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工程监理 > 变形监测数据处理课程教案
《变形监测数据处理》课程教案班级测绘工程0841-08420-1021科目变形监测课程类型专业课学时数4教学内容第一章绪论教学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变形监测的内容、目的与意义,熟悉变形监测技术及其发展,变形分析的的内涵及其研究进展。重点变形监测的主要内容及其目的难点本章无难点教学方法课堂讲授教学进程第一讲变形监测的内容、目的与意义(2学时)第二讲变形监测技术及其发展;变形分析的的内涵及其研究进展(2学时)课后总结各种工程建筑物、构筑物变形监测的主要内容变形监测三个方面的目的及三个方面的意义。熟悉常见的几种变形监测技术,了解变形监测分析的内涵。作业无第一章变形监测数据处理主要参考书:1.陈永奇,吴子安,吴中如.变形监测分析与预报.北京:测绘出版社,19982.吴子安.工程建筑物变形观测数据处理.北京:测绘出版社,19893.陈永奇.变形观测数据处理.北京:测绘出版社,19884.吴中如.水工建筑物安全监控理论及其应用.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5.吴中如,顾冲时.大坝原型反分析及其应用.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6.夏才初,潘国荣.土木工程监测技术.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7.王尚庆.长江三峡滑坡监测预报.北京:地质出版社,19998.李珍照.大坝安全监测.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19979.岳建平等.变形监测技术与应用.国防工业出版社200710.何秀凤.变形监测新方法及其应用.科学出版社200711.伊晓东等.变形监测技术及应用.黄河水利出版社,200712.白迪谋.工程建筑物变形观测和变形分析.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213.朱建军等.变形测量的理论与方法.中南大学出版社,200414.唐孟雄等.深基坑工程变形控制.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15.黄声享等.小浪底水利枢纽外部变形规律研究.测绘出版社,2008.12规范:1.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8-2007).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2.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行业标准.混凝土大坝安全监测技术规范(DL/T5178-2003).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41.1变形监测的内容、目的与意义本节要求了解并掌握三方面的内容:变形监测的基本概念;变形监测的内容;变形监测的目的和意义。1.1.1变形监测的基本概念变形的概念:变形是自然界的普遍现象,它是指变形体在各种荷载作用下,其形状、大小及位置在时空域中的变化。变形体的变形在一定范围内被认为是允许的,如果超出允许值,则可能引发灾害。自然界的变形危害现象时刻都在我们周边发生着,如地震、滑坡、岩崩、地表沉陷、火山爆发、溃坝、桥梁与建筑物的倒塌等。变形监测的概念:所谓变形监测,就是利用测量与专用仪器和方法对变形体的变形现象进行监视观测的工作。其任务是确定在各种荷载和外力作用下,变形体的形状、大小及位置变化的空间状态和时间特征。变形监测工作是人们通过变形现象获得科学认识、检验理论和假设的必要手段。变形体的范畴:变形体的范畴可以大到整个地球,小到一个工程建(构)筑物的块体,它包括自然的和人工的构筑物。根据变形体的研究范围,可将变形监测研究对象划分为这样三类:•全球性变形研究,如监测全球板块运动、地极移动、地球自转速率变化、地潮等;•区域性变形研究,如地壳形变监测、城市地面沉降等;•工程和局部性变形研究,如监测工程建筑物的三维变形、滑坡体的滑动、地下开采使引起的地表移动和下沉等。最典型的变形体:大坝;桥梁;高层(耸)建筑物;矿区;防护堤;边坡;隧道;地铁;地表沉降;高速铁路;核电站;大型科学实验装置等。1.1.2变形监测的内容变形监测的内容,应根据变形体的性质与地基情况来定。要求有明确的针对性,既要有重点,又要作全面考虑,以便能正确反映出变形体的变化情况,达到监视变形体的安全、了解其变形规律之目的。工业与民用建筑物:主要包括基础的沉陷观测与建筑物本身的变形观测。就其基础而言,主要观测内容是建筑物的均匀沉陷与不均匀沉陷。对于建筑物本身来说,则主要是观测倾斜与裂缝。对于高层和高耸建筑物,还应对其动态变形(主要为振动的幅值、频率和扭转)进行观测。对于工业企业、科学试验设施与军事设施中的各种工艺设备、导轨等,其主要观测内容是水平位移和垂直位移。水工建筑物:对于土坝,其观测项目主要为水平位移、垂直位移、渗透以及裂缝观测。对于混凝土坝,以混凝土重力坝为例,由于水压力、外界温度变化、坝体自重等因素的作用,其主要观测项目主要为垂直位移(从而可以求得基础与坝体的转动)、水平位移(从而可以求得坝体的扭曲)以及伸缩缝的观测,这些内容通常称为外部变形观测。此外,为了了解混凝土坝结构内部的情况,还应对混凝土应力、钢筋应力、温度等进行观测,这些内容通常称为内部观测。地面沉降:对于建立在江河下游冲积层上的城市,由于工业用水需要大量地吸取地下水,而影响地下土层的结构,将使地面发生沉降现象。对于地下采矿地区,由于在地下大量的采掘,也会使地表发生沉降现象。这种沉降现象严重的城市地区,暴雨以后将发生大面积的积水,影响仓库的使用与居民的生活。有时甚至造成地下管线的破坏,危及建筑物的安全。因此,必须定期地进行观测,掌握其沉降与回升的规律,以便采取防护措施。对于这些地区主要应进行地表沉降观测。1.1.3变形监测的目的和意义科学、准确、及时地分析和预报工程及工程建筑物的变形状况,对工程建筑物的施工和运营管理极为重要,这一工作属于变形监测的范畴。由于变形监测涉及到测量、工程地质、水文、结构力学、地球物理、计算机科学等诸多学科的知识,是一项跨学科的研究,正向边缘学科的方向发展,已成为测量工作者与其它学科专家合作研究的领域。变形监测所研究的理论和方法主要涉及到这样三个方面:变形信息的获取;变形信息的分析与解释;以及变形预报。其研究成果对预防自然灾害及了解变形机理是极为重要的。对于工程建筑物,变形监测除了作为判断其安全的耳目之外,还是检验设计和施工的重要手段。对于工程建筑物,变形监测的意义重点表现在:确保安全验证设计灾害防治具有实用上的意义,主要是掌握各种建筑物和地质构造的稳定性,为安全性诊断提供必要信息,及时发现问题,以便采取措施;具有科学上的意义,包括更好地理解变形的机理,验证有关工程设计的理论和地壳运动的假说,进行反馈设计,以及建立有效的变形预报模型。1.2变形监测技术及其发展变形信息获取方法的选择取决于变形体的特征、变形监测的目的、变形大小和变形速度等因素。在全球性变形监测方面,空间大地测量是最基本最适用的技术,它主要包括全球定位系统(GPS)、甚长基线射电干涉测量(VLBI)、卫星激光测距(SLR)、激光测月技术(LLR)以及卫星重力探测技术(卫星测高、卫星跟踪卫星和卫星重力梯度测量)等技术手段;在区域性变形监测方面,GPS已成为主要的技术手段。近十年发展起来的空间对地观测遥感新技术——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InSAR,InterferometricSyntheticApertureRadar),在监测地震变形、火山地表移动、冰川漂移、地面沉降、山体滑坡等方面,其试验成果的精度已可达厘米或毫米级,表现出很强的技术优势。但精密水准测量依然是高精度高程信息获取的方法。在工程和局部性变形监测方面,地面常规测量技术、地面摄影测量技术、特殊和专用的测量手段、以及以GPS为主的空间定位技术等均得到了较好的应用。合理设计变形监测方案是变形监测的首要工作,对于监测网设计而言,其主要内容包括:确定监测网的质量标准;选择观测方法;点位的最佳布设和观测方案的最优选择。在过去三十年里,变形监测方案设计和监测网优化设计的研究较为深入和全面,取得了丰富的理论研究成果和实用效益,这一点可从众多文献中得到体现。目前,在变形监测方案与监测系统设计方面,其主要发展是监测方案的综合设计和监测系统的数据管理与综合处理。例如,在大坝的变形监测中,要综合考虑外部观测和内部观测设计,大地测量与特殊测量的观测量(geodeticandgeotechnicalobservations)要进行综合处理与分析。数十年变形监测技术的发展,传统的地表变形监测方法主要采用的是大地测量法。1)常规地面测量方法的完善与发展,其显著进步是全站型仪器的广泛使用,尤其是全自动跟踪全站仪(RTS,RoboticTotalStations),也称测量机器人(Georobot),为局部工程变形的自动监测或室内监测提供了一种很好的技术手段,它可进行一定范围内无人值守、全天侯、全方位的自动监测。例如,在美国加州南部的一个新水库(DiamondValleyLake已安装了由8个永久性RTS和218个棱镜组成的地面自动监测系统。但是,TPS(TerrestrialPositionalSystem)的最大缺陷是受测程限制,测站点一般都处在变形区域范围之内。2)地面摄影测量技术在变形监测中的应用起步较早,但是由于摄影距离不能过远,绝对精度较低,使得其应用受到局限,仅大量应用于高塔、烟囱、古建筑、船闸、边坡体等的变形监测。后来发展起来的数字摄影测量和实时摄影测量为地面摄影测量技术在变形监测中的深入应用开拓了非常广泛的前景。地面三维激光扫描系统将是变形监测领域的一种重要技术。3)光、机、电技术的发展,研制了一些特殊和专用的监测仪器可用于变形的自动监测,它包括应变测量、准直测量和倾斜测量。采用光纤传感器测量系统将信号测量与信号传输合二为一,具有强的抗雷击、抗电磁场干扰和抗恶劣环境的能力,便于组成遥测系统,实现在线分布式监测。4)GNSS作为一种全新的现代空间定位技术,已逐渐在许多领域取代常规光学和电子测量仪器,在变形监测领域也不例外。自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尤其是进入90年代后,GPS卫星定位和导航技术与现代通信技术相结合,在空间定位技术方面引起了革命性的变化。用GPS同时测定三维坐标的方法将测绘定位技术从陆地和近海扩展到整个海洋和外层空间,从静态扩展到动态,从单点定位扩展到局部与广域差分,从事后处理扩展到实时(准实时)定位与导航,绝对和相对精度扩展到米级、厘米级乃至亚毫米级,从而大大拓宽了它的应用范围和在各行各业中的作用。数据通讯技术、计算机技术和以GPS为代表的空间定位技术的日益发展和完善,使得GPS法由原来的周期性观测走向高精度、实时、连续、自动监测成为可能。GPS用于变形监测的作业方式可划分为周期性和连续性两种模式(episodicandcontinuousmode)。1)周期性变形监测与传统的变形监测网没有多大区别,因为有的变形体的变形极为缓慢,在局部时间域内可以认为是稳定的,其监测频率可以是几个月,有的长达几年,此时,采用GPS静态相对定位法进行测量,数据处理与分析一般都是事后的。经过十多年的努力,GPS静态相对定位数据处理技术基本成熟,在周期性监测方面,其最大屏障还是变形基准的选择与确定,已成为近几年研究的关键。2)连续性变形监测指的是采用固定监测仪器进行长时间的数据采集,获得变形数据序列。虽然连续性监测模式也是对测点进行重复性的观测,但其观测数据是连续的,具有较高的时间分辨率。根据变形体的不同特征,GPS连续性监测可采用静态相对定位和动态相对定位两种数据处理方法进行观测,一般要求变形响应的实时性,它为数据解算和分析提出了更高要求。比如,大坝在超水位蓄洪时就必须时刻监视其变形状况,要求监测系统具有实时的数据传输和数据处理与分析能力。当然,有的监测对象虽然要求较高的时间采样率,但是数据解算和分析可以是事后的。比如,桥梁的静动载试验和高层建筑物的振动测量,其监测的目的在于获取变形信息,数据处理与分析可以事后进行。在动态监测方面,过去一般采用加速度计、激光干涉仪等测量设备测定建筑结构的振动特性,但是,随着建筑物高度的增高,以及连续性、实时性和自动化监测程度的要求加强,常规测量技术已越来越受到局限。GPS作为一种新方法,由于其硬件和软件的发展与完善,特别是高采样率(目前有的已高达20Hz)GPS接收机的出现,在大型结构物动态特性和变形监测方面已表现出其独特的优越
本文标题:变形监测数据处理课程教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22567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