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三章旅游资源本章学习目标1.了解旅游资源的概念、特点和分类2.掌握旅游资源调查和评价的方法3.了解旅游资源开发的一般原则、程序和开发内容第一节旅游资源概述一、旅游资源的概念旅游吸引物=旅游资源模式四旅游资源旅游产品(一般的劳务、设施)旅游吸引物(不能造就吸引力环境)模式一模式二旅游资源旅游产品(劳务、设施等产品)旅游吸引物(未被旅游业利用)模式三旅游资源旅游产品旅游吸引物图3-1旅游吸引物、旅游资源、旅游产品关系模式图二、旅游资源的特点(一)区域性(二)吸引性(三)垄断性(四)文化属性(五)可创造性和不可再生性(六)整体性(七)发展性三、旅游资源分类(一)按旅游资源的基本属性分类1.二分法——按照旅游资源的基本属性,将其分为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两大系列,简称为“二分法”,是目前最常见,应用最广泛的一种分类方案2.三分法——有些学者将旅游资源分为自然旅游资源、人文旅游资源、社会旅游资源三大类,被称作三分法。几乎所有的三分法都是将人文旅游资源中一些难以物化的资源单列出来,提高到和人文旅游资源同等的地位(二)按照旅游活动的性质分类1.英国学者科波克:供陆上旅游活动的资源、以水体为基础的旅游活动资源、供欣赏风景的旅游资源2.其他根据旅游活动的性质的分类:观赏型旅游资源、娱乐型旅游资源、文化性旅游资源、保健型旅游资源、购物型旅游资源以及特殊型旅游资源(如具有科学考察价值、探险价值的旅游资源等)(三)按照旅游资源的特征和游客体验分类克劳森和尼奇(ClawsonMandKnetschJL)1966年:1.消费者导向型旅游资源2.资源导向型旅游资源3.中间型旅游资源(四)按照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方式分类1.原生性旅游资源2.萌变性旅游资源(五)我国国家旅游局提出的分类方法2003年,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国家旅游局规划发展与财务司联合起草的《旅游资源分类、调查和评价》(GB/T18972—2003)将旅游资源分为8个主类、31个亚类和155个基本类型。第二节旅游资源调查与评价一、旅游资源调查(一)实地调查法深入到旅游资源中去,在现场对旅游资源进行直接调查,对旅游资源的体量、外貌、颜色及其他特征进行直观地观察、测量和记录。实地调查法不仅是核实和补充各种资料的最主要的方法,还能让旅游资源的调查评价人员对这些资源产生感性认识,有利于对旅游资源做出正确的评价。(二)遥感调查法对于较大区域的旅游资源调查,需要采用遥感调查加以支持。遥感调查法既可以解决人力、物力、时间,提高工作效率,还可以通过遥感图像的整体性全面掌握调查区现状,判断各景点的空间分布和组合关系。可以发现一些野外调查不易发现的资源,可获取全面、准确的资料。(三)资料分析法首先,在实地调查之前,调查人员需要得到一些的基本资料,以确定实地考察的范围和重点考察对象。其次,旅游资源所在地区的地理环境和经济状况、民俗风情等内容,必须由当地部门以资料形式呈现给调查人员。第三,在只能采用资料分析法进行旅游资源调查时,需要注意资料的时效性和全面性,还需要注意对资料进行分析和对比,剔除虚假的资料信息。二、旅游资源评价(一)定性评价方法1.“三四五”评价法三大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四大价值:历史文化价值、观赏价值、科学价值和潜在价值五大条件:景区(点)的区位条件(包括地理位置和交通)、经济社会条件、市场客源条件、旅游资源特质条件、旅游环境条件2.“三三六”评价法三大价值:旅游资源的历史文化价值、艺术观赏价值和科学研究价值三大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六大条件:景区的地理位置与交通条件、景物或景象的地域组合条件、景区旅游资源容量条件、旅游客源市场条件、旅游开发投资条件和施工条件的难易程度3.两方面评价法旅游资源本身:美、古、名、特、奇、用所处的环境:自然环境、经济环境和市场环境4.“八六五”评价法八项吸引力:观赏价值、文化价值、科学价值、项目旅游、游览内容丰富程度、环境质量、季节差异、特殊价值和环境容量六项开发条件:地区经济条件、可进入性、依托城市、通讯条件、地方积极性和已有服务设施情况五项效益:目前年均接待游客量、开发所需投资量、投资来源、客源预测和社会效益5.一般体验式评价法通过统计大量的旅游者或旅游专家有关旅游资源(或旅游地)优劣排序的问卷回答,或统计旅游地或旅游资源在报刊、旅游指南、旅游书籍上出现的频率,从而确定一个国家或地区最佳旅游资源(地)的排序加以综合而成,其结果能够表明旅游资源(地)的整体质量和大众知名度6.美感质量评价法旅游资源的美感质量一般是在对旅游者或专家体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建立规范化的评价模型,评价结果为定性尺度或数值,大多具有可比性。其中的自然风景视觉质量评价较为成熟,已发展成为四个公认的学派,即专家学派、心理物理学派、认知学派、经验学派。(二)定量评价法1.单因子定量评价单因子评价是指评价者在进行资源评价时,根据需要,主要考虑这些起决定作用的关键因子,并对这些因子进行全面的技术性评价或优劣评价。例如,美国土地管理局对滑雪旅游资源进行单因子定量评价时,主要选取了七个起决定作用的因子(雪季长度、积雪深度、干雪占雪季的时间比、海拔、坡度、温度、风力)根据每个因子的实际情况设定评分标准。最后按照要素评分总和值将滑雪资源分为三等。2.综合多因子评价——以层次分析法为例先将要评价的因子进行分解并确定层次,然后通过分析和计算,确定出个层次指标的权重值。最后利用得出的各项指标权重值,对旅游资源进行分项打分,利用公式计算,得出最终的综合结果。例:保继刚先生提出的层次分析法旅游资源评价树状图总目标层(O层)评价综合层(C层)F1观赏特征C1资源价值旅游资源定量评价(O)评价项目层(F层)评价因子层(S层)C3旅游条件C2景点规模F2科学价值F3文化价值F5旅游环境容量F6交通通信F7饮食F8旅游商品F9导游服务F10人员素质F4景点地域组合S11费用S10安全可靠S9便捷S8休养娱乐S7宗教朝拜S6历史文化S5科普教育S4科学考察S3完整度S2奇特感S1愉悦感第三节旅游资源开发一、旅游资源开发的原则(一)特色原则(二)经济原则(三)美学原则(四)市场原则(五)保护原则二、旅游资源开发程序(一)旅游资源调查和评价(二)旅游资源开发可行性论证(三)旅游资源规划(四)旅游规划实施(一)旅游资源调查与评价调查的内容主要包括旅游资源的类型、数量、规模、布局、景观特色和开发利用现状等。对自然旅游资源,应科学解释其成因及演变,对人文旅游资源,应查清其历史渊源及其在相关领域具有的价值。然后对旅游资源进行定性、定量评价,分析其旅游价值、功能、空间组合特征及其旅游容量。此外还要调查当地的交通、水、电等基础设施状况以及与旅游相关的配套服务设施情况,如住宿、通讯、娱乐、购物等。(二)旅游资源开发可行性论证1.经济可行性分析主要包括市场分析和投资效益分析两大部分。市场分析一方面要分析游客的来源地及其空间距离、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主要旅游动机以及人口统计学指标特征。另一方面还要进行市场竞争分析,即分析市场的制约因素,最后预测旅游客源市场需求的方向和大小。投资效益分析需要根据资源现存状况进行三方面的分析。首先进行投资条件分析,分析近期远期内可以获得多大规模的投资;然后进行社会经济基础和开发基础条件分析;最后进行投资效益评估,预测相应的投资能够带来的旅游收入额、收回投资期限、投资回收率和盈利水平等。2.技术可行性分析是指事先论证开发能否在技术方面达到预期目标。首先要分析旅游资源开发的技术条件要求和施工要求,然后对一定时期内的施工条件、施工设备、施工技术和工作量进行评估。对这些因素进行充分论证,提出每一项工程建设的经济技术指标,既要做到技术过关,又节约资金,产生良好的施工技术效益。3.社会环境可行性分析主要是指对当地的社会承载力和环境承载力进行分析。社会承载力分析主要分析当地居民对旅游开发的观念和态度、当地政府对旅游开发的支持力度、有关法律政策对旅游活动的规定、旅游业可能带来的文化冲击和社会影响等。环境承载力分析主要分析旅游资源的脆弱性、生态环境的敏感性、旅游环境容量、旅游活动可能造成的资源和环境破坏程度等。(三)旅游资源规划首先要进行市场定位与总体形象设计。通过对旅游资源的认识与深入分析,确定主要客源市场,在此基础上确定开发区的总体形象与开发方向。其次要进行功能分区与项目设置。需要结合拟开发区的地理环境及区位优势进行功能分区与布局。在功能分区的基础上,利用各种资源条件,根据客源市场的需求设置项目,并对各个项目进行具体设计,力求具有可操作性。最后要对游览的线路和交通进行组织安排。对游览线路和选取的交通工具要配套设置,同时要考虑到景点之间的距离并尽量避免线路的迂回,以实现最佳游览效果。(四)旅游规划实施在把旅游规划的文本付诸实践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问题。为了有效地解决规划与实施脱节的问题,在实际操作中必须掌握两个原则。1.以规划文本为指导2.实际操作与规划文本出现矛盾时要科学论证三、旅游资源开发内容(一)景区景点规划建设景区景点规划建设是旅游资源开发的核心内容,包括景区景点的初次建设、景区景点的改造和景区景点的深入开发三种类型。景区景点的规划建设不仅涉及到硬件方面的开发与建设,还包括对游客活动项目、活动形式等软件活动的开发与更新。在具体操作时,还应该包括旅游资源保护等方面的内容。(二)旅游配套设施规划与建设成功的旅游资源开发需要对旅游所需的旅游配套设施进行统筹规划和建设,完善旅游地的旅游环境。配套设施主要包括两大类,一类是主要为当地社区建设的基础设施,但对于旅游者而言也是必不可少的。如供水、供电、排污、夜间照明等设施和医院、银行、治安管理等机构。还有一类是专门为旅游者规划和建设的配套设施,包括宾馆、饭店、旅游问讯中心、旅游商店、休闲场地等。由于这类设施主要是供旅游者使用,在规划时要结合景区景点的实际状况,设计其外观、容量、面积等。(三)旅游交通系统建设包括当地社区交通系统建设和景区内交通系统建设两部分。当地交通系统建设需要和政府相关部门进行协调。景区内交通系统建设主要包括交通线路的设计、交通配套设施的建设和交通工具的选择等。有些景区为了保护环境质量,禁止机动车入内,需要配备一定数量的电瓶车。也有些景区将骑马、坐轿等传统交通方式开发成旅游产品,其配套设施就需要单独设计。但无论怎样,交通线路的设计要尽量避免迂回,尽量遵循省时、舒适的原则。(四)客源市场定位与营销注重旅游市场的需求和变化,结合旅游资源自身的特点和市场变化的最新苗头对旅游资源进行开发。在进行市场定位后还需要探讨如何进行有效地营销,设计令人耳目一新的标志,采取现代化的手段,通过报纸、电视、网络等媒体将旅游产品推向更广阔的市场。(五)人力资源开发无论是对于一个旅游目的地还是一个旅游景区或景点,其吸引力的本源虽然在于所拥有的旅游资源,但旅游服务工作的好坏或质量高低,也会相应地增强或减弱该地对客源市场的吸引力。旅游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需要大量的管理人员和服务人员,管理人员可以引进,服务人员通常都大量来自于当地社区,如何开发和培养这些人员,也是旅游资源开发需要做的工作之一。(六)旅游环境培育旅游地环境直接或间接地对旅游者产生吸引或排斥作用,进而影响旅游资源的开发效果。旅游环境培育主要是指培育旅游地的自然环境、文化环境和社会环境。自然环境主要是指保护与培育良好的生态环境;文化环境培育包括提高当地居民的文化修养和对旅游者的文化引导;社会环境培育主要是指培育安定团结的社会秩序、社会与居民的旅游观念及政府对旅游的管理与支持等。思考与练习1.你认为什么是旅游资源?旅游资源有哪些特点?2.旅游资源有哪几种分类方式?3.该如何对旅游资源进行调查?4.有哪几种旅游资源评价的方法?5.旅游资源开发要遵守哪些原则?6.旅游资源开发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本文标题:第三章-旅游资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16790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