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药学 > 沪教版(上海)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三章-走进溶液世界-复习课件(共40张PPT)
第三章走进溶液世界复习课件走进溶液世界•一、水•二、溶液•三、溶液的酸碱性一、水•1、天然水和自来水•2、水的电解实验•3、水的性质•4、生石灰、硫酸铜粉末跟水反应1、天然水和自来水水在自然界里的循环蒸发与冷凝1、天然水和自来水•自然界的水,经过如下过程:含有杂质的天然水通过蒸发、挥发、过滤、氧化而得到净化。•自来水厂净水时,需要经过挥发、沉淀、过滤、吸附、投药消毒的步骤,但是没有蒸馏和煮沸的步骤。在净化水的方法中,只有投药消毒属于化学变化,其余都属于物理变化。•净水剂:明矾(十二水合硫酸铝钾)、活性炭或氯化铁;•杀菌消毒:漂白粉、氯气(Cl2)、二氧化氯(ClO2)。净化方法除去不溶于水的杂质除去可溶于水的杂质降低水的硬度净化程度静置沉淀√××低↓↓高过滤√××吸附√√×蒸馏√√√2、水的电解实验•【实验装置】•【实验现象】•①通电后,电极上有气泡产生。通电一段时间后,两个试管内汇集了一些气体,与正极相连的试管内的气体体积小,与负极相连的试管内的气体体积大,体积比约为1:2,质量比约为8:1。•②与正极相连的试管内的气体可以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与负极相连的试管内的气体移近火焰时,气体能够燃烧,火焰呈淡蓝色。2、水的电解实验•【实验结论】•①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发生了分解反应,生成氢气和氧气;•②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在反应前后,参与反应的元素种类没有变化);•③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2H2O通电2H2+O22、水的电解实验•【注意事项】•①通电时,必须使用直流电。•②预先在水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溶液或稀硫酸可以增强水的导电性。•③负极产生的是氢气,正极产生的是氧气。3、水的性质•纯净的水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的液体。在101kPa时,水的凝固点是0℃,沸点是100℃,4℃时密度最大,为1g/mL。•4℃时密度最大——反常膨胀•吸收大量热量的功能-调节气温,节约能源•极强的溶解和分散其他物质的能力-配制溶液(均一、稳定)3、水的性质•在液体中形成的不均一、不稳定的混合物称为浊液。•悬浊液:由固体小颗粒分散到液体里形成的混合物叫做悬浊液。•例如钡餐(硫酸钡的悬浊液)、粉刷墙壁用的涂料、黄河水都是悬浊液。•乳浊液:由小液滴分散到液体里形成的混合物叫做乳浊液。•例如在农业上,一般把不溶于水的液体农药配制成乳浊液。•悬浊液和乳浊液都不具备均一、稳定的特征。3、水的性质•有些物质可以与水发生反应,生成新的物质。例如,把二氧化碳通入水中,会有少量碳酸生成。CO₂+H₂O===H₂CO₃•在碳酸饮料的制取过程中,就是把二氧化碳气体压入饮料中制成汽水,其中一部分二氧化碳和水发生反应。H2CO3==H2O+CO2↑4、生石灰、硫酸铜粉末跟水反应•生石灰(氧化钙,calciumoxide)与水剧烈反应,生成氢氧化钙(熟石灰,calciumhydroxide);•CaO+H2O=Ca(OH)2•将二氧化碳吹入氢氧化钙水溶液中,生成白色沉淀物碳酸钙(calciumcarbonate),这是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原因;•CO2+Ca(OH)2═CaCO3↓+H2O•白色硫酸铜粉末一遇水变为蓝色,生成五水合硫酸铜。•CuSO4+5H2O=CuSO4·5H2O•含有结晶水的晶体成为结晶水合物,是一种纯净物;•不带结晶水的白色硫酸铜粉末,称为无水硫酸铜,也是纯净物。练习1、水有下述性质:①水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的透明液体;②水通电会有氢气、氧气放出;③加热至100℃水会变成水蒸气;④一些氧化物能溶于水生成酸或碱等物质;其中属于水的化学性质的是__________(用编号填写)②④2、H2O,其相对分子质量是______;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18,88.9%3、某广告语“本饮料是纯天然产品,绝对不含化学物质”是错误的,因为________饮料中的所有物质(如水等)都是化学物质二、溶液•1、物质的溶解性•2、溶液•3、不饱和溶液与饱和溶液•4、溶解度(solubility)•5、结晶&晶体•6、溶质质量分数•7、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1、物质的溶解性•物质的溶解性是指一种物质(溶质)在另一种物质(溶剂)里的溶解能力。•与物质本身(溶质)和溶剂的性质、溶剂的温度等有关。•不同物质在相同条件下溶解情况不同。•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条件、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也不同。•物质的溶解性受温度影响,大部分固体物质的溶解性随温度升高而增大。2、溶液•一种或几种物质(溶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溶剂)里,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基本特征:–均一性——指溶液中各部分的浓度和性质都相同。–稳定性——外界条件不变(温度、压强不改变,溶剂不蒸发)时,溶质、溶剂不分层,也不会析出固体。•溶液由两部分组成——溶剂和溶质。–溶剂的定义: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叫做溶剂。–溶质的定义:被溶解的物质叫做溶质。2、溶液•常见的溶剂有水、酒精、汽油。•溶质可以有一种或多种,但溶剂只能有一种。•溶质和溶剂在被分散前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溶液、溶质、溶剂的质量关系:–溶液的质量=溶质的质量+溶剂的质量–溶液的体积≠溶质的体积+溶剂的体积3、不饱和溶液与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向一定量溶剂里加入某种溶质,当溶质不能继续溶解时,所得到的溶液叫做饱和溶液;•还能继续溶解溶质的溶液,叫做不饱和溶液。•判断溶液是否饱和的方法:继续加入该种溶质,如果该物质的质量减少,那么溶液是不饱和溶液;如果该物质的质量不变,那么溶液是饱和溶液。–由于水可以和酒精以任意比例互溶,所以水和酒精不可以形成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与饱和溶液的转化不饱和溶液降温、恒温蒸发溶剂、加溶质饱和溶液升温、加溶剂特别说明:•①氢氧化钙和气体的溶解度随着温度升高而降低。所以若把氢氧化钙和气体的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在改变温度时要升高温度。•②最可靠的方法是蒸发溶剂、加溶质、加溶剂。•③若想把氢氧化钙的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可以通入适量的二氧化碳并过滤。•④若想把氢氧化钙的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也可以加入CaO并冷却。•⑤氢氧化钙不是晶体,从氢氧化钙溶液也不会析出晶体,所以只能称作“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不饱和溶液降温、恒温蒸发溶剂、加溶质饱和溶液升温、加溶剂3、不饱和溶液与饱和溶液•浓、稀溶液与饱和、不饱和溶液之间的关系:•①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不一定是稀溶液。•②在一定温度时,同一种溶质的饱和溶液要比它的不饱和溶液浓。3、不饱和溶液与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和溶质相同的条件下,100g的饱和溶液和200g的饱和溶液,二者都蒸发10g水,析出晶体的质量相等。•在60℃和溶质相同的条件下,把100g的饱和溶液和200g的饱和溶液降低到20℃,若前者析出晶体的质量为M,后者析出晶体的质量为N,那么N=2M。4、溶解度(solubility)•化学上用溶解度(solubility)来表示物质的溶解性。溶解度是指在一定温度下,某固体物质在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符号:S,单位:g/100g水。•室温20℃下,溶解度在10g/100g水以上的物质叫易溶物质;•溶解度在1到10g/100g水的物质叫可溶物质;•溶解度在0.01到1g/100g水的物质叫微溶物质;•溶解度小于0.01g/100g水的物质叫难溶物质,习惯上把难溶物质叫“不溶”物质,其实不溶物质是没有的。•溶解是绝对的,不溶解是相对的。4、溶解度(solubility)•四要素:•温度——必须指明具体的温度,溶解性才有意义。•溶剂的质量是100g。•固体在溶解溶液中,必须达到饱和状态。•溶解度的单位通常是g/100g水。•溶解度=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饱和溶液中溶剂质量*1004、溶解度(solubility)m(溶质)/m(溶剂)=S(溶解度)/100gS=m(溶质)×100基本公式(饱和状态)m(溶剂)m(溶质)/m(溶剂)=S/S+1004、溶解度(solubility)•影响固体溶解度的因素:(内因)溶质性质、溶剂性质;(外因)温度。•一般来说,温度越高,固体的溶解度越大。如硝酸钾等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较大。还有一些物质如氯化钠等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较小;但少数物质如氢氧化钙、气体物质在水中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气体溶解度不仅要标明温度,还要标明压强。•气体溶解度也可用1体积水中溶解气体体积的最大量来表示。5、结晶&晶体•物质从溶液中析出•这种具有规则几何形状的固体叫晶体,形成晶体的过程叫结晶。•得到晶体的方法:蒸发溶剂(受温度影响小)、冷却热饱和溶液(受温度影响比较大)。•并不是所有的固体都能形成晶体。如面粉为非晶体。•在溶液中析出形成晶体时,会结合一定数目的水分子,形成结晶水合物。6、溶质质量分数•溶质质量分数越大,溶液中溶质相对含量越大,溶液浓度越大。•氯化钠溶液的质量分数为16%,“16%”的意义:每100份质量的氯化钠溶液中含16份质量的氯化钠。%100%100溶剂质量溶质质量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100g100ss分数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7、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用固体配制溶液•仪器:天平、药匙、量筒、胶头滴管、烧杯、玻璃棒。•步骤:计算、称量、溶解、装瓶贴标签。•用浓溶液稀释•仪器:量筒、胶头滴管、烧杯、玻璃棒。•步骤:计算、量取、稀释、装瓶贴标签。•标签一般包括药品的名称(化学式)和浓度。7、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注意事项•①如果用固体配制溶液时,固体带有结晶水(例如硫酸铜晶体),那么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会偏小。•②量取液体时,如果仰视读数,量取的液体会偏少;如果俯视读数,量取的液体会偏多。•③用固体配制溶液时,天平未配平、物码颠倒等情况会影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7、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溶液的稀释计算•稀释的方法:加入溶剂或加入低浓度溶液。•依据:稀释前后溶液中的溶质的质量不变。•溶液的混合计算•依据:混合前各溶液溶质的质量之和,等于混合后溶液中溶质的总质量。1、可证明一瓶硝酸钾溶液是饱和溶液的方法是()A.蒸发掉1g水,有少量固体析出B.降低温度,有少量固体析出C.加入少量硝酸钾固体,固体不再溶解D.加入少量水,没有固体析出2、能证实A物质的溶液是20℃时的饱和溶液的事实是A.降温到10℃有A晶体析出B.蒸发掉10克水,有A晶体析出C.加热到30℃时,再加A物质能继续溶解D.20℃时,向上述溶液中加入少量A晶体,溶液质量不变练习3、某硫酸溶液100g,刚好跟13g锌完全反应,求这种硫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解:设这种硫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X。Zn+H2SO4==ZnSO4+H2↑659813gX659813gXX=19.6g19.6g100g答:这种硫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19.6℅。=×100℅=19.6℅三、溶液的酸碱性•1、酸碱指示剂•2、溶液的酸碱性1、酸碱指示剂•能跟酸或碱的溶液起作用而显示不同颜色的物质叫做酸碱指示剂。•常见的酸碱指示剂有紫色石蕊溶液、无色酚酞溶液、pH试纸。•比较溶液酸碱性强弱,可选用pH试纸。•紫色石蕊溶液遇酸溶液(含H+的溶液)变红,遇碱溶液(含OH-的溶液)变蓝,在中性溶液中呈紫色。•无色酚酞溶液遇酸溶液不变色,在中性溶液中不变色,遇碱溶液变红。2、溶液的酸碱性•pH=7的溶液是中性溶液;•pH7的溶液是碱性溶液,pH越大,碱性越强;•pH7的溶液是酸性溶液,pH越小,酸性越强。•常见的酸:硝酸、硫酸、盐酸、醋酸;•常见的碱: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氨水。•并非所有的盐溶液都是中性的•水溶液呈酸性的物质:氯化铵、硫酸铜、氯化铁。•水溶液呈碱性的物质:碳酸钠(纯碱、苏打)、碳酸氢钠。1、某无色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则该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A.蓝色B.红色C.紫色D.无色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能使酸碱指示剂变红的溶液一定是酸性溶液B.在石灰水中加入紫色石蕊试液,石灰水变蓝色C.将酚酞试液加到纯碱溶液中,酚酞试液不变色D.人们通常把pH小于5.6的雨水称为酸雨BD练习3、我
本文标题:沪教版(上海)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三章-走进溶液世界-复习课件(共40张PPT)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98834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