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安全文明施工 > 桥梁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报告书
1目录一、编制依据..............................................................2二、桥梁工程概况.......................................................31、工程概述............................................................3三、工程地质、水文、气象...................................................31、地形地貌............................................................32、地层结构及岩性特征..................................................43、地质构造............................................................44、气候条件............................................................5四、施工阶段风险评估过程与评估方法.........................................5五、施工阶段风险评估方法..................................................8六、施工阶段风险评估......................................................10七、桥梁工程风险分析......................................................111、风险辨识的主要内容.................................................11八、成立工程风险评估与管理领导小组………………………………………………………131、风险管理领导小组及工作职责.........................................132、职责分工...........................................................133、风险评估与管理小组办公室...........................................14九、风险评估.............................................................14十、风险事件的技术对策....................................................151、人工高空坠落风险事件施工应对措施...................................152、高空吊装坠落风险事件施工技术措施...................................163、起重机具事故风险事件施工应对措施...................................174、风、雨天气风险事件施工技术措施.....................................205、交通堵塞风险事件施工技术措施.......................................20十一、残余风险评估....................................................21十二、桥梁风险评估结论................................................222桥梁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报告书一、编制依据1、《湖北省谷城至竹溪高速公路一期土建工程施工招标文件》、《谷城至竹溪高速公路两阶段施工图设计》、湖北省谷竹高速公路GZTJ-34合同段《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施工图纸及技术规范。2、《关于开展公路桥梁和隧道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试行工作的通知(交质监发[2011]217号)》、《关于开展谷竹高速公路桥梁和隧道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工作的通知》文件。3、交通部颁发的《公路工程国内招标文件范本(2009年版)》、《标准施工招标文件(2007年版)》、现行《公路工程技术标准》、现行《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现行《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等相关规范。4、现行《公路施工手册》、现行《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公路工程部分》、《公路工程技术标准》、《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设计规范》、《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公路施工安全技术规程》。5、现场踏勘调查、搜集的实地资料。6、我单位在类似工程中的施工经验和相关工程的技术总结、功法成果等。7、依据以上文件、规范、标准及工程实地勘探情况,结合我公司现有的技术装备、施工能力、管理水平,以及多年从事复杂地形地质条件山岭隧道的丰富经验,并针对本工程施工特点,以“保质量、保安全、保工期、创精品”为目标,编制本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报告。3二、桥梁工程概况1、工程概述湖北省谷城至竹溪高速公路GZTJ34合同段位于十堰市竹溪县,三座桥梁分别为竹溪河大桥、土城子大桥、万家沟大桥。竹溪河大桥竹溪河大桥左幅起讫桩号为ZK224+088.5~ZK224+512.84,长424.34米,右幅起讫桩号为YK224+078~YK224+512.84,长434.34米;万家沟大桥起讫桩号为K225+152.96~K225+360.84,长207.88米,;土城子大桥左幅起讫桩号为K225+755.76~K225+882.89,长127.13米,土城子大桥右幅起讫桩号为K225+777.16~K225+878.84,长101.68米。三座桥梁都为分离式大桥,其中竹溪河大桥横跨湖北省305省道。2、主要技术标准公路等级:高速公路(双向四车道)设计车速:80公里/小时设计车辆荷载:公路—I级桥梁宽度:整幅24.5米;分幅12.25米;桥面净宽11米地震烈度:震动峰值加速度0.05g设计洪水频率:路基、大、中、小桥及涵洞均为1/100三、工程地质、水文、气象1、地形地貌本合同段位于湖北省西北部,拟建线路展布区海拔高程多在250~280米,大部分属鄂西中山-低山丘陵区,为武当山脉西南坡与大巴山脉4东段东北坡的连接地带,山脉总体呈北西向展布,拟建线路横切诸山系展布。根据地貌成因、形态及组合特征,本标段地貌大致划分为2个地貌区:构造剥蚀低山间盆地貌、构造剥蚀中-低山地貌。2、地层结构及岩性特征本合同段地层岩性复杂多样,沿线分布的地层为志留系变质岩岩体的炭质岩及泥质板岩等。根据岩石力学强度相近的组段,结合道路的施工条件,可归并为变质岩工程地质岩组、河漫滩阶地松散~半坚硬岩类工程地质岩组。路基、桥梁、隧道区段内无严重的不良地质现象。隧道岩体较破碎,裂隙较发育多为强~中风化片、钠长片岩、强~弱风化泥质板岩,雨季时地下水出水状态为线状。根据地质调绘及钻探、物探等勘察手段,查明隧址区地层为粉质粘土、强~弱风化片岩。岩性特征如下:(1)粉质粘土:灰褐色、红褐色,硬塑,稍湿。以粘粒为主,粉粒次之,土质不均匀,粘性一般,表层0.3m为种植土。(2)强风化片岩(区域变质岩):浅灰色,母岩结构大部分已被破坏,构造不清晰,节理裂隙十分发育,矿物成分已显著变化,岩芯多呈砂砾状,原岩遇水极易软化,强度明显降低,岩芯采取率70%。(3)弱风化片岩(区域变质岩):灰绿色,变晶结构,片状构造,主要矿物为绢云母、绿泥石、长石等,矿特已全部重结晶。岩体较破碎,节理裂隙较发育,岩芯呈3~7cm碎块状,少量10~25cm的柱状,岩质新鲜、坚硬,锤击声脆,属坚硬岩,RQD=10%,岩芯采取率75~80%。3、地质构造5勘察区属于竹溪褶皱束,该褶皱束位于北大巴山加里东褶皱带的北部,从西至东所涉及的地层主要为志留系,自北西向南东延伸,进入青峰断裂时褶皱走向或断裂走向均为南西方向倒转。该褶皱束由一系列北西向次级褶皱组成,其中向斜构造比背斜构造封闭完好,自北西向南东主要有杨家湾向斜、竹溪向斜、杨家山向斜,其间北西向及近东西向断裂较为发育,受其影响,造成地层缺失,褶皱形体发生破坏,并使保丰盆地受断裂影响形成断陷盆地,沿断裂带有基性岩贯入,构造形式较为复杂。线路过保丰后基本横穿该褶皱束,直至陕鄂边界。隧道无滑坡、崩塌等不良现象。但根据隧道涌水量测,地下水对隧道有影响,特别是进出洞口。4、气候条件本合同段所处区域属于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光热充足,雨量充沛,春夏雨热同步,秋冬阳关互补,气温多年平均值为9-16℃,极端气温最高43.4℃,极端最低气温-17.6℃。本区降水多集中在夏季,冬季雨量最少,年平均雨量920毫米左右,年最大为1750毫米,年最小为470豪米。总体气候条件对工程建设影响不大,但受海拔高度、坡向等地形地貌因素影响,区内山地小气候具多样性,夏季灾害性天气较多,常年干旱、暴雨-强降雨出现,其中暴雨-强降雨,可引发山体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四、施工阶段风险评估过程与评估方法根据《关于开展公路桥梁和隧道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试行工作的6通知(交质监发[2011]217号)》要求及《公路桥梁、隧道安全评估指南》、《桥梁隧道设计施工有关标准补充规定》、《公路隧道作业要点手册》的有关内容,结合本标段工程建设实际情况,本标段隧道风险评估基本程序如下:1、对施工阶段的初始风险进行评价,分别确定各风险因素发生的概率和可能造成的损失。2、分析各风险因素的影响程度,主要确定风险因素对施工安全的影响。3、提出各风险因素的等级及残余风险等级,综合确定各隧道风险等级。4、根据评价结果制定相应的管理方案和措施并确定监控责任。5、上级单位对风险评估报告进行审查,并提出修正意见。6、根据上级部门意见及专家意见完善风险评估报告并执行7施工阶段风险评估流程(见“施工阶段风险评估流程图”)施工阶段风险评估流程图施工阶段开始检查施工图阶段所做的全部风险评估结果和相关数据资料,以及招投标和合同中反馈的信息结合自身施工水平和现场情况对风险进行识别和管理对风险进行评估在施工组织计划中制定风险管理计划,包括预设的应对措施和残留风险的处理措施全过程对残余风险进行风险监控建立专门机构定期检查施工中实际地层条件和各种风险检查结果是否满足要求满足不满足改变预设的风险应对措施、施工方法和步骤,选择更优化的施工方案和管理措施直至整个桥梁完工实施变更后的施工方案和管理措施8五、施工阶段风险评估方法根据《公路桥梁安全评估指南》、《桥梁隧道设计施工有关标准补充规定》及《公路桥梁作业要点手册》的有关内容、及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建立本标段桥梁工程风险指标体系。(1)、事故发生概率的等级分成五级,见下表概率等级标准概率范围中心值概率等级描述概率等级0.31很可能50.03~0.30.1可能40.003~0.030.01偶然30.0003~0.0030.001不可能20.00030.0001很不可能1注:○1当概率值难以取得时,可用频率代替概率。○2中心值代表所给区间的对数平均值。(2)、事故发生后果的等级分成五级人员伤亡是指在参与施工活动过程中人员所发生的伤亡,依据人员伤亡的类别和严重程度进行分级,如下表示:人员伤亡等级标准后果定性描述灾难性的很严重的严重的较大的轻微的后果等级54321人员伤亡数量(人)F92F≤9或SI101≤F≤2或1SI≤10SI=1或1MI≤10MI=1注:F=死亡人数SI=重伤MI=轻伤(3)、经济损失等级标准经济损失是指风险事故发生后造成工程项目发生的各种费用的总和,包括直接费用和事故处理所需的各种费用,如下表示9经济损失等级标准后果定性描述灾难性的很严重的严重的较大的轻微的后果等级54321经济损失(万元)1000300~1000100~30030~1
本文标题:桥梁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报告书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246851 .html