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 第13章-农田鼠害的发生与防治技术
第13章农田鼠害的发生与防治技术主讲:刘金艳鼠类的生物学特性•一、鼠类的食性•食物的种类:植食性和肉食性两类。决定鼠类食性的因素:(1)遗传本能(2)食物来源(3)鼠类的喜食性二、鼠的活动规律1、活动强度:3个月到2~3年内活动能力最强,出生后3周内的幼鼠和3年以上老鼠弱。2、活动高峰期:分为日出型、夜出型、日夜活动型。三、鼠类的洞穴洞穴是鼠类隐藏身体逃避敌害之处,也是贮粮、越冬、休息和繁殖的场所。通常由洞口、窝穴、仓库、厕所、盲道等部分组成。称为洞系。四、栖息环境按栖息场所分为野栖和家栖按生活习性和栖居方式分为树栖、地栖、半水栖。五、越冬和蜇眠主要越冬形式有:冬眠、贮粮、迁移和改变习性。六、迁移分为季节性迁移和扩散性迁移。褐家鼠小家鼠黄毛鼠农田害鼠的常见种类黄胸鼠板齿鼠农田鼠害概述•一、鼠类的危害•鼠类对工农业生产剂日常生活具有极大危害,而且是传染病的传播媒介。•鼠类危害的表现•(1)盗食作物种子和籽食(FAO估计,每年造成的损失相当于全部作物产值的20%,中国相当于进口粮食的数量)•(2)开挖洞穴,破坏农田•(3)取食草根和作物根、破坏牧场和水土保持•(4)传染疾病,破坏人们身心健康•二、农田鼠害防治现状鼠类的危害•危害农业•危害林业•危害牧业•危害水利业•传播人畜疾病鼠类对农业生产的危害害鼠对农业的危害虫害+病害+杂草对农业危害的总和鼠类对林果业的危害鼠类对人居生活的危害鼠疫、出血热等200多种病原57种使人致病害鼠比蟑螂等威胁更为严重鼠传流行性疾病及预防鼠种名称涉及疾病数鼠种名称涉及疾病数小家鼠黑家鼠松鼠大沙鼠莫氏田鼠蒙古旱獭灰仓鼠根田鼠草原黄鼠黑线仓鼠五趾跳鼠黄胸鼠布氏田鼠东方田鼠2419141312101010987642褐家鼠黑线姬鼠麝鼠长尾黄鼠红尾沙鼠子午沙鼠花鼠普通仓鼠大仓鼠板齿鼠黄毛鼠大足鼠长爪沙鼠高原鼢鼠22l714121110109875431我国鼠疫与出血热病死人数变化图1755357243528414082172100524010500100015002000250030001950-19591960-19691970-19791980-19891990-1993死亡人数鼠疫出血热第一节农田鼠害的种类及习性•一、鼠类的形态特征、•鼠类属脊索动物门、脊椎动物亚门、哺乳纲、啮齿目,是陆生哺乳动物中种属最多的一类小型或中型的世界性广布兽类。植物保护上所说的害鼠,泛指啮齿目和兔形目中的所有有害动物。危害农作物的常见鼠类多属于鼠科。•我国共有啮齿目动物13科63属180种,重要的种类大约有40多种;另外有兔形目2科2属24种•鼠类体形较小,全身披毛,体躯可分为头、颈、躯干、四肢和尾5个部分。头骨的构造是分类的重要依据。•啮齿目:上下颌上各长有一对非常强大的门齿,其形状呈锄状,并且终生不断生长(啮咬食物、打穴穿洞)。•兔形目:长有前后两对上门齿,后一对很小,隐于前一对门齿的后方,又称为重齿类二、农田害鼠的生活习性•栖息环境•洞穴结构•食性•越冬习性•繁殖三、外界因素对农田害鼠的影响•传染病的影响•天敌的影响•农业生产措施的影响•环境因素的影响啮齿动物的外形多样性仓鼠花鼠第三节农田害鼠的调查及预测预报•一、农田害鼠发生规律•华北地区:大仓鼠、黑线姬鼠、黑线仓鼠•长江中下游平原:大家鼠、黑线姬鼠•珠江三角洲:黄毛鼠、小家鼠•二、农田害鼠调查方法•三、农田害鼠发生的预测预报第二节农田鼠害的防治方法农田鼠害防治必须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物保护方针。预防为主,即在鼠害发生之前,采取措施避免或减轻鼠害的发生。综合防治,就是要把鼠害防治视为系统工程,要从农田生态系统的整体观点出发,综合考虑各种防治方法,达到较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为目的。一、农田鼠害的基本防治策略(一)掌握鼠情,制定灭鼠方案(二)统一行动,大面积连片防治(三)采取配套措施,保持鼠害在低密度水平上(四)以生态灭鼠为基础,化学药物毒鼠为重点,统一行动,做好防治工作。鼠类的防治策略••1、农业措施。农业措施主要是通过耕作等方法,创造不利于害鼠发生和生存的环境,达到防鼠减灾的目的,具有良好的生态效应和经济效应。(1)科学调整作物布局,连片种植,可减少食源,并且有利于统一防治。(2)彻底清除田间、地头、渠旁杂草杂物,消灭荒地,以便发现破坏;堵塞鼠洞,减少害鼠栖息藏身之处。(3)采取深翻耕和精耕细作,消灭害鼠,提高作物抗鼠能力,一般减少损失5%-10%,旱地作用尤为明显。(4)灌水灭鼠。旱地在雨季集雨灌洞,水浇地保证冬;春、夏灌,可降低本田害鼠数量的30%-60%。••2、化学防治。化学防治必须坚持经济,安全,高效的原则。(1)投毒时期:针对优势种群;在麦油作物返青、春播作物面积大、害鼠繁殖危害上升的早春,进行第1次防治。第2次一般在9月中旬和10月上旬,此期秋收秋播正在进行,害鼠数量大,活动频繁,利于防治和减灾保苗。(2)选择适宜饵料及药剂:饵料一般选择小麦、玉米及水果类(苹果、梨等),而药剂则应选择高效、无二次中毒的0.5%的溴敌隆,7.5%的杀鼠迷及80%的敌鼠钠盐,效果均好。(3)操作:一般采用湿润拌药或浸泡饵料,药、饵比例溴敌隆为0.005%,杀鼠迷水剂为0.037%;敌鼠钠盐0.02%。准备好后,统一行动,每667m2撒150-200g,由四埂向地中心0-4m的范围内每隔5-6m放一小堆(10g左右)或将毒饵置于鼠洞内,每洞20g,然后封洞口,效果均很好。••3、物理捕鼠。杀灭鼠类有采用鼠夹、鼠笼、粘鼠胶等器械杀灭方法。用鼠夹、鼠笼、捕鼠是一种有效的方法,但是比毒饵灭鼠更费力,更需要专业技术,只适合用于小面积(如家庭)捕杀少数残存鼠或不适合使用灭鼠剂的场所。器械灭鼠的效果取决于捕鼠器的摆放位置、诱饵的引诱力以及捕鼠器的数量和使用人员的技术等因素。(1)在鼠洞边放置并固定鼠夹,上放毒饵,在乏食季节效果非常好。(2)下扎签:根据当天鼠洞口的新土,确定老鼠拱食方向,然后在其前进方向上浅插9根尖竹签,分三排,每排3根,相距10-l5cm,竹签上方将一方形重物用木棍轻微支撑好,重物与被食作物相连接。一旦害鼠取食作物,重物下落,老鼠即被刺中。此法防治东方田鼠,几乎百发百中。二、农田鼠害的防治方法•包括防鼠、灭鼠、综合治理三大类•(一)防鼠方法(生态控制)•1、断绝鼠粮•2、防鼠建筑•3、改变鼠类生存环境(二)灭鼠方法•包括物理灭鼠、化学灭鼠、生物灭鼠•1、物理灭鼠•是利用力学平衡原理和杠杆原理制成的器械灭鼠方法。•期特点是便于操作,灭鼠效果明显,对人畜安全。但在大面积灭鼠中功效低。•器械种类:夹类、笼类、压板类、刺杀类、套扣类、水淹类、黏胶类、电子描鼠器鼠夹鼠笼压鼠扣鼠吊鼠套鼠铡物理防治-超声波驱鼠器2、化学灭鼠•化学防治是措用有毒的药物防治害鼠,包括杀鼠剂,驱避剂、绝育剂等的使用。在目前鼠害防治工作中,化学防治是综合防治的主要手段,尤其用杀鼠剂制成毒饵;广泛用于防治家栖和野栖鼠类。•优点:见效快,效果好,使用方便,效益高等。当大面积、大量发生害鼠时,只有化学防治才能解决问题。•缺点:杀鼠剂使用不当,不仅对人、畜及有益动物会造成毒害,而且影响防治效果,甚至污染环境。•因此,在化学防治工作中必须讲究防治策略,进行科学用药。实施有关安全用药的方针政策,才能保证防治效果和避免事故的发生。•选择灭鼠剂的原则:毒力适中、配制毒饵方便安全简单、二次中毒危险小、对植物没有内吸毒性、有特效解毒剂和治疗方法、药源广价格低廉。•饵料选择:鼠喜食、成本低•警戒色•添加剂:粘着剂、引诱剂、防腐剂、稀释剂杀鼠剂•(一)杀鼠剂的分类及作用机理•1、按杀鼠剂的成分及来源,可分为无机杀鼠剂,如亚砷酸、碳酸钡、硫酸亚铊、磷化锌等;植物性杀鼠剂,如红海葱、番本鳖(马前子〕、山管兰、闹羊花等;微生物及其毒素杀鼠剂,如达尼契氏菌、C型肉毒梭菌毒素等;有机合成杀鼠剂(或称化学杀鼠剂),如敌鼠、大隆、毒鼠磷等。2、按杀鼠剂的作用速度•急性杀鼠剂(acuterodenticides):作用快速、潜伏期短,1-2天甚至几个小时内即可引起中毒死亡。但鼠类容易警觉,而且对人畜有毒,且无特效解毒剂。(磷化锌、敌溴灵等)•慢性杀鼠剂(chronicrodenticides):抗凝血杀鼠剂。需多次取食,累积中毒才能死亡,不易引起鼠类警觉,而且剂量少对人畜相对安全。主要有敌鼠钠盐、杀鼠脒、杀鼠灵、溴敌隆、大隆、氯敌鼠。•急性药在农田可使用甘氟和肉毒素。禁止使用1081(氟乙酰胺)、1080(氟乙酸纳)、424(毒鼠强、没鼠命)、毒鼠硅。3、按杀鼠剂的毒杀作用机制进行分类•根据目前所知按杀鼠剂的主要作用靶位,大致可分为抗凝血剂、神经毒剂、呼吸毒剂、化学绝育剂等。抗凝血剂•主要有二个作用:-是降低血液的凝固能力,二是损害毛细血管,使管壁渗透能力增加。中毒鼠不断出血,不能凝血,结果死于大出血。神经毒剂•其作用机制主要是对胆酯酶的抑制作用,以致乙酞胆碱的积累干扰神经传导,导致动物中毒死亡。•C型肉毒梭菌毒素可能是另一类型的神经毒剂,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突触部位及神经末梢,抑制已酰胆碱的释放,阻塞突触神经传导,中毒鼠不表现兴奋,而是神经萎靡,肌肉麻痹,全身瘫痪,最后窒息而死。常见杀鼠剂种类一、速效灭鼠药磷化锌(Zn3P2)灰黑色粉末,具有蒜臭味。适口性好,对环境植物无污染,但易导致二次中毒现象。毒鼠磷白色晶体粉末,无臭易溶于氯化碳溶剂。甘氟70-80%的1,3-二氯丙醇和20-30%的1-氯-3-氟丙醇的混合物。二、缓效药敌鼠双苯酮钠盐,无味的蛋黄色粉末,可溶于酒精和丙酮,主要破坏凝血酶原。杀鼠迷(立克命)无味黄白色结晶粉末,可溶于酒精和丙酮。溴敌隆大隆杀它仗抗凝血剂药物•第一代抗凝血剂敌鼠钠盐和氯敌鼠•第二代抗凝血剂溴敌隆、大隆、杀它仗C型肉毒梭菌毒素•具有高效低毒、低残留、无二次中毒等特点。在世界处于先进水平。采用现代生物工程技术自行研制生产的C型肉毒梭菌神经麻痹毒蛋白。平均灭效在95%以上,该毒素具有毒力强、靶谱广、鼠类适口性好,人畜相对安全、无污染环境,无二次中毒等特点。是当前理想的高效安全、无残留、亚急性生物杀鼠剂该技术为国内首创,居国际领先水平。其特点为:①高效性。②低毒、低残留。③无二次中毒,不伤害鼠类天敌,不污染环境。④技术含量高,产品质量稳定。•毒饵的配制方法•毒饵类型:颗粒(谷物)毒饵、蔬菜毒饵、蜡块毒饵、毒水•毒饵成分杀鼠剂载体引诱剂警戒色•1.粘附法•2.浸泡法•3.湿润法•4.混合法毒饵投放方法与投放量•1,堆投每堆1-2g•2,条投每延长米1-2g•3,洞口投饵•4,毒饵盒毒饵的使用•农田使用毒饵可分为两大类型:一是突击性防治,二是长期性防治。前者的防治对象、防治时间及施药环境等变化较大,使用技术比较复杂,害鼠密度高,毒饵的消耗量也较大;后者比较单纯,鼠密度低,毒饵用量相对较少。两者均要求将毒饵投放到害鼠的活动场所,使害鼠能充分摄食毒饵,才能达到好的防治效果。•1.突击性防治。鼠密度超过防治指标,需进行大面积的害鼠防治。当毒饵配制好以后,如何投放毒饵,也是关系到农田鼠害防治成败的重要一环。•毒饵投放场所:要求将毒饵投放在害鼠栖息洁动范围之内,经常出没的地方,使害鼠能吃到毒饵。根据各种害鼠的生活习性及生活环境进行投放毒饵。•毒饵投放的方法:毒饵投放量是很据田间鼠种及其密度,以及药剂种类而确定的。如为大中型鼠,密度高时,投放毒饵量要多些,以小型鼠力主,密度较低时,则毒饵投量可少些。一般急性药投饵量为750-1500g/ha;慢性药投饵量,高密度区为3750-4500g/ha,一般密度区为2250-3000g/ha,低密度区为1500-2250g/ha。无论急性或慢性药剂,在田间大面积防治往往采用一次性饱和投饵,并按一定距离设点投放毒饵。如“满天星”、‘“棋盘式”、“五边法”、“封闭式”等设饵点方法进行投饵。饵点之间距离及每个饵点投饵数量与每次总用饵量、投饵方法等育关。•所谓饱和式投饵法,就是将单位面积总投饵量分为若干次投撤。通常第一次投饵量占总量的1/2,间隔不超
本文标题:第13章-农田鼠害的发生与防治技术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00261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