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资本运营 > 高考复习文言文翻译技巧
保定三中2012高考语文复习教学目标1.以难词难句为突破口,掌握好高考文言句子翻译的方法技巧。2.在已掌握文言文翻译的一般原则基础上,加强踩点得分意识。对译法翻译的基本方法一般指把原文中的文言单音词对译为现代汉语的双音或多音词。例2: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译文:忧虑辛劳可以国家使兴盛,安逸享乐可以自身使灭亡。例1: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译文://////////疑难问题老师,(是)用来的。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答(1)从高考的特点与考查目的出发,文言文翻译要严格遵循的两个原则:一是忠于原文,力求做到二是字字落实,以为主,以为辅(2)文言文“六字翻译法”:信达雅直译意译留、补、删、换、调、贯1.信:忠于原文内容和每个句子的含义,不随意增减内容。2.达: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述习惯,语言通畅,语气不走样。3.雅:用简明、优美、富有文采的现代文译出原文的语言风格和艺术水准来。㈠留凡朝代、年号、人名、地名、书名、器物名、官职等专有名词或现代汉语也通用的词,皆保留不动。例:⒈赵惠文王十六年⒉庐陵文天祥⒊汝今得与李、杜齐名。《范滂传》4.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鸿门宴》5.与苍梧太守吴巨有旧。六字翻译法方法指津(发语词)(句中停顿助词)(语气助词)如:夫赵强而燕弱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去来江口守空船填然鼓之㈡删把无实义或没必要译出的衬词、虚词、偏义复词中无实意的一方等删去。(偏义复词)(结构助词)(音节助词)(助词,无译)㈢换翻译时把古代词汇换成现代汉语。基本模式是把单音节词换成双音节词,通假字换成本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词换成现代汉语。例:⒈疏屈平而信上官大夫。疏远、信任(单换双)⒉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中原(古今异义)⒊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如同云一样(名作状)4、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说——悦(通假字)字字落实夫战,勇气也。追亡逐北删留打战,靠的是勇气。追击逃亡北方的人。换追击败逃的人。大丈夫作战,靠的是勇猛的力气。㈣调调整语序。文言文中一些特殊句式:如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主谓倒装等,要按照现代汉语的语法规范调整语序。⒉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3.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定语后置⒈沛公安在?例:⒈主人下马客在船⒉秦时明月汉时关另外有些不调整就难以理解的句子如互文:宾语前置状语后置㈤补:补出文句中省略了的内容(主语、谓语、宾语、介词等)例:⒈沛公谓张良曰:“度我至军中,公乃入。”(你)⒉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⒊竖子,不足与谋。⒋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鼓)(鼓)(之)(于)(省略主语)(省略谓语)(省略宾语)(省略介词)(于)㈥贯:指要根据上下文语境,灵活贯通地翻译。这个“贯”就是“意译”。①太史公牛马走,司马迁再拜言:—司马迁《报任安书》(注:牛马走,像牛马一样的人。此处为作者自谦词)译:太史公、愿为您效犬马之劳的司马迁拜了又拜说②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译:(秦)有并吞天下,统一四海的雄心。③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译:但是陈涉不过是个贫家子弟,又是被迁谪戍边的兵卒。1、竹床一,坐以之,木榻一,卧以之。2、吾为物所苦,亟起索烛照。3、何必以所能而责人所不能。1、竹床一,坐以之,木榻一,卧以之。2、吾为物所苦,亟起索烛照。3、何必以所能而责人所不能。调一把竹床,用它来坐,一张木床,用它来躺。1、竹床一,坐以之,木榻一,卧以之。2、吾为物所苦,(你)亟起索烛照。3、何必以所能而责人所不能。调一把竹床,用它来坐,一张木床,用它来睡。补我被小虫咬得难受,(你)赶紧起来找蜡烛照明。1、竹床一,坐以之,木榻一,卧以之。2、吾为物所苦,(你)亟起索烛照。3、何必以(己)所能而责人所不能。调一把竹床,用它来坐,一张木床,用它来睡。补我被小虫咬得难受,(你)赶紧起来找蜡烛照明。贯何必用自己能够做到的来要求别人做不到的。字字落实留删换文从句顺调补贯你记住了么客有为齐王画者,齐王问曰:“画孰最难者?”曰:“犬、马最难。”“孰最易者?”曰:“鬼魅最易。”夫犬、马人所知也,旦暮罄(完全显现)于前,不可类之,故难。鬼魅无形者,不罄于前,故易之也。有为齐王画之客调留(他)(画)(画)(客)补删换请你来解题:依次找出调留补删换的地方。读读下面文段,翻译画横线的句子,指出用了“六字法”的哪些方法。太祖马鞍在库,而为鼠所啮。库吏惧必死,议欲面缚首罪,犹惧不免。冲谓曰:“待三日中,然后自归。”冲于是以刀穿单衣,如鼠啮者,谬为失意,貌有愁色。太祖问之,冲对曰:“世俗以为鼠啮衣者,其主不祥。今单衣见啮,是以忧戚。太祖曰:“此妄言耳,无所苦也。”俄而库吏以啮鞍闻,太祖笑曰:“儿衣在侧,尚啮,况鞍县柱乎?”一无所问。练一练太祖马鞍在库,而为鼠所啮。今单衣见啮,是以忧戚。况鞍县(于)柱乎?太祖(的)马鞍放在仓库里,但是被老鼠咬破了。现在单衣被(老鼠)咬破了,因此(我感到)很忧愁。更何况马鞍悬挂在柱子上呢?(留)(留)(换)(换)(换)(换)(留)(补)(换)(调)(补)(换)(换)(留)(换)(补)(换)(换)练一练文言文翻译的“六字法”思考:命题时是根据什么拟定评分细则的?命题者为什么要选这三句作翻译题?①太祖马鞍在库,而为鼠所啮。(2分)②今单衣见啮,是以忧戚。(2分)“见”1分,表被动;“是以”宾语前置1分;③儿衣在侧,尚啮,况鞍县柱乎?”(4分)“为…所…”,被…怎么样,1分;啮,咬,咬破,1分“侧”1分,身边;“啮”被动,1分;“县”,1分,通假字“悬”;句意通顺1分。评分标准往往体现在句子的几个关键得分点一般选择含有关键词语、特殊句式的句子如何达到“信”“达”“雅”的要求1、注意古今词义、色彩的变化①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曲。译文:先帝不因为我地位低、见识浅,委屈自己,降低了身份。色彩变化②璧有瑕,请指示王。译文:宝玉上有斑点,请让我指点给大王看。③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译文:秦王非常高兴,把和氏璧传给妃嫔及侍从看。2、注意词类活用现象①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译文:一只狼径直离开了,其中的另一只像狗一样坐在屠者的面前。名作状②君子死知己,提剑出燕京。译文:君子为知己而死,提着剑离开燕京。③先生之恩,生死而肉骨也。译文:先生的大恩,是使死了的人复生,使白骨长肉啊!为动用法使动用法3、注意有修辞的语句的翻译①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译文:于是派蒙恬在北边修筑长城并守住边疆。译文:我进入函谷关后,财物丝毫不敢据为己有。②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比喻③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④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译文:我认为老百姓之间的交往尚且不相互欺骗,更何况是大国呢?译文:为什么要保持美玉一样高洁的品德而使自己被流放呢?借代比喻4、注意有委婉说法的语句的翻译①愿及未填沟壑而托之。译文:希望趁着我还没有死的时候把他托付了。②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译文:我生下来六个月,慈爱的父亲就离我而去;到了四岁,舅父强行改变了母亲原想守节的志向。婉指长辈去世母亲改嫁的委婉说法5、注意固定句式①其李将军之谓也。译文:大概说的是李将军吧。②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译文:相如虽然愚笨,难道害怕廉将军吗?选择含有关键词语、特殊句式的句子总结:高考翻译题命题规律多义实词、常见虚词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省略句、被动句、倒装句、判断句固定句式主要考察翻译六字法中的哪几个?留删换调补贯换单音节词换成双音节词,通假字换成本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词换成现代汉语。调调整语序: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主谓倒装等。我来命题管仲曰:“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遭时也。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鲍叔既进管仲,以身下之。天下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请你为下面这段文字命一道翻译题,并定出评分标准。①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4分)评一评②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遭时也。(5分)③天下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3分)曾经困窘,境地尴尬认为时运,运气多次被动句被放逐,被流放认为遇到天下的人赞美了解省略主语抓关键词句,洞悉得分点总结:文言文翻译技巧要有踩点得分的意识,洞悉命题者想考你什么找出关键词语、特殊句式,准确翻译关键词句不落实,就会徒劳无功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翻译画线的句子。庄子之齐,见饿人而哀之,饿者从而求食。庄子曰:“吾已不食七日矣!”饿者吁曰:“吾见过我者多矣,莫我哀也;哀我者,惟夫子。向使夫子不不食,其能哀我乎?”(1)庄子之齐,见饿人而哀之。(2)吾见过我者多矣,莫我哀也。(3)向使夫子不不食,其能哀我乎?练习提升•(1)庄子之齐,见饿人而哀之。•译文:庄子到齐国去,看到一个饥饿的人,很同情他。•(2)吾见过我者多矣,莫我哀也。•译文:我看见很多人从我面前走过,可没有一个人同情我。•(3)向使夫子不不食,其能哀我乎?•译文:假使先生您不是没吃饭,难道还会同情我吗?巩固练习阅读下面文言语段,翻译画线的句子。曾子衣敝衣以耕。鲁君使人往致邑(给一座城)焉,曰:“请以此修衣。”曾子不受。反,复往,又不受。使者曰:“先生非求于人,人则献之,奚为不受?”曾子曰:“臣闻之,受人者畏人,予人者骄人。纵子有赐,不我骄也,我能勿畏乎?”终不受。孔子闻之,曰:“参之言足以全其节也。”参考答案①曾子衣敝衣以耕。②先生非求于人,人则献之,奚为不受?③受人者畏人,予人者骄(于)人。纵子有赐,不我骄也,我能勿畏乎?”曾子穿着破旧的衣服从事耕作。先生不是向别人索求,而是人家主动送给你的,为什么不接受呢?接受的别人的东西,就会害怕(得罪)他,给予了别人东西就会在他面前盛气凌人。即使国君有所赏赐,而不傲视我,但是我能不畏惧吗?文言语句重直译,把握大意斟词句,人名地名不必译,古义现代词语替。倒装成分位置移,被动省略译规律,碰见虚词因句译,领会语气重流利。总结
本文标题:高考复习文言文翻译技巧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09217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