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地球表面形态(第一课时)说课课件
第二节地球表面形态湘教版《地理Ⅰ》第二章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与能量交换(第1课时)邯郸市第一中学廖艳平(一)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地表形态的变化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2.了解板块构造学说,理解板块运动与地形的关系3.了解地质构造的类型及其实践意义(二)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列表比较,了解内外力作用的能量来源与表现形式2.运用动画演示板块运动,更直观的去理解理论,解释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的成因3.通过对地质构造示意图的阅读分析,学会简单的地质构造类型的判断和构造地貌的分析教学目标(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了解地质构造规律以及对于找矿、找水、工程建设的重要意义,从而培养学生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必须遵循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办事的思维意识2.通过教材中图片的教学,培养学生欣赏美、鉴赏美的能力;通过欣赏由于内、外力作用形成的一些优美自然风光,培养学生探究自然界奥秘的科学精神,树立科学美的观念教学目标资料1:1975年,我国科学考察登山队在喜马拉雅山区的岩石中发现了含有鱼、海藻、海螺等海洋生物的化石,这说明什么问题?资料2:近年来,人们发现在台湾海峡海底的某些地方分布着古代森林的遗迹,这又是什么原因呢?教学过程:分类能量来源表现形式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内力作用外力作用地球内部太阳能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地震形成各种地表形态,如山脉、丘陵、高原、盆地、平原等●活动1:读教材P36页:一、不断变化的地表形态及图2-9,完成下表:内力作用与外力作用一、不断变化的地表形态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和固结成岩第二节地球表面形态•一、不断变化的地表形态•二、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一)板块运动与宏观地形二、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一)板块运动与宏观地形2、说出六大板块的名称、分布。阿拉伯半岛与台湾岛分别位于哪个大板块?●活动2:读教材P37页图2-10及观看视频回答:1、说说板块构造学说的主要观点。3、板块之间的相对运动,使地形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完成教材P37-38页活动思考题。思考:1)板块的张裂地区,往往形成什么样的地表形态?2)板块相撞挤压处,往往形成什么样的地表形态?不断变化的地表形态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人类活动与地表形态①②③④⑤活动3:用板块构造理论解释以下地形的形成原因。活动4:有人预测:红海在几百万年后将会成为新的大洋,地中海则会在几百万年后消失,你认为对吗?说出你的理由。地中海红海(一)板块运动与宏观地形分组讨论:(一)板块运动与宏观地形图示板块运动边界类型宏观地形实例碰撞挤压生长边界消亡边界彼此分离山脉高原海沟山脉岛弧裂谷海洋喜马拉雅山脉青藏高原美洲西岸的山脉亚洲东部的岛弧东非大裂谷红海●活动5:读教材P38页图2-13及图上方正文,完成下面表格:二、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活动6:举手抢答——汶川地震成因。第二节地球表面形态•一、不断变化的地表形态•二、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一)板块运动与宏观地形(二)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二)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内力作用形成的地表形态多种多样,有时地壳运动会留下一些“痕迹”,这些痕迹我们称之为地质构造第二节地球表面形态•一、不断变化的地表形态•二、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一)板块运动与宏观地形(二)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1、褶皱(二)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1、褶皱动画演示褶皱的形成与特点。褶皱向斜成谷背斜成山向斜背斜(二)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二)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活动7:读教材P38页图2-14、图2-15及图上方正文,完成下面表格:形式从形态上看从岩层新老关系上看对地貌的影响原因褶皱背斜向斜向上隆起向下凹陷岩层中心老、两翼新未侵蚀时,山峰岩层向上拱起侵蚀后,山谷背斜顶部受张力易被侵蚀成谷地岩层向下弯曲向斜槽部受挤压,物质坚硬不易被侵蚀岩层中心新、两翼老未侵蚀时,山谷侵蚀后,山峰第二节地球表面形态•一、不断变化的地表形态•二、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一)板块运动与宏观地形(二)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1、褶皱2、断层(二)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2、断层●活动8:观看动画,思考:断层两侧岩石的运动方向如何?两侧岩石若移动幅度很大,上升与下降部分分别形成什么地形?(二)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华山西峰华山西峰渭河谷地渭河谷地汾河谷地汾河谷地峨眉山万佛顶峨眉山万佛顶吐鲁番盆地吐鲁番盆地庐山五老峰庐山五老峰点击图标放大形式从形态上看从岩层新老关系上看对地貌的影响原因褶皱背斜向斜断层地垒地堑向上拱起向下弯曲岩层中心老、两翼新岩层向上拱起背斜顶部受张力易被侵蚀成谷地岩层向下弯曲向斜槽部受挤压,物质坚硬不易被侵蚀在断层中两侧陷落、中间相对突起的部分。发育陡峻山峰,如华山西峰、峨眉山万佛顶、庐山、泰山等在断层中两侧上升,中间相对下沉的部分。发育盆地或谷地,如:吐鲁番盆地、山西汾河谷地、陕西渭河谷地等岩层中心新、两翼老(二)、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未侵蚀时,山峰侵蚀后,山谷未侵蚀时,山谷侵蚀后,山峰2、采石场选址●活动9:结合所学地质构造知识,完成下列要求。1、石油勘探4、地下水开采3、隧道选址5、水库大坝选址背斜顶部裂隙发育,岩石破碎开采成本低。采石场为什么适宜建在背斜顶部?采石场为什么适宜建在背斜顶部?背斜有利于储油气背斜有利于储油气为什么勘探石油选择背斜部位?为什么勘探石油选择背斜部位?地下水向斜有利于储水向斜有利于储水为什么在向斜部位开采地下水?为什么在向斜部位开采地下水?隧道工程为什么尽可能选择背斜部位?隧道工程为什么尽可能选择背斜部位?结构稳定,不易积水隧道水库等大型工程选址为什么要避开断层带?水库等大型工程选址为什么要避开断层带?不稳定,易诱发地震不稳定,易诱发地震点击图标放大讲解地质构造规律的应用(三)火山、地震活动和地表形态火山地震不断变化的地表形态外力作用板块运动与宏观地形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火山、地震活动和地表形态内力作用课堂小结:1、读下图,完成下列要求。(1)图中数码①代表板块,②代表板块;喜马拉雅山脉是由图中板块③与(板块名称)相撞形成的。(2)板块构造学说把全球分成六大板块,这些板块“漂浮”在层上,至今仍在运动。图中字母A处与B处相比,地壳稳定的是处,因为;板块的边界分为生长边界和消亡边界,C位于板块的边界,D位于板块的边界,板块俯冲到板块之下形成了深海沟和岛孤链。课外作业1、读下图,完成下列要求。(1)图中数码①代表美洲板块,②代表太平洋板块;喜马拉雅山脉是由图中板块③与印度洋(板块名称)相撞形成的。(2)板块构造学说把全球岩石圈分成六大板块,这些板块“漂浮”在软流层上,至今仍在运动。图中字母A处与B处相比,地壳稳定的是A处,因为A处于板块内部;板块的边界分为生长边界和消亡边界,C位于板块的生长边界,D位于板块的消亡边界,太平洋板块俯冲到亚欧板块之下形成了深海沟和岛孤链。课外作业2.读某地的地质剖面图,完成下列问题。(1)图示地质构造类型:甲,乙,a、b。(2)该地地壳受到了方向力的作用,属于力(拉张力或挤压力)。当时的地壳运动表现为运动和运动,起主导作用的是运动。(3)如果在这里修建一条东西向地下隧道,应该选择甲地还是乙地?为什么?若想打一眼深水井,应选择在地;钻探石油应该选择地,原因是:课外作业2.读某地的地质剖面图,完成下列问题。(1)图示地质构造类型:甲背斜,乙向斜,a断层、b断层。(2)该地地壳受到了南北方向力的作用,属于挤压力(拉张力或挤压力)。当时的地壳运动表现为水平运动和升降运动,起主导作用的是水平运动。(3)如果在这里修建一条东西向地下隧道,应该选择甲地还是乙地?为什么?若想打一眼深水井,应选择在甲地;钻探石油应该选择甲地,原因是:甲地属于背斜构造,上拱的岩层具有良好的支撑作用,且地下水沿岩层向两侧渗流,有利于保持隧道的干燥,成为隧道的选择地点。反之,乙地为向斜构造,岩层下凹缺少支撑功能,稳定性差,且地下水沿岩层向隧道内渗流,导致隧道潮湿,不能修建隧道。甲地为背斜,岩层上拱,容易形成储油构造,且其中的隔水层能防止石油、天然气挥发,有利于其富集。课外作业
本文标题:地球表面形态(第一课时)说课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08128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