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预应力锚索技术要求一、预应力锚索施工要求本工程预应力锚索用于旋挖支护桩段。预应力锚索施工应与土方开挖相互配合,分层挖土至锚索标高位置时,进行锚索施工。锚固体设计强度30MPa,锚索锚固体强度达到设计强度80%后方可张拉锁定,然后方可进行下部土方开挖。支护桩锚索水平间距1.4m、1.6m。(一)、预应力锚索钢绞线采用3×7Φ5高强钢绞线,强度标准值1860Mpa;(二)、孔位允许偏差为水平方向100mm,垂直方向50mm,预应力锚索钻孔倾角20度,预应力锚索钻孔倾角误差不超过2度,孔径不小于150mm,孔深不得少于锚索设计长度,张拉段预留1.0m,终孔后认真清孔。(三)、预应力锚索下料长度允许误差为50mm,安装前应认真清除锚索表面的油污和铁锈。(四)、采用P.O.42.5R普通硅酸盐水泥拌制纯水泥浆,水灰比为0.45~0.55,浆液固结体28天强度要求不小于M30。注浆为两次注浆,第一次为常压注浆,第二次为高压注浆,注浆压力不小于2.0MPa。(五)、在砂层中或淤泥质土层成孔过程,容易发生塌孔,该土层锚索的施工工艺必须全过程跟套管钻进,若发生流砂现象,可对上部砂层进行注浆加固(试打后视实际情况决定,详见袖阀管注浆方案),防止顶部出现大面积坍塌,同时在选用机械上做优化选择,施工机械选用标准锚杆钻机进行施工。二、锚索施工部署(一)、锚索位置见施工设计图,土方开挖至相应土层标高后,立即进行该层锚索施工,且该层锚索张拉锁定前不得超挖下层土方。(二)、施工工艺:土方开挖至锚索施工面→钻机就位→钻孔→清孔→下锚索体→第一次注浆→第二次注浆→腰梁施工及养护→张拉及锁定三、锚索主要施工方法(一)、锚索成孔基坑开挖至要求标高后,进行锚索定位,并做好标记,水平方向允许偏差±100㎜,垂直方向允许偏差为±50㎜,钻孔倾角误差不超过2度,孔径不得小于150mm,孔深应超过设计长度0.5m。对于本工程中地质条件较差地段,采用锚杆钻机进行套管跟进、水钻孔工艺,以防止塌孔、缩颈。成孔过程中如果发现地层情况与勘察报告不符,应及时通知有关各方进行处理。为保证文明施工及不影响土方开挖,沿坑边挖设排水沟槽,将水集中抽走。(二)、锚索水泥材料采用P.O.42.5R,水灰比0.45~0.55,清孔完后用高压注浆泵进行一次注浆,第一次注浆压力0.4~0.6MPa,直到孔口溢出纯水泥浆为止。2(三)、锚索体制作及置放杆体制作时应比设计长出1.0m,以满足张拉锁定需要,定位骨架间距1.5m,钢绞线用铁丝均匀捆于骨架周围,注浆管内端距设计孔底外退50~100㎜。二次注浆管的出浆孔和端头应密封,确保一次注浆浆液不进入二次注浆管内,二次注浆管固定于定位骨架中心,注浆管开孔间距500mm。开孔后用胶带封孔。(四)、锚索二次高压注浆一次注浆完成4.0~6.0h后、锚固体强度达到5.0MPa左右时,进行二次注浆,水灰比0.45~0.55,二次注浆压力不小于2.0MPa,直至孔口冒浆为止。(五)、锚索验收及张拉锁定本工程锚索验收合格后进行张拉锁定。垫块安装完毕和锚固体强度达25Pa时,对锚索进行张拉、锁定,首先按0.1~0.2设计拉力进行预拉,然后按规范要求分级加载至1.1~1.2设计拉力并保持10min,然后卸载至锁定荷载予以锁定,锁定拉力值按设计施工图进行。锚索张拉应在锚固体强度达到设计强度80%后方可进行,本基坑设计锚索锚固体强度30MPa。。(六)、锚索验收试验根据设计要求,锚索应按5%进行抗拨力试验,且不少于3根。验收标准:锚索抗拨力平均值应大于抗拨力设计值,最小值不小于设计值的90%。其目的在于考虑设计锚索在场址条件内是否能满足设计要求,检验锚索施工工艺,并将以此指导施工。注浆体加入了早强剂后可在注浆完成后14天后进行。试验设备及仪器:标定有效期内的YCW-100张拉设备,百分表,千分尺;按规范进行分级,验收试验分级加载(初始荷载的目的是调直锚索)。四、预应力锚索质量控制与检验(1)、基坑开挖至要求标高后,进行锚索孔拉线定位,并做好标记:冠梁处的钻孔起始点位,以冠梁外侧斜向面与设计的标高交汇点为准;腰梁处的钻孔起始点位,以腰梁内侧(即为旋挖桩外侧面)与设计的标高交汇点为准。(2)、钻机就位后,应保持平稳,钻机必须调整跟基坑壁作业面平行,导杆或立轴与钻杆倾角一致,并在同一轴线上,调整校正好钻进角度,对准点位钻进;并一次性钻孔到位。(3)、本工程锚索长细比很大,孔洞很长,要保证钻孔的准确方向和直线性较困难,易偏斜和弯曲;如若偏差稍微大一点,就会打到另一条锚索,故此在施工时要严格控制;锚索孔位允许偏差为:水平方向100mm,垂直方向50mm,钻孔倾角误差不超过2度。(4)、当锚索所穿越的地质为淤泥层、粉质粘土层、粗砂层、砾质粘土层,地质条件较差时,应采用钢套管钻机进行水钻孔工艺,防止塌孔、缩颈;当锚索所穿越的地质为砾质粘土层、强风化或微风化层,应采用潜孔冲击式钻机钻孔;成孔过程中如发现地层情况与勘察报告不符,应及时通知有关单位3处理。(5)、钻孔结束,并以高压风吹孔清理干净,方可投放锚索体,且孔深不少于锚索设计长度,临时塞好孔口。(6)、成孔结束后,须经现场监理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7)、预应力锚索施工穿插于土方施工过程,每层土方开挖至锚索施工深度时,要及时施工该层锚索,锚索张拉锁定并达到设计要求时方可施工下一层土方。(8)、锚索自由段制作工艺为:在钢绞线抹上第一层黄油(特别注意锚索头1.50m长的一段为锁夹部位段不得抹黄油)→紧密的缠绕上一层薄膜(1/2搭接),再在薄膜面上抹第二层黄油(该层如若太厚了导致波纹管套不上的就不做,但要保证第一层黄油要足够饱满)→套上φ20左右的波纹套管→用铁丝间距0.50mm左右绑紧(特别是与锚固段相交处的波纹管管口应密封并用铁丝绑紧,尾端也要绑紧)→固定在定位托架上间距1.5~2.0m。(9)、送锚索时要检查锚索各部件的位置是否正确,捆扎是否牢固;还要检查自由段波纹管是否破损;安装过程要观察锚索送孔是否畅通,如果发现送孔困难,必须将锚索取出,重新钻孔再行安装。(10)、锚索锁定后若发现有明显的预应力损失时,要重新进行补偿张拉。
本文标题:锚索技术要求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12973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