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第十二章--一国两制武汉理工大学-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概论-毛概
第十二章祖国完全统一的构想一、本章教学目的•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认清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学习我们党关于实现祖国统一的基本立场、战略策略和方针政策;了解我们党和人民对解决台湾问题的坚定信念和决心,把握建国50多年来我们党和政府对台方针政策经历了“解放台湾”到“和平统一”的两个重要历史过程;把握“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形成确立过程、基本内容和重要意义,了解“一国两制”科学构想在香港、澳门的成功实践及其对解决台湾问题的重大推动作用;了解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极端重要性,学习掌握“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在新形势下的坚持和发展。二、本章内容结构安排•第一节,主要阐述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第二节,主要阐述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解决台湾问题上从武力解放到和平解放的转变;•第三节,着重阐述“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第四节,主要阐述新形势下“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重要发展。本章既有对历史的总结,对现实的审视,又有对未来的展望,遵循了从历史到现实、从理论到实践的逻辑,使四节的内容有机联系在一起。第一节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反对分裂,坚持统一,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的光荣传统。我国各族人民历来关心祖国的前途和命运,为捍卫民族的尊严和国家的统一进行了英勇的斗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和人民为解决香港、澳门和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进行了不懈的努力。一、维护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传统•爱国主义是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是一个国家民族意识和民族觉悟的集中反映。中华民族富有爱国主义光荣传统。爱国主义是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推动我国社会历史前进的巨大力量,是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二、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任务之一•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新时期中国共产党肩负的三大历史任务之一。三、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国人民不可动摇的坚强的意志•1、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所有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的心愿。•2、中国共产党在实现祖国统一的问题上的立场是坚定不移的。第二节从武力解放台湾到和平解放台湾(一)台湾问题纯属中国内政,绝不容许外国干涉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台湾问题与国民党发动内战有关台湾问题与国际反华势力的干涉有关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台湾地处中国大陆的东南缘,是中国第一大岛,同大陆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台湾自古即属于中国秦朝:“赢洲”三国:“夷洲”隋唐宋:“流求”元朝:“琉球”明朝:“小琉球”、“东番”明朝:万历年间始称“台湾”。中国历代政府在台湾先后建立了行政机构,行使管辖权宋朝政府即已派兵驻守澎湖,将澎湖地区划归福建泉州晋江县管辖。元朝:设澎湖巡检司。清朝:设台湾府,后设台湾行省。国际社会公认台湾属于中国《开罗宣言》“三国之宗旨,在剥夺日本自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以后在太平洋所夺得或占领之一切岛屿,在使日本所窃取于中国之土地,例如满洲、台湾、澎湖列岛等,归还中国。”1943年12月1日,中、美、英三国签署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投降,《日本投降条款》规定:“兹接受中美英三国共同签署的、后来又有苏联参加的1945年7月26日的波茨坦公告中的条款”。日本天皇签署的投降书台湾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不仅在法律上而且在事实上已归还中国。之所以又出现台湾问题,与随后中国国民党发动的反人民内战有关,但更重要的是外国势力的介入。——引自《台湾问题与中国统一》白皮书一九九三年九月一日台湾问题与国民党发动内战有关人民解放军占领总统府,解放南京美国第七舰队进驻台湾海峡台湾问题与国际反华势力的干涉美第十三航空队进驻台湾香港问题和澳门问题是历史上殖民主义侵略遗留下来的问题,是分别属于中国和英国之间、中国和葡萄牙之间的问题,其本质是我国政府恢复行使主权的问题。台湾问题则是中国国内战争遗留下来的历史问题,属于中国的内政,不容许外国干涉,由中国人民自己解决。(二)党对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纲领和方针政策第一代领导集体对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初步探索第二代领导集体用“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提出第三代领导集体关于发展两岸关系、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方针政策新的领导集体为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新思想、新措施1.第一代领导集体对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初步探索时代背景50年代中期国内外形势:国际形势趋于缓和。海峡两岸形势有所缓和。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第一次公开表示愿意以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周恩来:中国人民解放台湾有两种可能的方式,即战争的方式和和平的方式。中国人民愿意在可能的条件下,争取用和平的方式解放台湾。--1955年5月,周恩来在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上的讲话(《人民日报》1955年5月14日)毛泽东:如果台湾不作为一个国家,没有中央政府,它归还中国,那么台湾的社会制度问题也可以留待以后谈。我们容许台湾保持原来的社会制度,等台湾人民自己来解决这个问题。--毛泽东:《中国在联合国只能有一个代表》1961年6月“一纲”台湾和大陆必须统一除外交必须统一于中央外,所有军政大权人事安排由蒋介石决定。军政及建设经费不足之数由中央拨付。台湾的社会改革可以从缓,协商解决。双方互约不派人进行破坏对方团结之事。“四目”第三节“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科学内涵1、第二代领导集体用“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提出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中美关系实现正常化时代背景邓小平:在解决台湾问题时,我们会尊重台湾的现实。比如,台湾的某些制度可以不动,美日在台湾的投资可以不动,那边的生活方式可以不动。但是要统一。对用“一国两制”构想解决台湾问题的初步表达有关和平统一台湾的九条方针政策叶剑英:①两党可以对等谈判;②双方在通邮等方面达成协议;③台湾可保留军队;享有特别自治权;④台湾社会生活与外国经济、文化关系不变;私人财产等不受侵犯;⑤台湾政界领袖可担任领导,参与国家管理;⑥中央政府补助台湾财政;⑦台湾人民不受歧视;⑧保证台湾工商界人士在大陆投资的合法权益与利润;⑨欢迎台湾各界提供统一的建议,共商国是。邓小平:①台湾问题的核心是祖国统一;②在国际上代表中国的,只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③自治不能损害统一的国家的利益;④台湾特别行政区可以实行同大陆不同的制度,可以有某些独有权力;⑤和平统一不是大陆把台湾吃掉;⑥建议举行两党平等会谈,实行国共第三次合作。•“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内容•“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其基本内容就是在祖国统一的前提下,国家的主题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同时在香港、澳门、台湾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具体来说,有十个方面的内容:•(1)一个中国。•(2)两制并存。•(3)高度自治。•(4)尽最大的努力争取和平统一,但不成诺放弃使用武力。•(5)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寄希望于台湾人民。•(6)积极促谈,争取通过谈判实现统一。•(7)积极促进两岸“三通”和各种交流,增进两岸同胞的相互了解和•感情,密切两岸经济、文化关系,为实现和平统一创造条件。•(8)坚决反对任何“台湾独立”的言行。•(9)坚决反对任何外国势力插手和干涉台湾问题。•(10)集中力量搞好经济建设,是解决国际国内问题的基础,也是实•现国家统一的基础。•“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重要意义•第一,“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创造性地把和平共处原则用之于解决一个国家的统一问题。•第二,“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第三,“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体现了坚持祖国统一、维护国家主权的原则坚定性,也体现了照顾历史实际和现实可能的策略灵活性,避免了武力统一可能造成的不良后果。第四,“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有利于争取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所需要的和平的国际环境与国内环境。第五,“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为解决国际争端和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第四节新形势下“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重要发展一、对“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丰富和发展•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在“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重要论断和主张。新世纪新阶段的对台方针政策•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针对台海局势的新变化、新情况、新特点,作出了关于新形势下对台工作的一系列重大决策和部署,创造性地提出了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新论述、新主张。两岸统一的方式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谈判→两党平等会谈,实现第三次国共合作。国家统一寄于希望的力量祖国统一寄希望台湾当局,寄希望台湾人民;寄希望台湾当局,更寄希望台湾人民。对台湾动武的条件如果台湾宣布独立,外国势力干涉台湾,台湾发生内乱,台湾反攻大陆到家门口,台湾研制、生产、运进、购买核武器。两岸统一的时间表台湾问题解决我们可以等待。台湾问题不能无限期拖延下去。如果台湾宣布独立,外国势力干涉台湾,台湾问题出现无限期拖延的情况。政府谈判,必要时委托民间来办;愿意与台湾各党各派和各界人士就发展两岸关系、推进和平统一交换意见。只提寄希望于台湾人民。贯彻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方针决不改变。•《反分裂国家法》第八条“台独”分裂势力以任何名义、任何方式造成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的事实,或者发生将会导致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的重大事变,或者和平统一的可能性完全丧失,国家得采取非和平方式及其他必要措施,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思考题•一、如何理解实现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二、如何理解新形势下“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重要发展?
本文标题:第十二章--一国两制武汉理工大学-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概论-毛概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03222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