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 高中阶段之资讯课程教案设计与推广计画
高中階段之資訊課程教案設計與推廣計畫以資訊融入教學發展原則為基礎的示範教學與評量系統開發計畫計畫執行成果報告報告人:蕭顯勝、方崇雄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系1研究團隊•教案編撰小組李啟龍老師丘聖光老師高慧君老師尹廉輝老師黃天福老師蔡姵娟老師江其勳老師柳佩君老師2計畫目的•發展提升學生資訊融入教學發展原則之「資訊科技概論」課程範例,並透過高中資訊學科中心平台,建立教師社群共同參與,運用策略鼓勵師生共同發揮創意,參與課程教學之討論與創作。•配合高中資訊課綱修訂資訊融入教學發展原則。•編撰資訊融入教學發展原則相關之模組化教材17單元,提供教師教學之參考與使用。並蒐集教師及學生之使用意見,作為回饋與改進教學之建議。•全國分六區辦理「資訊融入教學發展原則暨試範教材設計研討會」,全面提昇教師對資訊融入教學發展原則的認識。3專案工作項目1.規劃課程內容與進行模式2.編製「資訊科技概論」課程範例3.教案彙整,進行檢討與修訂4.舉辦教學教案建置分享與推廣5.分區辦理成果研習及分享活動6.規劃實驗學校研習活動7.規劃實驗課程單元課程設計8.進行課程實驗教學9.分析實驗結果10.撰寫結案報告書4計畫概述資訊科技概論95暫綱資訊科技概論教案資訊融入教學發展原則資訊融入教學發展次原則教學實驗評量機制專案工作項目執行成果1.規劃課程內容與進行模式協請教師成立教案編撰小組,進行教案設計主題教案設計教師一、資訊基本概念柳佩君老師,李啟龍老師二、應用軟體解決生活問題黃天福老師,尹廉輝老師三、網路資源的應用江其勳老師,黃天福老師,蔡姵娟老師四、資訊素養與倫理尹廉輝老師,丘聖光老師五、問題解決蔡姵娟老師,高慧君老師,丘聖光老師六、程式語言與邏輯高慧君老師,李啟龍老師,江其勳老師七、資訊與生涯及資訊的未來發展柳佩君老師,李啟龍老師6專案工作項目執行成果2.編製培育資訊能力之「資訊科技概論」課程範例編製教案手冊及推廣手冊。將編製完成之教案聘請專家學者及高中資訊教師擔任評審委員,以書面審查方式進行審查。持續配合高中資訊課綱修訂資訊融入教學發展原則。795資訊課程暫綱與資訊融入教學發展原則本案依據95資訊課程暫綱,規畫綱要內容配合資訊融入教學發展原則之進行95暫綱資訊融入教學發展原則主題主要內容一、資訊基本概念1.資訊與生活2.認識硬體3.認識軟體B-4-1能辨認現代科技資源的功能與限制,並評估其在個人、終身學習與職場需要的發展性。C-4-2能應用專業領域應用軟體於日常生活上。二、應用軟體解決生活問題1.常用的應用軟體2.應用軟體的進階使用3.軟體工具在生活上的應用C-4-1能使用資訊科技工具和資源以處理個人生活資訊或專業資訊。F-4-2能應用專業領域應用軟體於日常問題的解決。895資訊課程暫綱與資訊融入教學發展原則95年暫綱資訊融入教學發展原則主題主要內容三、網路資源的應用1.網路的基本概念2.有效運用網路資源3.網路工具的進階應用4.資訊安全D-4-1能使用資訊科技工具和資源以溝通討論個人生活資訊或專業資訊。D-4-3能正確選擇並運用資訊科技工具,以進行有效溝通或分享學習內容。E-4-2能善用線上資源以滿足個人或團體研究需求。F-4-1能善用線上資源以滿足個人或團體在問題解決或問題決策上的需求。F-4-4能了解軟硬體背後的概念和學習與問題解決的實際運用四、資訊素養與倫理1.資訊素養與倫理2.建立良好的網路素養3.尊重智慧財產權4.合理與安全的使用網路資源B-4-2能在資訊系統、資源和服務的使用中,做出符合社會道德的決定。B-4-4能在同儕、家人和社群中,表現並提倡合法及合乎道德的資訊科技使用行為。D-4-2能善用線上資源以滿足溝通與發表上的需求。F-4-1能經常善用線上資源以滿足個人或團體問題解決的需求。五、問題解決1.解決問題的流程2.問題的表示與分析3.解決問題的方法與策略4.資料收集與分析5.結果的評估與解題步驟的改善A-4-1能在資訊科技系統、資源和服務中,做出有根據的決定。E-4-3能正確選擇並運用資訊科技工具,以進行研究、分析資訊、解決問題和判斷決策。E-4-4能應用專業領域應用軟體於日常問題的研究。F-4-5能研究並評價電子資訊來源對現實生活問題的正確性、相關性與適當性、理解性及公正性。995資訊課程暫綱與資訊融入教學發展原則95年課程綱要資訊融入教學發展原則主題主要內容六、程式語言與邏輯1.程式語言概說2.常數、變數與運算式3.結構化程式設計:循序控制、選擇式流程控制、迴圈控制4.程式的偵錯與除錯D-4-4能使用資訊科技和同儕、專家或他人進行知識溝通,以利作品之創作與分享。E-4-5能使用資訊科技和同儕或專家共同進行研究。F-4-3能使用資訊科技和同儕、專家或他人共同解決問題與協助決策。七、資訊與生涯及資訊的未來發展1.資訊與生涯發展2.資訊的未來發展B-4-1能辨認現代科技資源的功能與限制,並評估其在個人、終身學習與職場需要的發展性。B-4-3能分析在職場與社會中廣泛使用及依賴資訊科技時的優缺點。E-4-1能評估與選擇適當的線上學習模式以滿足終身學習的需求。10資訊融入教學發展原則次原則之設計•為使教案設計的內容易於評鑑,特別加入「次發展原則」之設計構想。•目的:教案設計者在原有之發展原則下加入具體之發展原則描述,在教學活動結束後,即可依據次發展原則評量學習者是否皆達到具體描述的內容。•特性:具備極大的彈性,設計者可依據教學內容並考慮各項環境因素加入最適宜之原則,教學者則可視教學進行彈性運用原則作為評鑑的依據。11資訊融入教學發展原則次原則12實例1實例2專案工作項目執行成果3.教案彙整,進行檢討與修訂彙整及修訂已編製完成教案。將編製完成之教案於教學實驗過程中進行「教學評量」的調整。13專案工作項目執行成果4.舉辦教學教案建置分享與推廣規劃、建置計畫專屬網站,提供教師進行討論及共享教學資源()14專案工作項目執行成果5.分區辦理成果研習及分享分區推廣日期地點主辦單位執行情形推廣說明會96/10/25(四)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高中子計畫已舉辦中部地區推廣2007/12/14(五)國立臺中教育大學國中子計畫已舉辦東部地區推廣2007/12/28(五)國立花蓮教育大學高中子計畫已舉辦南部地區推廣2008/01/03(四)高雄家商教育部國中子計畫已舉辦離島地區推廣2008/01/18(五)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國小子計畫已舉辦北部地區推廣2008/01/25(五)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國小子計畫已舉辦15專案工作項目執行成果6.規劃實驗學校研習活動於推廣會分組座談中以小組教案研討與意見交換形式辦理。7.規劃實驗課程單元課程設計以95課綱之課程綱要7主題,共發展17個教案。8.分析實驗結果目的:探究本計畫所研擬發展之高中資訊課程教案之教學成效方法:隨機化實驗控制組前後測設計之實驗研究法16專案工作項目執行成果8.進行課程實驗教學實驗步驟說明確認從事教學實驗之教師及單元擬定測驗題目及編撰評量手冊測試測驗題目之信度及效度確認教學實驗之班級及學生對象進行教學活動前之測驗施測實施資訊教案之課程內容進行教學活動後之測驗施測彙整資料及分析實驗數據17專案工作項目執行成果6.分析實驗結果協請教案設計教師進行課程實驗實驗結果已於教案中修正,並於推廣會時進行經驗分享18教案教學實驗資料分析•資料分析-平均數單元別測驗平均分數單元三單元四單元五單元六網路資源的應用資訊素養與倫理問題解決程式語言與邏輯實驗組前測57.8965.6146.6747.43後測94.4771.4670.0082.16實驗人數38413937對照組前測60.1367.6345.1446.58後測62.4570.9247.5749.61實驗人數37383738教案教學實驗資料分析•實驗資料分析-t檢定單元別實驗平均分數單元三單元四單元五單元六網路資源的應用資訊素養與倫理問題解決程式語言與邏輯實驗組t-test16.9414.22712.9439.959p-value.000*.000*.000*.000*實驗人數38413937對照組t-test1.8151.8361.1581.188p-value.071.074.225.242實驗人數37383738*:p-value.05表示達顯著差異教案教學實驗結果與討論•針對教學實驗之前測與後測分數進行統計分析,採用單一樣本t檢定。•實驗結果顯示:–不同單元之中,進行教學實驗的組別其前後測分數達顯著差異,後測分數顯著高於前測分數,意即教學實驗可明顯改善教學成效。–未進行教學實驗之對照組前後測分數均未達顯著差異。專案工作項目執行成果10.撰寫結案報告書將於97/1月起彙整教案及推廣會相關資料,進行結案報告書之撰寫計畫未來工作98高中資訊科課程綱要架構圖98高中資訊科核心課程主題計畫未來工作資訊科技概論95暫綱資訊科技概論教案資訊融入教學發展原則資訊融入教學發展次原則教學實驗評量機制98課綱教案報告完畢~敬請指導~25
本文标题:高中阶段之资讯课程教案设计与推广计画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9785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