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中国出版业应有更大的发展
中国出版业应有更大的发展围绕着这次论坛的主题,我就中国出版业的发展问题讲三点看法:第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巨大发展既为中国出版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和条件,又为其进一步发展提出新的要求,中国出版业正处在发展的关键时期。第二,中国出版业具有发展中国家的显著特征,中国与世界出版强国有较大的差距,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第三,中国出版业应当抓住发展机遇,发挥好出版功能,在推进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的过程中,争取出版业自身有更大的发展。一、中国出版业具有加快发展的基础和条件中国出版业的发展具有八个方面的基础和条件:一是中国经济持续发展,社会稳定,民族团结,特别是中国正在努力建设和谐社会,这为出版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条件和基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以平均每年9.4%的速度迅速增长,现在GDP已达13.6万亿元。二是中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特别是国家实施的科教兴国战略,这为出版业发展提供了取之不竭的内容源泉,又为出版业提供巨大的不断发展的市场。目前,中国人均GDP已经超过1000美元,城镇恩格尔系数已经降到40%以下,农村恩格尔系数已经降到50%以下。随着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的加快,城乡恩格尔系数将呈现继续降低的趋势,居民精神文化消费将不断增长。三是中国有五千多年文明史,历史悠久,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人文和自然资源十分丰富,源远流长的文化传统为中国出版业的发展提供了极其丰厚的文化资源。四是经过20多年来的改革开放,中国出版业取得了巨大的进展。20多年来,中国图书品种从上世纪80年代初的一万多种发展到2004年的21.9万种,印数从37亿册增长到2004年的64.4亿册。图书发行业的净销售额、利润有了很大的增长,净销售额从1978年的12亿元增长到现在的461亿元,出版产业发展的格局基本形成。上世纪末期世界出版业出现的出版集团化、销售连锁化、数字出版与网上售书等趋势,在中国出版业受到高度重视并在积极推进,形成了一批在中国有一定影响的出版、发行集团,数字化技术在出版业的应用水平不断提高。五是出版业的改革开放正在以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展开,出版改革正在从思想观念更新、体制机制创新、强化出版单位的管理、为出版业发展提供良好的经济政策和文化环境等方面,为发展注入强大动力。六是经济全球化促使商品、资本、管理、技术、服务等生产要素跨国流动,为中国出版吸收世界各民族优秀文化成果和管理经验,引进先进技术和资金,创造了十分便利的条件,有利于推动中国出版业的改革和发展,提高中国出版业的竞争力。七是高新科技特别是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给中国出版业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中国出版业可以直接运用高科技手段,缩短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在某些领域实现跨越式发展。八是汉语是世界上重要的语种之一,华文出版物具有广阔的市场。除中国大陆、港澳台外,还有五千多万侨胞和海外华人,以母语文化为纽带的华文图书市场十分巨大,中国出版大有可为。总之,中国出版业基础坚实、人才济济、市场巨大、前景光明,具备了加快发展的雄厚条件。二、中国出版业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尽管中国出版业已经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成绩,但是中国出版市场仍然处于初级发展的阶段,进一步发展的潜力还很大。与发达国家的出版业发展水平相比,中国出版业的发展水平还不高,出版业综合实力还不强;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整体状况相比,中国出版业应当有更大的发展才能更好地为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如何更好地把当代中国的思想创新、科学发现、新技术进展全面反映和传播出去,出版界还有大量工作要做;与13亿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相比,中国出版业现有的发展状况还有待于进一步改进;与中国五千年辉煌文化相比,中国出版业发展水平还不能与中国作为文明古国的地位相匹配,进一步把丰厚的文化资源挖掘出来,弘扬和传播出去的任务仍然很重。这些既是中国出版业发展的差距和不足,也说明中国出版业存在较大的发展空间。首先,中国出版业的市场需求十分强劲,发展空间很大。据统计,中国在校大学生人数从1998年扩招后每年都在稳步增长,现在已经近2000万人。3.7亿人口的青少年更是中国出版业的现实和潜在读者。从绝对数量看,中国出版业已经达到一定的水平,全国图书、报纸、期刊年总印张超过2100亿印张,折合用纸量超过486万吨,总量不可谓不大。但是从出版资源人均占有量看,中国与发达国家之间还存在较大的差距。一个国家人均印刷纸张消费量和人均出版物占有量,是一个国家出版业发展程度的重要指标,直接反映该国出版业的发展程度。据统计,目前中国人均新闻纸消费量2.4公斤,其它印刷书写用纸人均消费量8.04公斤,二者合计为10.44公斤。远远低于美国(146公斤)、日本(118公斤)、英国(112公斤)、德国(94公斤)、荷兰(93公斤)的水平。另一个衡量指标是人均购书额,按2004年图书纯销售额计算,中国人均购书额大约为35元人民币(约合4美元),远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其次,调整好中国出版业结构,拓展新的经济增长点,中国出版业大有可为。众所周知,一个较为完善的出版业市场一般由大众出版、教育出版和专业出版组成。与发达国家的出版市场相比,中国出版业的市场结构还不尽合理。突出表现在中国出版业的产值和利润过分依重教育出版,其中教材的产值比重一直超过50%,教辅图书又占相当比例,教育出版的利润在整个出版中的比例更高。大众出版市场经过多年发展已形成一定市场规模,但仍有很大空间。特别值得关注的是,专业出版这个富有无限潜力和创新精神的出版市场,在中国目前还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中国专业出版市场份额目前尚不足10%,反映世界学术前沿发展状况的专著和学术期刊还很少。尤为关键的是,与国外的专业出版比较起来,中国在这个领域的出版理念、营销方式和赢利模式还需要有大的更新和改进,这方面的创新任务还很重。解决好这个问题,中国出版业将拓展出新的增长领域。第三,中国出版业的规范化管理将为出版业的快速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无庸讳言,中国出版业目前还存在出版质量不高、市场诚信不够、盗版盗印严重等种种不规范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中国出版业的发展。这些不规范现象是转型社会难以避免的短期现象。在看到这些现象的同时,更要看到中国出版界规范化管理的呼声已成为主流,中国政府在这方面已经并将继续采取卓有成效的措施。中国保护著作权的法律体系基本形成并逐步与世界接轨,中国加入了一系列的国际版权公约。随着中国出版业规范化管理的不断加强,随着中国出版管理部门的职能转化,中国出版业发展的环境将更加优化、更加规范,中国出版业必将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化市场。第四,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将促进中国出版业进一步扩大开放、加快发展。中国在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已按承诺履行了相应的权利和义务,现在进入WTO后过渡期。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对中国出版业来说,既是挑战,也是难得的学习机遇。目前,中国出版业对外交流不断加深,出版物进出口业务逐步扩大,版权贸易不断扩展,中国与世界出版业的联系大为增强。最近,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文化部、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等部门先后颁布了《关于非公有资本进入文化产业的若干决定》和《关于加强文化产品进口管理的办法》、《关于文化领域引进外资的若干意见》三个文件,进一步明确了当前深化出版体制改革、加快体制机制创新过程中,鼓励什么、允许什么、禁止什么的若干重要政策界限,为出版业更好地深化改革、促进发展提供了保证。三、遵循规律,全面发挥出版功能,加快中国出版业的发展进入新世纪后,中国政府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出发,提出了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思想,其核心和实质是坚持以人为本,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使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全面发展。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将凸显包括出版在内的科技文化工作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对促进中国出版业的健康繁荣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面对这样的态势,研究中国出版业的发展要考虑以下几个关键因素。1、要全面发挥出版功能,高度重视出版对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作用。出版既是一个国家经济、政治、科技发展水平的标志,又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强大杠杆。出版的本质和基本功能是积累和传播科学文化知识,提高国民素质,推动社会发展,促进文明进步。在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和文化多样化的条件下,中国出版业作为中国思想文化建设的重要方面,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要承担起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的作用。要通过更多更好的出版物,努力把当代中国人的思想发明、科学发现、技术创造和人民群众的喜怒哀乐反映好、传播好;要通过更多更好的出版物,更好地吸收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特别是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促进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要通过更多更好的出版物,让中国更好地了解世界,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促进世界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推动人类文明共同繁荣进步。像中国这样一个有五千多年文明史、13亿人口、经济文化蓬勃发展的大国,如果不能建设起较为完善的现代出版业,中国出版界就没有完成它应有的使命。这应当是中国出版业的神圣职责和中国出版人的崇高理想。2、要遵循规律,扎扎实实做好出版业发展的基础性工作。一是要用长远的战略眼光,制定好出版战略规划。要通过制定规划,加强和经济、科技、教育等部门的联系,全面反映我国建设小康社会、振兴中华的伟大进程中,政治、经济、科技、文化方方面面的成果,并推动和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使出版融入到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去。二是高度重视出版创新问题。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更是我们出版业生存和发展的源泉。从本质上讲,创新是出版最根本最重要的要求。出版单位要根据自己的特色形成品牌优势和积聚优势,找到好的商业运行模式,一方面要求内容是创新的,另一方面要求我们不断地创新形式,使读者能够接受我们的出版内容。三是抓好出版诚信建设,建立良好的出版秩序。四是高度重视高新科技对出版的影响。当前,以数字技术为核心的高新科技正在对出版业的载体形式、技术手段,营销模式、传播方式以及出版的管理产生革命性的影响。网络出版、网上销售、按需印刷,一方面对传统的出版业给予巨大促进,使出版的功能不断拓展和延伸,另一方面又对出版业产生严峻挑战。五是争取好的经济政策,为出版业发展营造良好的经济环境。六是抓好出版业的基础性信息服务。促进出版业的发展,需要管理部门和行业协会从现状出发,以只争朝夕的精神,抓好关系到出版业正常运行和发展必不可少的基础性信息工作,如统一的图书可供货目录、权威的在版目录、引进图书的查重书目等。3、对中国出版业的发展要有一个好的心态。当前,与快速发展的中国经济一样,中国出版业已经形成一个现实出版市场并正在以它独有的魅力和巨大的潜力,受到一切具有战略眼光的出版商的重视,受到一切共谋发展的出版家的关注。面对这个具有无限生机活力、市场无限广阔、前景无限光明的出版市场,我们应当有一个良好的心态去思考它的发展。对中国出版业的发展和中国出版市场,我们可以从中国经济与世界强国的交往史中吸取经验。工业革命后,世界强国一直用惊异的目光关注当时有4亿人口的中国和中国市场,受到这个巨大的市场吸引。在改革开放前的数百年间,中国市场并未在世界市场中产生理想的影响。中国市场真正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推动者,是在中国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经济在世界经济的交往中有了一定实力、自身获得发展后才得以实现的。当我们思考中国出版业的发展时,要研究吸取这些历史经验。我想,中外每一个理性和负责任的出版家,是不是都应该用建设性的、合作的态度,思考如何去培育、建设一个强大的、健全的中国出版业呢?这样,中国出版业才会健康、持续地得以发展;这样,中国出版业才会以更加开放的姿态,进入世界出版的大家庭,并使这个家庭中的每一个成员相互促进、相互受益;这样,中国出版业才能以自己独特性的魅力,和世界出版业一道,成为人类文明进步的有力推动者,并为全球文化的多样性做出应有的贡献。谢谢各位!
本文标题:中国出版业应有更大的发展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2365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