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2017-2018学年河南省焦作市普通高中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
-1-焦作市普通高中2017--2018学年(下)高二期中考试语文试卷考生注意: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考生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住置。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现代文阅读(一)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写意性”应是中国书法发展演进过程中的基本特征。书法从它产生的那天起,就具有一种“写意”特征。中国最古老的文字甲骨文,它所采用的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假借、转注六种造字方法,本身就有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写意”性特征,加上书写工具毛笔的笔软特性,使得书法的抒情写意功能得到了很好的结合与发挥。这种抒情写意性为传递书家的心灵图象与主体情怀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因此,书法从它诞生的那天起,就具有了很高的艺术起点,具备了抽象表现艺术的各种元素和特质。而随着篆、隶、楷、行、草各种字体的出现和演绎,书法在静态构图、动态构图,以及动静相兼构图三种构图方式上都有了极致的表现,并出现了众多的名家与经典之作。书法所展现的体势之美、力感之美、时空转换之美,以及书法线条笔触中所呈现的诗性之美和人性之美,使得书法在表现“天人合一”的大美境界中,获得了充分的自由与扩张,并形成了自己的“传统”。书法发展的基本特征是它的写意性,这是从整个书法史的角度去考量作出的结论。实际上古代一些著名的书法家和书论家也都一直在论证这个问题,东汉蔡邕在其《笔论》中就提出“纵横有可象者,方得谓之书矣”的观点,唐代孙过庭《书谱》中提出的书法创作要“达其情性,形其哀乐”的观点,唐代另一书论家张怀瓘提出的“深识书者,惟观神采,不见字形”的观点,宋代苏轼提出的书有骨、肉、血、气、神五大要素的观点,以及清代刘熙载在《艺概·书概》中提出的“书当造乎自然”的观点,都是在肯定和强调书法的写意性。书法的写意性又与其写意用笔密不可分。书法的写意性用笔,是书法表现书家主体情怀的精义所-2-在,它是不可变易的,是需要代代承传的。对此问题,元代的赵孟頫看的最清楚,谈的最透彻。他说:“书法以用笔为上,而结字也需用工。盖结字因时相传,用笔千古不易。”这里他所说的“用笔千古不易”,实际上就是指书法的写意性用笔这一根本大法是千古不易的,是不能改变的。需要指出的是,书法的写意性用笔,是和毛笔的笔软特性及书法的“气运用笔”创作方式息息相关。笔者认为,在书法创作中,“气运用笔”这一机制是客观存在的,只不过有隐与显、自觉与非自觉的差异。古人在论书时就曾说过:“善书者用笔,不善书者为笔所用”,又说“笔所未到气已吞,笔所已到气不尽”,这并不是什么虚语玄言,而是创作时的真切体验。书法创作通过气运用笔将创作主体的人文气质,转化为书法作品中的气化线条,这是书法作品能展现书家精神气质,能呈现“书卷气”、“山林气”、“金石气”等不同气韵特征与气息特征的根本性原因所在。书法家通过“养气”和“运气”,在创作中表现深心般若,传递心灵图象,从而达到“达其情性,形其哀乐”的创作目的,这正是书法的精魂所在。(情编自《书法艺术的基本特征》)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项是A.书法从诞生时起就形成写意传统,就具备了抽象表现艺术的各种元素和特质,是受造字方法和书写工具等因素影响的。B.书法之所以能在表现“天人合一”的大美境界中,获得充分的自由与扩张,是因为书法能展现多种多样的美。C.古代一些著名的书法家和书论家一直在论证:书法发展的基本特征是它的写意性。他们的结论是从整个书法史的角度考量得出的。D.书法的精魂所在,是书法家都能通过自觉的“养气”和“运气”,在创作中达到“达其情性,形其哀乐”的创作目的。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第一段先交代写意性是中国书法发展的基本特征,接着从书法诞生以及发展两个阶段介绍写意传统的成因。B.第一段列举东汉、唐代、宋代、清代名人著作中关于书法的一些理论,引用丰富,是为了使文章的中心论点更具有权威性。C.第三段论述书法写意性用笔成因时,提到了毛笔的笔软特性及书法的“气运用笔”创作方式,而创作方式是作者论述的重点。D.第三段在论证“气运用笔”这一机制时,通过对比论证,用“笔所来到气已吞,笔所已到-3-气不尽”突出善书者与不善书者的差别。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各种字体的出现和演绎使得书法的构成方式有了极致的表现,夸奖一个人书法“笔走龙蛇”“行云流水”,应该是夺奖他的书法动态构图很成功。B.虽千古以来书法流派众多,如柳体、颜体、欧体,但赵孟頫说“用笔千古不易”,其语应该针对的是用笔的基本共性特征。C.毛笔的笔软特性与书法写意性有重要的关系,可见如果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换成硬笔书写,就失去了书法的写意性。D.既然书法作品能展现书法家精神气质,那么“书卷气”的作品可能出自具有文人气质的人,“山林气”的作品可能出自具有隐士气质的人。【答案】1.B2.D3.C【解析】1.试题分析:此题考核筛选文中的信息能力,答题时要仔细对读选项和原文,重点注意选项的表述和文中内容的整合或转述的差别。题中A项,“书法从诞生时起就形成写意传统”错,原文是“书法从它产生的那天起,就具有一种‘写意’特征”,“形成写意传统”是后来的事。C项,“他们的结论是从整个书法史的角度考量得出的”错,此结论应是作者的结论。D项,“书法家都能通过自觉的‘养气’和‘运气’”错,原文说“‘气运用笔’...有隐与显、自觉与非自觉的差异”,也就是说,并不是所有书法家都有这种自觉。2.试题分析:此题考核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题中D项,“笔所未到气已吞,笔所已到气不尽”不是对比,这两句讲的都是善书者在进行书法创作时的表现。3.试题分析:此题考核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侧重根据文意进行推断。重点注意选项的表述和文中内容的整合或转述以及句子之间的关系的细微差别。题中C项,“就失去了书法的写意性”表述绝对。(二)文学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嫁女树侯发山靠山屯有个由来已久的习俗,如果谁家生了女孩,就要在院子里种一棵香樟树,等到女-4-儿长大出嫁时,就把它砍了做个大樟木箱子,里面放上陪嫁的东西。久而久之,香樟树便成了“嫁女树”。花婶是远近闻名的媒人,最爱到靠山屯保媒。为啥,花婶知道靠山屯的习俗,不进家门,一看院子里的树种,就知道哪家有女孩,然后根据树的大小,判断男孩或女孩的年龄,这样再去说媒,就省去许多口舌。常言说,巧嘴媒婆说大话。明明是个丑八怪,在她口里美如花。白丁说成是秀才,预约见面红包拿。花婶不是这样的人,不会把秃顶的人说成是聪明绝顶,眯缝眼说成聚光,她是热心肠,真心成人之美。这天花婶路过大春家,看到大春家的“嫁女树”,根据树冠和树围,知道大春到了出嫁的年龄。一了解,得知大春还没有对象,花婶的脸就像花一样绽放了。大春个头高高的,肤色白净,若是换上时尚的衣服,根本看不出是个农村人。自从花婶进了院子,大春抿着嘴,捻着衣角,眼神不时瞄向地上的蚂蚁,一副害羞的样子。花婶的脑海里立马跳出一个人,那就是在镇政府工作的小马。小马是城里人,大学毕业后要求下基层锻炼,考公务员考到了这里,一直想找个“村里有个姑娘叫小芳”里的小芳。花婶就打开小马的微信视频,说自己在靠山屯瞎逛,然后悄悄把摄像头对准了大春。小马激动得没敢说话,打出一行字:靠山屯的?真是深山出俊鸟啊。花婶心里有了数,关了微信,好一番夸奖小马。大春的爹娘认识小马,因为工作关系,这娃来过靠山屯几次,城里人,公务员,心里边早就满意了,嘴上却说只要大春满意,我们没啥说的。大春呢,始终没说话,看样子也像是同意了。接下来,花婶就把大春的手机号码给了小马,让他们自己联系,还说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花婶知道,强扭的瓜不甜,特别是婚姻这事,欲速不达,强求不得,鞋合适不合适,只有脚知道。过了一段时间,花婶从小马那里得到信息,他和大春已经步入了恋爱的正常轨道。时隔半个月,花婶走进大春家的院子,一下子感觉不对劲——院子的“嫁女树”不见了。没听小马透漏结婚的消息啊,怎么就把“嫁女树”刨了呢?难道是提前把家具打好了?花婶就嚷嚷,提出要看看家具。大春的爹就讪笑着,吭哧半天才说,“嫁女树”给二狗了。花婶知道,二狗也是这个屯的,四十多岁的还没找到媳妇。光棍一个,他要“嫁女树”干啥?没听说他有干女儿啊。大春将来怎么用?大春的爹说,二狗要结婚了,媳妇是郑州的。-5-花婶掐了掐自己的手指,感觉不是在做梦。她之前给二狗介绍了没几个,都是妮穿她娘的鞋,钱(前)窄,一直没弄成事。大春的爹说,那个寡妇是个退休职工,小马的一个远房亲戚。她来到靠山屯后,一下子就迷上了这里。她不嫌二狗家穷?花婶愣愣地说。大春的爹说,小马给二狗整了几百棵核桃树,今年都挂果了。花婶这才知道,二狗是小马的帮扶对象,不但负责帮二狗脱贫,这次还给他找了个媳妇。那个女的是个退休职工,男人病死好几年,小马便把她介绍给了二狗。大春的爹说,二狗媳妇没啥要求,只求二狗给她做个樟木箱子。小马就想到了您家的“嫁女树”,是不是?花婶眨巴着眼睛。大春的爹咧了咧嘴,佛一样笑了。花婶说,大春就愿意?一直没有说话的大春使劲点了点头,满脸的自豪和骄傲。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开头交代香樟树要做成陪嫁箱子的习俗,是为了说明这个树对女孩子来说是多么重要,为下文表现大春的品德作了铺垫。B.“花婶走进大春家的院子,一下子感觉不对劲”,通过揭写花婶的心理感受,制造了悬念,引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C.“一直没有说话的大春使劲点了点头,满脸的自豪和骄傲”,是因为大春为自己有这样一个能干而热心肠的对象感到自豪和骄傲。D.本文语言朴实而不乏生动,如“花婶的脸就像花一样绽放了”、大春爹“佛一样笑了”等,均形象地体现了他们各自的心理。5.请结合文章分析小马的形象特征,6.花婶这个人物在文中有哪此作用?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答案】4.C5.①有理想,有追求。小马是城里人,但大学毕业后却下基层锻炼。②积极能干,认真负责。小马为帮扶对象二狗种了几百核桃树,且都结了果。③心地善良,热情助人。小马不但帮二狗脱贫,还给他找了媳妇,并用大春的“嫁女树”为二狗媳妇做了个樟木箱子。6.①是串联文章的线索人物。全文的故事情节是通过花婶的所见所闻所感串联起来的。②村托人物形象。花婶保媒不说谎,她实事求是,真诚不欺,她眼中的大春和小马都是美好的人,-6-说明这两个人真的优秀。③花婶与大春、小马共同构成人物群像,他们热情、善良、乐于助人,承载着作者对于人情美的讴歌。【解析】4.试题分析:此题考核对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综合赏析能力。答题时要求明确具体的考核的要点,然后结合文章内容判断正误,题中A项考核文章的开头,BC项考核文章的情节,D项考核文章的语言,其中C项,“是因为大春为自己有这样一个能干面热心肠的对象感到自豪和骄傲”分析不全面,大春也为自己的热心和无私感到骄傲。5.试题分析:这是一道分析文章的形象特征的题目,要求分析小马的形象特征,答题时注意先梳理情节,然后根据情节进行概括,此题可根据文中的情节“是城里人,但大学毕业后却下基层锻炼”“为帮扶对象二狗种了几百核桃树,且都结了果”“不但帮二狗脱贫,还给他找了媳妇,并用大春的‘嫁女树’为二狗媳妇做了个樟木箱子”概括其“有理想,有追求”“积极能干,认真负责”“心地善良,热情助人”等性格特征。点睛:这是一道考核欣赏文学作品的艺术形象的题目,考核的重点是性格特征,答题时根据文中对该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和他人的评价等概括,答题时先答出性格特征,后面列出文中的依据,注意答主要的形象特征,各项之间不要包含。6.试题分析:这是一道分析文中的次要人物形象的作用的题目,要求分析花婶这个人物在文中有的作用,注意从结构、人物和主
本文标题:2017-2018学年河南省焦作市普通高中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98193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