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 xxx地农户种植结构调查报告
xxx地种植结构调查报告xxx地处xxx县城东西部,临接xx乡、xx乡,靠近xxx,常年降雨较少,四季气候明显,属典型的半干旱地带。由于地理条件,当地农民一直在沿用古老的耕作方式,种植结构单一,人均收入过低,使得农民生活水平一直处在较低程度。随着近几年国家惠农支农政策的不断渗透,该地也积极响应政府号召,开展多样性种植,发展特色农业,对种植、养殖结构开始逐步认识,也逐渐形成了一条以设施农业牵头,特色养殖并举的适合当地农村经济发展的特色道路。为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当地农村种植结构,了解农民生活水平,以便更好的帮助他们走一条适合于当地地理环境的特色种植道路,我们特开展了“农户种植结构调查问卷”。此次调查采取抽样调查方式,选择走访xx、xx、xx三个村,每个村随机选择三个组共100户群众,共计调查300户群众,卷面设计六部分,分为农户基本信息、农作物种植结构、外出务工情况、其他、收入核算及农户意见和建议。后期采用图表统计方式,随机抽取100户农户进行统计分析。一、调查情况调查结果显示;玉米种植面积在逐年扩大,小麦的种植面积基本保持不变,马铃薯及其他经济作物由于市场难以把握,随机性比较大,所以农户的种植多存在盲目性。农户基本依靠信息链最底层信息来决定来年种植什么作物。由于日光温室效益明显,种植面积将不断增大,但在短期内由于规模较小,市场尚不完善,所以农户种植心依然比较保守。习惯了以往的种植结构习惯,农户对种植结构的调整不太看好,对新品种种植思想包袱较大,例如对金盏花种植意向调查发现农户只是试试心里。外出务工人数虽多但工种简单单一,且季节性强,收入不稳定。(一)所抽取的100户农户,在2010粮食作物种植面积分别为小麦186亩,大麦69亩,马铃薯76亩,大田玉米种植面积为390亩,其他粮食作物种植面积100亩。从人均纯收入来看,大田玉米的人均出收入最高为866.67元,其次是马铃薯为295.56元,小麦和大麦分别为152.93元和49.07元。玉米的种植面积占整个粮食作物种植面积的47.5%,已经成为粮食作物种植结构的最主要支柱。因为对于大麦的价格市场难于掌握,所以农户的种植存在较为严重的盲目性和投机性,往往是以自己的经验来控制种植面积,由于2009年大麦单价不稳,且均浮动于1.5元/Kg,所以在今年种植面积只有69亩,但是由于今年价格仍延续了去年的收购价,导致大麦产值持续低下。(表一)粮食作物种植结构调查统计表单位:亩、Kg、元调查因素作物名称种植面积人口数产量种植成本毛收入纯收入人均纯收入小麦186450744008742015624068820.00152.93大麦6945031050276004968022080.0049.07马铃薯7645011400026600159600133000.00295.56大田玉米390450292500195000585000390000.00866.67其它10045030000300004200012000.0026.67合计收入625900.00人均收入1390.89(二)油料作物和经济类作物在2010年种植面积为油菜32亩,胡麻32亩,葵花55亩,夏季蔬菜25亩,2009年冬天至2010年春天大棚蔬菜种植面积为26亩,人均纯收入为大棚蔬菜居高为705.81元,其次为向日葵为415.56元。日光温室是近几年在政府的支持辅助下建成的,为当地一特色农业,适合该地经济发展条件,也为该地经济的增长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但是由于其发展仍处在起步阶段,所以市场尚不成熟健全,对蔬菜的种植品类和价格尚未把握,也存在一定风险。向日葵的种植是在近一两年发展起来的,由于其种植成本高,风险大,所以有些农户依然不敢接受。其他一些油料作物则完全是为了自给自足。(表二)油料及经济作物种植结构调查统计表单位:亩、Kg、元调查因素作物名称种植面积人口数产量种植成本毛收入纯收入人均纯收入油菜3245096004800192001440032胡麻3245096006400336002720060.444444葵花554503025024750211750187000415.55556夏季蔬菜25450375005000112500107500238.88889大棚蔬菜26450197028105300422916317616705.81333合计收入653716人均收入1452.70备注:按50米棚长为1亩折算,统计阶段为2009冬---2010年春(三)从表一及表二综合分析,共计100户450口人,耕地面积为991亩,人均更地面积2.2亩,累计纯收入为127.9616万元,全部人均纯收入为2843.59元。(四)由于受今年收入水平的影响,明年种植面积将主要倾向于大田玉米,增幅预计可能达到79%。小麦种植面积将与今年基本持平,马铃薯种植面积将增加2倍,达到150亩。由于夏季蔬菜价格低,收入少,预计在2011年夏季蔬菜的种植面积将会缩减50%,日光温室蔬菜由于是反季节栽培,且选择的时间正是农闲期间,而且人均纯收入要比陆地蔬菜高466元,所以种植面积增幅可达到50%以上。另外通过对100户农户对金盏花种植意向的走访调查,其中85户农户表示愿意种植,合计种植面积为80亩,基本保持在0.8亩/每户左右。当地农户对新的作物抱有比较高的积极性,对种植结构调整参与度高,但是由于多年种植风险的教训,思想比较保守,对新作物往往抱有试试看态度。2010年及2011年种植结构总览010020030040050060070080090010002010年2011年小麦玉米马铃薯向日葵油菜大麦夏季蔬菜大棚蔬菜金盏花(五)通过对该地外出务工情况的调查统计发现,当地有接近30%的劳动力在春季种田以后就开始外出务工,务工地点多积聚于城市建筑或道路桥梁建设。劳务收入平均为1456元/人.月。有29%的农户认为外出务工比在家里种地要好。47%的农户认为外出务工工种单一,而且辛苦,以后可能会缩短外出务工时间,转而通过寻求合理的种植结构来增加种植收入。其余24%认为如果条件成熟应该两者兼顾。二、存在的问题积极推进当地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是现阶段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通过调查,我们深感这场调整任重道远,有许多新的问题亟待研究,也有许多问题和困难必须迅速得到解决和克服。比较突出的问题主要有:1、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农业生产发展后劲不足。农业基础设施的落后,使大多数种植都属粗放式种植,不仅大大提高了种植成本,而且也降低了农业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从根本上阻碍了农业生产力的发展。2、资金不足,财政投入少,形不成较大的规模生产和加工销售,没有充分发挥农村专业合作社的优势。如当地蔬菜品质优良,但由于资金投入不足,销售形不成规模,无法发挥出良好效应。另外由于资金严重不足,对科技的投入较少,农产品科技含量低,因此产量低下,效益不高,成为障碍当地大棚蔬菜产业化发展的最重要因素。3、农业服务体系不健全。在种植业中,农技服务是决定蔬菜是否保有优良品质和高产量的决定性因素,但是由于农技服务体系不健全,农户盲目种植、施肥、用药、采摘,往往破坏了粮食作物和蔬菜的品质,降低了产量,严重影响了该地农业种植的经济收入。4、市场信息环节十分薄弱。农业产业链被割裂、信息不通、农工商分离、产加销脱节、城乡分隔、等,严重阻碍了农业结构调整的顺利进行。特别是当前的农业结构调整中,多数农民是渴望得到政策信息、市场信息、技术信息的,但由于种种条件限制,农民得到信息的渠道十分有限,形成“技术缺乏不敢调,信息不灵不会调,观念陈旧不想调”的现象比较普遍,少部分农民虽然开展了结构调整,但往往是跟帮学样照搬别人的套路,往往是一轰而上,市场俏是缺,市场饱时改,产品往往不得价。这种单家独户创市场,影响了当地农业结构调整、乃至整个农业的发展。5、农民自身素质、商品质量意识有待提高。当地劳动力资源虽然丰富,但劳动者的整体素质不高,特别是科技素养不高。每年外出务工的近150劳力,但由于缺乏科技素质,务工工种简单单一,收入低下。另外在家务农的也是接受新知识、新技术能力较差,新技术的推广难度大,导致种植结构一调再调,仍不见效的后果。三、对该地农业结构调整的建议通过调查,发现虽然跟过去比,该地农民生活水平有所提高,但与周边地区比,当地的经济收入差距正在逐步步拉大。因此,奔起直追,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步伐,努力增加农民收入,是今后当地产业结构调整乃至整个农业的唯一出路。通过认真研究分析,我们认为,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步伐,必须认真调查研究,根据当地资源优势、充分发挥地方特长,理清思路,找准切入点抓住着力点,加快发展。1、农业结构调整的基本思路我们认为,加快当地农业结构调整,必须要突破三大难题,简单地讲就是要找到调整的“重点”,瞄准调整的“出发点”,把握调整的“落脚点”。农业结构调整的重点从根本上来讲还是农户思想的调整,思想调整不好,思路理不顺,农户自身素质跟不上,种植结构的调整将永远处在被动状态。调整的出发点则是通过当地的资源优势,如通过“远程教育”先对一些农村党员干部进行专业化的培训,从思想上释放他们的观念,然后让他们带动其他农户。调整的落脚点则是种植结构,要优化资源,时时把握市场信息,通过专业化的分析研究,寻求适合当地的种植结构,要成立高标准的农村专业合作社,发挥其特有的作用。2、搞好农业结构调整的基本对策。要尽快制订出适合本地区发展的调整和优化战略。要充分利用“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之机遇和当前主要农产品供应比较充裕的有利时机,制订一条适合本地区发展的调整和优化战略。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其调整和优化的战思想是:以市埸为导向、以提高效益为中心、以改良品质为重点,依靠科技、优化布局、发挥区域比较优势,稳定基本政策,大力发展优质、高产、高效农业,变粗放经营为集约经营,提高农业的综合效益为原则大力调整农业生产结构,把农业的发展切实转到以提高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的轨道上来。建设“高效的种植业、发达的畜牧业、高素质的务工队伍、”,达到“结构调优、规模调大、效益调高”。3、突出优势产业,扩大优势品种。在粮食生产上要调减与市埸需求不相适应的作物种植面积,如适当的降低大麦种植面积,增加玉米、马铃薯等和其他经济作物如向日葵的种植面积。发挥特色农业的种植面积。当地的蔬菜日光温室种植效益是所有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里产值效益最高的,所以应该加大种植面积,努力发展成规模化、连片化的种植面积,这样市场容易掌握,种植效益还会大幅度增加。另外要积极探索新的种植模式,如旱作马铃薯,双垄玉米等,对新品种、新作物种植积极探索,合理科学的引进新作物,如金盏花等,形成适合当地地理条件的特色种植结构模式。4、加强领导,加大政府的宏观调控力度。要抓观念更新。“农民愿种什么就种什么,什么值钱就种什么”,不等于撒手不管。既要尊重农民的自主权,又要积极引导农民适应市场。抓基地规模。立足大市场、大流通,调整农业结构,改变“有传统,无规模”的状况,真正形成商品生产基地,使农产品生产向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区域化方向发展。抓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建设是结构调整的基础,要做好以水利、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的农业综合开发,改善生产条件,增强农业发展后劲。抓优质服务,加强农业科技队伍,要组织开展大规模的送科技下乡和技术培训活动,达到每户有一人以上熟练掌握一门以上的适用技术。使各项新技术及时传送到位;灵活开展示范样板。使群众有得看,有样学。5、抓好科技培训,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大力加强科技培训,全面提高劳动者文化、科技水平非常重要。要在原有的基础上加大培训力度,确保每户有一名技术“明白人”,确保各项技术措施落到实处。
本文标题:xxx地农户种植结构调查报告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15989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