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公司方案 > 硕士论文-公共治理及其中国意义:基于双重维度和公民社会的分析
公共治理及其中国意义:基于双重维度和公民社会的分析作者:曾正滋学位授予单位:福建师范大学相似文献(5条)1.期刊论文曾正滋.ZENGZheng-zi何为公共治理?-行政论坛2006,(2)治理理论自上世纪末兴起于西方发达国家.它首先在国际经济领域兴起,并在英美的新公共管理运动中实践,在理论渊源上它以新自由主义为后盾.公共治理应该成为公共行政领域中治理一词的主要含义,而在自组织治理的基础上,政府必须介入到自组织治理中,并起到元治理作用,以防止治理失灵.公共治理与统治和新公共管理存在着明显的区别.2.学位论文刘旗扬公共治理视角中的城市社区公民参与研究——以株洲市井墈社区为例2008本文是从公共治理的视角研究城市社区中的公民参与,以株洲市井墈社区的实证研究为基础,描述了城市社区公民参与的现状,分析了产生这种状况的原因,从政府和公民两个角度提出了激励公民参与的策略。本文中界定的公共治理是指在自组织治理的基础上,政府参与其中并起“元治理”的作用,政府与自组织形成互动型治理网络,共同谋求公共利益最大化的治理形式。城市社区公民参与是指在城市社区中,公民出于自身权利与利益的维护或者基于公民责任意识,以组织或个体的方式对社区内公共事务的参与、决策、监督等活动。全文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公共治理与公民参与,分析了公共治理与公民参与的概念以及两者之间的关联,阐明了为何要从公共治理的视角研究城市社区公民参与的问题;第二部分城市社区公民参与的现状及原因分析,说明了城市社区公民参与的整体现状以及井墈社区的实际情况,分析了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第三部分促进公民参与的思考,从政府和公民两个角度分析,结合公民参与的动力,提出了促进公民参与的策略。认为应从以下五个方面入手:(一)对政府的权力进行必要的剥离,健全社区运行机制,纠正居委会的行政化倾向;(二)转变思想观念和工作方式;(三)注意社区利益的发现与培育,加强社区意识;(四)启动社区工作者专业化工程,大力发展民间组织,为公民参与提供广阔平台;(五)创新参与途径,提高参与技术。3.期刊论文程宇.CHENGYu公共治理语境下的自组织及其能力增进-华东经济管理2007,21(7)公共治理理论内涵着自组织治理的理念和机制.以反思的理性为基础的自组织治理,能够有效地弥补市场机制形式理性和行政机制实质理性的不足,有助于实现现代行政改革和创新所追寻的善治目标.目前存在着社会自组织能力不高、社会自治因素不完备、第三部门作为公共事务供给主体的力量相对弱小的现状,决定了我国自组织的发展路径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受控自组织的发展轨迹.基于此,增进自组织能力,首先需要遵循政府作为主导推动的能力建设路径;同时积极培育中间阶层、社团和社区组织;另外还要努力促进公民意识和自治精神的化育和养成.通过这些路径,势必有助于达到增进公民社会的自组织能力、促进政府行政能力与社会自治能力和谐互动和持续提升的美好愿景.4.期刊论文曾正滋.ZengZhengzi解读公共治理:双重维度分析-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06,7(4)公共行政领域的治理应该界定为公共治理,它是指在自组织治理的基础上,政府参与其中并起元治理作用,政府与自组织形成互动型治理网络,共同谋求公共利益最大化的治理形式.从精神维度上看,公共治理追求自由与公平的终极价值,彰显公共性的本质,塑造理性化与契约化的公共精神,预设有限理性的政府;从制度维度上看,公共治理以自组织网络为组织基础,以元治理为政府角色,以有限政府为政府的制度形态,以后科层制为组织模式.此双重维度共八个要素相互支持、相互强化,支撑起了公共治理的理论大厦.5.学位论文赵国勇参与与发展:公共治理中的农民工自组织研究2007农民工权益保护是近几年社会关注热点之一,也是政府关注的焦点。为此各级政府及其部门不断出台新的政策法规来保障农民工的权益。可是问题依然未得到根治。究其原因,固然可以说这是我国经济社会转型过程中的必然现象,要由时间来解决,也可以说对法律政策执行力度不够,但是农民工缺乏组织引导却是农民工群体弱势最根本原因。农民工进入城市首先面对的是一个非完全竞争和非对称信息的劳动力市场,即市场失灵。按照新古典经济学理论,市场失灵的时候需要显现组织的作用,以保障和提高市场运行的效率。而作为组织的两种主体:作为“市场中间者”的政府和市场参与者的自组织都是缺位的。尤其是作为一种集体发言机制的工会组织存在诸多问题。这些问题限制其职能的发挥,进而使其无法满足农民工群体对组织的需要。当前一些农民工意识到自身缺乏组织引导,于是开始了自己组建同乡会、打工者协会、农民工工会等农民工自组织的实践。本文结合治理理论从农民工自组织现象开始研究,探讨自组织的合理性与合法性,并指出农民工自组织合法、合理存在并发挥治理作用的路径。问题的研究一方面可以为我们完善和落实农民工政策、妥善解决农民工权益保护等问题提供一种新的视角和路径;另一方面也让我们思索在以国有企业为主体的官方工会的代表性渐失、影响力日衰的情况下,如何解决新一代工人阶级的代表安排,如何构建这个新兴阶层的利益代表机制和利益表达渠道。这对农民工权益保护、国民待遇的获得等都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本文在借鉴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采用问卷调查、访谈和文献分析的研究办法,从参与与发展的层面研究公共治理中的农民工自组织。文章分为5部分论述。第一部分,介绍了研究的背景和研究意义,评析了国内外研究现状,提出了研究的问题,如农民工自组织是什么,自组织能否合理、合法存在?如可存在,怎样更好。第二部分,介绍了治理是农民工自组织存在和发展的理论基础。农民工在市场失灵和正式组织缺位的情况下,开始了自组织的探索,也得到公众的认可。按照治理理论“各种公共的和私人的机构只要其行使的权力得到了公众的认可,就都可能成为在各个不同层面上的权力中心,故农民工自组织可以参与公共治理,作为治理主体而存在。第三部分,从理论的层面分析了农民工自组织存在和发展的现实依据是其合理性。农民工自组织的存在在于得到农民工的认同,有其存在的合理性。第四部分,探讨了农民工自组织参与公共治理的瓶颈和困局是缺乏合法性。因为合法性的缺失,农民工自组织缺乏合法“身份”,游离于政府社团管理之外,进而难以获得相应的资源,自身也难以很好地发展,不能很好地履行职能。第五部分,指出了和谐:农民工自组织治理发展的路线图。政府与农民工自组织要互信互利,双方要合力将农民工自组织纳入合法、合理的发展路径;政府要改变思路,积极引导和培育农民工自组织;农民工自组织也要充分抓住机遇,顺应政府的思路,积极完善自身,提升治理能力;此外还要构建农民工自组织子系统与其他治理主体系统合作的制度安排。考虑整体制度安排原因在于“不同形式的合作行动必须结合在一起。”不同形式的合作如果没有整体性制度安排,就会没有秩序各行其是,带来混乱和不稳定。本文的特色和创新之处在于:①研究对象比较新。在研究农民工被边缘化、权益得不到保障时,不少学者提出要加强农民工组织化,要发展农民工自己的组织。但是真正以农民工自组织作为论文命题的研究论文很少,专门著作处于空白。本文以农民工自组织作为文章关键词,是其他文章所不具备的。以硕士论文研究农民工自组织也属于空白。②研究的视角比较新,以往对农民工组织化研究多是建立在社会学研究视角,或是经济学研究视角,本文建立在公共行政学的角度在公共治理的视角下研究农民工自组织,且在研究角度上侧重综合分析。这也是一种创新。⑨研究内容比较有新意,本文研究农民工自组织存在的合理性和合法性问题,这是农民工自组织参与公共治理的前提条件,也是农民工自组织正常化的要件。④在研究方法上除了注重文献资料外还讲求实证,注重实地调研。本文链接:授权使用:上海海事大学(wflshyxy),授权号:ba52081b-aa24-486b-89fc-9e0100f14623下载时间:2010年9月30日
本文标题:硕士论文-公共治理及其中国意义:基于双重维度和公民社会的分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1570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