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存在主义的思想渊源和产生背景组员及分工:解说:王娟娟尕慧赵廷廷李鹤收集资料及PPT制作:宋娟王芸张国光玉洁总结归纳及通讯:加依娜存在主义是现代西方人本主义的核心思潮之一。20世纪20年代产生,流行于20世纪50-60年代的西欧,它影响了西方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代表人物为海德格尔、萨特等。存在主义关注个体的存在处境,强调个体的生活意义,突出个体生活的荒诞性,认为只有在个体恐惧、焦虑、绝望情绪中才能体验到人的真实存在。这构成了存在主义的一般话题。含义:存在主义(Existentialism)存在主义又称生存主义,当代西方哲学主要流派之一。这一名词最早由法国有神论的存在主义者马塞尔提出。存在主义是一个很广泛的哲学流派,主要包括有神论的存在主义、无神论的存在主义和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三大类,它可以指任何以孤立个人的非理性意识活动当作最真实存在的人本主义学说。存在主义以人为中心、尊重人的个性和自由,认为人是在无意义的宇宙中生活,人的存在本身也没有意义,但人可以在存在的基础上自我造就,活得精彩。【思想渊源】存在主义的思想渊源主要来自于克尔凯郭尔的神秘主义、尼采的唯意志主义、胡塞尔的现象学等。克尔凯郭尔索伦•克尔凯郭尔(SorenKierkegaard1813.05.05-1855.11.11),19世纪上半叶丹麦宗教哲学心理学家,诗人,现代存在主义哲学的创始人,后现代主义的先驱,也是现代人本心理学的先驱。他出生于丹麦首府哥本哈根的一个笃信基督教的富裕的牧师家,他终身未娶,一直在痛苦中思辨,直至病死。他用丹麦语撰写的著作,他的哲学思想,直到他死后的近一百年,才随着20世纪30年代存在主义哲学闻名于世而逐渐被人认同。克尔凯郭尔(丹麦)存在主义的当代主题首先是由克尔凯郭尔提出来的,他提出来人的生存活动主要不是认识普遍的客观真理,外在的客观真理不能解决个人生存问题,只有在体验,选择中生存着的个人那里,才有为其信所望,为其情所动的真理。正是在个体生存体验、选择中生存体验激动人心之处,才有真理之花的盛开。他认为这种主观性真理恰恰在于其客观上的不确定性甚至矛盾性。克尔凯郭尔将存在分为三级:感性存在:感性的存在通常是追求自己的快乐,追求轻薄的人生,追求自己自私的一面,是从维持生命到享乐方面的存在;理性存在:是一种比较严肃的、尽责的人生,以理性的方法、哲学的方法,解决自己的问题,使自己对别人尽到伦理责任,合于社会道德的存在;宗教性存在:是一种祈祷和爱的生活,是对神的自觉和崇敬,从而使精神有所寄托的存在。在克尔凯郭尔一生的最后12年里著述甚多,同时出版了宗教、哲学、心理学,甚至关于幽默的书籍。在S.弗洛伊德之前,他还写过一本完全针对焦虑的著作《恐惧的概念》,他在心理学方面的创新思想受到佛罗伊得的赞许。弗里德里希·威廉·尼采(德语:FriedrichWilhelmNietzsche,1844年10月15日-1900年8月25日),德国哲学家,1844年10月15日,尼采出生于普鲁士萨克森州勒肯镇附近洛肯村的一个乡村牧师家庭。他的著作对于宗教、道德、现代文化、哲学、以及科学等领域提出了广泛的批判和讨论。他的写作风格独特,经常使用格言和悖论的技巧。尼采对于后代哲学的发展影响极大,尤其是在存在主义与后现代主义上。在1879年由于健康问题而辞职,之后一直饱受精神疾病煎熬。1889年尼采精神崩溃,从此再也没有恢复,在母亲和妹妹的照料下一直活到1900年8月25日去世。尼采要建立新的哲学,将生命意志置于理性之上的哲学,非理性的哲学。作为对理性提出了挑战,他提出了强力意志说。用强力意志取代上帝的地位,传统形而上学的地位。强力意志说的核心是肯定生命,肯定人生。强力意志不是世俗的权势,它是一种本能的,自发的,非理性的力量。它决定生命的本质,决定着人生的意义。尼采比较了强力意志和理性的不同特性,理性的特性是:冷静,精确,逻辑,生硬,节欲;强力意志的特性是:激情,欲望,狂放,活跃,争斗。尼采认为,强力意志源于生命,归于生命,它就是现实的人生。人生虽然短暂,只要具有强力意志,创造意志,成为精神上的强者,就能实现自己的价值。强力意志作为最高的价值尺度,一方面肯定了人生的价值,另一方面也为人世间的不平等作了辩护。在尼采看来,人类与自然的生命一样,都有强弱之分,强者总是少数,弱者是多数。历史与文化是少数强者创造的,他们理所当然的统治弱者。尼采推翻了神的等级制度,肯定了人的等级制度。尼采的著名的权力意志论也受到了叔本华的直接影响,尼采向世人发出了“上帝已死”的呼声,宣称以宗教信仰为基础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念必须彻底摧毁,提出重新评估一切价值体系,主张以人自身作为自己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基础。叔本华的这种反理性主义和悲观主义情绪以及尼采的极端个人主义和虚无主义成为了存在主义的直接思想来源,对于这一点,存在主义是公开承认的。除了上述思想渊源外,经典存在主义作家还袭用了胡塞尔的现象学方法。胡塞尔通过意向结构进行先验还原分析,对不同层次的自我、先验自我的构成和各主体之间的关系以及自我的“生活世界”进行了不同层次的探究。现象学的根本方法是一种反思分析方法,在先验反思的过程中存在着意向对象和与其相应的“诸自我”之间的纵横交错的反思层次。胡塞尔现象学中的还原法和意向性原则为存在主义克服存在主义传统哲学的主客体分离的二元论和建立“现象学一元论”奠定了基础。【产生背景】存在主义的产生与它所处时代的社会背景是密不可分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是欧洲资产阶级文明终结的开端。现代时期的到来,人进入了它的历史中的非宗教阶段。此时,虽然他拥有了前所未有的权利、科技、文明,他也同时发现自己的无家可归。随着宗教这一包容一切的框架的丧失,人不但变得一无所有,而且变成一个支离破碎的存在物。他没有了归宿感,认为自己是这个人类社会中的“外人”,自己将自己异化。在他迫切的需要一种理论来化解自己的异化感觉时,存在主义就应运而生了。存在主义产生的时代背景(1)西方哲学传统就像法国哲学家马里旦所说的:两千多年来,西方的哲学都不过是柏拉图哲学的批注。西方哲学发展到德国的观念论时,更变本加厉,几乎忘掉了一切现实与人生。至黑格尔的辨证法,把一切都用正、反、合的辨证法去衡量,把具体的人生做平面来讨论,把多变的人生看成单纯的抽象法则。存在主义产生的时代背景而存在主义者就对此种潮流提出批判。他们认为西方哲学走了一条错误的道路,讨论抽象的概念,整理出一些有系统的知识,却把自己切身的存在忘掉了。因此存在主义可算是对西方哲学传统的反动。(2)经济环境十八工业革命欧洲的经济结构产生严重的转变,资本主义开始逐渐兴起,社会结构也转变为现代工商业社会。在这样的环境下,人们的生活型态由从前自给自足的传统家庭手工业,走向讲求效率和分工精细的大型工厂。经济固然因此而蓬勃发展,人人却觉得自己只是像一个不断运转的小螺丝,终日庸庸碌碌,感觉不到自身存在的价值,而且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愈益疏离和冷漠。到了二十世纪,资本主义已经进入帝国主义阶段。欧洲各资本主义列强相互争夺经济霸权;人与人之间的倾轧,互视为仇敌,尔虞我诈更是达到了登峰造极的阶段。存在主义产生的时代背景(3)社会环境资本主义带动帝国主义的发展,因此欧洲成为两次大战的起源地和主要战场。经历两次大战的欧洲人民,眼见战争的惨酷,数以万计人民家破人亡,流离失所,却一点办法也没有。人们在遭受战争带来的肉体、物质和精神损耗之际,社会无法找出一套解决的办法,因此更激化了工业革命以来社会所存在的矛盾。于是许多人对生活失去信心,觉得人生荒谬;人与人之间也更加不信任、互不支持、猜疑和疏离。存在主义产生的时代背景存在主义的根本问题是对“存在”问题的探索。存在主义哲学把存在问题作为哲学的根本问题,揭示存在的真谛就是其任务,它表达了哲学追求的终极性维度。个体生存处境的分析是存在主义的出发点,个体生存意义的探索是存在主义的归宿。存在主义强调的是作为不可代替的个体的生存境况,对这种个体生存处境的揭示已成为存在主义的显著标志。存在主义者大都结合自身的体验来描述和阐述其思想的,因而存在主义思想形式丰富多彩,各具特色。把意义寄托于个体自身的创造过程的存在主义被称为无神论的存在主义;反之,认为只有信仰上帝才能给有限的个体以意义的存在主义被称为有神论的存在主义。存在主义对个体生活的边缘化处境的揭示虽然深刻,但没有给个体的生存意义以合理而有说服力的回答,这表现在存在主义在对待个体与大众、个体与社会的关系上,强调对立与矛盾,夸大个体自由。
本文标题:存在主义的产生背景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05513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