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9-古诗三首【交互版】
9古诗三首导入一导入二从军行乐府曲名,内容多写边塞情况和战士的生活。王昌龄(?—约756),字少伯,唐代诗人。他的边塞诗气势雄浑,格调高昂,充满了积极向上的精神。主要作品:《出塞》《从军行》《芙蓉楼送辛渐》等。作者简介从军行[唐]王昌龄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自由读古诗,把诗读通顺,读出节奏。//////这首诗慷慨悲壮,荡气回肠,要读出战士们的英雄气概。特别是读后两句,语调上扬,要读出战士们的决心。朗读指导:西域古国名,这里泛指西域地区的各部政权。从军行[唐]王昌龄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古关名,故址在今甘肃敦煌西北。诗歌解读玉门关楼兰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译文】青海湖上空浓云密布,积雪的祁连山都显得阴暗了;向西远远眺望,只看见玉门关那座孤独的城池。状元成才路状元成才路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这两句写了哪些景物?这样写有什么好处?以景物渲染气氛,烘托出边塞环境的恶劣,戍边将士的辛苦。这两句诗写出了当时西北戍边将士生活、战斗的典型环境。它是对整个西北边陲的鸟瞰,对边塞环境的概括。这两句诗在写景的同时蕴含着丰富复杂的感情:戍边将士对边防形势的关注,对自己所担负的任务的自豪感、责任感,以及戍边生活的孤寂、艰苦之感,都融合在悲壮、开阔而又迷蒙暗淡的景色里。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译文】黄沙把身经百战的将士们的铠甲都磨穿了,不打败进犯的敌人,绝不回家。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戍边将士们的誓言是什么?你从中体会到什么?可以体会出将士们的杀敌报国之心。“黄沙百战穿金甲”,从这短短七个字,我们可以看出环境的险恶、战争的频繁,感受到将士们不畏艰险、英勇战斗的英雄形象。“不破楼兰终不还”,这是身经百战的将士们豪壮的誓言,体现了将士们的爱国热情。从军行青海长云雪山孤城遥望许身报国建功立业环境恶劣将士辛苦黄沙百战穿时间漫长战争频繁不破楼兰终不还豪言壮语爱国热情板书设计状元成才路状元成才路《从军行》描绘了守边将士的艰苦生活,表现了他们英勇戍边的胸怀,全诗格调悲壮,洋溢着将士们的英雄气概。主旨概括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诗人,诗与尤袤、杨万里、范成大齐名,称“中兴四大家”。主要作品:《书愤》《示儿》《钗头凤》等。作者简介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宋]陆游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自由读古诗,把诗读通顺,读出节奏。////rèn状元成才路状元成才路yuè这首诗思想深刻,情感深沉,要用高亢、悲怆的语调读出诗人忧国忧民的爱国之情。朗读指导: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宋]陆游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指黄河。“三万里”形容很长。指华山。仞,长度单位。“五千仞”形容很高。碰到天,形容极高。三万里河五千仞岳摩天诗歌解读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宋]陆游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指在金统治地区的原宋朝老百姓。指金统治地区的风沙,这里借指金政权。指南宋朝廷的军队。遗民胡尘王师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译文】三万里黄河向东奔腾流入大海,五千仞华山直插云霄。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夸张利用夸张手法极力描写祖国山河的壮丽,更加衬托出诗人因失地未能收复而悲痛的心情。状元成才路状元成才路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译文】北方沦陷区的老百姓在金兵的压迫下眼泪已流尽,他们盼望朝廷的军队北伐,盼了一年又一年。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尽”字换成“滴”字或“流”字行不行?为什么?不行。“尽”字强调眼泪流干,程度比“滴”“流”要深。这两句由写景转为抒情,写老百姓在金人统治下苦难深重,悲痛万分,写出了他们对南宋朝廷的失望与不满。诗人在这里既表现了“遗民”的痛苦和希望,也表现了自己的痛苦和希望,更表现出对南宋朝廷的愤怒控诉。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山河壮丽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忧国忧民板书设计《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通过对祖国壮丽山河和遗民的描写,表现了有心杀敌却无力回天的悲痛,表达了诗人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主旨概括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杜甫(712—770),字子美,尝自称少陵野老。唐朝现实主义诗人。后世称其杜工部,也称杜少陵。与李白齐名,世称“李杜”。主要作品:《蜀相》《望岳》《春夜喜雨》《月夜忆舍弟》等。作者简介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唐]杜甫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自由读古诗,把字读准确,把诗读通顺。jìtì状元成才路状元成才路chánɡxiānɡ回头看。却看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译文】忽然间从剑门关外传来了收复蓟北的消息,我刚刚听到这个喜讯,眼泪就洒满了衣裳。诗歌解读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这两句主要写了什么内容?你从“忽”字看出了什么?主要内容:诗人听到收复蓟北的消息时的心情。“忽”字写出了这一喜讯来得突然。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涕泪满衣裳”写出了什么?你从“泪”字看出了什么?“涕泪满衣裳”写出了惊喜的程度。从“泪”这个字可以看出诗人是多么渴望朝廷收复失地啊!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忽传”“满衣裳”时应读出重音,突出惊喜之情。朗读指导: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译文】再看看妻子和儿女,哪里还有一丝忧愁。我胡乱地收拾起诗书,高兴得简直要发狂了。状元成才路状元成才路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这两句主要写了什么内容?诗人采用了什么手法来写?这两句进一步写诗人及家人听到胜利的喜讯后情绪的变化。衬托手法。诗人用妻儿的欢欣来衬托自己无比欢快的心情。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这两句朗读时语调上扬,表现出全家人都欣喜若狂的状态。朗读指导: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译文】在晴好的天气里放声高歌,开怀畅饮美酒,趁着明媚的春光相伴,我正好回到我的故乡。状元成才路状元成才路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读一读这两句诗,你从这两句诗中体会到了什么?这两句诗人将内心的狂喜之情,做了进一步的渲染和升华。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既“放歌”又“纵酒”写出了诗人怎样的情态?如痴如狂。放歌纵酒诗人为什么要既“放歌”又“纵酒”?既“放歌”又“纵酒”,不仅仅是因为诗人即将结束颠沛流离的生活,更主要的是从此唐王朝可以恢复统一,人民可以免受战乱之苦,表达了诗人深厚的爱国忧民之情。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这两句应该用激动的语气来读,读出诗人恨不得马上回到家乡的急切心情。朗读指导: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译文】即刻启程,放舟从巴峡一直穿过巫峡,顺流而下,一过襄阳后,便可直奔洛阳。状元成才路状元成才路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你从这两句诗中体会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急切返乡的异常欢快的心情。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这里连用四个地名是诗人想好的回家路线,并不累赘,因为这样更能表达诗人的“喜欲狂”和归心似箭,更体现出虽然离家乡千里之遥,却仿佛一转眼就可以到达。连用四个地名是否显得重复累赘?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用“即从”“便下”联结,两句一气贯注,再加上“穿”“向”的动态与两“峡”两“阳”的重复,生动地展现出一幅疾速飞驰的画面。读一读,想象画面。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这两句应读得欢快,速度稍快,表现出疾速飞驰、归心似箭的感受。朗读指导:再读古诗,从诗中写到的哪些行为中,可以体会到诗人“喜欲狂”的心情?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泪满衣裳漫卷诗书放歌纵酒青春还乡诗人到底是为谁而“喜”呢?诗人得知官军收复河南河北的消息时,他不单是为自己能够返回家乡、安享晚年而喜,也是为国家终于结束战乱、恢复统一而喜,更是为老百姓终于可以免受战乱之苦、安居乐业而喜。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悲喜交加喜讯传来热爱祖国情感世人板书设计喜极而泣沉浸其中乐不可支引发遐想归心似箭展望回程《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写出了诗人听到官军收复失地的消息后欣喜若狂的心情,反映了诗人渴望安定生活的愿望,表达了诗人强烈的爱国之情。主旨概括拓展一拓展二拓展延伸一、给下列字组词。岳()()摩()()遗()()岳阳随堂练习山岳摩擦摩天遗传遗憾二、把诗句补充完整。黄沙百战穿金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南望王师又一年。剑外忽传收蓟北,_______________。不破楼兰终不还初闻涕泪满衣裳遗民泪尽胡尘里【描写将士的词语】出生入死奋不顾身英勇善战勇往直前前赴后继浴血奋战三、课外积累。1.朗读并背诵古诗。2.你还知道哪些爱国诗?搜集并与同学们分享。课后作业声明本文件仅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以及其他非商业性或非盈利性用途,但同时应遵守著作权法及其他相关法律的规定,不得侵犯本司及相关权利人的合法权利。除此以外,将本文件任何内容用于其他用途时,应获得授权,如发现未经授权用于商业或盈利用途将追加侵权者的法律责任。武汉天成贵龙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湖北山河律师事务所
本文标题: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9-古诗三首【交互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07979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