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第四课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与社会保障第一节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本单元讲述在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和市场经济体制背景下,我国经济要发展与社会要进步必须回答、解决的最基本问题。具体讲述了指导我国经济社会建设的新思想、新理念和建设中有关收入分配公平、共同富裕、社会保障的基本问题。如果把第三课比作做大GDP蛋糕,那么第四课就是如何分配蛋糕的问题。第四课第一节主要讲述了我国个人收入分配的合法途径,理解国家为促进收入分配更加合理采取的完善个人收入分配的措施。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理解建我国非配制度是什么及其原因(2)理解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的要求及意义(3)理解劳动的价值,正确对待劳动(4)理解国家完善个人收入分配的措施2.能力目标理解国家完善个人收入分配的措施,会评析我国实现共同富裕、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分配政策;面对社会具体问题,能讨论并运用本节课知识探讨如何促进收入分配更合理公平,提高科学认识问题的水平和科学解决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明白合理的收入分配不只是国家和政府的愿景,我们人也人都有责任,中学生应该增强劳动意识、责任意识,要做参与者,积极调研,提出问题和建议。二、核心素养目标1.政治认同:理解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要求,阐释完善个人收入分配的必要性,更加认同党和国家现阶段采取的一系列分配政策和措施。2.科学精神:探究我国完善个人收入分配的措施,提高科学认识问题的水平和科学解决问题的能力。3.法治意识:探究我国个人收入分配的渠道,理解并支持国家保护合法收入,取缔非法收入的决心和措2施。4.公共参与:明白完善个人收入分配不只是国家和政府的事,人人都有责任,中学生应该增强法律意识、责任意识,做参与者而不是旁观者,积极践行而不是坐等结果。1.教学重点:区分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理解国家完善个人收入分配的措施。2.教学难点:区分初次分配和再分配;区分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学生结合导学案预习本课,对教材进行初步了解。【导入新课】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70年来,我国老百姓腰包鼓了,生活好了。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报告显示,1949年我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仅为49.7元,2018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8228元,名义增长566.6倍,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59.2倍,年均实际增长6.1%。同学们了解我们的收入都是怎样得来的吗?我们的收入为什么增长的如此快?本节课我们将探讨我们的个人收入问题。【进行新课】一、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议题一:晒晒我家的钱包。【情境】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收入分配制度不断完善,越来越关注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数据显示,2018年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倍差为2.69,比1956年下降0.64,比2012年下降0.19;2018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最高省份与最低省份的收入倍差为2.33,比2000年下降了0.17;2018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最高省份与最低省份的收入倍差为3.45,比2000年下降了0.74。(1)介绍和分享自己的家庭收入来源有哪些?(2)分析哪些收入形式属于初次分配,哪些属于再分配?哪些属于按劳分配,哪些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3)如何才能让自己家庭的钱包更鼓?活动方式:学生分组讨论议题问题,自由发言。教师活动:点评学生发言,引导学生补充发言,完善学生的回答要点。议题问题1.学生介绍自己家庭的收入来源。议题问题2.根据学生对第一个议题问题的回答,分析其收入归类。3议题问题3.让家庭钱包更鼓,就是增加家庭收入。主要措施有:大力发展经济,做大蛋糕;坚持和完善基本分配制度;积极劳动,让生产要素参与分配;国家完善收入分配增长机制等。知识点1.我国的收入分配制度的决定性影响因素: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分配方式。我国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决定了我国现阶段必须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知识点2.按劳分配。性质是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决定因素由生产资料公有制决定基本内容和要求有劳动能力的社会成员必须参加劳动;在做了必要的扣除后,以劳动者提供的劳动(包括劳动数量和劳动质量)为尺度对个人进行分配,多劳多得、少劳少得。意义有助于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励劳动者努力学习科学技术、提高劳动技能,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实行按劳分配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平等分配的社会地位。原因前提:生产资料公有制;物质基础: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直接原因: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劳动的性质和特点。知识点3.按生产要素分配。形式劳动在非公有制经济中,劳动者所获得的工资、奖金、津贴等收入资本储蓄存款获得的利息、购买债券获得的利息、购买股票获得的股息或股权转让收入、私营企业主的税后利润技术技术入股、专利使用、技术转让获得的收入等管理企业管理人才凭借其管理才能在生产经营中获得的收入土地土地、房屋的租金等意义有利于让一切要素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推动资源优化配置,促进经济发展。知识点4.全面认识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方式。按性质分按劳分配按要素分配按获取劳动性收入通过劳动所获得的收入,包括工资、奖金、津贴等4途径分财产性收入通过自己所拥有的各类财产获得的收入,包括银行存款所得的利息、房屋出租所得的租金等其他收入形式经营性收入通过生产经营活动所获得的收入转移性收入国家、单位、社会团体对家庭或个人的各种转移支付和居民家庭间的转移支付所获得的收入,包括养老金、社会救助和补助等知识点5.区分初次分配和再分配。(1)初次分配是直接与生产要素相联系的分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取得生产活动所必需的生产要素必须支付一定的货币,这种货币报酬就形成各要素提供者的初次分配收入。因此,初次分配包含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初次分配主要依据的是效率原则。(2)再分配,也称社会转移分配,主要是指政府在初次分配结果的基础上,通过税收、政策、法律等措施,使各收入主体之间实现现金或实物转移的一种收入再次分配过程,也是对要素收入进行再次调节的过程。故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之外的都属于再分配。再分配更多的是要依据公平原则,重点调节不同主体之间的收入关系,防止收入差距过大,保障低收入者基本生活。议题二:劳动让生活更美好。【情境】习近平总书记新年贺词:2019年,有机遇也有挑战,大家还要一起拼搏、一起奋斗。这个时候,快递小哥、环卫工人、出租车司机以及千千万万的劳动者,还在辛勤工作,我们要感谢这些美好生活的创造者、守护者。大家辛苦了。2018年,全国的快递小哥送出了超过500亿个包裹,相当于为13亿人民每人送上30多个。庞大的市场背后,是一群坚守岗位、默默奉献的快递小哥。(国庆群众游行“美好生活”方阵中的快递小哥)议题问题:(1)从上述材料中你能体味到什么?5(2)我们为什么这么看重劳动?(3)青年学生将来应如何通过劳动致富?活动方式:学生分组讨论议题问题,自由发言。教师活动:点评学生发言,引导学生补充发言,完善学生的回答要点。问题分析要点:劳动者价值。知识点6.正确对待劳动。劳动是财富的源泉,我们获取的任何收入归根结底都来自劳动创造。正确做法:要弘扬劳动精神,崇尚劳动、尊重劳动,牢固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观念。要鼓励全体劳动者通过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守法劳动致富。二、完善个人收入分配议题三:完善个人收入分配增强公民获得感。【情境】2019年是改革开放41周年,40多年来,我国经济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但目前出现了收入差距拉大的现象。我国居民收入分配的基尼系数已经超过了国际公认的警戒线0.4的标准。10%最低收入家庭财产总额,在全部居民财产中所占比重不到2%,而10%高收入家庭则占所有居民财产总额的40%以上。要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努力缓解地区之间和部分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分配扩大的趋势,理顺分配关系,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逐步实现共同富裕。议题问题:(1)说一说造成收入差距拉大的原因可能有哪些。(2)完善收入分配对提升居民获得感有什么意义?(3)如何通过完善收入分配缩小收入差距,增强获得感?活动方式:学生分组讨论议题问题,自由发言。教师活动:点评学生发言,引导学生补充发言,完善学生的回答要点。议题问题1.造成收入差距大的原因主要有:历史原因,行业原因,区域发展不平衡原因,城乡发展不平衡原因,不合理的分配政策等。议题问题2.完善收入分配公平有利于调动劳动者劳动积极性,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等。议题问题3.我国完善收入分配的措施。(见教材)知识点1.完善个人收入分配的重要性。6收入分配是民生之源,是改善民生、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最重要、最直接的方式。为此,必须完善我国个人收入分配,理顺国家、企业和个人三者的收入分配关系。知识点2.完善个人收入分配、促进社会公平的措施。(1)根本途径: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归根结底要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建设体现效率、促进公平的收入分配体系。(2)要坚持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实现居民收入同步增长、在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同时实现劳动报酬同步提高。(3)初次分配,要坚持按劳分配原则,完善按要素分配的体制机制,促进收入分配更合理、更有序。再分配,政府要履行好再分配调节职能,完善以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等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调节机制。要拓宽居民劳动收入和财产性收入渠道。(4)要规范收入分配秩序,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增加低收入者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5)必须坚持消除贫困。要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把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做到脱真贫、真脱贫。【小结本课】
本文标题:【新教材精创】2.4.1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教学设计(1)-部编版高中政治必修2经济与社会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05185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