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项目/工程管理 > 食用菌可行性研究报告
乌审旗嘎鲁图镇巴音温都嘎查肉牛养殖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一、项目概况(一)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内蒙古自治区是全国五大牧区之一,鄂尔多斯市乌审旗是全区改良羊基地,是鄂尔多斯细毛羊的主产区。乌审旗有广阔的天然牧场,大小畜年末存栏200多万头(只)。牛的存栏数达到13万头,而且良种和改良牛的比例可观。资源条件十分优越,但是由于分散经营,一家一户的生产对先进牧业生产技术利用不足,形不成规模效益,造成了小生产不能与大市场顺利接轨。为了适应市场经济的需求,实现农牧业生产的第三次飞跃,加快畜牧业发展的速度,最大限度地增加畜牧业生产的附加值、增加农牧民的收入,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彻底改变分散落后的生产条件和经营方式,搞好畜牧业的产业化建设,本项目是畜牧业的中心环节,顺应了这种发展的新形势,在为乌审旗产业化规模建设与发展上起积极带动与示范作用,因此,该项目的建设势在必行。(二)资源条件嘎鲁图镇气候属于中温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昼夜温差大,且光照充足,年日照时数2800-3000小时,年有效积温2700-3000℃,无霜期130-150天,年降水量280-320毫米,多集中在6-8月份,水热基本同期,为作物(牧草)生长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一年四季高低压活动频繁,大风较多。境内地上水和地下水丰富,项目区用水十分方便。土壤以红栗钙土和沙壤土为主,还有部分草原和沙蒿林草原土壤,非常适应牧草的生长,是发展种植业和养殖业极好的地方。(三)投资环境条件鄂尔多斯市地处内蒙古自治区西南,东连包头市,南依陕西省,西与宁夏隔河相望,北靠乌海市,是自治区发展的龙头地区,又是内蒙古经济发展和腾飞的中心。项目区处在鄂尔多斯西南,是发展畜牧业的基地,经济位置十分重要。投资环境优越,各级政府均出台了最优惠的投资与开放政策,为各类投资创造了宽松的条件和环境。(四)牛源条件乌审旗现存栏牛近13万多头,以无定河流域为中心的西部牧区存栏牛近1万多头。八十年代初,乌审旗育成了中国草原红牛新品种,在此基础上准备引进体型大、出肉率高的西门塔尔牛进行杂交和纯种繁育。对牛群实行冷配,以改良本地蒙古黄牛,这项工作旗种畜站负责完成,将来牛形成三大品系,既西门塔尔、草原红牛和地方良种黄牛,因此,年出栏100肉牛是没问题的。(五)基础条件项目所在地电、水、土地等资源丰富,为项目的实施奠定了坚实基础。(六)技术条件乌审旗是畜牧业强旗,畜牧业技术力量比较强大,全旗上下已形成为畜牧业生产的技术支撑服务,而且为每个养殖大户培养了懂畜牧业生产和管理的技术人员。同时本项目区聘请了两名实践经验丰富的畜牧师,又聘用了十几名有饲养经验的熟练工人,搞好肉牛育肥,技术有保证。二、市场分析现有牛肉市场销售十分趟销,特别是高档牛肉倍受消费者的青睐,市场供应缺口大,本项目生产的高档育肥牛有广阔的销路。(一)国内市场预测据有关统计数字表明,“十五”期间全国年均产猪、牛、羊肉4089.5万吨。就北京、天津、辽宁、吉林、黑龙江等北方五省市年产猪、牛、羊合计只有362.2万吨。按中国年鉴数字计算,全国人均年消费猪、牛、羊肉14.26公斤,牛肉只占6.1%,人均年消费牛肉只有0.86公斤,不到发达国家肉食消费量的十分之一。特别是近年来,由于改革开放和西部大开发,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大大提高,消费取向发生了变化,对食品结构的搭配越来越重视,特别是我们内蒙地区的肉,属于纯天然,污染少,堪称绿色食品,倍受国人的青睐,销路一枝独秀。(二)国内市场分析据有关资料报道,全世界对牛肉食品消费大幅度的增加,据不完全统计,亚洲、欧洲及中东地区每年进口牛肉已超过百万吨,特别是欧洲疯牛病发生以后,欧洲牛肉出口锐减,世界牛肉供应日趋紧张,本项目的发展适应了这种形势,为中国出口牛肉市场贡献了力量。三、项目设计方案本项目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先导,以效益为中心,以增加广大农牧民与育肥厂收入为目的,以改善生态环境为宗旨,努力实现贸、工、牧一体化,产、供、销一条龙,工厂加农(牧)户,企业联基地的产业化生产格局,向结构优化,规模经营,科技进步要效益,为专业化生产、区域化布局、一体经营、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的生产格局创造条件。(一)项目建设标准本项目于2007年开始建设,每年出栏育肥牛100头,种植饲草料基地10亩。(二)项目建设规模与内容该项目总占地9999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届时肉牛生产年职栏100头以上。具体内容如下:基础建设1、建设育肥牛舍3500平方米;2、建设饲料加工与调配间1000平方米;3、建工人宿舍与工人食堂500平方米;4、建青贮窖10个;5、打机电井1眼。设备采购1、购饲料加工机械1台(套)2、购粉碎机1台。(三)投资估算1、土地转让金:10万元;2、土建工程:80万元;3、青贮窖:3万元;4、机电井:3万元;5、购置种牛:50万元。以上总投资为146万元。(四)资金来源资金来源为全部自筹。四、效益分析1、社会效益该项目建成后,为嘎鲁图镇人民和工矿区提供大量的肉食品和乳制品,为不断增长的人民物质生活需求做出贡献;解决部分下岗职工和社会待业人员就业,为政府分扰。同时高效益、生态型、科学化的种养殖,为我旗新型畜牧业开创新路,起到示范作用。2、经济效益项目达产后,年可出栏育肥牛100头,实现净利润50万元,两年多就可收回全部投资。3、生态效益本项目的建设可以大大减轻草场压力,而且使草原得以休养生息和恢复植被,同时创造了高的经济价值,也为牧民生存也创造了美好的生态条件。五、总论总之,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技术效益都很可观。既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又适应当前西部大开发和发展农牧业产业化的大方向,对促进地方经济的繁荣与发展起了不可低估的作用,既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又有深远的历史意义,是一个促进农牧业产业化发展的好项目。乌审旗嘎鲁图镇巴音温都嘎查肉牛养殖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二OO七年九月建立泾县食用菌生产综合基地可行性分析报告刘希荣泾县食用菌规模生产已近30多年,政府与农户都投入不少资金与精力,但到目前为止,仍然经营分散,条块分割,二头(销售与核心技术)在外,没有品牌,没有规模,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产业。利用泾县目前闲置资源,建立泾县食用菌生产综合基地,实现产供销一条龙,教科研相结合,将形成一个完整的产业,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附食用菌生产分析报告报告摘要:一、药用菌(食用菌)菌种的引进、试种、驯化、推广,规范我县药用菌(食用菌)菌种市场。二、按有机食品标准,在菌类培养料里添加一定比例的天然沃土与营养库谷物,使菌类产品恢复天然的品质与口味,确保菌类产品高产、稳产、高效,药用性、食用性更加安全可靠,产量提高到原来的2至3倍,生物转化效率达到300%,整体效益翻番。三、全程通氧发菌,用通氧棒把菌种接到培养棒的中间与二端,缩短发菌时间,菌棒二头出菇,提高菌棒产量,生产效益倍增。四、因地制宜地把菌类生产与其他生产结合起来,进行循环利用,发展循环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全面促进菌类生产的科技创新,推动我国菌类产业升级发展。五、充分利用农林业的下脚料,最大程度保护环境,解决菌类食品安全问题,同时广泛吸收社会人员就业与创业。市场分析实施:我国作为世界药用菌(食用菌)生产和出口大国,年总产量达1730万吨,年总产值860多亿,占到了世界总产量的80%,产量多年来一直稳居世界首位,且每年以6%的速度递增,药用菌(食用菌)是世界公认的营养保健食品,能预防和治疗多种疾病。药用菌(食用菌)已成为我国主要的出口创汇农产品及加工食品,并成为一个新兴产业,已逐步成为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发展潜力十分巨大。目前国内外药用菌(食用菌)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是常规栽培技术已普及,都在向标准化、专业化、工厂化的高产高效高品质方向发展,为全面提升药用菌(食用菌)领域的科技创新能力,推动我国药用菌(食用菌)产业升级发展,2008年科技部决定启动“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食用菌产业升级关键技术研究与开发”重点项目,该项目总投入1.02亿元,这将全面提升药用菌(食用菌)产业整体技术水平,实现优质、高产、高效的产业升级目标,促进我国由药用菌(食用菌)产业大国向药用菌(食用菌)产业强国转变。最近国务院又通过了《促进生物产业加快发展的若干政策》,这将更进一步促进药用菌(食用菌)行业的跨越式发展。综合生产基地是在整合国内外最新菌类栽培技术基础上的创新,从药用菌(食用菌)培养基着手,用天然沃土与谷物代替化肥和其他部分成分,进行全程通氧,按有机食品标准生产,是高产、稳产、高效、高品质的标准化栽培模式,这一模式可以庭院经济项目推广,也可以进行工厂化大规模生产,再进一步因地制宜地与种养业结合,形成生态循环,每个环节都将产出有机食品(见图),将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同时也保护了菌类本身的环境与安全,最大程度减少杂菌的污染,促进菌类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以菌类生产为核心的立体生态模式图:综合生产基地将从药用菌(食用菌)培养基着手,用天然沃土与谷物代替化肥和其他部分成分,按有机食品标准生产,保证了产品的自然风味与营养,有更为可靠的药用性与安全性。天然沃土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保证了菌类产品的野生口味,谷物提供了一个丰富的营养库,保证了高产、稳产,保证产品品质,研究应用全程通氧技术,采用生态学原理进行集约化循环生产,引入驯化新的品种,建立菌类新的品种生产科研中心,联合有关部门制定药用菌(食用菌)菌种、生产及产品标准,将信息技术应用到药用菌(食用菌)的生产与销售等方面,建立校内外生产基地,推广本项目研究成果,培训菌类生产人员,因地制宜,建立“教学+公司+农户”的菌类生产体系,与广大菌类生产企业大户保持长期联系,为他们提供药用菌(食用菌)生产全程服务。综合生产基地的主要目标是要建立高产、稳产、高效、有机化、精细化、高品质的现代菌类生产模式及以菌类生产为核心的生态循环系统模式,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全面提升食用菌领域的科技创新能力,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推动我国食用菌产业升级发展。综合生产基地的核心是采用高山天然沃土,按不同比例加入药用菌(食用菌)培养基中,代替常规栽培中添加的化肥,从而保持药用菌(食用菌)天然的风味与品质,保证其原有的营养与疗效,使药用菌(食用菌)产品成为真正的有机食品。通过实验、研究得出不同药用菌(食用菌)培养基加入天然沃土的高产、高效、高品质的配方。为进一步提高产量,在培养基中加入一定比例的谷物,谷物以谷壳的形式加入培养基,完全满足药用菌(食用菌)生长的需要,当谷壳中的营养耗尽,壳内的营养将源源不断地供给,壳内的营养成为培养基的营养库,将保证药用菌(食用菌)产品每批次产量不减,从而获得高产、稳产、高效,同时将促进低转化率原料的开发与利用。研究应用全程通氧技术,全面提高生产效率。栽培后的下脚料是优质的菌糠饲料,可以直接用来喂牛、鹅等草食类畜禽,也可以作为辅料,添加到其他畜禽类饲料中。综合生产基地要解决菌类产品品质下降、产量不稳、品种混乱及生产过程中的污染等。将全面、系统解决菌类科研、生产等方面问题,达到高产、稳产、高效,促进我市食用菌生产上一个新的台阶,建立我市药用菌(食用菌)生产技术与产品信息库(网站),完成我市药用菌(食用菌)栽培品种及野生资源的调查,填补我县这方面的空白药用菌(食用菌)来源与自然,采用自然拟态的方式进行生产,保持了其原有的药效与自然风味,添加谷物,作为培养基的营养库,保证了产品的高产与高效,这项技术已在平菇、金针菇中试验,已获成功,产量是原来的二到三倍,菇形味鲜,生物转化效率由原来的100%左右提高到300%左右,整体效益也成倍提高。本项目研究主要是得出谷物营养库与天然沃土添加的最佳比例,并把这一技术应用到其他药用菌(食用菌)的栽培中,并把全程通氧等先进技术优化整合到项目中,本项目的实验实施与推广,将使整个药用菌(食用菌)行业的产品产量提高到2-3倍,整体效益翻番,极大地促进整个行业的发展。同时将吸引更多的社会资金、人员进入该行业,并使农林业秸秆、木屑等下脚料得到充分利用,不仅生产出更多鲜美可味的食用菌产品,还从根本上减少农
本文标题:食用菌可行性研究报告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16340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