。质检中心应将分包事项以书面形式征得客户同意后方可分包。4.5服务和供应品的采购质检中心应建立并保持对检测和/或校准质量有影响的服务和供应品的选择、购买、验收和储存等的程序,以确保服务和供应品的质量。4.6合同评审质检中心应建立并保持评审客户要求、标书和合同的程序,明确客户的要求。4.7申诉和投诉质检中心应建立完善的申诉和投诉处理机制,处理相关方对其检测和/或校准结论提出的异议。应保存所有申诉和投诉及处理4结果的记录。4.8纠正措施、预防措施及改进质检中心在确认了不符合工作时,应采取纠正措施;在确定了潜在不符合的原因时,应采取预防措施,以减少类似不符合工作发生的可能性。质检中心应通过实施纠正措施、预防措施等持续改进其管理体系。4.9记录质检中心应有适合自身具体情况并符合现行质量体系的记录制度。质检中心质量记录的编制、填写、更改、识别、收集、索引、存档、维护和清理等应当按照适当程序规范进行。所有工作应当时予以记录。对电子存储的记录也应采取有效措施,避免原始信息或数据的丢失或改动。所有质量记录和原始观测记录、计算和导出数据、记录、以及证书/证书副本等技术记录均应归档并按适当的期限保存。每次检测和/或校准的记录应包含足够的信息以保证其能够再现。记录应包括参与抽样、样品准备、检测和/或校准人员的标识。所有记录、证书和报告都应安全储存、妥善保管并为客户保密。4.10内部审核质检中心应定期地对其质量活动进行内部审核,以验证其运作持续符合管理体系和本细则的要求。每年度的内部审核活动应覆盖管理体系的全部要素和所有活动。审核人员应经过培训并确认其资格,只要资源允许,审核人员应独立于被审核的工作。4.11管理评审质检中心主任应根据预定的计划和程序,定期地对管理体系和检测和/或校准活动进行评审,以确保其持续适用和有效,并进行必要的改进。管理评审应考虑到:政策和程序的适应性;管理和监督人员5的报告;近期内部审核的结果;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由外部机构进行的评审;实验室间比对和能力验证的结果;工作量和工作类型的变化;申诉、投诉及客户反馈;改进的建议;质量控制活动、资源以及人员培训情况等。5.技术要求5.1人员5.1.1质检中心应有与其从事检测和/或校准活动相适应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质检中心应使用正式人员或合同制人员。使用合同制人员及其他的技术人员及关键支持人员时,质检中心应确保这些人员胜任工作且受到监督,并按照质检中心管理体系要求工作。5.1.2质检中心主任、技术负责人、质量负责人、授权签字人应具有工程师以上(含工程师)技术职称,熟悉业务,具有3年以上相应专业的检验工作经历。5.1.3质检中心人员的结构要合理。技术人员在中心总人数中的比例一般应不低于70%,工程师以上(含工程师)人员的比例应不低于30%。5.1.4对所有从事抽样、检测和/或校准、签发检测/校准报告以及操作设备等工作的人员,应按要求根据相应的教育、培训、经验和/或可证明的技能进行资格确认并持证上岗。从事特殊产品检测和/或校准活动的质检中心,其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还应符合相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要求。5.1.5质检中心应确定培训需求,建立并保持人员培训程序和计划。质检中心人员应经过与其承担的任务相适应的教育、培训,并有相应的技术知识和经验。5.1.6质检中心人员应接受有关化学安全和防护、救护知识的培训,并掌握相关知识。65.1.7质检中心应保存人员的资格、培训、技能和经历等的档案。5.2设施和环境条件5.2.1质检中心的检测和校准设施以及环境条件应满足相关法律法规、技术规范或标准的要求。5.2.2当设施和环境条件对结果的质量有影响时,质检中心应监测、控制和记录环境条件。在非固定场所进行检测时应特别注意环境条件的影响。5.2.3质检中心应制定并实施有关实验室安全和人员健康的文件化程序并配备相应的安全防护设施及报警设施,如个人防护装备、烟雾报警器、毒气报警器、洗眼及紧急喷淋装置、灭火器等,确保化学危险品、毒品、有害生物、电离辐射、高温、高电压、撞击,以及水、气、火、电等危及安全的因素和环境得以有效控制,并有相应的应急处理措施。5.2.4质检中心应建立妥善处理有害废弃物的程序,并具备相应的设施设备,确保检测/校准产生的废气、废液、粉尘、噪声、固废物等的处理符合环境和健康的要求,并有相应的应急处理措施。5.2.5应将不相容活动的相邻区域进行有效隔离。应采取措施以防止交叉污染。5.2.6对影响工作质量和涉及安全的区域和设施应有效控制并正确标识。5.2.7质检中心应配备必要的、与检验任务相适应的实验室和工作间。5.2.8质检中心应确保内外环境的污染因素不对检测结果产生不良的影响。5.2.9质检中心内应布局合理,便于安全操作;质检中心的通风、光线、照明、温度、湿度等应满足检验的技术要求。有试剂、危险品的防护或隔离措施。75.2.10应采取措施确保质检中心的良好内务,必要时应制定专门的程序。5.3检测和校准方法5.3.1质检中心应按照相关技术规范或者标准,使用适合的方法和程序实施检测和/或校准活动。质检中心应优先选择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如果缺少指导书可能影响检测和/或校准结果,质检中心应制定相应的作业指导书。5.3.2质检中心应确认能否正确使用所选用的新方法。如果方法发生了变化,应重新进行确认。质检中心应确保使用标准的最新有效版本。5.3.3与质检中心工作有关的标准、手册、指导书等都应现行有效,并便于工作人员使用。5.3.4需要时,质检中心可以采用国际标准,但仅限特定委托方的委托检测。5.3.5质检中心自行制订的非标方法,经确认后,可以作为授权项目,但仅限特定委托方的检测。5.3.6检测和校准方法的偏离须有相关技术单位验证其可靠性或经有关主管部门核准后,由质检中心负责人批准和客户接受,并将该方法的偏离进行文件规定。5.3.7质检中心应有适当的计算和数据转换及处理规定,并有效实施。当利用计算机或自动设备对检测或校准数据进行采集、处理、记录、报告、存储或检索时,质检中心应建立并实施数据保护的程序。该程序应包括(但不限于):数据输入或采集、数据存储、数据转移和数据处理的完整性和保密性。5.3.8在需要评定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时,应考虑到样品的均匀性、反应效率、分析空白、基体效应、干扰影响、回收率等不确定度分量对合成不确定度的作用。85.4设备和标准物质5.4.1质检中心应配备正确进行检测和/或校准(包括抽样、样品制备、数据处理与分析)所需的抽样、测量和检测设备(包括软件)及标准物质,并对所有仪器设备进行正常维护。5.4.2如果仪器设备有过载或错误操作、或显示的结果可疑、或通过其他方式表明有缺陷时,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加以明显标识,如可能应将其储存在规定的地方直至修复;修复的仪器设备必须经检定、校准等方式证明其功能指标已恢复。质检中心应检查这种缺陷对过去进行的检测和/或校准所造成的影响。5.4.3如果要使用质检中心永久控制范围以外的仪器设备(租用、借用、使用客户的设备),限于某些使用频次低、价格昂贵或特定的检测设施设备,且应保证符合本细则的相关要求。5.4.4设备应由经过授权的人员操作。设备使用和维护的有关技术资料应便于有关人员取用。5.4.5质检中心应保存对检测和/或校准具有不可忽略影响的设备及其软件的档案。该档案至少应包括:a)设备及其软件的名称;b)制造商名称、型式标识、系列号或其他唯一性标识;c)对设备符合规范的核查记录(如果适用);d)当前的位置(如果适用);e)制造商的说明书(如果有),或指明其地点;f)所有检定/校准报告或证书;g)设备接收/启用日期和验收记录;h)设备使用和维护记录(适当时);i)设备的任何损坏、故障、改装或修理记录;j)设备操作规程(包括检验准备、操作程序、维修保养)和自检规程。95.4.6所有仪器设备(包括标准物质)都应有明显的标识来表明其状态。5.4.7若设备脱离了质检中心的直接控制,质检中心应确保该设备返回后,在使用前对其功能和校准状态进行检查并能显示满意结果。5.4.8当需要利用期间核查以保持设备校准状态的可信度时,应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5.4.9当校准产生了一组修正因子时,质检中心应确保其得到正确应用。5.4.10应制定标准溶液的制备、标定、验证、有效期限及标识的文件化程序,并保存详细记录。5.4.11在用仪器设备的性能参数应满足方法或规范的要求。5.4.12仪器设备配备率应满足承检产品的要求,关键项目仪器必须自备。5.4.13未经定型的专用检验仪器设备应经相关技术单位实验鉴定,证明其符
本文标题:石油和化学工业产品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9686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