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十二五”期我国港口行业发展趋势
“十二五”期我国港口行业发展趋势——在大连港集团第三届发展战略研讨会上的主旨演讲国家发改委综合运输所罗萍各位上午好,刚刚听了前几位专家的发言,我的题目是行业发展趋势,主要是把我们做的研究跟大家介绍一下。关于咱们集团的发展,在后面讨论的时候我再发表意见。现在有两个背景,一个是全球经济进入了一个长期而复杂的再平衡调整过程,第二个就是我们国家的经济发展方式也进入了一个战略结构调整关键时期,将以转变发展推动科学发展。在这两个背景下,对我们港口行业有一个基本判断:就是08年全球港航业实际上进入一个拐点,尤其是集装箱港口业的高增长时代基本结束了,未来相当长时间将维持低增长的态势。我想介绍三个方面的内容,一个是港口行业发展方式有一个转变;再就是对未来港口吞吐量发展有一个分析;最后对港口整个产能平衡情况做一个介绍。一、港口发展方式的转变。随着全球及中国港口产能达到平衡点,过去以需求推动能力不断扩张,以竞争为目的不断进行兼并、重组的模式将发生重大的变化,港口更加注重精细化管理和港口综合服务,突出港口产业链的延伸和配套产业的发展,港口将由相互竞争走向差异化和区域协作发展,通过分工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我们觉得有五个趋势:第一个趋势,港口的发展将从传统的货运业向现代航运服务业延伸。经过30年的外延规模化发展之后,适应经济转型,特别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要求,需要寻求新的突破点和增长点。这有三方面,一个是港口企业向航运服务业延伸,从能力需求过度到市场引导和服务,从被动向主动适应转变,国内主要港口企业呈现出由装卸业向上下游延伸,从而打造港口服务产业链的发展趋势。像上海港集团提出的集装箱业务、散杂货业务、物流业务和服务业务。天津港提出四大产业,港口装卸、国际物流、综合服务、港口地产。咱们大连港也提出了四个产业,产业链是在向服务业延伸的。第二个是港口经济重心转向航运物流与航运服务并行,向现代服务业转变。向航运物流发展是港口向供应链上下游的延伸,向腹地工业、货代、物流、海关、经贸、保险等以港口为中心的有机整体统一配置资源,从而形成供应链各环节之间的无缝衔接,为客户提供更加精细、更加迅速、更为安全的服务,满足运输市场对港口一体化的要求。第二个趋势,从港口自身发展到港城深度融合。从上个世纪90年代中后期,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加速,港口经济的重要性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共识。港口经济由运输业向临港产业延伸,并通过临港产业、工业集群向航运服务产业集群发展,与城市进行深度融合。我国沿海港口城市,像宁波、天津、上海,实行了以港兴市战略,并在全国都在实施。近年来,上海等具备条件的城市已经实行港城经济深度融合,逐步确定了航运服务产业集群和临港工业集群的双支柱地位,加快国际航运中心功能转变。但是,我国大多数的港口实际上是以临港工业为主的,港口经济的发展是以直接产业为主导,以发展临港工业集聚为主要特征的。第三个趋势,临港工业产业集群向构建新型临港工业基地转型。新一轮的重化工业加快东移。港口逐步向新型临港产业、工业基地转变。受自然资源有限制约和国家建设现代化、规模化基地要求,新一轮的重化工业加快了东移步伐。但是这种趋势不是简单的能力的转型,而是在我国产能过剩背景下重化工业布局重构,实现能力规模化、集约化,以及产业结构升级背景下的一种变化。像河北曹妃甸打造循环经济工业园区,山东打造日照精品钢基地。临港工业集群由原先的重化工业和传统的制造业向重化加工制造和高端制造转型,并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现在临港发展飞机、船舶、汽车研发、制造和配套,以及进行精细化工、电子、经济、信息等专业临港工业集群的发展,这是由第二产业发展向第二、第三产业协调发展转型。临港工业集群将实现在更大空间和更大范围产业延伸布局。实现临港工业集群、城市产业以及区域产业更深层次的融合,实现由单个港口服务向区域港口服务、资源合理配置发展。沿江港口经济及临港产业将迎来新一轮的发展机遇。沿江港口未来的发展有三个特点,一是沿江港口城市的扩容加速使港城空间矛盾加剧;二是原有港口布局分散、规模小、经济落后,需要形成新的港区;三是新一轮的产业转移,为沿江港口形成大规模现代化提供一个基础条件。这个明显表现在西江,佛山整个陶瓷基地的迁移形成一个比较大规模的临港产业集群。第四个趋势,从相互竞争到区域协作发展。我国港口正经历着“以合为主”的又一轮港口变革,国内港口资源整合态势明显。整合有三种:以资产为纽带的区域港口集团横向整合。主要是应对沿海港口规模扩大、同质化竞争趋势明显、港口间竞争日趋激烈,实现港口资源优化配置、良性发展的需要。港口与腹地资源的纵向整合。是区域主要港口为提升服务功能、扩展腹地、延伸产业链的需要。比如,上海沿江港口战略,天津港、大连港的内陆港战略都提到了比较高的高度,而且配套了很多政策在深入的推进。与城市资源的整合。配合航运中心建设,整合城市资源,建设航运CBD。第五个趋势,港口将实施更加开放的政策。我们国家港口发展的对外开放一直是在不断扩大的,先后实施了“区港联动”,启动保税物流园区,到保税港区,目前实施的有11个。2003年以来,我们国家开始推动“区港联动”政策,而且在上海试点,随后批准像宁波、天津等七个区港联动。之后启动了保税物流园区,实际上是一种逐步推进的过程。将来我们国家参与全球经济,或者是做世界大国,都要求实施更加开放的政策,从这一点看在“十二五”期间国家还会进一步走出去,港口要更加开放的话,也需要对外开放的体现。我们在“十二五”规划里面提的就是浙江舟山新区的概念,是在打造国际物流岛,从相关研究看,这个可能会在港口的开放政策有进一步的体现。二、港口吞吐量增速放缓。我们国家整个港口面临一个新的形势,对港口吞吐量的发展有一个初步的判断,总体判断我觉得港口吞吐量增速会放缓。一个是总量看,总体判断就是沿海港口吞吐量由快速增长转向平稳增长。大宗散货趋于缓慢增长;集装箱会保持增速,但明显放缓;新兴货种将成为一个新的增长亮点。总体货物量的增长,我们觉得将来增速会维持在10%以内,外贸货的增长速度还要进一步放缓,并拉大与总吞吐量的增速差距。从这个图来看,外贸货原来的增速一直是很快的。从08年到10年外贸货物吞吐量是增加的,但已经低于整个货物吞吐量的速度,将来看还会再进一步降低。从集装箱来看,集装箱的低增速时代已经到来了。这是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几个基本的数据,从00年到08年,我们国家港口集装箱吞吐量保持25.3%的增长,已经保持了将近20多年,高于总吞吐量8.6个百分点。09年以后集装箱吞吐量出现了6%的负增长,2010年恢复了增长。从发展阶段看,我们国家港口应该已经进入了一个成熟期,一个是集装箱占全球比重达到比较高的水平,07年我们国家集装箱吞吐量占全球吞吐量达到20%,超过欧洲,是美国的2.5倍。第二个,占总吞吐量比重达到顶峰,06、07年我们国家已经达到16-17%,接近欧美18%的水平。第三个,是集装箱化程度已经接近全球贸易集装箱化率90%的水平,已经进入了一个成熟期。由于金融危机的持续,加之产业结构和政策性引导,集装箱吞吐量增速将会明显下降,这个判断是基于世界经济目前全面复苏,但基本动力还是缺乏的,发达国家债务危机,包括贸易摩擦、消费水平不足,这些都是阻碍世界经济增长的一个因素。另外今后一段时期,从国内的发展来看,国家经济结构调整,发展重心将转向内需,集装箱的增长,特别是外贸集装箱的增长缺乏动力,将来增长可能更多会是在内贸集装箱这一块。未来5-10年,我们判断它的基本增长速度应该维持在5-10%,应该是6%比较合适。从市场分布看,三大区域集装箱吞吐量变化,从2000年的时候,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变化,实际上珠三角一直是在下降的,长三角是在上升的,环渤海也是在上升的。从产业转移的趋势来看,我们国家集装箱未来的发展需要加强铁海联运系统的建设;另外,更多从外贸一枝独秀转向内外贸并行,内贸集装箱未来有一个较快的发展。第三,煤、油、矿趋于稳定增长的态势。我们国家进入新世纪以来,进入以重工业为主的工业化中期阶段,以能源和资源消耗为主的重化工业发展迅速,导致原油、铁矿石等资源的大量进口和煤炭的南北运输,港口承担了进口原油、矿石95%、煤炭总量32.5%的接卸运输。我们国家已经开始由工业化中期向后期推进,以能源、资源消耗为主体,未来五年内将有一个比较大的变化。我们国家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促进结构调整,一个是我们本身有一个比较高的水平,第二个是这种结构会使减速加快。这个是煤炭的图,从2000年来一直比较快的增长,09年有所下降,未来看这个量有所增长,但是增速会大大的放慢。这个是从三个区域的分布来看,总体煤炭需求增长还是比较快的,10年间实际上增长了8.3%。煤炭外贸也有一个比较快的增长,特别是2010年有一个比较大的增速,但是总体判断将来煤炭进口主要取决于价格。关于外贸煤炭的量实际上有一个判断,最初在国家战略里面是中长期2000万吨,最高达到1.66亿吨,综合的判断是维持在1.1亿吨左右的水平。总体看我们对未来国内煤炭的总体需求判断,2015年消费量达到41亿吨,国内煤炭的产量是维持净进口量5000万吨,外贸进口维持在1亿吨左右。从煤炭水路运输,这个格局一个是山西煤炭下水,同时加快蒙东煤炭在锦州、绥中下水。沿海煤炭系统更大建设是南部建设、完善煤炭接卸系统,按照储备系统40天储备,南方还要加强煤炭终端储备基地建设。预计2015年北方下水量6.61亿吨,蒙东涉及到我们锦州5000万吨。关于原油。原油的现状是从2000年以来,我们的原油消费平均增速一直保持着将近7%的增长,进口量实际10%。我们国家总体供给实际上越来越不足,更多依靠进口。原油的外贸进口还是以水运为主,从区域来看,主要是三大区域,基本上平衡,但是长三角相对较高。从未来的需求预测看,2015年总的消费量有一个增长,达到5.7亿吨,国内是2亿多吨,缺口越来越大,更多依靠进口,进口主要以水运为主,水运75%,主要是依靠大型深水泊位的建设。第三个是铁矿石,我们国家的产量基本上维持在一定的规模,主要还是靠进口。进口10年间增速年均是24.4%,对国际的依存量越来越大。铁矿石进口以水运为主,97%靠水运。外贸进口高度向环渤海地区集中,铁矿石占比已经从2000年55.5%到了09年的62.8%,铁矿石在环渤海地区高速增长。从未来需求看,我们国家钢铁产量基本上还是6亿吨左右,我们需要的成品矿9.4亿吨,国内的产量会有一些增长,但是还是有限。这也是我们一直难以增强议价能力的原因,我们是一个刚性需求,在国际上的议价权虽然是最大的,但是由于你的刚性需求,所以我们的议价能力还是有限的。所以,缺口还是非常大的,这个缺口将来还是主要依靠水运进口,主要来自于澳大利亚、巴西,印度、南非会有一些,但是距离决定了我们必须要用大船。总体来看,我们有一个判断,2015年,集装箱量、煤炭量、原油量、铁矿石量。还有一个需求,就是天然气,将来增速还是相对比较快的,特别是像天然气。天然气我们预测,将来消费量会达到2300亿立方,产量将达到1400亿,实际上缺口有900亿立方,主要依赖外贸进口,而且是水运和管道为主。还有一个化工品,我们国家乙烯缺口还是比较大的。我们觉得化工品的需求,一个是国内的交流,一个是进口的规模,都会有一个比较大的增长。滚装汽车未来会有比较大的增长,增速5-8%,2015年吞吐量规模将达到500万辆。因为一个是南北沿海不同车型、车种,还有一个进口,还有一个沿江汽车产业的相互交流,都是对滚装汽车产生的需求。粮食也会有一个比较快的增长。我们觉得“十二五”期间粮食吞吐量增长会维持在5%,整个吞吐量会达到1.3亿吨左右。三、港口产能结构性、区域性适度超前。咱们说产能,实际上这种货种的发展,我们沿海港口都有一个规模性的扩张,“十二五”也有一些建设项目,但是总的判断就是产能结构性、区域性适度超前。随着10年来全国港口的大规模投资建设,吞吐能力不足制约经济的格局改变了,港口产需应该是一个基本平衡的判断。从03年以来,在连续运输需求增量的高压和拉动下,深水航道建设持续扩大,各地陆续建成了一大批25万吨级以上
本文标题:“十二五”期我国港口行业发展趋势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1905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