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畜牧/养殖 > 安塞腰鼓第二课时教案
《安塞腰鼓》第二课时教案徐斌2015、10一、导入新课1.同学们,伴着这激情地朗读,我们再次走进黄土高原,去欣赏,去体会,去感受安塞腰鼓。读课题。有人这么说安塞腰鼓。出示感知安塞腰鼓的气势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安塞腰鼓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你能用课文中的一个词语或一句话说说这是怎样的安塞腰鼓吗?课件出示:那是的安塞腰鼓。2、作者对安塞腰鼓发出了由衷地赞美,并且在文中出现了多次,快速浏览课文,把它划出来。出示:“好一个安塞腰鼓”板书“好一个”这样重复出现的表达形式我们叫反复!每一次赞叹都是心灵的激荡、感情的升华,我们一起来读一读,(个别读==齐读)3、文中又是从哪几个方面来介绍安塞腰鼓的“好”呢?板书:场面、鼓声、后生、舞姿今天让我们一起再次走近黄土高原的安塞腰鼓去充分感受它的独特魅力吧!二、感受安塞腰鼓的独特魅力。(一)、感受安塞腰鼓的舞蹈场面的壮美过渡:刚开始黄土高原还是一片寂静,可是,捶起来呢?1、请同学们默读5—8自然段,找出课文中概括写舞蹈场面的一句话。出示:黄土高原上,爆出一场多么壮阔、多么豪放、多么火烈的舞蹈哇——安塞腰鼓A、指名读。B、描写舞蹈场面连用了:壮阔、豪放、火烈。从中你有何感受?C、有感情朗读。2、课文是怎样具体描摹这一情景的呢?A、找出第6小节的前3句话。出示:“一捶起来就发狠了……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B、你读懂了吗?从这些句子中你体会到了什么?把句子划出来,在旁边写下自己的感受。(1)相机出示:“发狠了,忘情了,没命了!”a、有何感受?指导读。b、它们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可以颠倒吗?(三个短语组成排比句,语意层层递进,语势步步增强。)指名读。c、第一组读“发狠了”--一二组读“忘情了”--全班齐读“没命了”。(2)、出示:“百十个斜背响鼓的后生,如百十块被强震不断击起的石头,狂舞在你的面前。”a、你体会到了什么?体会比喻的精妙:后生们一敲起鼓,人与鼓、鼓与响声就合二为一了。(3)、出示:“骤雨一样,……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a、学生自己说说体会。b、照我们平时说话的语气,这句话应该这么说:c、[出示课件]急促的鼓点像骤雨一样;飞扬的流苏像旋风一样;蹦跳的脚步像乱蛙一样;闪射的瞳仁像火花一样;强健的风姿像斗虎一样。请你来比较着读读,你有什么样的感受?这句话写法上有什么特点?有什么好处?(语气越来越强,声势越来越大,感受到安塞腰鼓的火烈与豪放)正如大家所说,作者用整齐的排比、贴切的比喻、铿锵的短句,把打腰鼓的情景写得活灵活现。这样的语言很有诗意。指名读。d、变换为诗的形式。来,全班齐读这一句。师生交替读。C、出示段落,连起来一起读3、引读第7小节。出示:这腰鼓,使冰冷的空气立即变得燥热了,使恬静的阳光立即变得飞溅了,是困倦的世界里几遍的亢奋。(1)、因为安塞腰鼓的舞蹈如此壮阔、豪放、火烈,所以,它使——,使——,使——。(2)、(词语变色)从这几组词语中,你读出了什么?引读----齐读4、小结:这样的变化,全因为有了这豪放而火烈的—安塞腰鼓!难怪作者会发出感叹:出示:好一个安塞腰鼓(指读)好在它豪放火烈。板书豪放火烈(二)体会鼓声的惊天动地。过渡:安塞腰鼓不仅给人视觉上强烈的冲击,在听觉上,更给人剧烈的震撼!1、作者又是怎样来描写他听到的鼓声的呢?谁来读读。出示:百十个腰鼓发出的沉重响声,------也是隆隆,隆隆,隆隆。感受一下哪里让自己震撼了。指导朗读。2、拓展填空:沉重的鼓声还会碰撞在哪里?想想还会碰撞在哪里?用文中的句式来说一说。出示:百十个腰鼓发出的沉重响声,碰撞在(),()也蓦然变成牛皮鼓面了,只听见隆隆,隆隆,隆隆。填好后全班齐读。山崖在动,心在动,人在动,一切都因为这安塞腰鼓在动!这鼓声震撼山河,震撼我们的心灵,我们不由得在心里大声呐喊—好一个安塞腰鼓!出示:好一个安塞腰鼓。(读)好在它惊天动地。板书:惊天动地3、安塞腰鼓给人的视觉和听觉带来了极大的冲击力,想欣赏一下吗?*播放腰鼓表演片断。(三)学习打鼓后生的元气淋漓。过渡:安塞腰鼓无疑是魅力四射、令人折服的,那击鼓的人呢?是谁?---后生。请大家轻声读读描写后生的这部分,看看文中是怎样描写这一群后生的?出示:后生们的胳膊、腿、全身,有力地搏击着,急速地搏击着,大起大落的搏击着------奇伟磅礴的能量。1、指导理解:搏击既然是后生们打鼓,为什么不说“敲击”,而要用“搏击”呢?一是力量。二是与命运、困难------(学生没体会到,提示上下文,或者说他们与什么搏击?)了解黄土高原。学生说,老师出示图介绍。(你们看,这就是黄土高原,常年风沙肆虐、干旱无雨的黄土高原,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定为人类无法生存的土地的黄土高原。就是在这片土地上,我们的高原人民不仅活了下来,而且世世代代,生生不息。)出示油画《父亲》你们看!这是著名画家罗中立的油画《父亲》。画中的父亲是千千万万高原人民的一个缩影。说说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2、引读13、14小节。因此作者要发出感慨:出示:引读黄土高原啊,你——,也只有你,——!好一个——!好一个——!知道他们与什么搏击了吗?(与恶劣的环境,与艰苦的生活和命运。。。。。。)想想文章仅仅是在赞美安塞腰鼓吗?还会在赞美什么?就连著名文学评论家厚夫先生这样评价安塞腰鼓课件出示:某种意义上讲,安塞腰鼓不仅仅是一种地域文化,已经变成中华民族坚定不移,意气风发,蓬勃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象征。让我们永远记住——“只要心中有梦,舞台就在脚下。只要生命还在,我们就不能停止搏击。让我们再来读读这段话。”3、这样的土地养育了这样的后生,难怪作者—(学生接着说)出示:好一个黄土高原!好一个安塞腰鼓!好就好在有这么一群元气淋漓的后生。(四)学习舞姿的变幻美。过渡:那作者为什么又说这是出示:一个痛快了山河、蓬勃了想象力的安塞腰鼓呢?1、默读15-小节,思考,用“因为……所以……”试着回答这一个问题。(因为每一个舞姿都充满了力量,每一个舞姿都呼呼作响,每一个舞姿都是光和影的匆匆变幻,每一个舞姿都使人战栗在浓烈的艺术享受之中,使人叹为观止。痛苦和欢乐,现实和梦幻,摆脱和追求,都在舞姿和鼓点中,交织、旋转、凝聚、升华!所以说这是痛快了山河、蓬勃了想象力的安塞腰鼓。)2、有感情地读15小节。小结:这真是好一个痛快了山河,蓬勃了想象力的安塞腰鼓。,好就好在这令人叹为观止的舞姿。(板书:叹为观止)3、这鼓声愈捶愈烈------我们一起捧好书-----愈捶愈烈---读三、学习鼓声停息后的寂静。过渡:而当鼓声戛然而止的时候,世界便出奇地寂静,以致使人感到对她十分陌生。1、轻声齐读18-20小节。给你什么感觉?(静)区别静。2、这一声渺远的鸡啼让你想到了什么?品味“鸡啼”,提升认识:耳畔的那一声嘹亮的鸡啼,似乎让我们看到这陕北后生们的——陕北后生们对明天充满着希望。我们还看到了——陕北后生们对未来是那么的憧憬,他们希望未来因为他们而更美好。我们还看到了——黄土高原美好的未来。小结:这渺远的鸡啼似乎是在说:尽管如今的大西北还暂时贫困落后,但因为有这么一群元气淋漓的黄土人,相信它的明天一定会是光明美好的!四、体会文章语言表达形式。课文学到这,你们是否感受到不仅是安塞腰鼓的----场面、声响、打鼓的后生、它的舞姿令人震撼,全文的语言也非常震撼人心。鼓美,人美,文也美。让我们从课文中去找一找,我们一起来看一看都用了哪些表达方法。你看,文中多处出现了排比,不仅有句内的排比,还有句子与句子之间,句段与句段之间的排比,还出现了比喻,反复的修辞手法,还采用叠词的语言形式,这些语言的表达形式让文章如诗一样的语言充满了魅力,让人享受,让人陶醉。以后我们也要学会这些表达方法,增强我们的文章表达效果。五、总结全文。1、同学们,今天我们借助作者生动的描写,感受了黄土文化的雄浑壮美,领略到黄土人粗犷豪放的性格特征,认识到安塞腰鼓是一曲生命与力量的赞歌。作者直抒胸臆,反复赞叹:“好一个安塞腰鼓!”大屏幕出示:好一个安塞腰鼓!好一个安塞腰鼓!好一个黄土高原,好一个安塞腰鼓!好一个痛快了山河、蓬勃了想象力的安塞腰鼓!让我们一起再来赞叹一番!2、新时代的安塞腰鼓又一次以崭新的面貌出现在人们的面前观看国庆阅兵的安塞腰鼓视频五、课堂作业。1、课文小练笔:“好一个安塞腰鼓,好在它-----------”,围绕中心句写。六、课外积累:1、语文综合性学习:搜集资料学习一种中国的民族文化。2、尝试运用文中的表达方式,充分调动自己的联想和想像,描写印象深刻的一个场面。场面豪放火烈好一个鼓声惊天动地14、安塞腰鼓后生元气淋漓舞姿叹为观止简评:1、教者能从整体着眼,从重点段、句切入,抓住关键词,在课堂教学中充分运用自读感悟式,注重学生读的优化训练,以读代讲贯穿教学的全过程,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从而体会安塞腰鼓火烈的场面、惊天动地的声响、元气淋漓的后生、叹为观止的舞姿。小学高年段学生应掌握的读书方法在教学中能充分注意。2、教师充分合理地运用多媒体丰富教学手段,扩大教学容量,吸引学生注意,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促进知识的理解与巩固。3、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渗透文章表达形式的学习与运用,通过仿写、想象、比较加以体会。通过课外拓展练习加以吸收、巩固。
本文标题:安塞腰鼓第二课时教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11706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