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旅游娱乐 > 第三章-旅游活动的主体--旅游者
第三章旅游活动的主体——旅游者第三章旅游活动的主体——旅游者教学目标:掌握旅游活动的概念,明确旅游活动的特点;了解什么是旅游活动的主体,辨别旅游者与非旅游者;掌握旅游者形成的条件。掌握旅游者的基本类型和特征。重点与难点:旅游者的类型及需求特点。旅游者的形成条件。主要内容:旅游活动旅游活动的主体——旅游者旅游者的类型及需求特点旅游者的形成条件§3.1旅游活动“旅游”的渊源出走、出行。婚嫁之旅曰归,“秦伯归女五人”;军队出行曰征,征者正行也;天子出行曰巡,巡者视行也,秦始皇巡游泰山;具国出行曰迁,“盘庚迁于殷,民不适有居”;礼节性外交出行曰聘,事务性外交曰使;长途公差曰行役;商务出行曰旅。都有寄居之意。中国古代的商旅,是带功利性的旅游活动,可以认为是现代旅游的开辟者。§3.1旅游活动《易经》:“观国之光”。游的本义:我国传统旅游着眼于“游”,东汉《说文解字》“游,旌旗之流也”,是古代旌旗上下的飘带,有舞动之美,引人遐思。后引申为游行、游泳、游观、游玩等。也引申为人在水中像鱼一样无拘无束、自由自在“泳之游之”(庄子与惠施观鱼之乐)。游猎、游览、游学、游戏、郊游、游说等,有比较明确的娱乐出行观念,旅游审美而达到的那种自由自在,逍遥无为的精神境界和由此而来的对待世界的审美态度,标志着古代旅游情怀和旅游思想的萌芽。我国较早出现把“旅游”一次联用的文献可追溯到南朝时期沈约的《悲哉行》:旅游媚年春,年春媚游人。“旅游”的渊源§3.1旅游活动一、旅游及旅游活动的概念1、旅游的定义较为有影响的旅游定义是基于旅游理论研究、统计、市场营销、立法和行政等方面:1)交往定义1927年由德国的蒙根.罗德提出:旅游从狭义的理解是那些暂时离开自己的住地,为了满足生活和文化的需要,或各种各样的愿望,而作为经济和文化商品的消费者逗留在异地的人的交往。特点:强调旅游是一种社会交往活动。§3.1旅游活动一、旅游及旅游活动的概念2)关系定义1990年美国密执安大学的伯特.麦金托什和夏西肯特.格波特提出:旅游可以定义为在收到和接待旅游及其访问者的过程中,由于游客、旅游企业、东道国政府及东道国居民的相互作用而产生的一切现象和关系的总和。特点:强调了旅游可以引发的各种现象和关系。§3.1旅游活动一、旅游及旅游活动的概念3)国际机构定义1942年瑞士学者汉泽克尔和克拉普夫提出:旅游是非定居者的旅行和暂时居留而引起的现象和关系的总和。这些人不会引起长期居留,并且不从事赚钱的活动。特点:该定义强调旅游的综合性,指出旅游活动中必将产生经济关系和社会关系。20世纪70年代这一定义被“旅游科学专家联合会”(AIEST)所采用,因此称为“艾斯特(AIEST)定义”。§3.1旅游活动一、旅游及旅游活动的概念4)流动定义1974年英国学者伯卡特和梅特列克提出:旅游发生在人们前往和逗留在各地,旅游的活动是人们离开他平时工作和居住的地方,短期暂时前往一个旅游目的地运动和逗留该地的各种活动。特点:强调了旅游本质特征是异地性和暂时性。§3.1旅游活动一、旅游及旅游活动的概念5)目的定义20世纪50年代奥地利维也纳经济大学旅游研究所提出:旅游可以理解为是暂时在异地的人的空余时的活动。主要是处于休养;其次是处于受教育,扩大知识和交际的原因的旅行;再次是参加这样或那样的组织活动,以及改变有关的关系作用。特点:强调了旅游的本质特征是消遣和增长知识。§3.1旅游活动一、旅游及旅游活动的概念纵观上述定义,有几点共同之处:旅游必须是旅游者离开惯常居住地到异国他乡访问的活动。旅游者前往目的地作短暂停留访问活动,但不长期居留,也不就业谋生。旅游者的这种活动引起各种关系和现象的总和,不仅包括旅游者的活动,也包括这些活动客观上所产生的一切关系和现象。§3.1旅游活动一、旅游及旅游活动的概念比较之后得出:1)、4)、5)把旅游作为旅游者的活动来解释,没有涉及到旅游活动引起的现象和关系,没有考虑旅游业的活动。2)、3)涵盖的内容较广泛,不但研究了旅游者的活动,还考虑到旅游活动引起的现象和关系,所以较为全面。“艾斯特”定义是目前国际上普遍接受的国际定义,强调旅游的综合性,指出旅游活动中必将产生经济关系和社会关系。§3.1旅游活动一、旅游及旅游活动的概念本书定义:旅游是人们处于和平目的离开常住地到异国他乡的非定居性旅行和暂时停留而引起的现象和关系的总和。旅游活动指的是旅游者往返于出发地与目的地之间的旅行活动,以及在目的地停留期间的访问活动。二、旅游活动的构成要素就旅游活动开展所涉及的内容构成而言,其基本要素可概括为六个方面:行、游、住、食、购、娱。就旅游活动的体系构成而言,其构成要素分为:(一)主体——旅游者(二)客体——旅游资源(三)介体——旅游业三、旅游活动的特点1、异地性:旅游一定要离开日常居住地到另一个地方,要有空间位置的移动,即旅行。2、暂时性:或流动性,旅游是流动的,在异地停留时间是暂时的(国际上一般规定不超过1年),最终必须返回原住地。所以,移民不是旅游。3、季节性:自然季节性(旅游目的地)、社会季节性(旅游客源地)4、休闲性:从目的上看,借助旅游达到愉悦身心的目的;从时间上看,旅游是利用闲暇时间;从内容上看,旅游活动是多种休闲活动的组合。5、综合性:旅游是人们的旅行和暂时居留而引起的各种现象和关系的总和。6、消费性:旅游活动的任何环节都需要消费。异地性和暂时性是旅游活动的基本特点。四、旅游活动的类型1.按地理范围划分2.按旅行距离划分3.按组织形式划分4.按旅游目的归属划分5.其他包括:按计价方式划分、按年龄划分、按费用来源划分、按旅行方式划分、按活动内容划分关于旅游活动类型的划分标准1、以地理范围为标准的类型划分1)国际旅游(InternationalTourism)(1)定义:指一个国家的居民跨越国界,到其他国家或地区开展的旅游活动。(2)类型划分:出境旅游(出国旅游)和入境旅游(国际来访旅游)2)国内旅游(DomesticTourism)1)定义:指一个国家的居民,离开自己的常住地或惯常环境,到本国境内其他地方开展的旅游活动。2)类型划分:过夜游、不过夜一日游。类型差别国内旅游国际旅游国内旅游与国际旅游的差别地域范围消费程度逗留时间便利程度经济作用居住国境内跨国消费层次一般较低消费水平通常较高一般较短通常比国内旅游长一般很少存在语言障碍,而且不需要办理什么手续大都会遇到语言障碍问题,而且必须办理各种规定的旅行手续只是促使国内财富在地区间的重新分配,并不直接带来国家财富总量的增加直接造成国家之间的财富转移,国际旅游者到访期间的消费直接构成一种外来的经济“注入”2、以旅行距离为标准的类型划分1)远程旅游一般而言,在国际上的旅游研究中,通常指远距离的国际旅游活动,尤其指到1000公里以外的旅游目的地去旅游。2)近程旅游又称短程旅游,在国际上的旅游研究中,通常是指到240公里以内的目的地去旅游,乘坐汽车抵达目的地的旅行时间不超过1.5小时。3、以组织形式为标准的类型划分1)团体旅游(1)定义:指有组织的集体出游活动。(2)优缺点:对旅游者来说,主要是省心省力、安全感强、并且可以享受优惠价格,但是个人活动会受到预定计划安排和集体统一行动的限制;对旅游经营者来说,有利于组织旅游产品的批量生产,降低单位产品的生产成本。2)散客旅游(1)定义:指相对于团体旅游而言的个人独立旅游和同行人数较少的自行结伴旅游,也被称为“自助游”或“自由行”旅游。(2)优缺点:对旅游者来说,自主性强,但不能享受团体优惠价格。4、以旅游目的为标准的类型划分1)消遣性旅游(1)观光旅游(2)度假旅游(3)文化旅游(4)宗教旅游(5)探险旅游(6)特殊兴趣旅游2)事务性旅游(1)公务旅游(2)商务旅游(3)会议旅游(4)家庭和个人事务旅游5、其他划分标准1)按计价方式划分:包价旅游和非包价旅游2)按费用支付的特点划分:自费旅游和奖励旅游3)按停留时间长短划分:过夜旅游和不过夜的一日游4)按游客来访的旅行方式划分:航空旅游、铁路旅游、汽车旅游、游船旅游等5)按旅游活动的内容划分:观光旅游、民俗旅游、体育旅游、会议旅游、文化旅游等(一)旅游活动是多种现象的综合体现1.旅游活动是社会现象的一种体现。2.旅游活动是一种文化现象(摩梭人的走婚习俗;甘孜白玉、巴塘等地的山岩父系文化,一夫多妻)。3.旅游活动带有经济活动的色彩。4.旅游活动是一项涉及政治的社会现象(导游成为民间外交大使)。五、旅游活动的性质白玉隐藏在遥远的川西北,因为没有开发,这里保留了川西北最大一片原始林,因为人迹罕至,至今仍存在若干以男性血缘为纽带的大小团体——“山岩原始父系部落”,留存着父系遗风浓郁的神秘组织“戈巴”。“戈巴”,藏语意为“一个以父系血缘为纽带组成的部落群”。他们以组织中男性的多少划分大小,以其姓氏或职业名称确定其分属,各戈巴自成一系,互不干涉。同族“部落”成员之间不许通婚。更有残酷的刑罚维护着千奇百怪的部落制度,如“男人不抢窃,只能守灶门”,“哪家有人被杀不复仇,就砍哪家男人头”等规矩,若不遵守,视情节轻重,或驱逐出“部落”,或处以挖眼、割鼻、割唇、割耳等刑罚,直到死刑。神秘山岩的父系部落东方女儿国奇特的走婚习俗成年礼(穿裙礼,穿裤礼)、闺房阿柱、阿夏翻木楞子母系社会解除关系的方式肖淑明、杨二车娜姆(摩梭人的骄傲)女主外(二)旅游活动的根本属性对旅游活动性质的认识混淆——旅游活动是一种经济活动造成这种混淆的原因主要有三点:(1)由于人们在表述上没有将旅游活动与旅游业务活动或旅游业经营活动明确的区分开来,而是含混地通用旅游一词,从而很容易造成对其性质认识的分歧。(2)对旅游活动的主体认识混淆。(3)由于旅游活动的开展都会涉及消费行为,因而其性质自然在于经济活动。旅游活动的根本属性在于它的社会文化属性。现代旅游活动并非是经济活动,而是一种以不同地域间的人员流动为特征,涉及文化、经济、政治等许多方面的社会文化活动。六、衡量旅游发展状况的指标1、旅游人数对于一个既是旅游目的地又是旅游客源地的国家或地区来说,旅游人数应分为外来游客的来访旅游人数和本国或本地居民的外出旅游人数这两个指标。在通常的旅游研究中,人们所关注的往往是一个国家或地区作为旅游目的地,在给定时期内所接待的来访旅游人数(touristarrivals)。六、衡量旅游发展状况的指标2、旅游收入和旅游支出旅游收入通常是指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旅游目的地国家或地区因接待来访的国内外游客,向其提供各种商品和服务而获取的直接收入。笼统地讲,旅游收入在数额上等于同期内国内外游客在该目的地国家或地区的消费总额。在通常的旅游研究中,一个国家的旅游支出通常都是指该国的国际旅游支出。所谓国际旅游支出是指一定时期内(通常以年计算),一个国家的居民出境旅游期间在境外购买商品和服务的消费开支总额六、衡量旅游发展状况的指标3、人均停留天数人均停留天数(lengthofstay)这一指标通常指来访旅游者在某一旅游目的地访问期间的平均停留天数。在国外的一些有关旅游研究中这一指标有时亦采用人均过夜次数表示。
本文标题:第三章-旅游活动的主体--旅游者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20493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