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信息化管理 > ANBOUND-信用风险-第924期
信用风险决策参考2011年中国白炽灯企业正式步入淘汰期铜下游企业利润被侵蚀的风险很大化纤行业利润存增幅下滑之隐忧第924期2011年1月6日Anbound&Information,Page1信用风险决策参考2011年中国白炽灯企业正式步入淘汰期分析结论:1879年10月21日,美国发明家托马斯·爱迪生在实验室里将炭精丝作为灯丝通电后,白炽灯宣告诞生。在过去的130年间为人类带来光明和温暖的白炽灯如今就要光荣退休了,接过它的接力棒的,是照明效果更佳也更省电的节能灯。据悉,2011年中国将出台淘汰白炽灯的时间表,但具体时间仍未确定。这意味着作为全球昀大的白炽灯生产和出口国,中国将按计划告别白炽灯这一传统的电气照明设备。在我国“十二五”规划中,确定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中位列第一位的是节能环保产业,选择淘汰白炽灯将是重要突破口。同时政府会动用税收工具,通过征收消费税加快白炽灯淘汰步伐。全国人大的执法检查节能情况报告已明确建议国务院尽快出台淘汰白炽灯的时间表,有关部门正在积极配合。因此,可以说淘汰力度不亚于淘汰其他落后高耗能行业。在淘汰进程中,两类企业或将获得更多发展机遇,一类是已经成功转型的传统照明企业;另一类是节能领域,如LED行业企业。那么,对其他企业而言,若在淘汰“缓冲期”内不能做到“涅槃重生”,那就只能面对行业淘汰。(ALEQ)分析过程:其实,在全球范围内,很多国家和地区都已经定出了全面淘汰白炽灯的时间表。世界上第一个全面禁止使用传统白炽灯的国家是澳大利亚,2010年开始该国全面禁止白炽灯的使用;中国台湾地区也在2010年开始禁止白炽灯的使用;欧盟地区自2009年9月1日起不许进口和生产白炽灯,在进行3年的库存消化后,将于2012年9月1日完全禁止传统白炽灯的销售。在多国提出淘汰时间表后,国外白炽灯厂商相继停产,这给中国白炽灯出口厂商提供了契机。来自中国照明电器协会的数据显示,2009年全国普通照明用白炽灯产量为37.9亿只,尽管遭遇金融危机的影响,但是2009年中国照明电器行业销售额依然高达2600亿元,同比增长13.04%。然而,照明行业由高耗能型向节能型转变是大势所趋。在白炽灯消耗的电能中,绝大部分被转化为无用的热能,只有约5%被转化为光能,即使这种转化到达极限,转化率也只有14%。在我国,发改委在2008年底启动《中国逐步淘汰白炽灯、加快推广节能灯行动计划》的编制工作,发改委曾表示,淘汰白炽灯,是实现节能减排目标的重要途径。据了解,我国在2009年共生产节能灯36.5亿盏,白炽灯39亿盏。白炽灯占据了半壁江山。我国政府为了淘汰白炽灯专门针对节能灯进行补贴。在发改委发布的《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中,“照明器具”被列入节能重点领域,其主要内容就是引导消费者将家用照明从白炽灯切换到节能灯。2010年3月,发改委副主任解振华说,中国现在白炽灯用量约14亿只,2008年和2009年,中国政府已经以财政补贴的方式推广节能灯2.1亿只。中国争取在几年内把全国所有的白炽灯更换为节能灯,中国照明用电量约占全社会用电量的12%,超过4300亿千瓦时,如果把全国的白炽灯全部更换下来,1年可以节电480多亿千瓦时。据中国照明电器协会的统计,目前全国照明电器生产企业超过1万家,主要集中在东南沿海的广东、福建、浙江等地。国内生产白炽灯厂商太多,如果一下子淘汰,会产生很多负面影响,所以会逐步淘汰,同时国家也正在研究企业转型问题,具体的时间表估计要等到今年“两会”之后出台。国家发改委目前正在制订“白炽灯淘汰路线图”,初步计划是,到2015年以后100瓦以上的白炽灯不再生产,2018年起国内基本不再使用白炽灯。这也就意味着,国家给传统照明行业的淘汰“缓冲期”为7年。这将为众多白炽灯企业提供了充分的转型时间,如若转型成功,企业将获得更多的发展机遇;反之,企业只能面临淘汰。Anbound&Information,Page2信用风险决策参考铜下游企业利润被侵蚀的风险很大分析结论:全球金融危机之后中国经济的强劲复苏使得铜市场的恢复超出预期,昀新的数据显示,2010年中国将占全球铜消费的近40%。而中国的铜储量只占世界的6%,中国目前的精炼铜自给率仅有23%。2010年12月初,澳大利亚麦格理银行在一份报告中预计,中国2011年精炼铜消费总量将增加44万吨。受流动性宽裕和供应紧张预期影响,国际铜价在2010年12月中上旬首度突破9000美元/吨,之后更屡次刷新历史高位。目前,LME三个月铜价已逼近9700美元/吨,距离每吨10000美元的大关仅剩一步之遥。2010年以来,LME铜价的上涨幅度则超过了20%,这样的成绩还是建立在其2009年高达140%的惊人涨幅之上。多种迹象显示,持续飙升的铜价行情有望在2011年延续。然而,在国内冶炼企业为铜价攀升欢欣鼓舞之时,下游相关的铜应用行业却如履薄冰,因为铜价的不断高企正在压缩他们的生存空间。据统计,在中国现有124个产业中,有113个部门使用铜产品,比例占到九成。国内铜消费主要集中在电力、家电、建筑、汽车行业,而在这四个行业中,以电力行业用铜量为昀大,据中国电器工业协会统计,电线电缆用铜量约占国内铜消费量的60%-70%,而其中电力电缆用量约占20%-30%。在我们看来,这些铜下游企业在2011年将面临巨大的压力,一方面国际铜价暴涨增加企业的生产成本;而另一方面历史经验也表明,下游产品订货商并不愿意接受因原料带来的涨价,两头受挤压,铜加工企业的利润不断被侵蚀。(ALEQ)分析过程:近年来中国铜消费的高速增长成为助推铜价的关键因素。2010年7月中国恢复铜精矿的进口以来,国际铜价和国内铜现货价格持续上涨,从2010年3月至今涨幅已经超过20%。而正在进行的2011年全球铜矿商与冶炼商铜精矿加工费谈判也为铜价上涨预期推波助澜。铜价的快速攀升和它偏紧的供应密不可分。据了解,2011年全球铜矿的新增产能有限,铜矿产量的增幅只在1%左右,远低于过去20年2.8%的平均增幅。受限于铜矿产能,2011年精铜产量增幅也只有1%左右,而铜的消费增幅会在3%以上,因此2011年将出现40-50万吨的供应缺口。产量和需求的失衡会导致库存的急剧萎缩,实际上2010年LME全球铜库存就已从2月的50万吨削减至目前的35万吨。高企的铜价缺乏实际需求的支撑,投资炒作嫌疑很大。2010年12月初LME市场现货相对三个月铜出现高升水,升水幅度昀高曾达到60美元,结束了其长期贴水的局面。LME的交易记录显示,一个神秘买家在去年11月23日买入价值超过15亿美元的期铜,占该交易所库存量35万吨的50%-80%,昀少在17万吨以上。有境外媒体称,这个“神秘”的买家其实就是摩根大通。回想2010年10月中旬,包括摩根大通有三家投行或基金申请要建立有色金属ETF,未来铜供应会因投资需求而更为紧张,因为以实物为支撑的ETF将进一步吸纳库存。如今,国际首个铜ETF产品也已面市,铜价或许会随着投资者对铜的追捧而变得更高。目前国际市场这种不断看涨的预期,现在已经缺乏市场实际需求的支撑,目前主要产铜国的生产成本在每吨3000-4000美元,市场价格在5000美元算是合理价位,但国际铜价远高于此。然而,飙涨的铜价高兴的是矿商、冶炼企业、贸易商及市场投机者,而对于涉铜的下游相关企业却是利空消息,这势必挤压这些企业的生存空间。其实,对铜加工企业来说,铜价波动幅度过大,不管上涨还是下跌都不是好事。像2008年受金融危机影响,国际铜价大幅下跌,铜加工企业同样面临利润大幅缩水的风险。2011年伊始,不少下游企业购货积极,以备新年开工之用,这样的风险是极大的。一旦国际市场铜价大幅下落,高价位吃进的铜还没消化完,产品售价已经大降,那么,加工企业的利润必将骤减,历史又将重演。Anbound&Information,Page3信用风险决策参考化纤行业利润存增幅下滑之隐忧分析结论:2010年,随着全球经济形势的好转,纺织服装消费需求回暖,加之棉花价格上涨超过1倍,化纤价格比较优势突出,推动了化学纤维需求快速增长和化纤产品价格的上涨,化纤行业利润成倍增长。2010年1-11月化纤行业主营业务收入4476亿元,同比增长31.7%;利润总额259亿元,同比增长121.2%,销售利润率达到5.8%,利润总额和销售利润率均创出历史新高。其中涤纶纤维利润总额达到167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200%;腈纶纤维利润总额为0.63亿元,增长113%;锦纶17.76亿元,增长134%;维纶0.38亿元,增长265%。然而,伴随化纤行业喜人的业绩,我国化纤行业投资增长过快、产能过剩的风险也随之显现出来。工信部1月5日表示,2010年纺织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较快,其中化纤行业投资额与新开工项目数都有较大幅度增长,我国化纤产能已占全球的60%左右,投资快速增长将加大行业风险,企业应加强风险监控。尤其是,2010年下半年开始,棉花价格不断高企,令化纤行业投资猛增。2010年三季度化纤行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为130.4亿元,同比增长78.1%,同比增速较上季度大幅加快44.4%。如果,在2011年化纤行业投资增长过快局面得不到很好的控制,那么,我们担忧,像2004年下半年那样,因产能扩张过速引发的效益急剧下降的局面将再次出现。(ALEQ)分析过程:我国化纤行业结构性产能过剩的特点突出。1980年我国化纤产能为52万吨/年,而到2006年,我国的化纤产能和产量已接近世界总量的50%,均超过了2000万吨。之后,产能还在不断地扩张,到2007年,产能达到2572万吨;2008年,化纤总产能已达到2712万吨,总产量达到2405万吨;2009年产量大约为2600万-2680万吨,同比增长8%-11%。而盘点2010年,投资增速依然没有放缓。2010年1-11月,纺织业500万元以上项目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达3508.08亿元,同比增长29.54%,增速较上年同期提高了20.01%,比全国工业投资增速高6.84%。同期,新开工项目数为7612个,累计同比增长了8.82%,增速较上年同期下降了15.05%。2010年1-11月化纤行业投资高速增长。实际完成投资额累计同比增长49.30%,比上年同期增速提高63.6%。除化纤行业外,无纺布行业、棉纺、服装行业同期投资增长也都较快。由产能过剩而引发化纤行业效益下滑的风险性极高。尽管工信部在2010年下达化纤行业淘汰目标量为55.8万吨,但相对该行业3000万吨的产能而言,这样的产能淘汰量毕竟是有限的。如2004年,全国性的产能急剧扩张是造成化纤行业价格走势低迷,企业出现利润高负增长的一大主因。而1月5日工信部公布的数据显示,化纤行业投资增速依然过高。除了产能过剩外,还有多方因素影响化纤行业盈利能力下降:首先是人民币升值。2010年12月31日,1美元兑人民币6.6227元,并创下人民币汇改以来的新高,全年已经累计升值3.01%。2010年前三季度海外市场对纺织服装加速提货,国内7月当月出口同比增长23%,纺织服装行业淡季不淡。但在人民币升值后,市场风向将会发生转变,纺织服装出口恐将下滑,进而导致对化纤需求下降。其次是原材料及原油价格高企。受美元贬值及国际需求上涨的影响,国际原油价格突破90美元/桶关口,2011年重返100美元的预期很强;并且国内电石、棉花价格均快速上涨,化纤产品价差缩小,盈利能力下降。另外,2010年的“棉花涨”已成时下流行词,作为棉花替代品,涤纶短纤、粘胶短纤价格随棉花价格快速上涨。涤纶主要原料PTA和MEG价格涨幅达22%和16%,粘胶主要原料短绒价格涨幅达26.5%。原材料价格上涨使企业成本增加。而维纶和氨纶与棉花关联度较低,受产能过剩的压力,产品价差缩小、盈利增幅下降。Anbound&Information,Page4信用风险决策参考声明上述信息均来源于安邦集团研究总部研究员认为可信的公开资料,但安邦集团对所引用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文中的观点、内容、结论仅供参考,安邦集团不承担任何投资者因使用本信息材料而产生的任何责任。有关问题的来源、讨论或争
本文标题:ANBOUND-信用风险-第924期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0531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