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生产现场质量管理培训教材
1生产现场质量管理培训教材编制:恽松鹤二0一0年八月2第一章:生产现场质量管理概念第一节,生产现场质量管理的基本概念一:生产现场质量管理及其特点。生产现场质量管理是指生产第一线的质量管理,它贯穿生产品质量形成过程的制造阶段,以企业各职能部门的工作质量和操作工人的操作质量为保证条件,以实现产品的符合性质量为目标,最终达到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益,满足用户需要的目的。生产现场质量管理具体有以下特点:1.生产现场质量管理以生产现场为活动场所;(1)直接生产车间,其任务:直接改变材料〈毛坯或半成品〉的形状,尺寸和性能直至装配成产品。(2)间接生产车间,其任务:为直接生产车间服务为其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它负责制造工装工具为生产用设备提供维修,供应能源等。2.生产现场质量管理是制造过程质量管理的重要环节;产品质量形成过程是由设计过程,制造过程和使用过程三方面组成。生产现场质量管理就是通过制造过程实现设计过程提出的要求。即实现产品的符合性质量,为使用过程奠定基础,制造过程质量管理的内涵要比生产现场质量管理广泛(例如,外协作,外购的质量管理也属于制造过程的质量管理范畴,但它不能列为现场质量管理)但生产现场质量管理却是制造过程质量管理的重要环节。3.生产现场质量管理是一种管理活动;生产过程是通过技术性活动和管理性活动实现,而生产现场质量管理就是一种管理体制性活动,生产现场实现对产品实物质量的管理。4.围绕生产现场,提高职能部门的工作质量和操作工人的操作质量是生产现场质量管理的中心任务;各职能部门要围绕现场提供必要生产条件和良好服务实现综合治理操作工人要掌握标准正确操作实现“自我控制”5.生产现场质量管理的职能是控制,保证和改进产品实物质量;6.生产现场质量管理的目标是实现产品的符合性质量;产品质量就是产品的适用性,综合体现在设计制造和使用质量,其根本来说它主要决定于设计质量水平,而制造质量则反映了所生产的产品符合设计要求的程度,也就是符合性质量。实现生产质量管理的目标,实现产品的符合性质量,正是达到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消耗,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满足用户需要这一最终目的的重要途经。二:生产现场质量管理的职能和基本环节。1.生产现场质量管理的职能:在于(1)控制(2)保证(3)改进产品实物质量。通过控制使工序质量经常处于稳定状态,利用防检结合的手段保证出厂产品质量,并通过质量改进活动,提高改进活动,担高产品质量水平。2.现场质量管理基本环节:(1)通过组织有关职能部门和操作者控制现场中所有可能造成产品质量波动的因素〈即,人,机,料,法,环五大因素简称4MIE因素〉即控制因素保证“结果”〈产品质量〉(2)按规定周期检测“结果”的数据即检测“结果”调整“因素”。运用图表反映工序因素是否处于正常和稳定状态,一旦出现异常采取调整措施,确保工序稳定。(1)(2)两个环节合称工序质量控制,通过它实现现场质量管理的控制职能。(3)通过操作都三自一控和专职首检,巡检,完工检手段。达到质量把关,即检验保证3质量实现现场质量管理的保证职能以上(1)(2)(3)环节属质量的“维持”(4)实现生产现场质量管理的改进职能对生产现场发生的经常性缺陷进行有目标,有计划的质量改进活动,使产品质量水平得到突破性的提高,在新的基础上再进行“维持”使工序在稳定中有提高,在提高基础上求稳定。现场质量管理的职能示意图“控制因素保证结果”检测“结果”调整因素通过检测,保证质量突破现状提高水平三.推行生产现场质量管理的重要性;1.提高实物质量的需要,全面质量管理工作是否产生实效,首先要看产品质量是否有了真正提高而现场质量管理正是直接为这个目的服务的,搞好现场质量管理才能保证稳定地生产优质产品。2.形成产品质量的关键环节产品质量是设计,制度,使用质量的综合体现,但设计质量是必须通过制造质量才能实现,制造过程中获得信息由设计部门反馈,又可推动产品设计和工艺设计的改进,进一步提高设计质量,而用使质量则是设计质量、制造质量的验证,在设计先进合理的前提下产品质量基本上是由制造质量决定的,而现场质量是制造质量的重要环节,所以要提高产品质量必须从现场管理入手。3.有利于解决质量的主要矛盾;我国产品质量差原因是技术水平底和管理落后,而主要矛盾是管理的问题,现场质量管理主要是从管理技术角度介决质量问题,因此推行现场管理,就能在质量的主要矛盾上得到突破。4.现场是企业活动的重心;生产现场是企业生产力诸因素的结合点,各项管理的落脚点和服务对象,绝大多数职工集中在生产现场,生产过程中产品质量问题又多数在现场中暴露,因此生产现场是企业的重心,生产现场质量管理搞好了,才能保证企业建立起正常的生产秩序。5.深化工艺管理的需要工艺管理是保证产品质量的技术基础,只有将工艺管理与现场质量管理密切结合,才能做到工艺参数优化,工艺管理深化,工艺文件细化,工艺研究方法科学化和工艺组织体系化,从而大大提高工艺管理的科学水平。总之推行现场质量管理应是企业推行全面质量管理的重点。生产现场质量管理职能工序质量控制质量保证控制职能“维持”质量改进保证职能改进职能“突破”4第二节生产现场质量管理与工艺管理产品质量问题至今是工业企业的一个突出的主要问题,而工艺管理薄弱工艺纪律松弛又是造成质量问题的主要方面。为了使工艺管理在原有的水平上使其内容发展使其科学化,进一步完善工艺文件,建立健全全面控制产品的管理体系,促使工艺管理在现代化的基础上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当前企业内部必须首先处理好工艺管理与生产现场质量管理的关系,区别两者个性和共性,以及内在联系和相互依存关系,解决好“两层皮”现象,要使两者密切结合融为一体,使工艺管理工作得到改进和发展全面质量管理工作落到实处,抓出实效,促使企业产品质量得到稳定和提高。一.工艺管理的职能工艺管理的职能在于保证工艺技术在生产实践中加以贯彻,实施,其主要工作包括:1.审查设计的工艺性;2.正确选择毛坯,设备;3.制订工艺方案,编制工艺规程;4.设计制造或采购质量可靠结构合理,使用方便的工艺装备;5.制订工艺定价〈包括工时和材料消耗定价〉;6.提供一整套齐全,正确,统一,清晰的工艺文件;7.制订全套的检验文件;8.工艺试验和工艺、工装验证工作。以上8点均系生产技术准备,其目的为生产产品提供必要的物质技术和管理条件。但任何先进的技术都要通过管理工作的保证才能得以实施。为建立正常的工艺秩序还要建立一套工艺管理制度,工艺责任制,工艺纪律,工艺文件编制,修改,发放,更换的管理制度。二.工艺管理与生产现场质量管理的关系(一)工艺管理与生产现场质量管理的共性1.目的相同,共同目的都是使企业生产达到保证和提高产品质量的要求,实现企业总的质量目标方针。2.功能相同,两者均为产品制造过程的重要环节,都为在制造过程中实现产品的符合性质量而各自发挥其功能。3.属性相同,两者具有管理的基本属性,根据各自不同角度和重点组织企业内部有关部门和有关人员实现管理职能把各项工作引向共同目标的一种管理行为。两种管理有它以上三方面共性,但不能相互替代,有其各自的个性。(二)工艺管理和生产现场质量管理体制的个性1.任务不同。工艺工作主要解决怎样加工制造才能达到产品质量要求的问题,具体体现在所编制的工艺文件上。现场质量管理体制订要解决如何控制因素,保证质量,一旦出现异常波动如何立即发现并提出解决措施的问题。2.管理范畴不同工艺管理的基础是专业技术,通过采取技术措施保证实现产品的符合性质量,同时采取管理措施,以便建立正常的工艺秩序。、工艺管理属于技术管理的范畴现场质量管理,主要是从管理技术的角度,利用各种控制,改进的手段来保证产品质量它属于质量管理体制的范畴。以上可看出工艺管理体制是基础,现场管理是保证,两者范畴不同,但并不对立,而是5相辅相成,互为补充,相互依赖。3.作用不同工艺工作作用是为保证制造质量,提供必要的物资,技术,和管理属生产前技术准备工作现场质量管理主要通过系统地采取控制手段,使“计划”(设计与工艺)的意图付诸的一系列活动。4.范围的广泛程度不同工艺工作不仅指导加工操作,技术经验,安全生产,而且是企业进行计划调度生产、生产准备、文明生产等的技术依据它涉及的范围较广生产现场质量管理,它主要围绕质量这个中心来组织各部门开展工作。5.组织体制不同传统工艺管理基本上是企业工艺部门单独负责实施的,实践证明单独一个部门搞是搞不好的。生产现场质量管理按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理论,方法,主张组织各有关部门发挥各自的质量职能,在企业内形成多层次广泛联系,上下贯穿,横向协调的体系,这个体系在企业内部各司其职,实现综合治理,才能从组织上保证工艺的全面贯彻和落实,因此现场质量管理弥补了传统工艺管理不足,还带动促进各项专业管理水平的提高。6.文件的责任者不同工艺技术文件,责任基本上要由工艺部门独自承担。而现场质量管理中,所要求编制一整套工序控制文件是根椐工艺部门编制的工序质量分析表的要求由工艺部门及其他各有关部门分别编制,这些文件的正确性则由各有关部门负责。第三节班组长和操作工人在现场质量管理中的职责一.班组长的质量职责;1.班组长对其生产制造的产品(半成品或部件)的质量有直接的责任,并保证不合格的产品(半成品或零部件)不出班组。2.要认真学习有关质量工作的方针政策及车间的各项规章制度并在班组认真贯彻落实。3.贯彻工艺规程,严格工艺纪律,认真做好各项原始记录,要使全体职工精心操作,减少或杜绝不合格品,对已出现的不合格品要做好分类记录,及评审处置。4.要按规定的要求做好质量控制点的各项工作,发现异常要及明排除或反馈情况,并请有关人员部门解决。5.在班组内实行“三检制”要积极组织并带头参加质量管理小组活动,若是班组型“QC”小组要把“QC”小组活动与班组建设结合起来,班组还应开展其他形式的质量管理活动6.发生质量问题,要对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和采取必要措施,要按PDCA循环工作方法,不断改进工作质量提高产品质量。7.经常对本班组的职工进行质量管理基本知识的教育,以提高全体人员的质量意识,班组长要掌握全面质量管理的思想,理论和简单方法。8.树立“下道工序就是用户”的思想,经常访问用户不断提高产品质量。9.班组长要掌握和了解本班组各岗位的质量要求。二.操作工人的质量职责1.操作工人应做到严格按工艺操作,按作业指导书操作,遵守工艺纪律,按图纸加工,6按标准生产(按制度办事)。2.要掌握全面质量管理体制的基本知识及工作方法,掌握质量改进的工作方法和简单统计工具。3.操作工人要掌握本岗位的质量要求和检测方法。4.了解影响质量五大因素中的主导因素,并按规定进行控制5.控制图表要数据正确,真实可靠清楚整洁。6.要主动呈报和隔离废次品,保证不合格品不出厂,不转工序。7.要做好上下工序的质量信息反馈工作,发现问题及时上报。8.积极参加“QC”小组活动,完成“QC”小组分配的任务,积极提合理化建议,不断提高本工序的产品质量。9.在处理生产数量和产品质量的问题上要坚持“质量第一”的方针,坚决按质量否决权的要求做好各项质量工作。第二章质量控制点一个工业产品或一个零件总是有许多项的质量特性要求,这些质量特性的重要程度或对产品使用的影响程度并不是完全相同的,因而对一个产品或一个零件许多重要程度不同的质量特性,采取同样的管理措施是没有必要的,也不经济的,甚至是不可能的。质量控制点的概念:就是根据对重要的质量特性需要进行重点质量控制和管理的要求而逐步形成的,它是质量管理中“关键的少数,次要的多数”这一基本原理的具体体现。第一节,质量控制点的概念1.质量控制点的设置(1)确定质量管理点的对象;①这道工序加工出来的产品②零件的某一项特性值③一道工序的关键特性④主要工艺条件确定质量控制点对象这项工作主要在产品研制设计阶段进行的即质量特性分级和缺陷严重性分类由研制设计部门负责(2)质量特性重要性分级①关键特性:指该特性如失效或损坏可能导致危及人身安全或产品无法执行规定的任务。②重要特性:指该特性如果失效或损坏,可能迅速导致或显著影响最终产品不能完成要求使命。③一般特性:指单元件中除关
本文标题:生产现场质量管理培训教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02399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