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资本运营 > 浅析聊斋志异中人物形象的艺术特色
浅析聊斋志异中人物形象的艺术特色专业汉语言文学姓名王小刚【内容摘要】《聊斋志异》是在广泛继承了神话、传说、史传、志怪、传奇以及宋元明白话小说等文学传统的基础上创作而成的,在艺术上集志怪与传奇之大成,“用传奇法,而以志怪”,是文言小说长期发展积累的必然结果。作者继承了六朝志怪和唐宋传奇以来,以狐鬼幽冥等超现实事物反映现实、表达理想的传统,并加以创造性的发展,让读者在领略了情节的紧张刺激之后,掩卷而思,体味其中的人生意蕴。多数作品通过谈狐说鬼的手法对当时社会的腐败、黑暗进行了有力批判,在一定程度上揭露了社会矛盾,表达了人民的意愿,但其中也夹杂着一些封建伦理观念和因果报应的宿命论思想。《聊斋志异》的艺术成就很高,它成功的塑造了众多的艺术典型,人物形象鲜明生动,故事情节曲折离奇,结构布局严禁巧妙,文笔简练,描写细腻,堪称中国古典短篇小说的高峰。《聊斋志异》中优美动人的花妖狐形象,是现实生活中美好的人的艺术升华,是幻想的创造物,与一般小说作品中须眉毕现的纯写实的东西不同,而有某种虚幻性和飘忽型。作者常常不作精雕细刻的外形描写,而着意于描绘人物的内在风神,接近于绘画中的写意。《聊斋志异》这些艺术形象或感情缠绵、行为谨慎、或天真爽朗、无拘无束、个性突出,绝不雷同。【关键词】聊斋志异人物形象艺术特色浅析聊斋志异中人物形象的艺术特色《聊斋志异》是蒲松龄的代表作,在他40岁已基本完成,此后不断有增补和修改。“聊斋”是他的书屋名称,“志”是记述的意思,“异”指奇异的故事。全书由短片小说491篇,题材非常广泛,内容及其丰富。在几千年的中国文言小说史上,《聊斋志异》的地位就如同《红楼梦》在中国通俗小说史上一样,是独一无二、至高无上的。作者蒲松龄在继承魏晋志怪和唐宋传奇的基础上,以隽永之笔、博爱之笔写就聊斋志异,使其如奇峰突出,达到了中国文言创作的最高峰。聊斋志异达到了极高的艺术成就,其艺术魅力的根源,在于它一书而兼两体,鲁迅先生称之为“用传奇法,而以志怪”。书中作品构思奇幻委曲。记事诙谐曼妙,西行文典雅纯熟,风格寒峭高古。《聊斋志异》的艺术成就首先表现在塑造了一系列令人难忘的人物形象上,这些人物既属于一定的社会阶层,有其社会本质,有都有鲜明的个性。例如“同是年轻的女性形象,有感情缠绵拘于叔父严训而行动谨慎的青凤(《青凤》),也有天真烂漫、肆意言笑,不受任何礼教约束的婴宁(《婴宁》)。有爱诗善歌,谈词风雅却心境凄苦的林四娘(《林四娘》)。也有不懂世故,顽皮憨跳,乐不知愁得小谢(《小谢》)。有“瘦怯凝寒”,无力自卫的连锁(《连锁》)。也有“艳如桃李”“冷如霜雪”,只有为父报仇的侠女等等,这种成就的取得,通过鲜明的个性表现出来。仅以《婴宁》为例,真是她到那里,笑声就到那里。良久,闻户外隐有笑声。媪又唤曰:“婴宁,汝姨兄在此。”户外嗤嗤笑不已。婢推之以入,犹掩其口,笑不可遏。媪嗔目曰:“有客在,咤咤叱叱,是何景象?”女忍笑而立,生揖之。媪曰:“此王郎,汝姨子。一家尚不相识,可笑人也。”生问:“妹子年几何矣?”媪未能解。生又言之。女复笑,不可仰视。媪谓生曰:“我言少教诲,此可见矣。年已十六,呆痴裁如婴儿。”生曰:“小于甥一岁。”曰:“阿甥已十七矣,得非庚午属马者耶?”生首应之。又问:“甥妇阿谁?”答云:“无之。”曰:“如甥才貌,何十七岁犹未聘?婴宁亦无姑家,极相匹敌;惜有内亲之嫌。”生无语,目注婴宁,不遑他瞬。婢向女小语云:“目灼灼,贼腔未改!”女又大笑,顾婢曰:“视碧桃开未?”遽起,以袖掩口,细碎连步而出。至门外,笑声始纵。通过这样的层层渲染,婴宁天真烂漫的性格特征就跃然纸上。婴宁爱花,人们常说,马上看将军,花间看美人。古代文人爱用花写女性。崔护“人面桃花相映红”,李白“荷花羞玉颜”。蒲松龄让花自始至终左右着狐女婴宁,甚至花决定她的命运。婴宁一露面,捻梅花一枝,容华绝代,笑容可掬。她看到王子服对自己一个劲地盯着看,笑吟吟地说:“个儿郎,目灼灼似贼。”然后大大方方地把花丢到地上,跟丫鬟有说有笑的走了。婴宁说的“贼”不是“小偷”,是淄川方言。淄川人叫心爱的小男孩是“小狼贼”。婴宁似乎无意的丢花,其实是丢的是爱情信物。王子服捡起花,害了相思病,怀里揣着花,千方百计寻找捻花人。婴宁再露面,执杏花一朵,她爬到树上摘花,看到王子服,哈哈大笑,差点儿从树下掉下来。王子服拿出珍藏的花给婴宁看,婴宁说:“枯矣,何留之?”王子服说,他保存花是为“相爱不忘”,婴宁说:这好办啊,等你走的时候,让老奴把园中花折一巨捆负送之。王子服说:我非爱花,爱捻花之人,并进一步表白,这种爱不是亲戚间的爱,而是夫妻间的爱。婴宁问:“有以异乎?”夫妻之爱和亲戚之爱有什么区别呀?王子服回答:“夜共枕席耳。”婴宁低头寻思许久,回答:“我不惯与生人睡。”婴宁竟然说出这样的话,表面看,她憨极了,简直是个傻大姐,实际上她假装不懂王子服的爱情表白,是为了让他把爱情表达得更热烈,更赤诚,让王子服进一步把爱捻花之人的话说出来。婴宁还把“大哥欲我共寝”这句话,当着王子服的面说给母亲听,吓得王子服魂飞天外。其实,她说“大哥欲我共寝”的话时,丫鬟出去了,而她母亲是个聋子!听到这个话而且着急得不得了的,只不过是王子服。婴宁是在跟王子服进行妙趣横生的爱情逗乐,让王子服把爱情表白得更炽热一点。古代小说爱情描写从没像婴宁这样的别致的样式,古代小说人物画廊从未有过婴宁这样的脱俗少女。婴宁是古代文学女性形象笑得最烂漫,最恣肆的一个,最优美的一个。婴宁天真烂漫,是真性情的化身,在三从四德肆威的社会,能允许婴宁这类人存在吗?不可能,小说结尾,因为婴宁惩罚了轻薄的西邻子,县官都放过了这似乎过分的行为,她的婆母却狠狠教训了她,说她一个劲地笑,大失体统,差点儿要让王家的媳妇到公堂上丢脸。于是,婴宁表示:我再也不笑啦,“矢不复笑”。笑姑娘从此永不再笑!即便特地逗她笑,她也决不再笑。一个如此纯洁的少女来到如此肮脏的社会,哭还来不及,哪儿笑得出?婴宁是蒲松龄最喜欢的人物,称为“我婴宁”,“笑矣乎我婴宁”,婴宁是聊斋神鬼狐妖艺术形象的杰出代表。蒲松林写妖精,它的艺术创造就是它有一个拿手好戏,他特别擅长创造亦物亦人、亦人亦妖、就是他把这种生灵原有的那种生物性和人的个性结合起来,使得我们觉得这是一个平常的人,他不会是妖精。我们再看这些故事的时候,我们感受的是人世间的穷达祸福,现实社会当中的爱情情仇。一、《聊斋志异》中的狐魅形象蒲松龄曾将他的志怪小说题名为“狐鬼史”,这清楚不过地说明了狐鬼(也包括神仙、花妖、狐魅等)在其作品中的地位和比重。凡读过《聊斋志异》的人,无不对其中那个光怪陆离的狐魅世界留下最深刻的印象,也从接受的角度证明了这一点。众所周知,将狐魅作为文学的表现对象,决不是蒲松龄的专利,但只有到了他的笔下,才创造性地实现了对这些异类的意象化改塑,从而赋予了其新的面貌和内涵。蒲松龄承继了狐魅幻化这一大的情节框架,但在具体的表现中则推陈出新,与六朝志怪已然貌合神离。《聊斋志异》中的异类,尤其是女性,是以人的形神、性情为主体,只是将异类的某些属性特征融入或附加在其身上。花姑子是獐子精,所以让她身上有香气(《花姑子》);阿纤是鼠精,写其家窖有储粟,人“窈窕秀弱”,“寡言少怒”,与鼠的本性相符(《阿纤》);绿衣女“绿衣长裙,宛妙无比”,“腰细殆不容掬”,善歌“声细如蝇”,都是依据蜜蜂的特征写出的(《绿衣女》)。这种幻化、变形不是神秘的,而是艺术的幻想。狐魅形象更只是写其为狐为鬼,带有些非人的特点,性情则完全与常人无异。像《宦娘》中的鬼女,虽年十七八,却美如天仙,不仅聪明好学,还喜好音律。只可惜未曾拜师学琴便以夭折。死后百年,听到弹琴高手温如春的弹奏,倾心向往,温如春曾见其面,爱慕求婚,她却恨自己已是狐魅而避之。温如春后与官宦葛公之女良工相恋,因遭葛公反对而受阻。宦娘以鬼魂的神异技能和便利成全了二人的婚事,作为向温如春学琴的报酬,终于习得高超琴艺。作品称赞了对这种其死而不已的求艺精神和克己而成人之美的品格。还有《婴宁》叙写王子服追求狐女婴宁结成连理故事,但并非爱情主题,读后给人印象至深的是婴宁的爱笑和憨痴。她的憨痴也令人惊异,竟不懂得“蒹莩之情”与“夫妻之爱”的区别,也不明白有些事是不可向外人道的隐私。“年已十六,呆痴才如婴儿”,的确不可思议。但蒲松龄本来就不是在写实,他不过是借此来表达自己的意念而已。“婴宁”之名,取自庄子所说:“其为物,无不将也,无不迎也;无不毁也,无不成也,其名撄宁。撄宁也者,撄而后宁者也。”所谓“婴宁”,就是指得失成败都不动心的一种精神境界,婴宁的形象可以说是这种境界的象征体现。赞美婴宁的纯真,正寄寓着对老庄人生哲学中所崇尚的复归自然天性的向往。狐狸狡猾,狐狸聪明,狐狸善变,这是中国的传统观念。所以《聊斋志异》的狐狸精她不仅是美丽,她还智谋过人,她们靠自己过人的才智在社会上安身立命,在家庭里面安身立命,实现自己人生的最大价值。这些狐狸精总体说来,有以下三个特点:第一个特点,她们有明确的人生目标,有明确的道德规范,一旦认准绝目标不动摇。第二个特点,她们对人生的困境有清醒的认识,还能根据这个认识采取相应措施。所谓审时度势,机谋权变,善于把握局面,在非常困难的情况下,这些狐狸精的个性反而散发出璀璨的光辉。第三个特点,她们头脑极其冷静,她们擅长应对复杂的局面,擅长有针对性地对待社会上的各色人等,所谓看人下菜碟。聊斋的狐狸精她们是一些公关好手,她们是一些处理难题的好手。这些才智过人的狐狸精是怎么样度过人生的难关的,她们怎么样处理她们所遇到的非常棘手的问题,对我们今天还有参考价值。二、聊斋志异中其它的花妖精怪《聊斋志异》四百九十余篇作品,塑造了大量的艺术形象,或人或仙,或鬼或狐,无不在极其简洁的描述中表现出鲜明而生动的个性,花妖狐魅大都借助于人的外貌形态出现,如《婴宁》中的婴宁姑娘,《莲香》中的一狐一鬼,《黄英》中的陶氏姊弟,假如不是在结尾处写出其真实身份,谁也不会想到他们竟然是些异类。这些艺术形象或感情缠绵、行为谨慎,或天真爽朗、无拘无束,个性突出,绝不雷同。蒲松龄给后人留下一个神奇瑰丽的虚幻世界。同时,也给我们塑造了一大群耀奕闪光的女性形象。她们或人,或鬼,或狐,或仙,大都鲜活艳丽,风情万种,德才情色,冠绝群芳,而且她们身上已完全摆脱了兽性、神性、妖性,“多具人情,和蔼可亲”,完全代表着蒲氏心目中的理想女性②。(一)花妖形象的五大特点凡是除人类以外的动物、植物、器物幻化成人,或者虽然没变化成人却能像人一样说话,跟人交往,就叫妖精。这是妖精的宽泛定义。《聊斋志异》中花妖的故事,就像一个变幻莫测的万花筒,一篇一个新样式,一篇一种新生物,让我们在阅读的时候总是能获得新奇感,其花妖形象有以下特点:(1)人性:“花妖狐魅,多具人情,和易可亲,忘为异类”③是《聊斋志异》人物形象的共同特点,而花妖们既没有仙人的神通广大,也没有狐妖的狡黠主动,更没有女鬼们的幽怨自卑,在她们身上人性的表现另有一番风味。作者让她们与市井凡人共处同一屋檐下,围绕着普通百姓的种种琐屑纠葛,在看似神奇的表象之下,展现出的是生动鲜活的人间万象。(2)物性:以花喻人自古有之,所以花妖身上的物性比一般的精怪要明显贴切得多。首先作为花,她们都美貌优雅,芳香四溢,这是无庸置疑的.但其美其香又各有特色:荷花三娘子形体苗条荏弱,“遥闻香泽,展视领衿,犹存余腻”正是荷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香远益清,亭亭静植”的写照.“宫妆艳绝”的葛巾“异香竟体”“玉肌乍露,热香四流,偎抱之间,觉鼻息汗熏,无气不馥”也符合紫牡丹富丽妖艳之美;“素衣掩映花间”的香玉则“袖裙飘拂,香风洋溢”这是白牡丹娇柔纯洁的的表现.对“绝世美人”黄英的外貌特征作者并未多谈,然而从她的优雅善谈,不轻易退缩的言行中似乎能找到菊花傲霜斗雪的影子③。(3)妖性:花妖虽无呼风唤雨的神通法力,但也有与自身特点相结合的小小法术。例如她们都善变幻,荷花三娘子,忽而石,忽而人,忽而纱,忽而花,可说是最善变的一个.其他的如香玉,绛雪,陶生等也能在人与花之间变换自如。另外,荷花三娘子,陶生能预知未来,绛雪临危托梦,葛巾日行千里,黄
本文标题:浅析聊斋志异中人物形象的艺术特色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17989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