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1机思维与永续发展的对话-典范转移与盘长思潮
人文價值與生命關懷通識課程實施研討會高雄,二○○三年樹德科技大學通識教育學院1有機思維與永續發展的對話-典範轉移與盤長思潮王俊秀清華大學通識中心/社會所教授聯合大學共同教育委員會主委(借調)一、引言永續發展(sustainabledevelopment)的概念在1980首見於IUCN,UNEPandWWF所共同出版之WorldConservationStrategy報告中,再經1987年OurCommonFuture一書的纏闡釋,終於在1992年的巴西地球高峰會上被定位,永續發展顯然已成為21世紀最重要的關鍵詞之一。然而,永續發展的定義目前因為各個不同領域及組織的積極參與,有關理念及其衍伸性的解釋眾說紛紜,導致有多種定義的情形,以下為永續發展十種主要的定義(Harris,2001;葉俊榮等,1999,2000):發展符合目前世代的需求,且不需妥協未來世代的需求(WorldCommissionontheEnvironmentandDevelopment)。此說法為目前各領域大致上達成共識的定義。永續的地球發展需要廣泛的採行在地球生態平衡之內的生活方式,永續發展2人文價值與生命關懷通識課程實施研討會僅能在人口數量及成長能隨著生態系統的生產潛能變化相調和,才能追求的到(WorldCommissionontheEnvironmentandDevelopment)。永續社區發展為有關三E:經濟、生態與公平(economic,ecology,equity)之間關係的發展選擇(MountainAssociationforCommunityEconomicDevelopment,MACED)。永續發展為建構公平、生產與參與架構以增進社區及周遭環境的過程(InterfaithCenteronCorporateResponsibility)。發展提供人類生活品質的真正改善,同時保持地球的生命力與多樣性(CaringfortheEarth)。社區消耗資源的速度若快於資源的再生速度,產生廢棄物的速度快於自然系統所能處理,或基本需求需仰賴其他地方的來源,則為不永續的社區(sustainableCommunityRoundtable)。永續社會的特徵為強調保存環境,人民與國家之間發展鞏固的和平關係,且強調財富的平等分佈(CO-OPAmerica)。永續社區價值為尊重所有人民,民眾、組織與機構之間培養信任關係,為共同福祉合作,提供溝通與學習的機會,尋求發展而非僅成長(ACED,MountainAssociationforCommunityEconomicDevelopment)。永續社區為與地方穩固配合,提昇生命力,對壓力具有回復彈性,並且能超越社區層級相融合在一起(NorthwestPolicyInstitute,UniversityofWashington,GraduateSchoolofPublicAffairs)。永續性為對未來的看法:社區導向、包括所有成員、長期、與知識連結、考慮承載量、可量測。除了這些定義外,尚可由文獻探討中了解永續發展相關的關鍵詞,例如經濟效率、環境整合、社會正義(Smith,1997;VanPieren,1995);代間福祉、社區與生物多樣性(Redclift,1987;2000);公平與共享(CSDUN,1998);生活與生態均衡(Braat,1991);有效公平的分配、永續規模(Dragun,1997);環境正義(Bryant,1994)。另外1996年提出的永續發展Bellagio十原則,包括擴大參與、有效溝通、有機思維與永續發展的對話3制度量能、正義與生態時間尺度等(Hardi&Zdan,1997)。以上各式各樣的關鍵詞多與社會如何使用地球的空間與時間有關,因此有機思維與東方觀點的對話空間極為寬廣。二、永續發展的社會意涵接著探討永續社會的理論模型,最早可追溯至古典社會學家OtisDudleyDuncan(1959)的區位(生態)結叢(EcologicalComplex),以P(人口)、O(組織)、E(環境)及T(科技)四個因素為主軸。其次,C.Tilly於1974年提出的(生態)三角形(ecologicaltriangle),其內容為SO=f(P+S+A),SO:社會;P:人口;S:空間;A:活動。Dunlap&Catton(1993)以環境社會學的角度將上述區位(生態)結叢賦予新的項目及意義而成「區位(生態)結叢擴大版」。其模型為E=f(PPSCT),其中E:環境(包括社會、自然、建成及變遷環境);PP:人口及人格;S:社會結構;C:文化;T:科技。近年來又有一些模型陸續提出,討論最多者有以下二種。首先Erhlich(1991)年提I=PAT(I:衝擊;P:人口;A:富裕程度;T:科技)。接著Durham(1992)年在上述模型中加入C(消費模式),即I=PACT。最後Hempel(1996)年又發展出I=(V+C+M)A。此外尚有一些相關社會模型也一併探討。著名古典心理學的場面理論(fieldtheory)曾提出B(行為)=f(P.E),P即為人,而E為環境。SchnaibergandGould(1994)發展出I=A*W*S的鉅觀生態模型,社會因素隱含在內,A(addition)為污染的加入;W(withdrawal)為自然資源的提出;S(simplification)為生態(物)多樣性的簡化。CattonandDunlap(1989;1993)重新採用芝加哥學派人文區位學的觀點來詮釋環境問題的「空間競爭」,因此提出3S「環境競爭功能模型」:E=S(livingspace)*S(sink:wasterepository)*S(source:supplydepot)。德國社會學家Beck(1992)提出「風險社會論」,其中心思想可用以下模型表現4人文價值與生命關懷通識課程實施研討會之:RS=f(O+W+P)*SM。本模型中RS為不永續的風險社會;O為組織的不負責任化;W為財富分配被認為與風險分配成正比;P為個人或社會自我顛覆(反身性)的能力;SM為簡單的現代化,意即忽略了許多的風險。另兩位德國社會學家SpaargarenandMol(1992)再提出「生態現代化理論」:EM=f(E+P+I)/SI。其中EM為生態現代化的社會;E為綠化的經濟結構;P為政策的預防取向;I為掌握衝擊的因果關係;分母的SI為超級工業化以作為啟動生態現代化的開關(ecologicalswitchover)。由以上永續社會模型的文獻探討,可以了解社會與文化都是社會永續度(socialsustainability)的關鍵詞,除了科際整合不可或缺外,有機思維與東方觀點的對話與適合東方社會的永續社會模型開發幾乎一片空白。雖然有少數東西學者已開始展開佛教與環境的對話,例如VoluntarySimplicity與《清貧思想》等。三、「永續落差」(sustainabilitygap)在以上背景與脈絡下,永續發展的落實仍有迷思與困境,也就是所謂的「永續落差」(sustainabilitygap)(Wang,2001),這些落差包括:u南北落差:G7對G77(實際上已是G20對G125)的落差,北半球「豪華排出」的問題人口對上「生存排出」的人口問題。永續發展在環境殖民主義的疑慮下成為口號。u認知落差:重發展,輕永續,使得各行各業誤用永續發展之名,行產品銷售之實,產生所謂「戴綠帽現象」(王俊秀,1999),由坊間保險公司、美容院等之濫用「永續發展」作廣告可見一般。另外「永續發展」概念的形成過程來自西方的脈絡,再經過語言轉化的詮釋打折(interpretationdiscount),原意已被曲解。例如大陸與台灣的不同翻譯:「可持續發展」與「永續發展」可說明「一國兩字」的其中一例。「可持續發展」較能詮釋原義,隱含承載容量(carryingcapacity)的概念,並有「煞車機制」的語氣表現。反之「永續發展」易於被等同於「永遠發展」。u島陸落差:面對氣候變遷,最無法永續發展者莫過於小島嶼國家與地區,而造成氣候變遷的大陸國家卻無動於衷。u東西落差:永續發展的相關論述與概念幾乎全為「西方觀點」或是「美國看天下」,無視於東方社會與文化脈絡的永續發展觀,顯然無法周延的論述「我有機思維與永續發展的對話5們只有一個地球」,因此只能論述「西半球」。三圓落差:三個主要系統由早期的「三圓分立」,即各行其是未有整合為其特色,當然經濟系統獨大。其次以生活品質(QOL)作為三圓交集的開始,「人的社會」系統加上經濟系統仍宰制環境,這個皆段仍缺乏環境與社會正義,例如非人類的野生動值物與貧窮的人類沒有生活品質。接著產生「永續同心圓」的概念:環境生態為最大圓,其次為較小的社會圓,接著才是最小的經濟圓,此種永續發展的精髓所在並未被廣泛認知與執行,產生理念與實際之間的落差(圖1)。圖1:三圓互動圖:三圓分立到永續同心圓社會文化環境生態經濟科技經濟科技社會文化QOL3)I+J=Paradigm:ESe2)NoJustice:e+SE1)NoIntegration:eSE環境生態經濟、科技6人文價值與生命關懷通識課程實施研討會u富裕與貧窮的落差:以國民生產毛額(GrossNationalProduct)作為國家富裕指標者,產生了環境與社會的貧窮。它們包括:國民污染毛額(GrossNationalPollution);噪音、垃圾與污染(Garbage,NoiseandPollution);黑槍與污染:GNP=NG(Guns)+NP(Pollution).(wang,1998).四、有機思維脈絡下的永續發展:典範轉移先由字典來探討有機的定義,包括:與身體器官有關者;遺傳、內生;有系統的安排;含碳化合物;如有機體者。可知有機主要的關鍵意義在於互動(科際整合、平行與垂直互動等),它適合於各種系統,例如社會、企業、家庭、生態系等。而當永續發展包括前述各種系統的互動時,系統思維已無法處理,更高嶒次的有機思維乃應運而生。吊詭的是字典定義之一的「含碳化合物」展示了「系統內有機」,但在永續發展脈絡下,卻造成了「文明中的野蠻」現象,下一節「環境賀爾蒙」中,有較詳盡的論述。在人類學術文明的進程中,早期影響力最大者非哲學家莫屬,例如柏拉圖,接著為科學家,近代則為科技家,專業愈細,博士不博,而成「專士」。不過任何專業的最高學位仍然稱為「哲學博士」(Ph.D.),可見任何概念皆來自哲學,有機思維自不例外。接著反向由近程回推,有機(organic)這個關鍵字被大量使用於「有機農產品」,包括蔬果、米、茶、咖啡等,更進而延伸至「有機養殖」與「有機畜牧」,可歸類為「有機生活」。其與環境承載體:土地、海洋等受到污染而無法生產令人安心的食物息息相關,視為永續發展的一種生活實踐有其「脈絡性」。更早的有機用於化學,早期有機化合物是指來自動植物生命體之化合物,而無機化合物是指來自礦物界無生命之化合物。到1828年,德國化學家烏拉(FriedrichWohler)在實驗室合成第一個有機物尿素,才修正其定義,成為以碳為主軸的有機化合物,總數一千萬種,成為文明的代名詞。接著生化科學家已成功的聯繫晶片與有機細胞;資訊科學探討電腦的「有機運算」;連網路也致力於「有機式複合搜有機思維與永續發展的對話7尋」;其他如有機金屬與光電材料、有機顏料等紛至沓來。至於用於社會科學中者,則以社會學的「有機連帶」最為人所知。回歸哲學層次,哲學是一種質問(questioning)各種假設的學問,因此「學問」由哲學出發就理所當然。為了「大哉問」,特別是面對越來越複雜的世界,因此發展出三種代表性的思維方式:系統思維、有機思維與連結思維。其中有機思維會產生新陳代謝(metabolism)作用,具有自我生產與自我維護的功能,且由下而上的特質明顯,即部份(part)比整體(whole)敏感:1+12(Lucas,2001)。永續發展被視為第四型複雜系統:自我組織系統,前三型複雜系統分別為:靜態系統、動態系統(羅馬俱樂部)、進化系統(達爾文的物競天擇)。自我組
本文标题:1机思维与永续发展的对话-典范转移与盘长思潮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0649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